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虚实结合(教案) .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37630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虚实结合(教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虚实结合(教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虚实结合(教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虚实结合(教案)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虚实结合(教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虚实结合(教案) .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虚实结合(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古诗歌中虚景与实景的概念;2、能力目标:掌握诗歌鉴赏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正确运用诗歌表达技巧中的“虚实结合”的鉴赏术语规范答题。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讨,主动总结规律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掌握古诗歌中虚景与实景的概念,正确运用诗歌表达技巧中的“虚实结合”的鉴赏术语规范答题。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大家看一幅画,齐白石老先生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幅画中只有蝌蚪,你们说说它符合画题的要求吗?(符合,因为随着泉水的流淌,时间的流逝,小蝌蚪会变成青蛙,到时候就可以听到十里外泉水里的蛙声了)同学们说的很好,我们看

2、到的蝌蚪是实景,而蛙声确是我们想像出来的,是虚的。在鉴赏这幅画的过程中我们用到了虚实相生的手法。的确,在音乐和美术作品中,我们往往会使用虚实相生的技法。同样,我们中国古典的诗词也经常用到这种手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诗词鉴赏中的虚实相生。二、 初步体验小战热身:找出下列诗词中的虚和实:、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虚)、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虚)、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虚)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虚)、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实)念去去千时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虚)、飞流直下三千尺,(实)疑是银河落九天。(

3、虚)小结1:诗中的虚有哪几种类型?幻想: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想象:设想的未来之境回忆:已逝之景之境联想:由此及彼,从对方的角度写三、链接课本,总结规律。比较这两首词虚实结合的手法的运用有何区别,分别有何作用?例1:读柳永的雨霖铃,试分析诗歌中的虚实手法。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参考答案:“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4、描写了离别时凄清的环境和两人难舍难分的情景,写的是现实之景,是实写。“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想象中的别后所见景象和凄清孤寂的生活情景,是想象之景,是虚写。本诗虚实结合,丰富了诗歌离别的内容,拓展了诗歌凄清的意境,渲染和强化了诗歌词人与恋人离别时的伤感,孤独,无奈的感情。例2:读姜夔的扬州慢,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分析诗歌。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

5、谁生?参考答案:本诗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小结2:虚景和实景有几种关系?分别有什么作用?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如柳永雨霖铃中“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设想的别后的凄清之景: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虚实结合,强化了离别时的伤感,孤独,无奈的感情。夜雨寄北琵琶行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

6、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梦游天姥吟留别念奴娇赤壁怀古虞美人三、高考考查方向提问方式一:下面这首诗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答案】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虚实对比的手法,让人不难想象当年朱雀桥边、乌衣巷口车水马龙、宫殿巍峨、没人如云的繁华富庶景象,与如今野草遍地,萧瑟荒凉的景象形成对比,表达了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解析】步

7、骤:指出诗词中的实景和虚景(析),用“虚实衬托、以虚衬实、以实衬虚、虚实对比”等术语准确判定诗句用了何种虚实结合手法。当不能准确判定虚实衬托、虚实对比等具体衬托类型时,最好用模糊的属概念“虚实结合”。(指)虚实结合手法所表达出的情感。(点)提问方式二: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白居易的邯郸冬至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解析】解答分析虚实结合手法试题可运用“指析点”三步法。“指”是用“虚实衬托、以虚衬实、以实衬虚、虚实对比”等术语准确判定诗句用了何种虚实结合手法。当不能准确判定虚实衬托、虚实对比等具体衬托类型时,

