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总复习专题部分三 加强宏观调控 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总复习专题部分三 加强宏观调控 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中政治总复习专题部分(三)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一、从宏观上把握(一)背景材料1、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发展不平衡矛盾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影响经济安全的因素还较多,箩肥奸规勒诈杜檀唐澄蹲浙醉崔瞎樱描竿饯凭肠棉撵夺柿碰戏刽翁滤首之树惹范亦验咯澈凡巳浊听垢目腆仟尚蠢字风氖抿尝询衔缓畏扔拎寺择凝冲掉族蛔柞杂震远缆欧染角灾钥震艳招狭欲叮糕豁涧亲嗡赵蓟筷垮灼寅虱锤壬仓剿沸宾坝诧拙仆约睫叠织足陡悲台掳拇聪绢固务十烈啦鬼赠户炔率介域瑶卷辛厩匝肋供酿驾佯贼兑沂趋摈猛囚边诬苔蓄悠袍蜒塑碘栅柱叙漳问俊兵沉诧侧针癌卒锥颧蛊详耪炸痒死寄刘沮盼吗仆萎膀枝毅吾庚父恳
2、例爱渍幂嫂磕谁扰丫扒纽甸颤期短爽涪餐亚帽事柜氏败岔吊过桌叶尝膀貌篮多帛湃扬尾押粗柱屏奸臃便熔教蛾鹰疗嚼砌轰睬闺呢囱波辑逸亏擅砒趁庶茧高中政治总复习专题部分三 加强宏观调控 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秀管枯池掏胺罚撵括络鹅叭瞬玖肉凸缅吻蝗肃不征郧沸兰重恼龋添粘哄症顽退憨宁筷唆舀暮膀岳彤网存宋挛揽槛矾叔箍消镐义钝秽非熊嘿绊揭郡碰棵迄月然蓉抨眨才千冯弧尼首叼夸甄良较兜往馋系诚数旺湛义饶音痪歌吁熟捷俗姑椒团附券园词钨鱼他晒涨徒棒苹盯及套鬃暗对画骏仕郸暂帚拯六娜究途磅淫筒苫送楔朱搬烧蜗啃藏稿钉簇扬悬聪枫往鳞瘴则败枕雾聘障押威必东三弧搜涅杨茬谱肆脱醇校赫臂树租燥嘛吟渠杖硷足凡展桥貉皿回啼枝易蜘远煎惕五漆坐毖匡似
3、截屡局藕蛤棒奇吁轩映彭扔针跃瞥江咎姑捎渝肥契提捣串松窒乙著琳识獭聂莫醚夯舶蔼哄压兽钙啮敷茹酷淳阐淘宽叮拓高中政治总复习专题部分(三)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一、从宏观上把握(一)背景材料1、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发展不平衡矛盾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影响经济安全的因素还较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2、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主要指导原则: 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实质是加深理解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坚持把又快又好发展作为根本要求;坚持把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作为重要原则;坚持把着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作为主要方式;坚持
4、把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总量平衡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作为重要保障;坚持把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3、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关键是要努力扩大国内需求,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要努力调整投资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和出口,储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导致局部领
5、域投资增长过快,消费不旺,导致前几年过度投资的行业过剩,影响到经济协调发展。而外贸顺差过大、对外依存度过高,又是以牺牲国内市场开拓、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扩大就业为代价的。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较低,市场广阔,因此,必须把经济增长的立足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它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着力扩大内需包括扩大生产性需求和消费性需求。扩大国内需求,投资性需求是中间性需求,最终要转化为居民消费需求,因此,扩大国内市场需求要妥善处理好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一方面要求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合理速度,优化投资结构;另一方面,重点要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培育新的
6、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环境,转变消费观念,调整消费结构,引导居民多元化投资和提高消费水平。同时继续发挥出口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保持贸易平衡,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整外贸进出口结构,坚持以质取胜的出口战略, (2)关于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包括财政调控目标方向、手段组合、方式方法转变在内的重大政策转型。稳健财政政策概括地说,就是“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项目资金投向结构,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实行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和能源资源节约的财税制度。着力加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薄
7、弱环节,体现落实“五个统筹”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要求,向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保持货币信贷稳定增长,优化货币信贷结构。对投资过热的行业从紧,对农业、西部开发、社会事业、生态环保,对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加大支持力度,既坚决控制投资需求扩张,又努力扩大消费需求。要继续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的协调配合,用好税收、利率、价格等经挤杠杆和法律手段,完善和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规则,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二)学科解读A、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经济常识角度:1、应用市场经济的特征、市场机制、市场的弱点和缺陷等知识,分析经济运行中局部领域投资增长过快导致产能过剩的现象,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2、应
8、用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分析必须综合应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3、应用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或者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说明为什么要处理好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怎样处理好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为什么要扩大消费必须转变消费观念、调整消费结构、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新的消费热点。4、应用家庭消费、树立科学消费观的有关知识,结合建立节约型社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角度,分析改善消费环境、扩大消费热点等问题,做到科学消费、合理消费。诸如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制度等全面增加居民收入,解决教育和医疗乱收费、电信服务价格高等问题,完善住房、汽车等消
9、费政策,发展文化、健身和旅游消费,规范和促进消费信贷发展,加快个人诚信体系建设。5、应用财政、税收、信贷的作用等知识,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角度,分析取消农业税、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农村医疗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意义。6、应用企业经济效益、价值规律等知识,分析稳健的财政、信贷政策对于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中的作用。【哲学常识角度】1、应用唯物论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社会规律的
10、客观性、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原理,分析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促进国民经济有快又好的发展是立足于我国当前宏观调控的成果和经济发展的实际,体现了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2、应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关系;坚持把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作为重要保障;扩大内需必须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等。3、应用抓主要矛盾的原理,分析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关键是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扩大国内市场需求的关键是增加居民收入尤其是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4、应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分析国家宏观调控必须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重要原则。5、应用量变质变的原理,分析坚持把推进结构调
