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有机化学试题分析与复习建议.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39287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有机化学试题分析与复习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有机化学试题分析与复习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有机化学试题分析与复习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有机化学试题分析与复习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有机化学试题分析与复习建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有机化学试题分析与复习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有机化学试题分析与复习建议.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解读高考中的有机化学 辽宁省丹东市第二中学化学组 侯跃平 118000摘要: 高考化学中有机化学的比例大约在19%左右比考纲高几个百分点,近几年高考中有机化学在继承以往命题特点的基础之上又有所新的突破。2007年的化学高考有机试题和新课改接轨的初步探讨将值得关注。关键词: 高考 有机化学 解读 有机化学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往往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应编辑陈老师的要求,笔者根据多年的一线教学经历在此谈一下自己对高考有机化学的看法,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首先,看一下化学科考试大纲中有机化学部分要求。一、化学科考试大纲中

2、有机化学部分要求1、了解有机化合物数目众多和异构现象普遍存在的本质原因。碳原子彼此连接的可能形式。2、理解基团、官能团、同分异构、同系列等概念。能够识别结构式(结构简式)中各原子的连接次序和方式、基团和官能团。能够辨认同系物和列举异构体。掌握烷烃的命名原则。3、以一些典型的烃类化合物为例,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结构。掌握各烃类(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中各种碳碳键、碳氢键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并能结合同系列原理加以应用。4、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乙醇、溴乙烷、乙醛、乙酸、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酯、多羟基醛酮、氨基酸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化合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

3、,并能结合同系列原理加以应用。5、了解有机物的主要来源。了解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化工、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染和环保的概念。6、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7、以葡萄糖为例,了解糖类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8、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9、初步了解重要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理解由单体进行加聚和缩聚合成树脂的简单原理。10、通过上述各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掌握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11、综合应用各类化合物的不同性质,进行区别、鉴定、分离、提纯或推导未知物结构简式。组合多个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的产物。*试卷内容比例:有机化学基础约15%。其

4、次看一下近几年高考有机化学试题的特点。二、近几年高考有机化学试题的特点(一)有机化学试题的题量、赋分与比例全国卷(3+小综合)年份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总题数313034313131化学题数141414121212化学分值123120120108108108有机题数442222有机题分值242620212127分值比例193%21.6%16.7%19.4%19.4%25.0%和考纲相比较近几年有机化学在高考中比例明显高于考纲中的15%(二)高考有机化学试题的特点 1、前几年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具有以下特点:立足基础 考查重点有机试题所涉及的内容绝大多数都属

5、于有机主干知识,从2001年开始,全国卷(3+小综合)的高考化学试题数目减少,知识覆盖面明显减少,只保留了2-4道有机试题,有机试题仍然关注传统的考试热点和重点,即既保留传统的热点和重点:同分异构体书写和数目的判断,有机反应类型的选择和判断、重点反应类型的套用(1,3-丁二烯的加成、酯化反应、加聚和聚缩反应等),有机物结构简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例如2003年理综卷30题,书写同分异构体和化学方程式,以及反应类型。又开辟新的热点:糖类、蛋白质由于和生物、营养、医药等有关内容联系紧密,由原来的非重点、非热点变为现在的热点内容,既有学科内的综合,又有学科间的综合形式。例2003年理综29题、200

6、4题理综27题。如有机反应类型的选择和判断,物质的制备、鉴别、分离等基础实验,官能团的性质、官能团的复合(即同一物质中含双官能团、叁官能团等)以及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化学式(特别是结构简式)、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等方面,灵活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联系实际 灵活新颖化学高考试题中的有机试题常常和时事联系很紧密,更加突出与社会、生活、环境、医药、新科技等方面的联系。比如说,1998年山西朔州发生假酒案,当年的全国化学高考题就考了有关甲醇的试题;1999年,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当年在全国化学高考试题中考查了有关试题; 1999年在全国高考化学试题中考查了有关试题;1

