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复习研讨会汇报发言材料――抓基础提能力树信心.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38402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复习研讨会汇报发言材料――抓基础提能力树信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数学复习研讨会汇报发言材料――抓基础提能力树信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数学复习研讨会汇报发言材料――抓基础提能力树信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数学复习研讨会汇报发言材料――抓基础提能力树信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数学复习研讨会汇报发言材料――抓基础提能力树信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复习研讨会汇报发言材料――抓基础提能力树信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复习研讨会汇报发言材料――抓基础提能力树信心.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中数学复习研讨会汇报发言材料抓基础,提能力,树信心在高三一轮复习中,针对我校学生生源差,文科学生数学基础差的现状,我们以夯实基础为目标,将基础知识的梳理和规律方法总结作为复习的重点,精选例题、习题,瞄准中档题,严格控制题目难度,减少学生畏难情绪。精心设疑,巧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狠抓落实,切实达到在一轮复习中让学生夯实基础的目的。一、梳理知识要点,构建知识体系二轮复习中,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文科学生一轮复习战线较长,从去年四月到今年三月将近一年的时间,各章节的知识要点虽然让学生整理成册,但大多数知

2、识印象已不够清晰,在二轮复习中,要让学生通过对知识要点的回顾、梳理、提炼,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例如,在集合、函数、导数、不等式这个专题复习中,先分集合与函数、导数、不等式三块,让学生结合一轮复习中的笔记,将相关知识和规律方法进行回顾、提炼,通过课上展示、提问、讨论等形式,将本专题的知识主干和要点归纳出来,然后让学生做好标记,课下再认真整理在笔记本上,教师要做好督促和检查。比如在复习集合与函数这部分知识时,要求学生提炼出以下内容:1解决与集合有关的参数问题时,要特别注意所求参数是否满足元素的互异性,是否满足题意,所求范围的端点值是否可以取到;2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

3、间上单调性相同,若在处有定义,则有;偶函数:图象关于轴对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单调性相反,;3若,则有;4对于函数,若恒成立,则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在这里,不要求面面俱到,有些知识让学生自己回顾一下即可,但老师要尽量做到找准、找全重点,并引导学生加强横向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二、把握高考题的脉搏,准确定位近三年高考数学试题(文)考点统计如下:200920082007题号及知识点分值题号及知识点分值题号及知识点分值低档1集合的运算2复数的运算3三角函数图像的变换4三视图、体积8平面向量、线性运算13数列、性质15程序框图18立体几何、线面平行、面面垂直45分1集合的运算 2复数的运

4、算5函数、分段函数 6三视图、表面积9统计、标准差11圆、直线方程 14程序框图16线性规划 17三角函数、单调区间50分1复数的运算、实部2集合、指数函数3三视图5平面向量、模7含有量词命题的否定8频率分布直方图10程序框图17三角函数、解三角形、平面向量47分中档5阅读题(新定义)不等式的解法7函数、对数、分段函数9充要条件10 直线与拋物线11 几何概型的概率14 函数的零点16 线性规划、应用题17三角函数、解三角形19 概率、抽样方法20 数列、函数69分3函数图像、三角函数4命题、四种命题7分式不等式8解三角形、三角、向量10三角恒等变换13圆、双曲线、几何性质、标准方程18概率、

5、古典概型19立体几何、面面垂直、体积21导数、极值、单调性665分4三角函数的图像变换6指对函数、三角函数9拋物线、平面向量 11幂、指数函数、零点13函数、幂函数14指数函数、不等式15不等式恒成立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16直线与圆18数列、前n项和19线性规划、应用题20立体几何72分高档6函数图像、指数函数12 函数及其性质21导数、极值、单调性22 直线、椭圆、圆36分12函数图像、对数函数15函数、指数函数20数列、前n项和22直线、椭圆35分12古典概型的概率21导数、极值22直线、椭圆、定点问题31分由上面表格可看出,高中数学各模块知识点在试卷中的比率及6个解答题的考查方向,基本