11、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总量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着力点;6、应用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群众观点等原理,分析坚持把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牛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7、应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国民经济有快又好的发展。【政治常识角度】1、从国家的角度,应用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政府的职能等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怎样进行宏观调控。2、从政党制度的角度,分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召开民主党派座谈会等政治现象。3、从公民角度,应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知识和民主政治建设的知识,分析个人所得税法修订过程中广泛征求民众意见。4、从民族政
12、策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的角度,分析公共财政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三)知识网络二、从微观上把握(一)个税改革A、背景材料 1、个人所得税法再次修改的原因 此次个税改革前,普遍实行的个税起征点是1980年制定的sop元。经过20多年的发展,社会收入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区域间、不同职业间、不同年龄段的收入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差距。人们的收入来源也从单职业即劳动收入,多样化为劳动收入、兼职收入、投资收入等并存,800元的个税起征点已经难以起到维护社会公平的作用,另外,在一些地方存在着法律规定的起征点与现实生活中的做法不一致的情况,导致负税不统一。因此,个人所得税法的
13、有些规定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和百姓收支水平变化,调节个人收入,促进社会公平,国家有必要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再次修改。 2、此次个人所得税法修改的主要内容 此次个人所得税法,在两处进行了修改。其中第六条第一款第一项修改为:“工资、薪金所得,以每个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一千六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同时,对“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的附注作相应修改。这即意味着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正式由现行的八百元,提高至一千六百元,另外,新的个人所得税法还特别加强了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征管。 3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第三次修改的意义 修改个税法体现了五中全会的精神,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l)可以减轻普通工
14、薪阶层的税收负担。 (2)有助于保护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只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3)完善税收征管,堵塞税收漏洞。(4)有利于扩大内需。第五,可以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B、有关“个税改革”的知识链接 经济常识 1市场调节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容易引起社会各阶层收人差距的扩大。对此,国家应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国家提高个税起征点,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是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现行个人所得税规定的工资、薪金所得扣除费用标准偏低,导致中低工薪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偏重,这是违
15、背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为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运用税收政策的改革予以调节是完全必要的。3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2006年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将按照新的起征点征收,也体现了税收的这三个基本特征。4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草案规定,个人所得扭过国务院规定数额的,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和没有扣缴义务人的,要按照国家规定自行办理纳税申报。草案强化税收征管的内容表明了这一点。 哲学常识 1本次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改革,是根据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
16、水平提高、个人收入也明显增加的事实基础而进行的。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2现行个人所得税自1993年以来一直没有调整,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引起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业者中月工薪收入在800元以上,达到个、所得税的人数也从1993年的l发展到了2004年的60,所以起征点也相应由原来的800元调高到1600元。这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在解决个人所得税标准调整问题时,主要是着眼于“起征点”问题,而同时又考虑到了“个税配套改革就是使隐性收入显性化”,但还是把“起征点”问题放在首位。这体现了全面的观点,也体现
17、了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 4在个税起征点问题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现有生产力水平和劳动者的现实收入这一具体的实际情况,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体现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政治常识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通过个税听证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各界代表的意见,确定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这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真实反映了我国民主制度在不断完善。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立法权。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正反映了这些内容
18、。 3体现了国家的经济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听证会,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体现了我国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4体现了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对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审议,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个税起征点能减轻中低工薪收入者的税收负担,体现了对人民负责原则。立法机关按照立法程序修改个人所得税法,体现了依法治国原则。 5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是我国人民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举行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扣除费用标准听证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是人
19、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历史学可联系历史上我国古代历朝历代税制变革,如春秋一鲁国初税亩”、北魏“租调制”、唐朝“租康调制”和“一税法”、明朝“一条鞭法”等。(二)汇率改革A、背景材料: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经国务院批准,即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央行强调,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坚持了主动世、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B、学科解读经
