《突破生物探究式教学“瓶颈”的有效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破生物探究式教学“瓶颈”的有效策略.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突破生物探究式教学“瓶颈”的有效策略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养成。然而,两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探究式教学实施起来仍然很难扭转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束缚。本文通过现今探究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作深入一步的分析,并提出突破生物探究式教学“瓶颈”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有效性 高中生物新课程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全新的知识体系走入了浙江省的高中课堂已近两年。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与当代教育理念是十分吻合的。然而,近
2、两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探究式教学难以深入课堂,它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很少甚至不愿意去运用探究式教学,甚至认为探究式教学是“花哨”的东西,这种教学模式只适合公开课、观摩课。面对如此状况,我们不得不思索一个问题:是什么束缚着探究式教学的进程?我们又该如何突破探究式教学的“瓶颈”,使探究式教学在新课改的路上走得更远。 一、发现问题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为追求发现而学习,而且为追求自身的发展而学习,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nbsp;1探究式教学效率低下。探究式教学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难以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因而在会考、高考中使学生很难取得高分,学习效果不被肯定。 2探究式教学耗时长。在传统的教学任务还没有相应的改革的情况下,课时不足是开展探究性教学的一个突出矛盾。 3探究式教学开展要求高。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探究教学过程中,往往要求比较充足的教学设备和课外教育资源,这种方式更适合于小班授课和开展小组讨论,目前的班级教学规模难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同一个教学内容的全部探究过程。 二、分析问题 探究式教学之所以被认为效率低下、耗时长、不实用,以至被很
4、大一部分教师放弃使用,既有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有一些外在的客观原因。 1主观因素: 一是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理念认识不到位。在我国,高考是第一指挥棒,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面对高考的巨大压力。因此,很多教师都想尽办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书本知识,认为探究式教学的价值就是让学生通过比接受式教学更好的方式去掌握知识,却没能理解探究式教学有着比获得知识更丰富的意义。由于探究式教学本身比较费时,且很难在短期内看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师没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学生的成长,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探究式教学的热情。 二是教师驾驭探究式教学的能力欠缺。探究式教学需要教师具备高水平的
5、科学素养和探究教学技能,如教育科研能力、问题设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把握探究过程的能力等。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狭义地追求探究性学习的模式,对探究性学习的定位不准确,教学实践走入了单纯追求形式的歧途,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群体探究,轻个体探究。现在课堂上,往往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就开始了热闹的你一句我一言的讨论。这样的做法,严重违背了一个人的思维规律。个体的思考在认知和思维的发展中起到“发动机”的作用。看似热闹的合作学习背后,缺乏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那么这场讨论的深度、广度就无法达到发展思维的要求。尤其是学习中等或以下
6、的学生,能否在讨论中获益,就要打一个问号了。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必要前提,摈弃了独立思考的合作学习只是作秀,完全是无效学习。 (2)重学生自主探究,轻教师总结概括。一些老师的课堂教学到了总结环节,基本上是请学生说:“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1说,生2说最后老师说“很好,同学们都总结的很好。这节课的知识掌握的很好。”真的掌握的很好吗?我们知道,建构知识要储存到我们的知识库中,并有利于知识的调用,就必须要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而这样的总结,很难在学生的大脑中将本课的知识系统化。 (3)重探究的形式,轻方法的指导。备课时备的是探究的形式,可以设计出多种多样的探究方式:小组动手
7、操作、游戏等。但我们发现一种现象,在这些花样繁多的探究活动中,学生似乎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去探究:小组讨论中,只有一两个学生在说,还是他们起立汇报;小组动手操作,基本上还是自己操作自己的学具,全班汇报的是自己的操作结果而不是小组的操作结果 2、客观因素: (1)评价体系的滞后。自从探究式教学引入新课改以来,评价问题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很多教师也理解探究式教学的优势及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虽然中考、高考命题也正在一步步地向着新理念靠近,但在操作方法上却相对滞后。因此,教师迫于中考、高考成绩等评价的压力,而更加倾向于使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 (2