7、999年欧洲的二噁英事件,2000年的全国化学高考题中就出现了有关二噁英的试题;2003年非典事件,2004年考了预防非典的消毒药物过氧乙酸的试题;2005年苏丹红事件,2005年化学高考考查了有关苏丹红的分子结构及有关试题;再比如高考还考了吗啡,海洛因的分子结构及其有关性质。2006年笔者认为禽流感是影响全球的大事件,在高考中很有可能考查有关禽流感的试题,而禽流感病毒有很多,且其结构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定论,但治疗禽流感的药物达菲已经问世,其原料来自于每个人都所熟识的烹调香料大料。为此笔者根据治疗禽流感的药物达菲原料莽草酸的结构出了其有关性质的试题。此题型为中学化学中重点即为多官能团物质的性质,

8、也是高考的热点。结构决定性质的试题基本上每年都要考查。同时,同分异构体又是多年来高考化学中的热点。结果,在2006年的高考理综合全国卷和全国卷的第29题出来。笔者的原创题刊登在北京天利出版的2006版第六辑高考研究的押题竞猜专栏上。读者可以查阅。前几年的“3+2”化学卷及上海卷已经在试卷设计上比较注重这一方面,理综更加突出。2005年29题研制制作软质隐形眼镜的材料。由于有机化学理论及有机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新的理论、生产工艺、材料不断涌现,据世界权威化学杂志统计每年合成的新化合物中有机物占了很大的比例。这给命题者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也预示着复习中在关注这些知识的同时,更应该从培养能力上下功

9、夫。分层设问 难度稳定有机试题采用由浅入深的有层次的设问方式,使考生能得分,而得满分又不易:选择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填空题,注重能力的考察,有一定的难度,但几年来,有机试题也不是全卷中最难的题。要填写的往往都是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官能团的名称、同分异构体、化学反应方程式等。能力考查重在推理以最基础、最典型的有机物为基点,给出信息,超越教材,要求学生对陌生度比较高、结构比较复杂的有机物的相关情景,抓住官能团的变异进行推理,是有机题的又一特色。近年有机框图题比较多,它能突出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检验学生能否在考试的氛围中迅速提取和理解信息,迁移、重组知识。这说明有机内容的试题在理综试卷中对考生考查的

10、基础和载体作用更加突出,对这一点复习中应该重视。2、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有机化学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考查的形式变化不大有机试题的类型仍然是选择题和填空题。选择题一般注重基础知识考查,填空题一般要求写结构简式(分子式、结构式)、化学方程式,其注重能力考查。具体符合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不偏不怪,突出考查了主干知识和基本技能,遵循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对中学化学教学有正面指导作用。今年的理综试题(全国卷)中化学试题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和技能点全都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主干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突出了对能力的考查,尤其突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考查。不回避重点知识、热点知识,试题难度适中,保持了试题

11、的稳定性。考后调查结果显示,本套理综试题(全国卷)中的化学部分均受到广大化学教师的充分肯定和考生的认可。考查的层次纯考查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试题比例很小,有机内容被用做突出选拔功能的载体,对综合能力要求更高。概括起来有两大内容:一类是综合应用型,即知识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既考查知识,又立于基础,重在应用。如2003年30题,要求学生对所学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的重要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框图中字母表示的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和结构式,再填空回答反应类型,结构简式,反应方程式等问题,试题本身难度不大,但对考生进行全面的考查,是一道有较高区分度的好题。另一类是信息迁移型,要求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

12、快速理解所给信息,主要考查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这一类题在近三年全国理综卷中很少出现,但不等于以后的理综卷中不出现。另外,学科间综合的试题比例较小,试题的综合度不高。三、2007年高考理综化学有机试题形势展望 1稳定是高考化学命题的一个特点。包括试题难度、内容要求、试题结构等估计都会保持相对稳定。有机试题的题型及区分度保持相对稳定:选择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区分度保持在0.45左右;填空题要填写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化学反应方程式,试题注重能力的考察,具有一定的难度,区分率较高,区分度一般保持在0.70左右。由于学科试题题量较少,从近3年的高考试题看化学学科试题题量基本上趋于稳定。总共12题。6