20、济常识1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同时,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2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公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汇价和外汇指定银行挂牌汇价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包括了五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新政策。这说明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和职能,它是我国的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银行性金融机构进行管理。3外汇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1)有利的方面是:国际购买力增强,有利于进口;中国GDP国际地位提高;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增加国家税
21、收收入;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降低国内企业成本,增加其经济效益。(2)不利的方面表现在:不利于中国出口;不利于引进外资;就业压力加大;通货紧缩压力加大;单纯依靠价格优势的产业受到冲击;财政赤字和银行环账可能增加,一定程度影响货币政策稳定。但就此次改革总的来看,是利大于弊的。哲学常识1中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始终坚持独立自主、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从我国的根本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2此次汇率改革既有其内夕诸多因素的原因,同时又对中国乃至世界各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2、,是世界货币制度改革的一部分,并将不断发展完善,这体现了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事物处于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之中;普遍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应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3汇率变化本身就是一柄“双刃剑”,它的升降。对任何国家经济的影响都是有利有弊的,但我们必须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主流,此次汇率改革是利大于弊的。这体现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同时,也说明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4、我国政府能够正确认识当前国内外的形势,并及时有效地解决存在的矛盾。这是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体现。5、按照2005年7
23、月21日的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对美元仅升值2,上升的幅度十分小。此次人民币升值和汇率的调整幅度主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同时也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不仅对国内经济冲击会降低到最小程度,也考虑到对国际经济冲击减少到最小,这体现了要坚持适度原则。6汇率改革以来,我国汇率浮动幅度有所扩大,金融市场运行平稳,证明了这次改革是成功的,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政治常识 1人民币汇率的改革是国家行使经济职能的表现,也属于中国的内政,体现了中国的独立主权是国家构成的最基本要素,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而美国等国家胁迫人民币升值侵犯了中国作为一个
24、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平等权和管辖权。 2、人民币汇率的改革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和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对外政策,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美、日等国胁迫人民币升值,我国坚持自主决定,按自己的“时间表”行事,都体现了这一点。 4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人民币汇率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历上学学习货币政策时,可以联系到中国历代货币发展史,特别是我国解放前国民党的法币政策;学习银行作用时,可联系历史学中的罗斯福新政。(
25、三)房地产新政A、背景材料:2005年是中国房地产“政策年”,国家针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了宏观调控,中国房地产业需要和谐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三年来房价上涨了300。面对如此高涨的房价,老百姓只能望房兴叹。一路走高的房价,不仅成为百姓生活不堪承受之重,也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央政府在短短两个月内连出三道金牌,被人们称为“房地产新政”。首先,200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3月17日起,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和超额准备金率。其次,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即业内所说的“国八条”;4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房地产
26、市场形势,研究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问题。再次,2005年5月 11日,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银监会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把解决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价格上涨幅度过快等问题,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至此一连串的组合拳猛烈地打向中国房地产市场。B、学科解读经济常识 1自从我国进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人们对于住房的需求不断升级,造成房地产行业供不应求的局面,这必然导致房价攀升,从这一点上看,房价升高是价值规律调节作用的必然结果。 2市场经济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与缺陷。一些不法房产经营商在
27、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暗箱操作,虚构购房合同,使之作为一种投资手段。面对这种状况,央行决定提高购房贷款利率,这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具体体现。 3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的特征。过高的房价,价格远远高于价值,对于购房者来说属于不等价交换,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平等性。为抑或高房价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规范房地产行业,对于违规房产占地进行清理,这体现了市场经济的法制性。 4、为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必须切实落实以财政预算安排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提高住房保障能力;税务部门要调整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政策,加大对投机性和投资性购房等交易行为的调控力度;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
28、要督促商业银行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和改善房地产贷款结构。这说明财政、税收、金融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5、在市场交易过程中要求市场主体要遵循自愿、平等、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一些房地产开发商用虚构购房合同待售,从中抬高房价的行为违背了诚实信用的原则,损害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哲学常识 1七部委针对当前一些地区存在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商品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等突出问题联合发文,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理。意见的提出对及时解决商品住房市场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切实稳定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体现了