6、相似,并且低、中、高档题的比值约为3:5:2。从近几年高考命题趋势来看,试题从“以知识立意向以能力立意”方向转化,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然而在高考中却暴露出学生“双基”不扎实。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在高考前忽视了对双基的巩固,只是盲目跟着老师进行模拟训练,在高考中出现了很多知识性失分。为此,在高三复习中,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始终将知识要点的梳理、巩固作为复习的重要环节,同时,选题时立足于中低档题目,决不盲目拔高。三、加强集体备课,提高教学效益 1精心备课每周五集体备课时都详细制定出下周计划,每节课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题目的编制和讲解,教学策略的选用,规律方法的总结等都进行仔细商讨

7、,统一思路。平时教学中,大家经常课前课后聚在一起商量讨论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寻找应对的方案。2注重落实 (1)了解学情。通过抽批、调查,充分了解学情,分析原因,讲学生所需要的。(2)要点展示。课前让学生将本节知识要点和相关规律方法展示在黑板上,强化记忆。(3)精讲精练。重点问题重点讲,热点问题反复讲。每节课尽量留出10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整理,争取堂堂清,课课有收获。(4)注重规范。课上对学生板演题目逐步进行赋分,明确重点及关键步骤。把典型例习题做在专用答题纸上,并将带有详细赋分的答案提供给学生,自批自纠。(5)反思总结。没有总结,就没有进步。解完题目之后,要求学生不失时机的回顾下列问题

8、: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分析联想寻找突破口的?使问题获得解决的关键是什么?题目中的关键条件是如何转化应用的?通过本题的解答学到了那些规律方法和解题技巧?问题的解决体现了怎样数学思想方法?这样,通过一次次理性的反思与总结,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加强学法指导: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指导学生制定复习计划,明确复习目的,确定复习重点,落实复习措施,选好复习方法;指导学生处理好课本与复习资料,课内与课外,做题与总结的关系;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内在联系的梳理与总结。引导学生注重解题思路的总结和解题规律的提炼。4悬赏闯关 每周末选12个稍难点的题目让学生抄在黑板上

9、,悬赏解答,并在月底统计后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加强解题策略研究,树立信心鉴于文科生接受数学知识较慢,在例习题的教学中不仅要讲疑点、讲思路、讲规律、讲方法,还要让学生有机会、有时间体验和感悟,通过课上展示、讨论、交流,锻炼思维的严密性,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1科学答题(1)注意审题。审题是解题的关键。拿到题目要“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把题目多读几遍,弄清这个题目要求什么,已知什么,求、知之间有什么关系,把题目搞清楚了再动手答题。“审题要慢,答题要快”。解题时关键步骤要到位,答案要准确,书写

10、要规范,做一步检查一步,争取一次成功,不可寄希望于检查。(2)挖掘隐含条件,注意易错易混点,例如集合中的空集、函数的定义域、应用性问题的限制条件等。 (3)方法多样,不择手段。高考试题凸显能力,小题要小做,注意巧解,善于使用数形结合、特值(含特殊值、特殊位置、特殊图形)、排除、验证、转化、分析、估算、极限等方法。如09年第6题:函数的图像大致为( ). 解题思路:由函数的定义域即可排除C,D。又因为当时,故选A.s.5.u.又如07 年第14题:函数的图象恒过定点,若点在直线上,则的最小值为 解题思路:易知,由于的地位平等,故当时取最小值4(最值应在特殊位置取得)。 (4)控制时间。选择、填空

11、题一般不要超过45分钟,每个小题平均用时约3 分钟,争取又快又准,当某小题解答思路受阻时,要及时跳过,为后面的题目留下充裕的时间,防止“超时失分”。2排查知识点 高考前两周开始罗列高考常考知识点及常见题型的解决方案(要落实到每一天),如分段函数、三视图、程序框图、统计与概率、不等式、三角函数、数列、直线与圆锥曲线、导数等,逐个分析排查,重点训练,对于未过关的考点,由教师轮流或共同组卷,专项训练,尽快通关。通过对考点的梳理,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高考试题,树立迎战高考的信心。3阅读高考100个提醒 整理印发高考100个提醒,如设直线斜率为k时,注意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应用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时,要考虑公比q=1的情况;解决直线与椭圆相交的问题时,要注意判别式大于零这一隐含条件考试前让学生阅读一遍,以减少无谓的失分。以上措施和做法还不够成熟,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