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分析思想感情教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37696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分析思想感情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诗歌鉴赏分析思想感情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诗歌鉴赏分析思想感情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诗歌鉴赏分析思想感情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诗歌鉴赏分析思想感情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分析思想感情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分析思想感情教案.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诗歌鉴赏分析思想感情教案 高三语文组 013.3.25 这类题目一般设置为“简析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简析句的意境特点”“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等,是让我们通过对诗歌的整体感知,把握作者在诗歌中透露出的思想、心情、志向等等。 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应看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都有什么特点。那么,什么是意象呢?意象物象,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物象就是自然界中的所有事物,而意象就是这些物象里面的一个。为什么又叫它意象呢?那是因为物象一经作者选取,它的身上就附着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物”。因而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事物。我们在把握诗歌中的意象的

2、同时还应该掌握一些它们经常包含的感情,或者说是它们的特点。如杨柳惜别、月亮思念、落叶失意、大海开阔、春风得意、秋风肃杀、流水叹息、古迹怀旧、梅花节操?答题时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然后思考由这样的意象构成的意境会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什么是意境呢?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如果把意境比作一片云,那么意象就是这片云中的一个小水滴。意境的特点取决于作者所选意象的特点,答题时用两个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的双音节词即可,常见的有雄浑阔大、清丽淡

3、远、凄凉萧瑟、肃杀悲凉、秾丽美艳、孤寂冷清等等。 最后我们可以根据意境的特点揣摩出诗人此时的心情。古人云:诗言志。作者写诗的目的在于映射出作者当时的思想、心情。另外,要准确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就必须做到知人论世,了解写作背景,其中考题中诗歌的写作背景常常出在诗歌的序文或诗歌后面的注释中,因而,我们在解答思想感情题时,除把握意象和意境特点外,还必须高度重视序言或注释中所说明的内容。答题时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这类试题一般的答题思路: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4、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问题:这首诗中作者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诗人选取了空旷的原野、渡头的郭门、村边的绿树、粼粼的白水、青翠的峰峦以及忙碌的农人,营造了一个清新幽静秀丽而又充满生机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向往田园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下面几首诗,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此诗是王安石晚年所作,此前作者创立的新法被一一废止。陂:池塘。 前人说这是诗“恰是自己身份”。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从艺术

5、方法和思想内容两方面说明自己的观点。 同意。艺术方面:托物言志,诗人以杏花自比,借杏花抒情言志。思想内容方面:杏花妖娆纯洁,飘落了也仍保持其纯洁,比南陌落花被玷污强得多;表达了诗人虽被排挤,仍一无所玷,不失高远之志。 写景咏物诗,指的是以自然的景物为主要写作对象,在景物之中寄寓作者的情感或某种不便明说的志向的一类诗歌。此类诗体物细微,景中含情,物中寄志,情景志往往融为一体。鉴赏时需抓住诗人所描绘的景物的特点,方能体会作者所渗透,所寄托的情怀。再者,要注意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手法的不同,往往能反映出所咏之物与诗人自我形象融合的深浅程度。 2、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

6、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赏析这首诗表达的作者思想感情。 汴水春色、堤柳飞花,这满目春色,不但不使人怡情悦目,反而让诗人吊古伤今,引发了许多感慨,因为眼前这汴河堤柳与隋宫的荒凉颓败作对照映衬,于今昔盛衰中寓历史感慨。让后人在它面前深切感受到豪奢易尽,历史无情。隋鉴不远,但当代的封建统治者却并没有从亡隋的历史中汲取深刻的教训。 咏史多因事兴感,重在寓历史鉴戒之意;怀古则多触景生情,重在抒今昔盛衰之感。这类诗的内容包括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抱负或感伤的情怀,表面回忆历史,叙述古人,实则抒发自己对人、政事和事物的认识。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

7、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我们鉴赏时,必须掌握几把“钥匙”:首先,要弄清史实。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的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其次,要领悟感情。诗家怀古咏史,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理性的冷静的剖析;一种是感慨人个的身世,抓住的只是历史的一些影子,感情成分较浓。再者是要分析写法。不同的写法,是由于不同的主题决定的。 3、春泛若耶溪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这首诗中作者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

8、境?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诗人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创造了一种幽美、寂静而又迷蒙的意境。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人生世事正如溪水上弥漫无边的烟雾,缥缈迷茫,我愿永作若耶溪边一位持竿而钓的隐者。“持竿叟”,又应附近地域的 严子陵富春江隐居垂钓的故实,表明诗人心迹。 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仔细品味,这些诗或多或少有着共贩特点。 首先,都对山水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给予了其他诗人作家无法企及的关注,且不惜以浓墨重彩描写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其次,诗人笔下的山草木