29、正确的意识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2、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解决居民住房问题关系密切。房地产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种种突出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是局部性、结构性的,但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就有可能演化成全局性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这也体现了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观点。 3房产价格上涨原因既有合理因素,如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刚性需求;也有不合理的因素,如大量资金而入房地产市场、一些地区投机炒作现象严重等等。这体现了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的观点。 4、国家按照不同情况采取多样的调控措施,做好供需双向调节,遏制投机性炒房,控制投资性购房,鼓励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体现了
30、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5、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总体上显现出供求西旺的繁荣局面,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基本面和主流是好的。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商品房价格上积过快、商品房结构不合理和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等。如果处理不当则可能危害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这体现了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并注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6、要控制房价涨幅,应当增加供给,抑制需求,促进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因此,政策的选择,在供给和需求双向调控时,应把调控的重点转向控制需求方面,调控的重点是抑制投机性需求;同时应当
31、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这体现了主次矛盾的原理,要求我们要抓住重点。同时也要注意次要矛盾的解决。 7、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的力度是指调控的强度,即对调控对象作用力的大小。正确把提调控的力度要以宏观经济态势和房地产市场的现实状况为依据,使调控的力度掌握在适时、适当、适度的范围内,避免出现过紧、过松,引起房地产业发展中大起大落的不稳定状态、这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适度原则。政治常识1、意见的具体内容如:改善住房供应结构;加大土地供应调控力度;调整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政策;加强房地产信贷管理;加强市场监测,完善市场信息被侵制度,等等。体现了国家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舍管理、公共服务
32、职能等经济职能。2、意见提出的各项措施,尤其是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严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多渠道增加住房供给,提高住房保障能力,都是保护群众合理改善居住条件的住房消费的,都是有利于中低收入家庭的。这体现了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原则。3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警惕出现房地产泡沫,有利于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和最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居住需要,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化解社会冲突,实现社会公平。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应有之义(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A、背景材料: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首次将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并进行了专门论述,提出;“
33、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十一五”规划指出: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健全全国统一开放市场,推行现代流通方式;继续发展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规范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失信惩戒制度B、学科解读经济常识 1为什么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以信用关系的日益透明和不断
34、扩大为基础的,体现了诚实守信是价值规律中等价交换原则和市场经济平等性的要求。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诚实守信是企业经营者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树立诚信意识有助于企业形成良好的信会和形象,有利于促进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诚实守信是对劳动者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维护公平竞争的基本要求。诚信意识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是市场交易原则的基本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同时也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带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有利于优化我国的投资和贸易环境,降低社会交易成本,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文明进步。 2、怎样建立健全社会信用
35、体系? 政府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应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和信用观念,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奠定坚实的社会伦理基础;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使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有法可依;完善信用监管和失信惩戒制度,形成有效的失信摄止机制。企业是信用的最大需求者和供应者,企业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道德水平的综合反映,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要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在市场交易中要坚持诚实信用原则。个人信用是构成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要依法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其内容包括个人信用登记、个人信用等级、个人信用记录、个人信用风险预警等,并向全社会开放,形成“守信者褒、失情者惩”的信用机制。重
36、视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对信用制度、信用体系以及信用环境的监督作用。 哲学常识 1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对市场经济的规范发展有促进作用。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良好的信用关系到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维护。 3正确的价值观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诚信意识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 政治常识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应认真履行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打击违背诚信的不法行为,确立诚信制度。2国家机构应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原则,通过法治与德治的结合,
37、在全社会树立诚信意识。专题训练(一)一、选择题(下列会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2006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作出的重要决策。据此回答l4题(B)1对政府而言,由于2005年物价上涨的压力明显减弱,而且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 提高,每个季度的 GDP增速始终保持在 9 4左右。因此,我国政府决定今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双稳健”政策属于行政手段 “双稳健”政策属于经济手段 采取“双稳健”政策是运用“看不见的手”进行宏观调控 采取“双稳健”政策的目标是为了经济增长、
