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科生物教学的一点体会.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38522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文科生物教学的一点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文科生物教学的一点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文科生物教学的一点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文科生物教学的一点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文科生物教学的一点体会.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中文科生物教学的一点体会高中文科的生物学教学和理科有较大的区别:理科的生物学教学以高考为目的,难度较高,教师备课量大。主要以“课堂掌握基本概念,课后练习形式巩固”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目的明确,上课认真,提问积极,能够自觉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练习,有强烈的“我要学”的意愿,可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文科班的情况大相径庭。文科生物是会考项目,只要求学生通过会考测试,在各种大型考试中成绩不记入总分。而且学生普遍认为会考简单,抱有只要考前一个月看看书就能通过的侥幸心理。表现为(1)课堂学习不专心。学生常以姑妄听之,姑妄学之的消极态度听讲,精神萎靡,昏昏欲睡,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无法实现,出现学生学得烦,教师讲

2、得累的情况,课堂效果可想而知。(2)课后作业完成度差。一旦有了会考简单的思想,就有可学可不学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自然练习完成马虎,出现错误又不订正,甚至有部分学生在完成一章的教学后教科书中简单的复习题仍一片空白。原本不甚了解的内容也就不能通过练习得到熟悉和巩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教师的教学目的严重脱节。教师因此花费大量时间于温故,延后了新内容的教学和复习时间。(3)忽视测试。没有课堂认真听讲的保证,没有课后练习甚至仅仅是教科书中复习题的练习自然不会有巩固的知识点和完整的知识体系,测试时又怎会有理想的成绩呢。测试如此,会考的前景同样堪忧。面对以上在文科班生物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实,教师亦应采取对

3、应的措施。一、 明确教学目的文科的生物教学处于辅助的地位,在强调学科平衡的今天更应摆正自身的位置。生物学只需是会考要求,不应以学生成绩不佳为由布置大量作业,强迫学生完成。加强练习虽可提高生物成绩,却严重影响了其他高考学科的成绩。学生的精力有限,多花费时间在生物练习上就减少了其他学科的练习时间,高考科目的成绩一受影响,即使有再好的生物学成绩也得不偿失。事实上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薄弱学科有清醒的认识,已经可以判断各学科之间的轻重关系,未必会如教师所愿做布置的作业。如强行布置,或抄或找理由不交,设法回避,教师一无所获。所以文科生物的重点不在课后而在课堂。二、 课堂教学是关键备课是教学的基础,会考难度较

4、小并不意味备课量也相对减少。如果说理科生物教师需要加大备课深度的话,文科生物教师就需拓展备课的广度。生物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发展迅猛,每时每刻都有新发现的学科。教学中同样不能脱离实际呆板的进行讲解。如果能在备课中多搜集与本节内容有关的生物学故事和最新动态用于课堂教学,只要与所讲解内容联系紧密,必定有良好的补充效果。如在进行“生物工程的应用前景”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搜集有关青霉素的发现过程,青霉素的危害,青霉素对社会做出的贡献等方面的小故事并在讲述知识点时同时提出,便能让学生有生物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实践中实实在在的发挥着作用的感觉。计算后代遗传疾病概率的问题一般较烦琐,但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

5、高涨恐怕正是因为学生对越贴近自身事物的兴趣越大的缘故吧。一般而言,学生对人的遗传疾病的兴趣要大于对动物遗传疾病的兴趣,对动物遗传疾病的兴趣要大于对植物或微生物遗传疾病的兴趣。因此课堂教学中可尽量多选用与人类有关的例子。譬如,在进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这一节的教学时,在讲完以豌豆的高茎矮茎这对相对性状作为研究对象的分析试验后,教师常要求学生回答“若挑选另一对豌豆的相对性状为研究对象做孟德尔分离试验会有怎样的现象”这个问题随机抽取学生回答,加深对试验的理解。此时可选用以人类的遗传疾病如正常和白化病这对相对性状作为研究对象,提出“若一位家族中从无白化病史的正常男子和家族中全是白化病患者的白化病女子结

6、婚会有怎样的后代”这样的问题。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往往更加集中,课堂气氛随之活跃。新教材中的课后读,小资料等内容同样是值得利用的好素材。这些内容针对性更强,论证严密又不失趣味。例如将“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一节中的植物细胞培养的内容与课外读中细胞工程结合,同时介绍一些当前最新的细胞培养技术;将“动物的个体发育”和课外读中试管婴儿的知识结合等。当有些课外读内容因教材更新速度的原因已非最新的生物学动态时,如课外读“人体的阿波罗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一文中提到的工作已经完成,此时可将课外读中的内容做先导,再介绍最新的情况。将中国科学家提前完成了1%的测序工作又领取了新的测序任务的背景介绍给学生亦不失为

7、良好的情感教育题材。所以,若能灵活的运用教科书的材料,“课外读”并不一定需要课外才读。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有一定的规律,一般上课进行到15分钟左右学生的注意力开始下降,听讲效率降低。教师要做的就是在此时用既有趣味又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课外读”似的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帮助他们度过这段精力的低潮期。一旦学生对内容感兴趣,课堂参与意识随之而来,互动的气氛使原本昏昏欲睡的学生也参与到教学中来。三、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努力的方向。绝大多数通不过会考的学生都是班中的后进生,那种因为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高考科目导致无法通过会考学科的学生比想象中要少的多。学习是一种习惯,班中成绩较好的学生已经建立

8、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会因为是会考学科而刻意忽略,他们只需运用已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便可轻易通过会考,无需大量精力的付出。所以如何提高后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成了保证会考及格率的钥匙。在对后进生进行辅导时发现他们的基础十分薄弱。在“已知DNA分子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要求写出与之互补的DNA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一题的讲解时出现了以下的对答:“与碱基A配对的是什么碱基?”“A是什么?”“腺嘌呤,是脱氧核苷酸四种碱基中的一种。”“碱基是什么?”“是组成脱氧核苷酸的一种成分。”“什么是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结构。”“什么是DNA?”问答进行到此并非意味该生毫无知识储备,仅仅说明他并没有建立基

9、础的知识体系。经耐心的讲解了遗传学各物质之间的关系,并要求记录下来多看几遍之后,在出现类似问题时就可以顺利的回答,还能提出自己的想法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大部分的后进生并非毫无理由的厌学只是缺乏有效的引导和自控能力。教师可以在提问中多叫一些后进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引导他们,回答稍有可取之处不惜赞扬他们,让他们感到教师实实在在的关注。若能因此使后进生对学习开始有兴趣,则不仅对生物学,对其他学科和班主任工作都是巨大的帮助。总之,文科的生物教学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教师首先要有正确认识,平时多通过学习扩大知识面。力争课堂教学简单但不粗糙,轻松但不随意,多调动后进生的积极行和主动性。这样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