13、道选择题(共计48分)、4道大题(共计60分)。化学分数共计108分。有机化学一道选择题(6分)和一道大题(15分),或者是一道大题(21分)和一道选择题(6分)。考试命题肯定仍会以社会热点相关知识为载体以主干知识为主进行命题。确切地说,多官能团物质性质的考查仍然是重点。而且取材更加新颖、考查灵活,渗透着“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观点和浓厚的人文意识。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一致。2命题将会逐步与课程改革接轨,要注意研究在新课程下的高考命题方向和模式。因为广东是走在最前面的省份,因此要关注广东省的高考命题走向。比如2006年的广东化学高考试卷中的有机试题值得我们高三一线化学教师好好研究,特别是其出题

14、形势及答题形式。(附广东省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中涉及有机内容的试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广东卷 试卷类型:A)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 35.5 Ca 40 Co 59 Ag 108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7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利用合成气(H2+CO)生产汽油、甲醇和氨等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合成气也可转化成醛、酸、酯等多种产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改变合成气中CO与H2的体积

15、比,可以得到不同产物合成气的转化反应需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强下通过催化完成从合成气出发生成液态烃或醇类有机物是实现“煤变油”的有效途径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产物中不可能有烯烃或水A B C D 答案:B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将Cl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联合进行以减少实验中的空气污染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用溴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脂肪烃 A B C D答案:C下列叙述正确是 A酶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348K时活性更强 B医疗上的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而土壤保肥与胶体的性质

16、无关 C银制品久置干燥空气中因电化学腐蚀使表面变暗 D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形似足球的分子,结构对称,稳定性好答案:D研究发现,烯烃在合适催化剂作用下可双键断裂,两端基团重新组合为新的烯烃。若CH2=C(CH3)CH2CH3与CH2=CHCH2CH3的混合物发生该类反应,则新生成的烯烃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可能为 A2,3,4 B3,4,5 C4,5,6 D5,6,7答案:C,此题和现实热点相联系,虽然题中没有明确提出,这是烯烃的复分解反应。是200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研成果。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

17、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B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 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 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83分)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13分)往有机聚合物中添加阻燃剂,可增加聚合物的使用安全性,扩大其应用范围。例如,在某聚乙烯树脂中加入等质量由特殊工艺制备的阻燃型Mg(OH)2,树脂可燃性大大降低。该Mg(OH)2的生产工艺如下:石灰乳精制卤水 合成 水热处理 过滤 水洗

18、 表面处理 过滤水洗 干燥 精制卤水中的MgCl2与适量石灰乳反应合成碱式氯化镁Mg(OH)2-xClxm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合成反应后,继续在393K523K下水热处理8h,发生反应: Mg(OH)2-xClxmH2O=(1-)Mg(OH)2+MgCl2+mH2O 水热处理后,过滤、水洗。水洗的目的是 。 阻燃型Mg(OH)2具有晶粒大,易分散、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好等特点。上述工艺流程中与此有关的步骤是 。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Mg(OH)2(s)=MgO(s)+H2O(g); H1=+81.5kJmol-1 Al(OH)3(s)=Al2O3(s)+H2O(g); H2=+87.

19、7kJmol-1Mg(OH)2和Al(OH)3起阻燃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等质量Mg(OH)2和Al(OH)3相比,阻燃效果较好的是 , 原因是 。常用阻燃剂主要有三类:A.卤系,如四溴乙烷;B.磷系,如磷酸三苯酯;C.无机类,主要是Mg(OH)2和Al(OH)3。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应用时较理想的阻燃剂是 (填代号),理由是 。答案:2MgCl2+(2-X)Ca(OH) 2+2mH2O=2Mg(OH)2-XClx mH2O+(2-X)CaCl2除去附着在Mg(OH)2表面的可溶性物质MgCl2 、CaCl2 等。表面处理。Mg(OH)2和Al(OH)3受热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使环境温度下降;同时

