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试题命题分析.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37865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五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试题命题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近五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试题命题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近五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试题命题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近五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试题命题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近五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试题命题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五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试题命题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五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试题命题分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近五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试题命题分析 摘 要 全国新课标卷是湖北省2012年高考综合科目要采用的试卷模式,也称宁夏模式。本文通过对近五年来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考点、分值分析以及全国新课标卷的命题动向研究,实现2012年湖北省生物高考科学备考与平稳过渡。 关键词 新课标生物;试卷;命题 中图分类号 G42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3)02-004-04 收稿日期 2012-05-10 作者简介 胡学军,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市教科院生物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新课程改革生物学科的相关内容研究;刘华贵,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市开发区教研室生物教研员,中学

2、一级教师,主要从事“高效课堂”与“新课程改革”相关内容的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开展,至2011年,陕西、湖南、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山西、江西、新疆共10个省、区使用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试卷,采用的高考模式是宁夏模式。新课标所考查的范围是生物必修1、2、3,选修1、3二选一。较之以往的全国卷,新课标理综试卷生物部分有了显著的变化:总分值由72分升为90分,与以往全国卷相比增加了18分;考查内容由原来的两本必修加一本选修增为三本必修加选修1、3二选一;更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特别是实验技能的双重考查。 五年里,全国新课标卷在原有高考命题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了新条件下的命题

3、技术。新高考命题的范式已逐步形成并不断成熟。2012年,湖北作为课改省份迎来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文综和理综试卷将沿用全国新课标卷模式。本文着眼于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历年考题内容,试图对其中所体现的动向和命题特点加以探究,以期对2012年湖北省的生物高考备考有所借鉴,实现新课标高考的平稳过渡。 一、近五年试卷考点、分值分析 通过笔者的整理,特将近五年来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试卷的考点与分值分布统计如表1。 通过表1的统计可知,必修部分各模块分值在不断的波动中:必修1考查知识点的分值由2007年的34分到接下来四年的34、25、24、39分,五年共计156分,其中选择题所占分值为96分;必修2考查内

4、容分值分别为17、16、18、19、8分,五年共计78分,选择题所占分值为18分;必修3则为24、25、32、32、28分共计141分,选择题所占分值为66分。总的来说,必修1、2、3分值比约为212,其中选择题分值比为16311,非选择题分值比为606075。选修部分分值则固定为15分。从分值我们不难看出,这五年的新课标高考生物试卷在必修模块知识点的考查上较偏重于必修1和必修3的内容,必修2知识点的考测点比较集中,主要考查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相关内容,且考题形式主要集中在非选择题部分。选修模块主要以选修1或选修3中的生物科技专题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作为考查的重点。 二、全国新课标卷命题动向 1

5、.全国新课标卷命题模式逐步趋于成熟 从2007年至今,陕西、湖南、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山西、江西以及新疆共10个省、区相继使用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试卷,即宁夏模式。2007年,作为新旧教材平稳过渡的第一年,宁夏卷的试题结构稳定,考题紧扣书本的主干知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的要求。基本能力试题的设计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较好地体现基础性、导向性、整合性、开放性和时代性。接下来的2008年,试题类型较之2007年有了些变化:非选择题出现了曲线图分析题和图文分析题,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图文分析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检测作用。在紧接下来的2008年、2

6、009年、2010年和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中,试卷考查的形式多样,试题也增加了一定难度,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其中,尤其是2010年的高考新课标卷,曲线图在整个生物部分出现了五处。这大大增加了高考考生解题的心理压力。较之2010年的试卷,2011年的高考新课标生物试卷的难度坡度放缓。总的来说,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稳定在“6+4+1”的格局下,选择题、非选择题(包含选修模块的二选一选做题)的双基考查都在不断的尝试中发生着良性的变化。在这五年中,命题者对教学大纲和新课标的解读与把握更趋于合理,使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的命题模式不断走向成熟。 2.命题加大了对考生解题方法与能力的考查力度 在普通高中

7、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对能力作出如下阐述: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能力;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等。由于我国高考形式为笔试,对上述各种能力的考查只能在识记、理解、辨析、信息转换、实验探究、分析综合和推理等能力层面上展开。以信息转换这一能力考查为例,2007年的高考新课标生物卷中,图文转换题有2题,分别是第3题和第28题I小题;在接下来的4年里,图文转换题分别为2题、6题、5题、4题。五年来,此类题目出现的分值依次为:28分、21分、60分、38分和29分。图文转换题为何在新课