9、、鸟语花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形成了充满生命意识的画面。 再者,也是更重要的,诗人笔下的所有山水说到底还是为了其中人物感情的抒发服务的。 4、塞下曲六首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赏析这首诗中作者抒发的感情。 首联“五月”在内地属盛暑,而天山尚有“雪”。但这里的雪不是飞雪,而是积雪。虽然没有满空飘舞的雪花,却只觉寒气逼人。仲夏五月“无花”尚且如此,其余三时寒如之何就可以想见了。颔联这句表面看是写边地闻笛,实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花明柳暗乃春色的表征,“无花”兼

10、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颈联极写军旅生活的紧张。“随金鼓”,则烘托出紧张气氛,军纪严肃可知。只言“晓战”,则整日之行军、战斗俱在不言之中。晚上只能抱着马鞍打盹儿,更见军中生活之紧张。本来,宵眠枕玉鞍也许更合军中习惯,不言“枕”而言“抱”,一字之易,紧张状态尤为突出,似乎一当报警,“抱鞍”者便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以上六句全写边塞生活之艰苦,若有怨思,尾联却急作转语,音情突变。这里用了西汉傅介子的故事。由于楼兰王贪财,屡遮杀前往西域的汉使,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此诗末二句借此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愿”字与“直为”,语气斩截,慨当以

11、慷,足以振起全篇。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等诗人。主张以诗歌来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描写壮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盛唐边塞诗派的出现,开拓了我国古代诗歌题材的一个广阔的领域,表现了盛唐时期激昂壮阔的时代风貌。它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在接触这类作品时。首先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生活际遇应有所了解,反映在试题中就是诗歌

12、作品后面的注释。其次,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每首诗歌还有各自的思想感情特点,我们应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 5、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简析作者在颔联寄寓的思想感情。 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拳曲的毛;鸷雕睁开睡眼,顾盼着万里青云,这一“动”一“开”,极为传神地刻画出骏马、鸷雕那种“聆朔风而心动、眄天籁而神惊”的形象。它不仅反映了它们内心的“思”和“盼”,还显示出一种潜藏的力量,似乎让人们感到,只要时机一到,它们就可以一展骥足,奔驰疆场;或展翅蓝天,搏击长空。唤起了诗

13、人的激情,更表现出他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作为至情至性的诗人,面临与挚友分别时,心中会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激情。因此,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这类诗主要抒写作者的离情别绪,表现作者对被送者或送行者的依依不舍之情,也有一些诗词表现作者对友人的劝勉、鼓励和祝愿之情。 6、如梦令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宋哲宗赵煦绍圣三年,词人自处州再贬郴州。这首小令,作于是年冬季赴郴州途中。 这首词中作者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夜色苍茫,沉沉如水,寒风阵阵紧吹,驿馆荒凉简陋,

14、鼠之扰闹,霜之送寒,马嘶人起,这些景况,无不蕴含着天涯飘泊的旅思况味,婉曲地传出了作者的孤独冷寂和郁积于心的不平之气。 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鉴赏羁旅行役诗,要注意分析以下几种状况:1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2、这类诗在感情的抒发上有何特点?3诗人是怎样把思乡的感情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 7、山居即事王 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

15、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某些诗人看惯了官场的勾心斗角、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于是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抒写清闲安逸的生活,吟咏情性。反映这些生活的诗歌,也有不少独得之作。首先,这些诗多有宁静的氛围,诗人在诗中的表现多为悠闲、祥和的心情。其次,这些诗歌往往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第 三、在艺术风格上,这些诗大多具有质朴清新的特点。 2012届高三复习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教案 1.熟悉古诗词中所抒发的各种思想情感的类型及其鉴赏术语; 2.掌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解题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学会提取各种信息,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

16、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 2、作家生活的时代,诗歌的写作背景; 3、诗词的题目、注释及“序”; 4、文本中的情态词及作品复杂的情感; 、涉及的文化常识、典故神话等。 二真题回放 回顾2011年高考赏析诗歌思想情感的题型,分析高考试题提问方式: 1、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 3、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4、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5、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三题目类型 1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3、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4

17、、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5、主旨是什么; 6、结合意境提问; 7、就某句某联发问。 四解题格式 1、所抒感情: 通过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感情 2、概括诗歌主旨: 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 五分类讲练诗歌 1、送别抒怀诗2、羁旅思乡诗3、闺情宫怨诗4、山水田园诗5、怀古咏史诗 6、边塞征战诗、爱情思慕诗、抑郁失意诗、民生疾苦诗 10、谈说 理诗歌 11咏物抒情诗 一、送别抒怀诗 “送别诗抒怀”的特点与鉴赏 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 有的直接