20、生成的耐高温、稳定性好的MgO、Al2O3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阻燃效果更佳。Mg(OH)2 Mg(OH)2的吸热效率为:81.5kJmol-1/58gmol-1=1.41 kJg-1Al(OH)3的吸热效率为:87.7kJmol-1/78gmol-1=1.12 kJg-1 等质量的Mg(OH)2比Al(OH)3吸热多。C 四溴乙烷、磷酸三苯酯沸点低,高温时有烟生成,且高温时受热分解产生有毒、有害的污染物。无机类阻燃剂Mg(OH)2和Al(OH)3无烟、无毒、腐蚀性小。此题虽然设计有机内容但实际上是一道无机试题但毕竟涉及到有机的一点知识,笔者最终还是把它选了上来。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1、8分) 环丙烷可作为全身麻醉剂,环已烷是重要的有机溶剂。下面是部分环烷烃及烷烃衍生物的结构简式、键线式和某此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式(其中Pt、Ni是催化剂)。结构简式BrCH2CH2CH(CH3)CH2Br键线式(环己烷)(环丁烷)回答下列问题:环烷烃与 是同分异构体。从反应可以看出,最容易发生开环加成反应的环烷烃是 (填名称)。 判断依据为 。环烷烃还可以与卤素单质,卤化氢发生类似的开环加成反应,如环丁烷与HBr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不需注明反应条件)。写出鉴别环丙烷和丙烯的一种方法。试剂 ;现象与结论 。答案:同碳原子数的烯烃环丙烷 环丙烷与H2加成所需温度最低。 +HBrCH3

22、CH2CH2CH2BrKMnO4(H+) 能使KMnO4(H+)溶液褪色的为丙烯,不能使KMnO4(H+)溶液褪色的为环丙烷。此题仍然是考察了有机知识的热点,同分异构体、命名、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机实际的鉴别。(10分)纤维素是自然界最为丰富的可再生的天然高分子资源。纤维素可制备用于纺织、造纸等的粘胶纤维成分是(C6H10O5)m,生产过程涉及多个化学反应。工艺简图如下:纤维素(原料)纤维素黄原酸钠(粘胶)粘胶纤维(产品)1.NaOH2.CS2向稀HCl中挤出近来,化学家开发了一种使用NMMO加工纤维素的新方法,产品“Lyoce纤维”成分也是(C6H10O5)m。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NMM

23、O浓溶液蒸发浓缩除杂废纺丝浴液纺丝过滤溶解混合洗涤上油干燥打包冷凝水NMMO纤维素(原料)Lyoce纤维(产品)“Lyoce纤维”工艺流程中,可充分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与“Lyoce纤维”工艺相比,粘胶纤维工艺中会产生含有 (只填非金属元素符号)的废物,并由此增加了生产成本。“Lyoce纤维”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纤维”,原因是 。“Lyoce纤维”工艺流程中的NMMO可按如下路线制备(反应条件均省略):IH2CCH2OHOCH2CH2OH ()HOCH2CH2OCH2CH2OH()CH2CH2CH2CH2NHOCH2CH2CH2CH2NCH3OCH2CH2CH2CH2NOCH3O(NMMO)

24、H2O2H2ONH3CH3OHH2O2其中,化合物I可三聚为最简单的芳香烃,化合物可使溴水褪色。化合物I也可聚合为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导电性的高分子化合物,该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化合物与氧气反应的原子利用率达100%,其化学方程式为 。关于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代号)。 A都可发生酯化反应 B可被氧化,不可被氧化 C都溶于水 D可与钠反应,不可与钠反应 E是乙醇的同系物F可由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制备写出合成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NMMO C、S “Lyoce纤维”生产工艺中无有毒、有害物质生成 。-CH=CH-n- A、C、F把这些题摘录出来目的是想让读者思考广东高考试题的命题

25、方式及答题方式。四、有机化学总复习知识要点(一)碳原子的成键原则1、饱和碳原子;2、不饱和碳原子;3、苯环上的碳原子。应用利用“氢1,氧2,氮3,碳4”原则分析有机物的键线式或球棍模型;(二)官能团的重要性质1、C=C:加成(H2、X2或HX、H2O);加聚;氧化2、CC:加成(H2、X2或HX、H2O);加聚;氧化3、 :取代(卤代,硝化,磺化);加成(H2)4、RX5、醇羟基:6、酚羟基: 与Na,NaOH,Na2CO3反应 2 OH+2Na2 ONa +H2 OH +NaOH ONa +H2O OH +Na2CO3 ONa +NaHCO3注意酚与NaHCO3不反应。苯酚在苯环上发生取代反

