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哲学教案唯物辨证法(一).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38783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哲学教案唯物辨证法(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哲学教案唯物辨证法(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哲学教案唯物辨证法(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哲学教案唯物辨证法(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哲学教案唯物辨证法(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哲学教案唯物辨证法(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哲学教案唯物辨证法(一).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唯物辨证法(一)坚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一、高考考点:(1)坚持联系的观点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把握因果联系及其重要性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关系及其指导意义(2)坚持发展的观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发展的实质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3)按客观规律办事规律的共同特性认识和利用规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二、 重点难点分析:(一)坚持联系的观点1联系的含义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2联系的基本特征(1)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普遍性主要表现在:第一, 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第二,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整个世界

2、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总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孤立的、不与周围事物联系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2)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认识和把握联系普遍性、客观性的方法论意义:第一, 坚持联系的观点,必须反对孤立地看问题。第二,怎样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分析具体问题时,既要注意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又要注意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分析该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还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3、,做到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真实联系去把握事物,认识和处理问题。(3)联系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就整个世界来讲,联系是普遍的,但是就具体事物而言与哪些事物有什么样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一切都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认识和把握联系的条件性、具体性的方法论意义事物联系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对事物的联系要做具体分析,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条件,改变事物的具体联系,建立新的联系。(4)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事物的联系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从不同角度看,联系可分为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本质联系与现象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4、,等等。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认识和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复杂性的方法论意义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求我们要注意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要把联系简单化;要对复杂多样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特别要着力把握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3、把握因果联系(1)因果联系的含义因果联系: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联系。(2)因果联系的特点先行后续; 引起和被引起一本质特征。(3)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区别:在每一事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如果混淆二者,就会发生倒因为果、倒果为因的错误。

5、联系:原因和结果是统一的。A:二者相互依赖,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B:在一定条件下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有两种情形:其一是,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关系中则是结果;反之亦然。其二是,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4)掌握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认识和把握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附: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关系原因结果区别含义不同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时间顺序不同在前在后地位作用不同引起者被引起者联系1、两者相互依赖; 2、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整体和

6、部分的相互关系及其指导意义(1)整体与部分的含义整体是指由事物的各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指构成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及发展全过程的各个阶段。(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区别二者的内涵不同。二者的地位与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无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联系二者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不再具有部分的功能。二者相互影响。整体

7、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3)学习和掌握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的方法论意义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的典型表现就是搞市场经济。从国家来讲,搞市场经济,就是要实现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即着眼整体,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搞活每一个局部。又如,为了扩大内需,维护稳定即着眼整体,必须增加居民的收入,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即重视局部。)附:整体与部分的辩

8、证关系关系整体部分区别含义不同有机统一体及发展全过程各方面、要素及某一阶段地位与功能不同1、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2、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条件:);3、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条件)联系1、两者不可分割;2、两者相互影响。注意:1要把联系与具体联系、联系与联系的观点区分开来(1)联系与具体联系的区别: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2)联系与联系的观点的区别:联系是世界存在的状态,是客观的;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2联系是客观的,但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是无法改变的。相反,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其条件,建立新的联系。当然,这不

9、等于人们能够凭空创造或任意改变、任意消灭事物之间的联系。3联系具有普遍性,这是就整个世界而言的,而并非每一具体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4、因果联系具有先行后续的特点。但并非所有相继出现、先行后续的现象都是因果关系。5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多数与少数的关系(二)坚持发展的观点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第一,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第三,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10、;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静止的含义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形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哲学上讲的静止是指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保持不变。(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发展的实质(1)发展的含义发展: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和上升的运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2)发展的实质:新事物代替旧事

11、物。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但绝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前进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3)新、旧事物及其区分的根本标准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区分的根本标准:关键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有没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4)发展的永恒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绝对不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4、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原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物质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方法论意义:用发展的观

12、点看问题。 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创造是人类本质的最高表现。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注意区分: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静止不是绝对的不运动,不是完全的静止,而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在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 3、发展与发展的观点的区别发展是世界存在的状态,是客观的;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4、区别运动、变化、发展三个概念:运动变化发展区别含义不同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表明事物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过

13、渡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侧重点不同作为物质存在的方式,是一般的变化侧重于是强调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是一种运动、变化,但绝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只有上升的前进的变化才是发展联 系它们都指宇宙中事物的变化和过程5、正确理解“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区别:四者的含义不同。联系: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没有联系就没有运动、变化和发展,而事物的联系也离不开运动,是在运动过程中实现的。运动引起变化,变化有前进的,有后退的,而发展是指那些上升的、向前的和进步的变化。6、正确理解“联系、发展、矛盾”三者的关系。第一,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联系

14、。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一切事物都和周围其它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第二,正是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没有联系就没有世界,也没有发展。第三,事物的内部联系,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外部矛盾,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也就是外因,它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三)按客观规律办事 (略)详见唯物论部分)三、易混易错点:1事物的联系是偶然的、不确定的。(错) 2整体功能总是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错)

15、3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随着人们的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错) 4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错) 5凡是具有先行后续特点的关系都是因果联系。(错) 6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错)因为世界就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联系的。(对) 7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错) 8人们可以根据已有的客观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对) 9发展一定是质变,(对)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对)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错) 10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的绝对的,无条件的。(错) 11事物的联系不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创造。(错) 12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因果联系。(错) 13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作用。(对) 14发展属于变化,变化也是发展。(错) 15发展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人口、资源、环境是矛盾的次要方面。(错) 16运动就是发展。(错) 17运动是相对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无条件的。(错) 18运动是绝对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有条件的。(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