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水平考知识点汇总.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374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水平考知识点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数学水平考知识点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数学水平考知识点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数学水平考知识点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数学水平考知识点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水平考知识点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水平考知识点汇总.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学水平考知识点汇总 高二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知识点11.等比中项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a,G,b成等比数列,那么G叫做a与b的等比中项。有关系:注:两个非零同号的实数的等比中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所以G2=ab是a,G,b三数成等比数列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n=a1_q(n-1)(其中首项是a1,公比是q)an=Sn-S(n-1)(n2)前n项和当q1时,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

2、为Sn=a1(1-qn)/(1-q)=(a1-a1_qn)/(1-q)(q1)当q=1时,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为Sn=na13.等比数列前n项和与通项的关系an=a1=s1(n=1)an=sn-s(n-1)(n2)4.等比数列性质(1)若m、n、p、qN_,且m+n=p+q,则aman=apaq;(2)在等比数列中,依次每k项之和仍成等比数列。(3)从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可以推出:a1an=a2an-1=a3an-2=akan-k+1,k1,2,,n(4)等比中项:q、r、p成等比数列,则aqap=ar2,ar则为ap,aq等比中项。记n=a1a2an,则有2n-1=(a

3、n)2n-1,2n+1=(an+1)2n+1另外,一个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各项取同底指数幂后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反之,以任一个正数C为底,用一个等差数列的各项做指数构造幂Can,则是等比数列。在这个意义下,我们说:一个正项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是“同构”的。(5)等比数列前n项之和Sn=a1(1-qn)/(1-q)(6)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an=amq(n-m)(7)在等比数列中,首项a1与公比q都不为零。注意:上述公式中an表示a的n次方。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知识点2计数原理知识点乘法原理:N=n1n2n3nM(分步)加法原理:N=n1+n2+n3+nM(分类)2.排列(有序)与组合(无序)

4、Anm=n(n-1)(n-2)(n-3)-(n-m+1)=n!/(n-m)!Ann=n!Cnm=n!/(n-m)!m!Cnm=Cnn-mCnm+Cnm+1=Cn+1m+1k?k!=(k+1)!-k!3.排列组合混合题的解题原则:先选后排,先分再排排列组合题的主要解题方法:优先法:以元素为主,应先满足特殊元素的要求,再考虑其他元素.以位置为主考虑,即先满足特殊位置的要求,再考虑其他位置.捆绑法(集团元素法,把某些必须在一起的元素视为一个整体考虑)插空法(解决相间问题)间接法和去杂法等等在求解排列与组合应用问题时,应注意:(1)把具体问题转化或归结为排列或组合问题;(2)通过分析确定运用分类计数原

5、理还是分步计数原理;(3)分析题目条件,避免“选取”时重复和遗漏;(4)列出式子计算和作答.经常运用的数学思想是: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对称思想.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知识点3高中数学函数的有关概念1.高中数学函数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函数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函数B中都有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函数A到函数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函数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注意:函数定义域: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函数称为函数

6、的定义域。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5)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的值组成的函数.(6)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7)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定义域一致(两点必须同时具备)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知识点4函数的最值。例7.已知a为实数,f24xa。求导数fx;(2)若f10,求fx在区间2,2上的值和最

7、小值。点评:本题考查可导函数最值的求法。求可导函数fx在区间a,b上的最值,要先求出函数fx在区间a,b上的极值,然后与fa和fb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函数的最小值。导数的综合性问题。例8.设函数f(x)ax3bxc(a0)为奇函数,其图象在点(1,f(1)处的切线与直线x6y70垂直,导函数(1)求a,b,c的值;f(x)的最小值为12。(2)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并求函数f(x)在1,3上的值和最小值。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二次函数的最值、导数的应用等基础知识,以及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知识点5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

8、个对象叫元素。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记作aA,相反,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x-32或x|x-32数学水平考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资格考试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