26、应(卤代,硝化,磺化)的位置:邻位或对位。检验遇浓溴水产生白色浑浊或遇FeCl3溶液显紫色;7、醛基:氧化与还原 检验银镜反应;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8、羧基:与Na,NaOH,Na2CO3,NaHCO3溶液反应酯化反应:酰胺化反应 RCOOH+H2NR/RCONHR/+H2O9、酯基:水解RCOO + 2NaOHRCOONa+ ONa10、肽键:水解(三)官能团重要性质的应用1、定性分析:官能团性质;常见的实验现象与相应的结构:(1) 遇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褪色:CC或CC;(2) 遇FeCl3溶液显紫色:酚;(3) 遇石蕊试液显红色:羧酸;(4) 与Na反应产生H2:含羟基化

27、合物(醇、酚或羧酸);(5) 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羧酸;(6) 与Na2CO3溶液反应但无CO2气体放出:酚;(7) 与NaOH溶液反应:酚、羧酸、酯或卤代烃;(8) 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红色沉淀:醛(甲酸及甲酸酯);(9) 常温下能溶解Cu(OH)2:羧酸;(10)能氧化成羧酸的醇:含“CH2OH”的结构(能氧化的醇,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羟基相“邻”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11)能水解:酯、卤代烃、二糖和多糖、酰胺和蛋白质;(12)既能氧化成羧酸又能还原成醇:醛;2、定量分析:由反应中量的关系确定官

28、能团的个数;常见反应的定量关系:(1)与X2、HX、H2的反应:取代(HX2);加成(CCX2或HX或H2;CC2X2或2HX或2H2; 3H2)(2)银镜反应:CHO2Ag;(注意:HCHO4Ag)(3)与新制的Cu(OH)2反应:CHO2Cu(OH)2;COOH Cu(OH)2(4)与钠反应:COOH H2;OH H2(5)与NaOH反应:一个酚羟基NaOH;一个羧基NaOH;一个醇酯NaOH;一个酚酯2NaOH; RXNaOH; X 2NaOH。 3、官能团的引入:(1) 引入CC:CC或CC与H2加成;(2) 引入CC或CC:卤代烃或醇的消去;(3) 苯环上引入(4) 引入X:在饱和碳

29、原子上与X2(光照)取代;不饱和碳原子上与X2或HX加成;醇羟基与HX取代。(5) 引入OH:卤代烃水解;醛或酮加氢还原;CC与H2O加成。(6) 引入CHO或酮:醇的催化氧化;CC与H2O加成。(7) 引入COOH:醛基氧化;羧酸酯水解。(8) 引入COOR:醇酯由醇与羧酸酯化。(9) 引入高分子:含CC的单体加聚;二元羧酸与二元醇(或羟基酸)酯化缩聚、二元羧酸与二元胺(或氨基酸)酰胺化缩聚。(四)同分异构体1、概念辨别(五“同”: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同结构);2、判断取代产物种类(“一”取代产物:对称轴法;“多”取代产物:一定一动法;数学组合法);3、基团组装法; 4

30、、残基分析法; 5、缺氢指数法。(五)单体的聚合与高分子的解聚a)单体的聚合: i.加聚:乙烯类或1,3丁二烯类的 (单聚与混聚);开环聚合;ii.缩聚:酚与醛缩聚酚醛树脂;二元羧酸与二元醇或羟基酸酯化缩聚聚酯;二元羧酸与二元胺或氨基酸酰胺化缩聚聚酰胺或蛋白质;b)高分子的解聚: i. 加聚产物“翻转法” (2) 缩聚产物“水解法”(六)有机合成c)合成路线:d)合成技巧:(七)有机反应基本类型1、取代;2、加成;3、消去;4、氧化或还原;5、加聚或缩聚。(八)燃烧规律1、 气态烃在温度高于100时完全燃烧,若燃烧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则该烃的氢原子数为4;若为混合烃,则氢原子的平均数为4,可分