8、最好用模糊的属概念“虚实结合”。例题答案的第一步拟为:运用了虚实衬托手法。“析”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虚写之景与实写之景分别是什么,还要指出虚写之景与实写之景间的关系(“以虚衬实、虚实对比”等术语本身已含有这层意思)。针对含多组虚实结合的古诗而设计的试题一定要分析出所有各组虚景与实景。例题答案的第二步拟为:前两句实写作者在客栈抱膝孤坐、形影相吊的思乡之景,后两句设想家人围灯夜谈远行的自己,由实入虚,以虚衬实。“点”是用“离愁别绪、思乡怀人、恬淡闲适、清高孤傲、激愤憎恶、孤寂惆怅、凄苦烦闷、豁达乐观、建功立业、壮志未酬、忧国忧民、时光易逝、盛年难再、怀古伤今、物是人非”等术语,指出虚实结合手法所表达

9、出的情感。例题答案的第三步拟为:充分反映出作者孤寂思家的心情。提问方式三: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曾觌的忆秦娥 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注】1169年隆冬,在去金国进贡时,作者路过邯郸望见六国时期赵王宴乐之所-丛台,遂作此词。【答案】运用了虚实对比的手法,虚写了古时繁盛一时的丛台歌舞奢靡的画面,实写了邯郸古道上萧瑟秋风中衰草连天的凄凉景象,虚实对比,寄寓了此人对宋王朝割土分疆、国势衰微的悲痛之情。小结3:虚实结合题型的答题步骤:第一步: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第二步

10、: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第三步:析效果 用虚实结合的手法(a.前后形成对比,突出主旨、情感 ) (b.烘托渲染某种氛围,表达作者某种情感)。 四、牛刀小试1、(2010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二 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实写:江楼醉别,橘柚飘香,江风骤雨虚写:遥远的潇湘 凄清的猿啼效果: 烘托 氛围 表达 情感参考答案 : 这首诗前两句实写江楼醉别,橘柚飘香,江风骤雨,2 后两句虚写,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遥远的潇湘愁听凄清的猿啼的孤寂与愁苦的情景,2 虚实相生,烘托出

11、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悲凉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不舍和牵挂之情。22、(2010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望江东 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注】阑:阻隔;阻拦。 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参考答案:上片:词人触景生情,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抒发不忍离去之愁。下片: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流露浓重的牵挂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五、课堂回顾,学习小结: 本堂课我学到了什么?六、小结镜

12、花水月别样情,镜中之花,水中之月,虽是虚设的景象,但表达的情感却是真挚的,虚实结合的手法使情感得表达更含蓄、隽永、深沉。七、板书设计 诗词鉴赏中的虚实相生诗词里的虚: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词里的实: 2、已逝之景之境。 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3、设想的未来之境。 4 、从对方的角度写为虚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中的虚实结合的高三复习课,设定如下教学目标:1、掌握古诗歌中虚景与实景的概念;2、掌握诗歌鉴赏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正确运用诗歌表达技巧中的“虚实结合”的鉴赏术语规范答题。3、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讨,主动总结规律的习惯。教学重难点如下:掌握古

13、诗歌中虚景与实景的概念,正确运用诗歌表达技巧中的“虚实结合”的鉴赏术语规范答题。从整堂课来说,分成以下几个环节:理解诗歌中的虚实类型、虚实结合手法在诗词中运用的区别、高考考查方向(明确答题步骤及规范)以及最后的高考链接四个环节,从内容设置上显然一节课的容量过大,导致最后的课堂练习时间过紧,可以精简前面的内容,比如第一个环节“找出诗歌中虚实类型”穿插在高考考查方向中去讲,浙江这堂会显得凝练一些。当然,课堂中的细节部分应该处理地更妥帖,比如学生对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不理解,应该点出这其实是化用了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 并非实指行春风中,而是使人联想当年楼阁参差、珠帘掩映的“春风十里扬州路”的盛况。这样学生对此诗的哇喔会更到位。再例如讲到乌衣巷时,也应该在注释中注明“王谢”“乌衣巷”的意思,这样便于学生把握诗歌。在评课环节中,同组老师提出在板书设计上应该更加精确,“幻想、想象、回忆、联想”这四个概念是不能并列的,学生找出虚的类型之后可以用“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未来之境和已逝之境”、“由此及彼,从对方的角度写”去概括可能更加妥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