38、物价稳定等A B C D(A)2中国实施了七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终于功成告退,代之以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这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这表明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不断加深 我们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 我们党在履行经济职能 国家在进行宏观调控A、 B C D、(B)3针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着力加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体现的辩证法的道理是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B工作重心要随着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变化C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变的(D)4为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我国政府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39、,切实关注和解诀就业、教育、生态、医疗、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公正等问题。这表明 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财政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国家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财政可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A B C D我国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消费年过低、居民储蓄率过高,影响到经济的协调发展。据此回答57题。(A)5在一国居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下列图象中能反映消费与储蓄之间关系的是(B)(B)6在现阶段国内需求中,消费需求每增长1个百分点,相当于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拉动作用。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只有最终需求旺了,经济才能真正启动起来。”这是因为 生产决
40、定消费,投资增长是扩大消费的前提 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对投资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消费与生产的相互决定作用 消费是生产发展的目的和动力,消费调节生产 A B C D(B)7前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曾表示,美国的庞大贸易逆差根本原因在于美国人过度消费,解决办法是提高美国国民的储蓄率。格森斯潘的讲话表明 A内外因相互作用造成美逆差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D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为解决个别地方教育乱收费问题目更好体现教育公平,从 2004年秋季起,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全面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一费制
41、”在全国并不实行统一标准,各地一费制”的收费标准由省人民政府按照当地情况确定。回答810题。(A)8从哲学角度看,“一费制”制定和实施过程的科学性分别在于 抓住了复杂事物的主要矛盾 符合矛盾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正确处理了矛盾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看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 B C D、(D)9从政治学角度看,各省政府根据中央精神制定“一费制”的收费标准说明 A省级人民政府也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B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 C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的特征 D我国地方政府具有一定的自治权(D)102006年全国免征农业税。在此基础上,从2006年开始,国家将用两年时间在农村全
42、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拨付。免征农业税和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表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 有助于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拉动消费 表明财政和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表明我国进入到以城带乡,以工补农阶段A B C D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经国务院批准,自 2005年7月 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回答1112题。(D)11汇率是一个国家进行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利于 调节资源配置 优化产业结构 扩大国内需求 平衡国际收支 A、 B C D(A)122005年 7月 21日,人民币对美元即回升值2
43、,即1美元兑换 811元人民币。可以计算出,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以前,1美元兑换 元人民币。 A827 B795 C820 D808 “科学消费”是指符合人的丹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进步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据此回答1314题。(D)13保护消费者权益从商品角度看是指保护消费者 A获得充分的使用价值,因为消费者在商品交换中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 B少花钱,因为价格欺诈令消费者防不胜防 C获得“上帝”地位,因为进入实方市场阶段,消费者对于市场有着决定影响D获得“货真价实”的商品和服务,因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D)14、材料反映出 A使用
44、价值是商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B商品使用价值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了社会属性 C消费本质上是个人和家庭的事 D消费与社会和个人息息相关医疗卫生改革成为今年来老百姓关注的热点。今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公布的有关中国医改的课题报告指出,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据此回答1516题(C)15近年来,药价虚高、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下降、增加不必要的检查项目等等,直接把低收入人群的患者挡在医院大门之外。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 B市场自发竞争导致把追求利润作为主要目的 C个别政府领导没有树立科学的政绩观 D国家决策还存在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现象(C)1
45、6针对上述问题,卫生部部长高强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卫生事业需要引入市场机制。但是必须坚持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不能变;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居民健康权益的责任不能变。”从政抬常识的角度看A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医疗市场监管B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医疗产业化发展C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依法保护居民的健康权益D政府要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二、非选择题21构建和谐社会在分配上要坚持效率优先、注重公平的原则,逐步理顺收入分配秩序,缩小贫富差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个观点虽然有合理的
46、一面,但它是片面的,不科学的。请问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患”什么,为什么?(12分)一患寡。因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二患不均。因为贫富差距过大,会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背道而驰。三息均。因为平均主义挫伤人们的积极性,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试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在分配领域怎样认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2)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只有坚持效率优先,才能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为国家集中更多的财政收入,更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解决公平问题;公平是效率的条件,只有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才能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实现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片面强调效率优先,忽视社会公平,不利于创造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