31、两种情况:按一定比例,则一种烃的氢原子数小于4,另一种烃的氢原子数大于4;任意比例,则两种烃的氢原子数都等于4。2、烃或烃的含氧衍生物CxHy或CxHyOz耗氧量相等生成CO2量相等生成H2O量相等等质量最简式相同含碳量相同含氢量相同等物质的量等效分子式碳原子数相同氢原子数相同注释:“等效分子式”是指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有机物耗氧量相同,如:CxHy与CxHy(CO2)m(H2O)n或CxHy(CO2)a(H2O)b推论: 最简式相同的两种有机物,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耗氧量一定,生成的CO2量一定,生成的水的量也一定; 含碳量相同的两种有机物,总质量一定,则生成的CO2的量也一定; 含氢量相同的

32、两种有机物,总质量一定,则生成的水的量也一定; 两种分子式等效的有机物,总物质的量一定,完全燃烧,耗氧量一定; 两种有机物碳原子数相同,则总物质的量一定,生成的CO2的量也一定; 两种有机物氢原子数相同,则总物质的量一定,生成的水的量也一定。(九)有机化学信息题的突破在有机化学复习中,特别要重视对高考有机化学信息题进行专题研究,使学生学会对题给信息进行吸收处理的能力。通过典型例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信息加工的要点,能自如地进行吸收处理,去伪求真、去繁求简、去辅求主,使问题得到解决,达到训练和发展思维的目的。 四、有机化学复习的应对措施1、 做好常规知识的总结储存工作有 机 化 学 知 识 小 结

33、表1 各类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类别主链的选择碳原子编号烷烃选择含碳原子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命名某烷在主链上以连有最简单取代基(甲基)近端为起点编号不饱和烃选择含有不饱和碳原子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某不饱和烃在主链上以不饱和碳原子近端为起点,进行编号芳香烃以芳香环为主体(苯、萘)以芳香环上连有取代基的碳原子为起点编号烃的衍生物选择含有官能团的碳原子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确定为某衍生物以连有官能团的碳原子为起点,进行编号(或近端)表2 各类主要有机物的组成通式类别结构特点(官能团)代表物一般表示式分子通式烷烃只含CC单键CH4RCH3CnH2n+2烯烃含一个C=C双键CH2=CH2RCH=CH2CnH2n(n

34、2)炔烃含一个CC参键CHCHRCCHCnH2n2(n2)苯及其同系物含一个苯环RCnH2n6(n2)饱和一元卤代烃含一个卤原子CH3CH2BrRCH2XCnH2n+1X饱和一元醇烃基饱和含一个OHCH3CH2OHROHCnH2n+1OH一元酚羟基(OH)直接连苯环OHCnH2n6O饱和一元醛烃基饱和含一个CHOCnH2nO2饱和一元羧酸烃基饱和含一个CnH2nO2饱和一元羧酸酯饱和一元羧酸与饱和一元醇酯化CnH2nO2表3 重要有机反应类型与涉及主要有机物反应类型反应特点涉及的主要有机物类别取代与碳相连的H、官能团饱和烃、苯和苯的同系物,卤代烃、醇、酚加成发生在不饱和碳上不饱和烃、苯和苯的同

35、系物、醛消去生成不饱和键卤代烃、醇酯化羧基与羟基缩合醇、羧酸、糖类水解烃衍生物与水复分解卤代烃、酯、二糖、多糖、多肽、蛋白质氧化燃烧CxHyOz+(x+)O2xCO2 + y/2H2O不完全加氧或去氢不饱和烃、苯的同系物、醇、醛、糖类还原加氢或去氧不饱和烃、醛、单糖聚合加聚只生成一种高聚物烯烃、二烯烃缩聚除高分子还脱下小分子苯酚与甲醛、二元羧酸与二元醇、氨基酸表4 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比较概念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外延有机化合物内涵相同结构、性质相似分子组成相同相异分子组成相差(n个CH2)分子结构相异典型示例(1)烃: (通式)CH4、CH3CH3CnH2n+2CH2=CH2、CH3CH=CH2C