8、标卷中占有如此大的比重呢?究其原因,就是新课标卷能通过图文转换过程,既考查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又考查其鉴别、选择和运用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一种类型的题能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层面,也无怪乎命题者会垂青于此类题型。五年的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中,必修2遗传与进化模块的命题,更倾向于考生解题方法的考查。2007年第29题,要求学生用遗传图解来解题;2008年,第29题考测自由组合定律中F2表现型比例9331的变式;2009年,第6题考查分离比的变式,第31题则偏重于图文转换考查;2010年第32题将遗传图解和9331的变式均作为考查内容;2011年,第32题考测了图文数据分析类遗传题。学生如果在有限

9、的时间里,没有好的解题方法作基础,这些遗传题势必会成为考试过程中的拦路虎。 3.选做题体现出学生解题的自主性 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最后两题均为选修模块的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选修1与选修3各一题。选修1考题主要偏重于对实验的考查,而选修3以当今几大热点工程(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胚胎工程、生态工程)为考查内容。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二选一答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有了自主权。 三、备考对策 1.研究命题依据,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 为了指导高考工作,国家考试中心每年都颁布全国考试大纲,其中规定了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要求,各自主命题省市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制试题并下发本省市考试说明。

10、全国考试大纲或各省市考试说明直接指导着命题人员如何命制,既符合我国新的课改形势,又符合我国各省市实际情况的试卷。课程标准规范了课程的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的设计及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它不仅是教材编写的依据,而且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全国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重要依据。深入研究全国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教师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在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比较每年的考纲与往年考点要求的异同,有利于抓住教学与复习的重点与难点,瞄准高考的方向,真正落实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备考复习计划,使高考复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合理有效的进行下去

11、,促进学生学业的进步。 2.紧扣教材,围绕核心知识展开复习 从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的考点分布统计表来看,每年高考的重点内容就是各模块的核心知识点。如:必修2遗传与变异板块,在历年的高考中不光是考查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展开合理有效的高考复习?笔者认为,紧扣教材非常重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材是师生接触最多的文本。教师在组织高考复习时,教材不仅是教师传播知识的载体,还是高考的第一手资料。在备考过程中,有些教师容易走入备考误区:以复习资料为纲,以考题为纲,不依据教学大纲和课标以及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行之有效的复习,往往不是核心知识的网络未能合理搭建,就是某些知识点的复习挖得太深。在浩如烟海的考题中试

12、图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高考信息,是不明智的。笔者认为,在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教师可尝试着带领学生通读教材,紧扣教材,讲练结合,展开复习。让学生通过此过程掌握每一模块的核心知识,并能在有效的复习指导下,自主构建每一模块的知识网络。结合每一模块知识网络,将知识对接起来,学生会发现知识点之间更深层次的联系,这样备考起来,更加有的放矢。 3.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高三备考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应考能力。高考试题能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辨析、信息转换、实验探究、分析综合和推理等能力。在解题过程中,这些能力的达成与考生的审题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审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搜集信息的过程。教师在平时的

13、复习中,要极力培养学生搜集有效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能在读取文字、曲线图、图表等过程中,进行图文转换,为分析综合与推理能力的展开提供前提。 4.指导学生规范答题,减少失分点 全国新课程生物试卷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种题型。在选择题答题方面,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答题卡的填涂上。只要教师在平时模拟考试时,严格要求用2B铅笔均匀填涂答题卡即可,因为规范答题在非选择题部分犹为重要。近五年的全国新课程生物试卷的非选择题大部分采用填空题形式。填空题只有结论,不能测试解答的思路和过程,这对考生答案的准确性提出了要求。因此在平时教学与反馈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使用生物学科的专业术语,避免答案的口语化;提炼语言,使答案简单

14、明了;语言表达更要严谨,并对学生作同样的要求,引导学生尽量用书本上的结论性话语来答题。长此以往,学生的文字提炼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也会降低高考失分的可能。 5.调适学生心理,轻松应考 在高三这一年,既是一个进行知识的系统分类与整理的一年,更是一个打心理仗的一年。对于学生而言,每一个阶段的心理变化都会影响到学生后期的学习状况。因此,高三生物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高考复习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并将学生每一阶段的学习作出合理有效的分析;学生通过教师的反馈,对自己每一阶段的学习状况作出正确的归因,并能在教师的建议下适当调整自己的状态,以平稳的心态迎接每一阶段的复习。当然,教学生进行深呼吸,用来调整情绪,缓解脑力疲劳也是一个不错的调适心理的好方法。“磨刀不误砍柴工”,当学生在高三每一阶段学习中都能保持良好心态,轻松应考也就不难实现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3. 2杨帆.新课程高考生物科命题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3丁远毅,崔鸿.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李 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