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论文:关注核心素养雕琢高效地理课堂.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38378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论文:关注核心素养雕琢高效地理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论文:关注核心素养雕琢高效地理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论文:关注核心素养雕琢高效地理课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论文:关注核心素养雕琢高效地理课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论文:关注核心素养雕琢高效地理课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论文:关注核心素养雕琢高效地理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论文:关注核心素养雕琢高效地理课堂.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注核心素养,雕琢高效地理课堂摘要: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可以从地理核心观念的培养、地理核心能力的培养、地理理性思维的培养、地理核心知识的培养四个方面进行。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体验过程中通过“讲、练、导”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参与课堂学习过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练习和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体验了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从而使思维得到了锻炼,观念得到了改进,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关键词:高中地理 核心素养 体验学习 高效课堂随着新课程改革,教师更要关注学生学科能力的表现,才能突破素质教育评价的束缚,切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地

2、理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理规律的科学。高中地理课程的核心任务,无疑就是提高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使学生能够在观念上得到更新,思维上符合逻辑,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掌握大量的地理知识。教师采用体验式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参与到地理学习过程中,通过体验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体验式教学模式充分展示了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中通过亲身体验来掌握知识,在练习中能够练习知识,在引导中能够习得知识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促进学生在体验中形成自己的观念、思维,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提高。一、目前对于学生地理

3、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1. 教师授之以鱼,学生课堂学习被动目前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习惯了采用“授之以鱼”的教学方式,认为把知识讲述给学生,学生就学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非常被动的,没有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的机会。教师课堂上滔滔不绝,可是学生接受的并不是很好,很多知识听了一遍,当时明白而课堂授课结束后很快就忘记了。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不论是观念、思维还是知识能力都有待于提高。2. 学生思维固定,课堂习惯接受知识学生认为教师就是知识的权威,对于教师多说的话会不假思索地接受。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一种习惯性地接受知识的学习状况。课堂探究不积极,只是机械地背诵教材上的知识或者是

4、教师的话。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也不牢固,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形同虚设,还有很大的空间。3. 课堂练习不多,灵活应用能力不强在目前的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师只管教,学生会不会则需要学生自己的能力了。教师把知识教授给学生后,学生通过背诵记住知识,可是当教师给学生提供课堂练习时,学生却不知所措。学生的地理思维模式还没有建构出来,在应用中不能够对地理知识进行灵活地分析和探究,导致了课堂效率低下,教学质量不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学生进行了太多的灌输,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知识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多知识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教师的灌输中,学生可以达到对于知识的

5、熟记和熟背,但是当谈到灵活应用的时候,学生却感觉到了力不从心和不知所措。学生虽然具有了大量的知识,但是不会灵活地应用这些知识,不能够做到运筹帷幄,游刃有余。二、体验式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作用新课程把主要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基本的学科素养”,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主动思考的地理学习观念,逻辑分析和推理判断的思维,丰富渊博的地理知识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会促进学生参与到课堂探究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体验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可以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体验来获取知识,形成科学的认识。体验式学习模式使学生亲历了学习

6、过程,感受到了学习地理知识的快乐和乐趣。学生在分析和探究中逐步习得了知识,建构了自己的知识框架,形成了理论体系,从而可以在地理学习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参与了学习过程,明确了知识的来源,在应用中当然可以做到得心应手。在探究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有了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观念,逐步地建构了自己的思维模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实现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高。三、体验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探究1.“讲”是学生进行体验知识的前提,积累核心素养知识教师的讲解是帮助学生进行体验学习和探究的前提。教师要通过有效的讲解,帮助学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7、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中掌握知识,形成良好的知识体验。讲解使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快速地掌握重难点,突破学习上的困惑。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会讲出自己的渊博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博学多才和学识渊博。教师能够旁征博引、运筹帷幄自然会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探究和思考,给学生带来愉快学习体验。例如在学习地球表面形态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方式,促进学生掌握外力作用的形式和相互关系。教师可以把重难点给学生进行讲授,对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进行细致地分析和解释,促进学生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和原因,理解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教

8、师的认真讲解会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理解课堂教学重难点。教师渊博的知识会吸引学生,促进学生关注课堂,实现高效课堂。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的形式。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绘声绘色的讲解会促进学生认真听讲,在变化的教学形式中进行探究和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教师不仅要讲解知识,还要讲解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掌握地理学习方法,自主地探究知识。例如在学习农业地域类型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和西欧乳畜业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于产品、市场、经营方式、交通条件、原料供应、区位和科技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对比分析,掌握他们的异同点,形成学生科学的

9、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2.“练”是学生科学体验知识的过程,应用核心素养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课堂练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机会,学生在这里参与学习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综合素养。练习主要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在练习中得到提高和进步。教师练习的选择要难易适中,使学生能够通过练习强化认识,提升理

10、解。学生在练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存在疑问的问题,了解自己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不解。如果学生不能够轻松地解决问题,学生就会形成自己的质疑,从而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有了更强的目的性。例如在学习了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后,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知识要点,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比如:分析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在练习中学生会想到季风气候雨热同季这正好能够满足水稻的生长条件;而地中海气候则不同,它虽然热量充足,但是在高温期降水较少。缺水的地理环境不适合水稻的生长。练习中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了复习和巩

11、固,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教师还可以通过练习把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拉紧知识与学生间的距离。例如让学生思考: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相比,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发展的条件是什么?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是黄河三角洲经济区的目标和方向,请分析其实现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基本途径是什么?练习促进学生分析知识,锻炼思维,提高学习能力。如果学生轻松地解决了问题,学生的成就感也会油然而生,给学生的地理学习带来了乐趣和快乐,促进学生的积极探究和核心素养的提高。3.“导”是学生正确体验知识的保障,提高核心素养教师是学生学习上的领路人和指导者。在学生体验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导来帮助学生朝正确的方向思考,少

12、走弯路。学生把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疑问反馈给教师,教师会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点拨,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和分析,从而实现学生突破学习上的困惑和难点。教师的指导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灵感,从而能够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用自己的灵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相互学习,使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教师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向,学生会围绕着教师提供的方向进行讨论,从而保证学生在互动中交流观点,体验学习过程,实现共同进步。例如在学习气压带和风带时,教师要让学生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掌握大气环流运动的规律。教师可以通过三个案例进行分析,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究

13、的表达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思考和分析。有了教师的引导,在表格的指导下学生就产生了学习的思路和探究的方向,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实现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大气环流和海陆分布对气候产生的影响,促进学生提高认识,掌握学习方法。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分布举例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综上所述,体验教学法使学生体验了学习过程,形成了自己的认识,过程中使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教师要注重每一个环节的教学和应用,关注学生观念的转变,思维的培养,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积累。教师灵活地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会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逐步地提高能力,实现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参考文献:1 郑途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J.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2 田永兴.借助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J.经济师,2010.05.3王 妍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如何实施高效教学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年第4期4张荣亮 有效开展合作学习构建高效地理课堂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年第4期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