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考点解析.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38806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考点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考点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考点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考点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考点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考点解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考历史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考点解析考点精讲一、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1.民族关系(1)特点唐朝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开明、灵活。唐朝与各民族、各国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其中唐朝居主体地位。交往范围广、交往程度深和双方影响程度深。 各民族的发展促成边疆的开发,也促成了唐朝疆域的扩大。和平往来是相互关系的主流。(2)具体民族政策安定边疆、击败东突厥。加强管辖、东突厥旧地设都督府,西域设安西都护府等。接受纳贡。和亲通婚。(3)民族政策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民族和睦,巩固了“大一统”局面,减轻了对少数民族的歧视,赢得了各民族尊敬,唐太宗被奉为“天可汗”;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与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

2、于加强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以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4)原因唐朝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达、文化的繁荣对周边民族和各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唐朝统治者开明的民族政策,鼓励和支持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对外政策,创造了良好的交流氛围。发达的海路和陆路交通为相互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5)认识:这些盛况主要出现在唐朝前期,说明了政治清明、经济发达、社会进步是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发展的重要条件。2.唐朝对外关系发展的史实、特点和原因、影响分析唐朝和新罗、日本、印度、中亚、西亚各国如波斯、大食等发生过友好往来关系。特点是: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同亚洲国家的交往最为

3、密切。唐朝是亚洲文化的中心。唐朝的对外交往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对外交往的形式多样,有使节往来、留学生、技术交流、宗教往来、艺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原因:唐朝政权的强大,有稳定、统一的政治环境。唐朝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朝的对外政策比较开放。唐朝比较发达的对外交通线(海、陆)。唐朝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影响:促进了唐代经济进一步繁荣;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亚、欧、非洲诸国土特产品输入中国;唐太宗派人去天竺学习熬糖法;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传入中国;外来宗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和摩尼教等,唐朝允许它们在中国建寺传教,对中国的哲学、宗教和文化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大大加强

4、了中国同亚、欧、非洲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及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唐与各国遣使往还,接纳外商和留学生。民间贸易交往不断。玄奘和义净到天丝探求佛学;鉴真东渡日本;波斯王卑路斯及其子客死唐朝都城,成为中外友好交往史上的佳话。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亚洲和世界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a新罗参用唐朝制度,行科举、设国学、教授儒学;从唐朝引入茶种和制瓷、制铜等手工业技艺,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方面,都有中华文化色彩。b日本大化改新即是由留唐日本人回国策动的。其中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是以唐制为蓝本;律令大体采用唐律;儒家经典成为各级学校教材;佛教受到中国影响;文字、建筑、生活风尚都留有唐文化风范。

5、c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算法,推动了天竺数学的发展;中国的造纸术传人大食;唐朝的丝绸、瓷器大量运往欧洲,促进了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典例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业品、医药和生产技术书籍在东突厥建都督府,由突厥人自己管理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把手工业技术传到南诏接待渤海人来长安学习汉族文化A B C D解析首先由题干材料可明确其选择标准应为唐太宗时期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其次观察列举项再现史实时间:为唐太宗时;为唐玄宗时。答案A典例2008年,“藏独”分子在西藏拉萨发动了“314”暴乱,躲在境外的达赖集团,也乘

6、机诬蔑在中共领导下的西藏落后,并积极策划西藏独立。早在唐朝时期,西藏地区就得到了发展,其表现有()实现了青藏高原的统一仿唐朝官制,设置各级官府创制了吐蕃文字接受中央政权的管辖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隋唐时民族关系的了解。不符合史实,故排除。答案B二、汉唐中外交往的不同特征及原因不同特征:汉代以陆路为主,唐朝水陆并举。西汉张骞沟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中国同西亚欧洲的商贸关系开始发展起来。唐朝“丝绸之路”仍然是中西重要商道。而且新开辟了登州、扬州,东至朝、日,广州至西亚、欧洲的海上商道。汉代以商贸为主,唐朝使臣、商贸交往、文化交往全面展开。西汉没有使臣交往。东汉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未成

7、功。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才有了中西使臣的往来。唐朝时与朝鲜、日本、印度、大食都互有使者往来通好。汉代以丝和丝织品为主,唐代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大为增多。汉代商贸具有单向性,唐代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不仅传播文化,而且广泛吸取各国经济文化成果,促进唐的繁荣。原因:汉代江南经济较为落后,还不具备打通海上通商条件。唐朝南北统一,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南方经济繁荣,造船业发达。因此,中外交往出现前所未有盛况。典例下列关于汉、唐时期对外交往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与欧洲没有直接往来 B影响远及欧洲和非洲C长安是对外陆路交通中心 D对外贸易既有陆路,又有

8、海路解析本题为逆向型选择题。后汉书记载,公元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出使者,从海上到达东汉,将象牙、犀角等礼物赠送给东汉皇帝,这是历史上关于中国与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唐朝和东罗马有使节来往,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传入中国;唐朝的丝绸、瓷器大量运往欧洲。故A项的说法不正确。B、C、D三项是汉、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共同点。答案A典例唐朝与西汉对外交通状况的相似之处不包括()A交通路线既有陆路又有海路 B长安是陆路交通中心C与东南亚、南亚各国往来密切 D对外交往以陆路为主解析本题属于比较型选择题。唐代与西汉对外交通都很发达,其都城长安是陆路交通中心,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南亚各国往来密切,但汉代主要以陆路为主,而唐代对外交往水陆并重,这是两者的不同点。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