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上海卷历史高考命题中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37764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上海卷历史高考命题中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谈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上海卷历史高考命题中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谈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上海卷历史高考命题中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谈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上海卷历史高考命题中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谈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上海卷历史高考命题中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上海卷历史高考命题中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上海卷历史高考命题中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 文 题 目:谈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上海卷历史高考命题中的应用报 告 人 姓 名:张永霞研 究 方 向:学科教学(历史)学 科 专 业:教育学年 级:2013级指 导 教 师:张礼艳所 在学院 (所):历史文化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制2014年 07 月 24 日填表说明与要求1.开题时,报告人应向开题报告审查小组提供一定数量与论文选题直接相关的参考文献实物,具体数量由各学科专业自行确定。2.文献综述一般应包括与论文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的进展、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等。文科不得少于5000字,理科不得少于3000字。3.参考文献格式参照学位论文。4.论文开题时间一

2、般应不晚于入学后第三学期中。5.开题报告通过后,由学院留存并作为毕业审核材料之一。6.开题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可根据学科专业特点作适当调整。 7.开题报告中的字体均用宋体五号字,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一、研究问题与文献综述(研究背景与问题、相关文献综述、主要参考文献)一、研究背景与问题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纲要中所说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日常教学中的教育教学评价和以选拔为特征的升学评

3、价两个部分。两者的评价目标、方法和结果解释构成了整个教育评价体系的主体。对于中学教育而言,评价起着导向、诊断和反馈调节的重要作用,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效。另外依据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历史课标(实验)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从上述理念的内容可以看出,新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使中学生达成课程的知识目标,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形成,人文土义和爱国主义的加强。然而,让很多人困惑的是,自新课程

4、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历史教学的落后现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呢?笔者认为现行历史学业评价所存在的问题是难辞其咎的。当下的历史学业评价,多以历史测验、考试为主要形式,但在各种形式的考试中,无论客观性试题还是主观性试题,关注的都是学生回答的具体内容是否和标准答案一致,而不是学生的思维结构的复杂程度,过多地注重“量”的多少,而忽视了“质”的高低;再加上评卷过程中普遍使用的“采点”评分法,使得一些包含高级思维能力因素的开放性题目对高级思维能力的评价往往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达到考查的目的,甚至迷失了考查的初衷。历史学业评价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己经成为推进历史教学课程改革

5、的绊脚石。这一问题需要解决。SOLO分类评价理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 SOLO分类评价理论是澳大利亚教育心理学教授比格斯(Biggs)与其同事克莱斯(colliS)首创的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它的产生与教育评价发展的过程紧密相连,是教育评价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SOLO是一种旨在评定学生思维能力的质性评价方法,以等级描述为特征,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划分为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抽象拓展结构。该理论的五种思维结构,实际上分别代表了学生对某项具体知识的掌握水平. SOLO分类评价理论从1996年就尝试了用于高考题的评价当中。本论文以上海卷的高考题为研究角度,进一步

6、深入对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研究,以更好的完善历史学业评价体系和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二、文献综述(1)SOLO 分类评价法的概念及其评价方面, 较早的是 1998 年吴维宁发表的 教育评价新概念SOLO 分类法评介,该文对 SOLO 分类评价法的由来、 基本含义、实例、成绩评定方法等均作了简要介绍并进行了评价;随后金娜燕(2000)、蔡永红(2006)、黄黎明和颜穗芬(2007)、张琴美(2008)等都作了相应探讨。 其中蔡永红就 SOLO 分类评价法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 SOLO 模型的一些重要特点首次进行系统的介绍; 张琴美通过对 SOLO模型的特征、 结构及与

7、新皮亚杰理论关系的分析,提出使用 SOLO 模型作为评价的工具,以及依据 SOLO 模型来系统地设置课程目标指导校本课程开发,对科学教育教学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黄黎明和颜穗芬介绍了 SOLO 分类评价法的主要内容,提出其对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借鉴意义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如用 SOLO 分类理论编制的试题,区分度比百分制试题要低,用作大规模的选拔性考试时要慎重; 对评价者的要求高,需加强教师培训;要注意促使 SOLO 分类评价的中国化;要进行广泛而充足的数据积累与分析等。(2)就SOLO 分类评价法如何对考试中的开放性试题进行评价高凌飚、 吴维宁、 黄牧航(2004;2006)等都在相应的文章