18、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重在别后的孤寂和思念,有的兼而有之。 意象:杨柳、柳絮、杨花、明月、夕阳、孤舟、 孤帆、流水;长亭、灞桥、南浦;黄昏、月夜、秋天、古道 折柳赠别、挥泪泣别、借月咏别、芳草惜别、把酒饯别。 留心贬谪诗词中的序或注释 要注意这些提示信息,联系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来整体把握全诗的思想内容。 学以致用课堂过关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19、答案: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答案: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答案: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送蜀客雍陶 峡口飞花欲尽春, 剑南风景腊前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山鸟江风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 莫怪送君行较远, 今日翻成送友人。 自缘身是忆归人。 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

20、的? 答案:暮春 飞花 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答案:思念故乡之情 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烘托 同意: 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 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景写哀。 不同意: 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 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 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2、羁旅思乡诗 把握羁旅思乡诗的思想内容 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与思念。 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21、。 意象:风雨、阴晴、夕阳、流水、闲居、衰鬓、暮春、秋月、叶落花谢、寒风苦雨、杜鹃悲鸣,猿猴哀啼 学以致用课堂过关 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 江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答案: 奔波忙碌,孤身在外,思念家乡,朋友零落。 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答案: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本诗后两

22、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诗歌一二两句写出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 ;而正当旅人触物兴感、心境孤迥的时候,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眺望。在客心孤迥之时,意绪本来有些寂寞无聊,忽然望见这样一幅美妙的图景,诗人的情感由孤迥孤寂而变得精神振奋,羁旅的孤寂也似乎冲淡了不少。这是从“正是”、“谁家”这样开合相应、摇曳生姿的语调中可以感觉出来的。 三、闺情宫怨诗 1.把握闺情宫怨诗的思想内容 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挚爱情。 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家人的思念。 对虚度光阴、青春易

23、逝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因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2.注意怨女诗中的比喻与象征意义。 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 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学以致用课堂过关 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宫词 朱庆余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这首诗歌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答案:写了宫女失宠后的怨情。这首宫怨诗,构思独特,新辟蹊径。一般宫怨诗,主人公

24、是一位孤凄的宫女。但这首诗却写两位宫女,足见失宠者并非一人。诗从写景开篇,以景衬情,以热衬冷。百花盛开的阳春,应是热闹非凡,然而宫门却寂寂锁闭。宫女赏春,本是欢欣乐事,然而久已失宠,感怀无限,心中郁闷,极愿互吐,却恐鹦鹉饶舌,竟不敢言。怨深怨重,裸露无遗。 2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注:玲珑:此处形容月空明凄清。 这是一首宫怨诗,虽然主题是“怨”,但全诗没有一个“怨”字,只以人物行动见意,引读者步入诗情之最幽微处,以此见诗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真意。请你结合全诗,谈谈对后两句的看法。 答案:这句诗以女子“下帘”“望月

25、”两个行动传达出“幽怨”的信息:“却下水晶帘”,看似只因夜深,无可奈何而入室,其中却又有无限幽怨:“玲珑望秋月”以月之空明凄清,衬人之幽怨。这样为读者保留了想象余地。 四、山水田园诗 1.把握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壮美山河,自然风光,表现自然之美,表达热爱生活、自然或祖国山河的激情。 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厌恶和鄙视黑暗社会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景物描写和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自身处境的感叹 2.分析山水田园诗写景的特色 其主要特点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很少单纯的写景叙事,而一定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情与景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在分

26、析其中的景物描写时应注意作者选取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感情,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 、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 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以动衬静;明暗对比;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 常见意象:田野山林、清风明月、野老隐者、松竹梅兰、龟鹤鹿兔、蓬门柴户、榆柳桑麻等。 常见技巧:或融情于景,或烘托渲染,或虚实结合,或视听兼备。 语言:质朴清新。 学以致用课堂过关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

27、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 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做了铺垫。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

28、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琅琊溪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槎: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整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几个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五、怀古咏史诗 所谓“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而咏史却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怀古之作长于情景交融,咏史之作长于议论精

29、辟。 .弄清史实 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一 诗歌鉴赏之评价是个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2013,9,17曹亚平 一、考点解读: 1.诗歌的思想内容是诗歌通过艺术意境传达给读者的感情状态,一般指诗歌画面反映的状况或现象、诗歌的主题、诗人寄托的情感等,即诗歌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2.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社会价值。 二、高考常见的诗歌题材 1、咏史怀古诗 、咏物言志诗 3、羁旅思乡诗 、赠友送别诗 5、边塞征战诗 、山水田园诗

30、 7、哲理诗8、爱情闺怨诗 三、依据诗歌的题材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古今多少兴亡事咏史怀古诗鉴赏 咏史怀古诗题材特征 咏史怀古诗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通过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 形式标志: 一是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咏某位古人”等。 二是内容为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怀古咏史诗的鉴赏要点 1、弄清史实,即作者怀什么“古”。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要多积累历史知识。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关注注解。 2、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如

