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鉴赏和探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37665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学生学会鉴赏和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让学生学会鉴赏和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让学生学会鉴赏和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学生学会鉴赏和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学生学会鉴赏和探究.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让学生学会鉴赏和探究思考讨论题:你在语文的鉴赏和探究的教学中准备采用什么样的做法?探究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知识经济挑战下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改稿)中,已将探究性学习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课程计划中;新出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在阅读和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评价”等。而长期以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用文章结构分析来置换、代替阅读信息处理,从写作的角度来解读文章,使学生产生过分的依靠心理,不利于

2、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及筛选、认知、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因此,作为语文教育主渠道的课堂学习,如何走出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如何开展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将探究性学习和语文教材学习相结合,规避IT技术障碍,创建一个适宜语文课堂学习的情境,是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都必须认真思索的新问题。 一、指导引入,灵活多样 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可以是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学生阅读和探究,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准相关课题,进行较深入的阅读和探究。它既有课文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学习,也有以课题探究为载体的探究性学习;而基于网络运用的语文课堂学习,更加强了阅读教学

3、的实效性,使学生的阅读量增大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深入多了。 1学习过程探究化。通过设置综合化的新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思索,经由探究化之路。如理解药这篇小说,设置“探究药的人物命名”这一新问题,就能引领学生去列出课文所有的人名并思索其内涵摘要:主人公为何姓“华”和“夏”?名字中的“栓”和“瑜”有何意味?而通常的阅读教学是把它化为一个个小新问题来解决的。 2练习新问题课题化。这是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最普通、最有效的方法,即将课后的练习题转换成探究性新问题。如荷塘月色的课后练习“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说为什么作者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一般的阅读教学是由教师介绍一下作者的时代背景,然后学生总结出“这几

4、天心理颇不宁静”反映了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徬徨的思想感情,这个新问题也就得以解决了。可是,假如我们本着“把薄书读厚”的原则,将这个新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探究,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查阅一些资料,答案就不这么简单了。 3文本阅读比较化。比较赏析是进行文学评论的重要手段。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它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还可以帮助学生打通思路,开阔视野。如同是爱情诗,裴多菲的我愿是急流和舒婷的致橡树就不一样;同是小说中的母亲形象,鲁迅的药、高尔基的母亲、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叶圣陶的夜也因社会背景和作者思想倾向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4知识梳理规律化。对语文知识的梳理过程,既是学生学习记忆的过程,也是

5、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如中国是诗的国度,理解和鉴赏诗歌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类探究,找出中国诗歌发展的基本规律,然后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 二、把握特性,注重策略 语文探究性学习具有三个特性摘要:主体性、研发式、全员性。即,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求知;以探究发现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探究发现规律技巧,课文和社会都是探究的对象;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和,但学习的内容会有个性化的差异。教师在把握这些特性的同时,还应注重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中的一些策略。 1生活性和活动性。教育部在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摘要:“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加强课内外的沟通,

6、注重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具有敏锐而深邃的思想,能够及时感悟社会生活,打破语文和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课堂和社会生活接壤,并为学生创设一些真实的活动场景,让他们在“动中学”在“做中学”,在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中亲身体验,去发现新问题,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让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真正的等同起来。 2主体性和合作性。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引进要求学校、教师全面构筑学生主动探索求知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把学生当作主体,把创新和终身发展当作培养目标,拓展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空间;同时,它又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

7、识和合作技能,使学生间友好相处,资料共享,方法互用,聪明互补,让学生在独立思索学习的基础上相互合作、交流,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3民主性和激励性。在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应致力于增强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真正营造一种平等的、互相促进的、民主的师生关系。要大力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让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任何约束地大胆质疑,提出他们所想到的任何新问题。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参和探究的态度、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的体验和所取得的成果,并及时进行适当的点拨或纠正,多承认、多激励,以保护和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让学生始终尝到探究性阅读的甜头。 三、加强学习,转换角色 “探究性阅读教学”要求以学生

8、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发展,教师由主宰课堂到主导课堂,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变革。因而,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摘要:做通才教师,而不是只懂语文,要“读书破万卷”;做探究型教师,增强探究能力,自己先要把握一定的探究方法和探究技巧;乐于吸取和探究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乐于学习和运用新的教学设备(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非凡是,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质疑问难的随机性,改变了教师过去单方面控制课堂的预设式教学目前状况,使教学过程可能出现不可预知性,它要求教师既要有一定的聪明驾驭能力,又要有很强的组织协理能力及机敏的反应能力等。 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虽然只是建立在讲授式基础上的一种补充性教学

9、模式,但它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它注重发挥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充分挖掘学生的聪明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为进行得如火如荼的语文教改提供了最强有力的跳板,使得新世纪的高中语文教学又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具体的做法:鉴赏和探究是一个连续和递进的过程,二者不可割裂开来。在这方面我准备了以下几个做法:1) 阅读。阅读是鉴赏和探究的开端。文学名著类(如中国的四大名著)、社会科学类、艺术理论类、文化历史类等不同类别中都有大批名著。要坚持每学期都有计划地进行“精品阅读”。如我会在高一上学期进行“四大名著”的阅读工作,依次类推;另一种阅读是广泛阅读,指广泛的社会知识的阅读;

10、第三种阅读指课堂的阅读教学,我会采用“指导质疑创造”的方法,指导学生鉴赏和探究。2)鉴赏。应该指导学生的阅读向审美处发展。一篇文章,教师要能指出其中美的地方,并进行鉴赏,哪怕一处也好。一部作品,我们可以从多方面进行鉴赏审美的发掘,多布置这方面的作业。3)探究。对学生的阅读,教师要有明确的指导和引导,特别是探究挖掘方面的问题,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一些范例。如对红楼梦的阅读,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至少20个探究性题目,让学生自由选择和思考。如:“我看红楼建筑”“林黛玉的价值”等等。4)交流。要注意安排一定的形式,来对阅读探究进行必要的形式约束和支持。有必要每周进行一些督促,或进行一些作业的检查;有必要每月开展一次读书心得的交流活动;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办点报纸之类的,将鉴赏和探究的工作形式化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