8、)社会对教育价值取向有失偏颇。有人认为,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低效率的学习方式,并且以此作为理由来排斥甚至否定探究式学习。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有失偏颇的。 要比较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效率的高低,首先应当建立正确的学习效率观,而学习效率观实际上跟教育的价值取向直接相关。教育传统的价值取向追求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数量,在这种价值取向支配下,学习效率用单位时间内传递知识的数量来衡量。谁在课堂上传递的知识越多,把更多的知识装入学生的大脑,谁的课堂效率就越高。从教育的传统价值取向,人们就认为接受式学习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方式,而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低效率的学习。但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育的价值取向已经发
9、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教育从过去单一追求知识的一维目标已经发展到今天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3)受农村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在进行探究教学中常常使用实验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而在中西部农村地区或一些偏远山区,学校很难负担得起学生探究实验甚至教师演示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药品。另一方面,农村学校教师外出交流、培训需要的经费,学校无法满足,教师对于探究教学的理念和教学能力的掌握,也就成为无源之水了。 (4)受教学时间的限制。一节课四十分钟,周课时数也制约着探究式教学的开展,众所周知生物上某些问题的探究需要比较长的
10、时间,非课内能完成的。因此,它是一个费时教学方式,如没有时间保证也难于实施。 (5)受班额过大的限制。过大的班额,必然会增加组织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困难,面对过大班额,有时会迫使教师不得不沿袭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一定的师生比就能保证学生充分表达,师生充分交流的机会,班额过大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解决问题 探究式教学对于高中教育顺利实施素质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下面结合教材中的一些案例,简要阐述如何突破探究式教学的“瓶颈”。 1提高生物课堂探究的有效性 (1)确定“核心”知识,凸显探究价值&n
11、bsp;在实施探究教学时,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要探究。探究的内容应该是生物教学中的核心知识、重点知识。比如,核心概念、重要结构、关键生理过程、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必要的技能等,对于学生理解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构建生物知识结构具有必要的价值。 如案例l,通过各营养级中DDT含量的数据分析,就可以轻松地解决生物富集现象,教师却还要设计模拟探究活动,且不说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科学之处,仅就这个活动的价值和意义而言,完全是为活动而活动,徒有虚名,追求形式。 除了要考虑这个知识值不值得探究以外,还要考虑这个知识能不能够探究。这个知识能不能探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学生的
12、因素和资源的因素是两个较为突出的制约因素。对学生而言,如果问题过易,学生仅凭已有的经验或知识,不怎么需要思考就能解决,那么,这个问题就不要安排探究;如果问题过难,超出学生目前的接受能力,那么,这个问题也不适合探究。就资源的因素而言,还要考虑实际教学资源。如果不具备探究所需要的实验仪器和设备,那么,尽管这个问题值得探究,也无法安排探究活动。如“光合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这个实验在中学就很难进行探究。 总之,在选择探究内容时,既要考虑探究内容的选择符合学科知识、体系的要求,又要考虑符合学生能力的逻辑发展,以及教学计划的安排。这样就能大大改善探究式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 (2)适时点
13、拨引导,促进深入探究 探究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保证,但这并不等于学生就一定能开展主体性学习,如果缺乏教师的引导,仍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做到适时、必要、谨慎、有效。 如在“探究生男生女的奥秘”探究活动中,当各小组完成探究汇报“生”男“生”女的次数,全班汇总数据,计算出“生男”和“生女”的比例大约是1:1,成功地完成了教材上的任务后,教师适时地提出改变实验假设。在写有“男”字的袋子内放人10个代表精子的黄色乒乓球和5个代表精子的白色乒乓球,即假设男性产生的x、Y两种精子的比例不是1:1,再让学生随机摸球,最后统计结果比较“生男”和“生女”的几
14、率不是基本相同。由此,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男女比例基本相同的原因是男性产生的x、Y两种精子的比例是1:l。这样的“改进”将探究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使学生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增进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科学素养的提升。 (3)调整评价方式,形成探究风气 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以促使学生保持足够的探究热情,进而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2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具有很强的探究性.生物科学体系就是人们(科学家)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让学生参加