8、中进行了介绍说明。 也有些研究通过列举实例对 SOLO 分类理论在相关具体学科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如刘京莉(2005) 以数学学科为例介绍了依据 SOLO 分类法评价的测试工具开发,为我国自行编制 SOLO分类法评价试题提供了借鉴;康铮(2008)对历史思维能力评价现状进行分析并对 SOLO 理论进行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SOLO 分类理论对教学改革的一些启示,李英杰(2006)在相关的研究中提出了利用 SOLO 分类评价理论进行阅读能力评价的一个构想通过对学生阅读时思维结构的复杂程度进行分层,有效地区分学生的不同阅读水平;通过对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评价关注点的转换,充分发挥各种题型的

9、测试功能。(3)SOLO 分类评价理论在考试改革中的应用。按照层次评分法进行评分,在全国高考中早有先例, 如 1996 年美国人施兰评价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材料题采用的就是层次评分方法。但真正把层次评分的方法上升到理论层次,再运用到实践中始于 2006 年。 2006 年广东省历史科高考命题率先使用了 SOLO 分类评价法,2007、2008 年上海市的历史高考也采用了此种评价方法(黄牧航,2008;康铮,2008)。 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区是广东省。 2005 年, 广东省依据SOLO 评价理论分别命制了初中、高中两套试题,在广州市所有初中的历史学科中进行质量抽测,要求各学校的老师依据

10、SOLO 分类评价理论对主观题进行评卷, 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主观试题卷面成绩信度较高,能够较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成绩和思维发展水平,为在大规模纸笔测试中应用 SOLO 评价法的可行性提供了例证(何琼,2006)。(4)SOLO 分类评价理论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在搜集到的相关文献资料中,除了一些对于SOLO 分类评价法在历史、化学、物理、数学、语文阅读及写作等学科中的应用介绍外,还有一些是该评价法在具体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其中运用 SOLO 分类评价理论做得最为出色的学科是历史和语文。 具体说来,SOLO 分类评价理论与历史、 语文等文科领域的学科有比较好的结合点,这是因

11、为历史、语文等主观性的开放试题其评分标准本身就是按照等级层次判分的, 这与 SOLO分类层次理论颇为相似。 老师在评卷时不会感到陌生,易于操作,SOLO 分类理论的运用,能引导老师更加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历史方面, 除了上面提到的依据 SOLO 分类评价理论对历史科的考试试题进行评分改革的一些研究,值得关注的还有康铮、林唯(2008),他们运用 SOLO 分类评价理论对历史思维进行了训练实验研究,力图通过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评价手段等自变量的变化来诱导因变量发生所期望的变化。 实验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确实具有启示意义。三、主要参考文献(1)著作类1赵克礼.历史教学沦M.

12、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于友西.历史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刘芫.历史教育测量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4陈玉馄.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5涂艳国.教育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6刘力.教育实验学M.北京:人民教一育出版社,2004年版.7王策三等.教学实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孟万金.管群,教育科研-创新的途径和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9邵志芳.思维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0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

13、育出版社,2006年版.11皮连三.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2吴维宁.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13高凌畴.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学业评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14(美)Barbara walvoord & Virginian Johnson Anderson著.等级评分学习和评价的有效工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15安德森.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M皮连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6邵慧彬.引领学生尝试成功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

14、004年版.(2)期刊类1 李祥兆.学生思维评价的新视角SOLO 分类评价理论评述J .教育科学研究,2005,(2) .2 宋洁,赵雷洪.化学开放性问题的 SOLO 分类评价思维J .课程教材教法,2006,(4) .3 王邵励,孙义飞.评论类史料题的解答思路与教学指导建议J .历史教学问题,2011,(10).4 冯一下. 对推进 SOLO 评价法研究和试验的几点想法. J .历史教学,2008,(8).5 高凌飚,吴维宁.开放性试题如何评分?介绍两种质性评分方法J .学科教育,2004,(8) .6 黄黎明等. SOLO 分类评价理论及其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天中学刊,2007(12)7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 .中国教育报,2001-07-27.8 廖华红,何琼.发挥考试测量的诊断功能,以科学命题反拨历史教学高中历史之笔测验中 SOLO分类评价法的应用研究J.历史教学,2008(4).9 马艳辉,智利疆.SOLO 评价法在第 40 题第 3 问吉林省评分中的应用J .历史教学,2010,(19).10 任世江.2010 年高考全国新课程文综卷第 40 题评论. J .历史教学,2010,(19).11 税光华.以全球史观看西方崛起的原因2011 年高考全国新课程卷第 41 题赏析J .历史教学,2011,(09).(3)论文类1陈莉靖.福建省自主命题下高考化学试题能