31、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赤鼻矶可以说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的孙权、刘裕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自己报国无门。 3、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 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见解,归纳历史规律。 借论古之得失,讽时劝世忧国。或借古讽今,以历史对统治者进行嘲讽;或以古鉴今,劝诫当朝莫走老路;或忧国忧民对国家命运担忧,对百姓疾苦同情;或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 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或类比古人的成就,抒发自己时光不再、年华易老,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4、分析写法。怀古咏史诗咏史只是手段,言志

32、才是目的。在写法上常常运用借景抒情、对比、化用典故、衬托、抑扬等艺术手法。 示例赏析 1、阅读下面两首题乌江亭,完成后面题目。 题乌江亭 杜 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 注:乌江亭在安徽和县乌江浦。项羽垓下战败,逃至此地,乌江亭长驾船请他渡过江东。项羽说:“我当年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自刎。 杜诗以项羽事为题材,实际是宣扬了百折不挠 这种颇有积极意义的道理。 杜诗认为项羽还可能卷土重来的原因是什么?王诗认为项羽不可能

33、卷土重来的根据是什么? 杜诗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不灰心,重整旗鼓,再争取胜利也是可能的。王诗却认为项羽已经众叛亲离,丧尽人心,江东子弟不可能再为他卖力了。 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 李 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 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1请从两个方面谈谈这两首诗共同的特点。 要点:两首诗都是怀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相似;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越宫遗址今日的荒凉; 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

34、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许诨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颈联两句写了作为何朝何代国都的咸阳的何种景象? 答:描写作为秦汉两代故都的咸阳,如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虫鸟凄鸣的萧条景象。 2、尾联“行人”即过客,也包括作者在内,结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答:我闻咸阳古城久矣,今日东来,所见唯“西风吹渭水”令人产生历史变迁无限的感慨。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洛阳故城 禾黍离离半野蒿

35、,昔人城此岂知劳?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 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 注释许浑,晚唐诗人。古堞,城上的矮墙。缑岭,即缑氏山,距洛阳约百里。传说东周灵王的太子晋修仙得道,在缑氏山头骑鹤升天而去。 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试结合诗句略作分析。 答:首句“禾黍离离”,是从黍离开首的“彼黍离离”化用而来的,暗含对过去王朝兴灭更替的追思。第二联表达对这座由劳苦百姓辛苦修建,却终遭废毁的城市的痛惜之情。“水声东去”既是写实景,又是双关寓意。诗人由脚下奔流向东的洛水,生发出光阴流逝,人世沧桑的感慨。尾联借用典故慨叹世人不能像太子普那样逍遥自在地超脱于尘

36、世变迁之外。 仔细体察物关情咏物诗鉴赏 咏物言志诗鉴赏要点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体会特殊物象的象征意义。 2、感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态度。 3、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4、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从整体构思看,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常用的技法有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从抒情的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示例赏析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诗,请简要分析诗歌表现了什么道理。 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介,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诗人对自身内在品格

37、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自信。 2、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作者通过画上风骨朴素淡雅的梅花刻画抒发了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榴花无人观赏的慨叹,并借此抒发对自己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无限感叹。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

38、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已,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愚斫五弦琴。 注释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 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前六句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 枝叶繁茂,虽孤独却树干笔直高耸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来越强壮,越是暴晒越是茂盛。 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作简要评价。 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何人不起故园情羁旅思乡诗 题材特征 1、诗题中多含有能够体现飘泊客居之意的词语以及代表团圆的古代节日名。如:元宵、寒食、中秋

39、、重阳、冬至、除夕等 2、诗中常见如下意象: 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鸿雁、浮云、高楼、寒山、暝色、宿鸟、日暮等。 3、景物特点: 萧瑟、凄凉、冷清、孤独、寂寞 。 内容情感 羁旅思乡诗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伤春悲秋感慨韶华易逝,或日暮思归,或因梦寄情。其感情大致分为三类: 1、羁旅的寂寞、艰辛;漂泊在外的凄凉、孤独、愁苦、寂寞。 2、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羁旅思乡诗常用技法 1、借景抒情。 2、乐景衬哀情。 3、对面落笔、联想、想象。 4、细节描写。 5、虚实结合。 6、比喻、拟人等 示例赏析 1

4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 中 王 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南宋沈义父又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结合全诗和前人的评论,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及其情、景结合的艺术。 这首诗主要是抒发了诗人旅愁思归的思想情感。诗的一、二句抒情,三四句写景,以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来表现诗人的旅愁思乡之情。同时,把“山山黄叶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情,使全诗含意隽永、耐人寻味。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41、诗歌作者身处何境?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感情? 客居他乡,孤寂思乡 诗歌第三句运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试简析之。 从对面着笔,抛开自己,想象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 “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 4、阅读下面

42、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答: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 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 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 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攲枕倦, 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 梦到江南身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