15、到实验中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高二新教材中实验较多,在实验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成为一好途径。因此,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了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 (1)教师主导的有效性是提高探究性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在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着整个教学活动的进行,如何选择最优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来解决有限的教学时间影响探究性实验教学高质量的开展这个难题,是提高探究性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例如:人教版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共有探究性实验4个,每个探究实验教学时间安排1课时。因
16、此,教师在教学安排上,必须对分子与细胞模块中探究性实验做一个整体规划。根据不同实验在实施过程中的难易程度,分散教学任务,每个探究实验有侧重的训练某些环节,这样累积起来,可以高质量的完成每个探究环节,同时也可以缓解教学时间不够的压力。例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过程中,主要训练学生设计实验、分析结果、表达交流的能力;“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过程中,主要训练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的能力;“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主要训练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的能力等。 (2)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根本 一切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
17、接受。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的课前预习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开端。通过学生的预习,可以在课前完成探究实验的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设计实验环节,大大缓解课堂时间不足的压力,将有限的教学时间投入到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上,提高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的教学中,通过预习,课前学生先独立完成下表:探究问题 提出假设 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选用 实验自变量及控制 因变量及观察或检验 简明实验步骤 然后再分小组
18、讨论,确定小组的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课堂教学的重点可以放在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其它探究环节上。 力求分组,每组可探究不同的问题。班额过大一直是探究式教学无法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活动中可以多分组。分组有利于学生的分工协作以及互相帮助,让他们承担不同的探究任务。互相借鉴、互通有无。 注意将课堂探究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解决时间问题。课时不足是开展探究性教学的一个突出矛盾,解决这个问题是探究式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对于一些需时长的探究性问题,教师要善于把课堂内的探究内容延伸到课外。此外,调查、访问、参观等都要有计划地利用好课外的时间,在时间上教师要做好
19、统筹,最好把一学期活动列于计划之中。 3提高教师驾驭探究教学课堂的能力 当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能仅做“教书匠”,要做“研究型教师”。教师应该改变原有思维模式,以研究者的身份去介入课堂教学,研究出适合本校教学环境、学生学情的校本探究教学模式。这不仅能锻炼教师自身的探究式教学能力,而且还能丰富探究式教学理论。 此外,必须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教师只有从深层次理解了探究教学的相关理念,才能将其深层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要多让教师参与、观摩名师授课、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等来理解探究式教学的本质以及驾驭探究教学课堂的能力。 4充分利用好农村的资源
20、农村学校教师应用探究式教学所面临的困难更大。然而,农村也有着城市所没有的自然条件。例如“探究不同土壤中的无脊椎动物”就是一节充分利用农村当地自然环境进行探究式教学的一个很好的范例。生物老师带领学生从农村的蔬菜大棚、菜地、河畔等地方的土壤中找出无脊椎动物,并分别探究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学生通过实地考察研究,不仅学到了自然科学知识、体验了探究的乐趣,而且探究后能把有益动物放回大自然,也提高了学生珍爱生命、保护生物的意识。 每一个新事物的推行都会遇到各种困难,探究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瓶颈”也是必然。高质高效的探究式教学课堂的实现,需要师生及社会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愿我们广大教师为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不断实践探究式教学,让探究式教学在新课改的道路中走得更远。参考文献1郑春和. 改变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 生物学通报,2002.1 ,37-392杨承印马艳芝. “探究式教学”缘何步履维艰. 光明日报,2006.53梁松涛浅谈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模式及其实践教学研究4尉淑珍生物课中的探究式教学运城学院学报, 2004,2 5徐金良. 克服硬件“瓶颈”的生物学实验教学策略. 生物学教学,2007, 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