16、力结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2李春瑞.SOLO理论下的圆锥曲线教学实践探究D.河南大学,2013.3张国兴.高一学生解决开放式数学问题的思维特征研究D.广州大学,2013.4樊卉颖.SOLO分类理论指导高中(文科)概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5刘继科.高中生数学语言水平的测量及转换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6李高艳.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开放性试题的统计分析和设计研究D.宁波大学,2009.7孙佳欣.SOLO分层评价法的应用与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二、 研究意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1)促进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深入研究虽然很多研究将 SOLO 分类

17、评价理论应用于很多学科,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除了所应用的学科不同,并没有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进行相关的应用研究;还有的只是把国外的 SOLO 试题照搬到自己的研究中,而实际上我国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国外存在着较大差异,Biggs 教授所提供的许多案例都无法直接应用到我国的教学实践中,这种单纯的照搬是否能够真正有效地评价我国学生的思维能力值得怀疑。 我们在把SOLO 分类评价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时候,要根据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各学科特性及教学实际来应用,加强创新性,以便实现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本土化和普及化。(2)进一步促进完善高考试题的命题和阅卷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我国被应用于历史高考

18、命题中,开始于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卷(广东卷),鉴于其在评价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一些独特优势,之后被引入到2007年、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卷上海卷)的命题和阅卷过程。所以SOLO分类评价理论应用于历史学业评价领域,将会更好的促进高考试题的命题和阅卷。(4)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学适应高考的变化做相应调整是历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就高考中新引进的以评价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为核心的SOLO分类评价法而言,历史教学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思维能力教学形成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不断深化的过程,在使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同时,实现历史素

19、养的提高。(3)给我们的历史教学提供一些借鉴性的启示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角度来看,SOLO分类评价理论可能会为我们另辟蹊径地达成培养目标提供了一种思路。因此,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尝试,并在尝试中探索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三、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或框架;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等)(1)研究目标通过对于上海卷和广东卷近十年高考题的研究分析,探讨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高考试题的应用,以及对我们历史教学的启示。(2)研究框架题目:谈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上海卷历史高考命题中的应用一、 SOLO评价理论的基本概况1、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背景2、SOLO分类

20、评价理论的理论基础3、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诞生4、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主要内容.5、我国教育评价现状呼唤SOLO分类评价理论二、SOLO分类评价理论上海卷高考题中的体现1、试题分类2、试题分析3、试题答案的分析4、总结和反思三、历史课堂教学的应对策略(一)对教师提出的要求1. 理解 SOLO 分类评价法理论2. 训练 SOLO 题型的选择3. 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4.加强日常训练5. 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今后教学的建议(二)对学生提出的要求1.读懂材料,认真审题2.从材料中最大化的提取有效信息3.建构 SOLO 题型的答题模式4.用历史术语答题5.学会用史观答题四、结语和反思(3)研究的

21、重点和难点研究的重点:近十年广东卷和上海卷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体现研究的难点:对于上海卷试题有关类型的分析四、研究方法与实施步骤(一)研究方法本文以上海卷的高考题为载体和研究视野,并且结合SOLO分类评价理论采用了以下方法来研究:1、 文献研究法: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例如到图书馆、中国知网寻找文献等,研究前人成果,加以借鉴和吸收,并以此为基础提高个人的理解。2、 比较研究法:通过对上海卷高考试题的分析,然后经过归纳得出一些结论。3、 案例分析法:以个别例题为研究载体来分析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应用。(二) 实施步骤第一阶段(2014.082014.10),历史文献搜集。 首先,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书籍、期刊、硕博论文等。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子目分类。第二阶段(2014.112015.06),高考题的分析和研究。 阅读相关的著作和论文,然后结合高考题来分析研究。第三阶段(2015.062016.06),论文写作。 按照拟定的思路和步骤,撰写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