36、nH2nCHCH、CH3CCHCnH2n2 (2)烃的衍生物CH3OH、C2H5OHCnH2n+2OHCHO、CH3CHOCnH2nOHCOOH、CH3COOHCnH2nO2(1)碳链异构CH3CH2CH2CH3(2)官能团类别异构CH3CH=CH2、 、(3)官能团位置异构CH3CH2CH2OH、 、 、要点(1)均为互称(2)概念不可混淆:讨论同系物时不涉及同分异构讨论同分异构体时不涉及同系物 高考试题知识覆盖面减小,考查内容的随机性加大。理综高考的处理方式就是不让押题、猜题,从而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复习中千万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只顾某些重点内容。只有做全面、充分地复习,才

37、能在这种形式的考试中取得成功。有机常规知识:(专题复习)、有机物的结构(包括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的书写)和同分异构体(包括类型、数目的判断或补写)、官能团的种类及其特征性质即碳碳双键碳碳叁键 X OH CHO COOH COO 等官能团的主要性质,通过练习,总结归纳要求学生熟练掌握。(3)有机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等) 加成反应(与H2、X2、HX、H2O等加成)消去反应(醇、卤代烃)氧化反应(燃烧、催化氧化、与其他氧化剂反应)还原反应加聚反应(碳碳双键加聚)缩聚反应置换反应(醇、酚、羧酸与钠置换)显色反应(苯酚与Fe3+、淀粉与碘水、蛋白质与浓HNO3等

38、)、有机合成与推断 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之间的相互推断,也就是要总结归纳出:烃和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官能团的引入A引入 OH的方法(卤代烃的水解、酯的水解、醛的还原、碳碳双键和水加成、葡萄糖的发酵)B引入 X的方法(烷烃、芳香烃的取代、碳碳双键叁键与HX、X2的加成)C引入碳碳不饱和键的方法(卤代烃和醇的消去)D引入 COOH的方法( CHO的氧化、酯的水解)、有机化学计算有机物化学式的确定。有机物的燃烧规律及其应用。、有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2、熟悉已有情境,培养适应新情境的能力近几年高考有机试题在设计新情境考查考生能力方面做得比较好,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指导学生对近几年的高考有机试题先认真

39、做,然后看答案,再认真分析研究,理解其考查能力的方向,体会适应新情境的感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这样不但可以熟练掌握考过的情境,而且通过这个过程可培养适应新情境的能力。例2001年全国卷24题以天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为载体,考查考生对官能团性质和反应的掌握情况和自学能力。酰氨键的生成和水解在教材蛋白质一节中出现,但未给出酰胺的定义,所以题目中给出了羧酸或羧酸酯跟胺反应生成酰胺的方程式作为给予信息。第3小题具有挑战性,因为题目所给信息中指出酯和胺类也可能生成酰胺的同时生成相应的醇,那么A分子中的甲酯基和天冬氨酸的氨基也有可能酰胺化,如此生成一个新的六元环。此题的难度为0.575,区分度为0.801,

40、是值得研究的一道好题。又如2004年全国卷第27题以油脂和脂肪酸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分子式的确定、酯化反应、油脂的水解反应等方程式的书写的掌握情况。另外,对于学科间综合处理能力,只要各学科知识扎实、方法精通,学科间的综合处理是比较自然的,可适当注意一下,不必耗大量时间去研究。3、练就正确书写的好本领有机试题答案中符号多、结构复杂,对书写的规范性要求很高。我们结合在近几年高考阅卷以及参阅其他省理综阅卷分析报告,把考生试卷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归纳如下:结构简式、结构式、分子式混写;文字中出现错别字;有机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不对、不全、不准确(如:水浴加热用“”代替;“ ”“=”混用;“”“”不写;不写无机产

41、物);分子式不会写(如:麦芽糖、纤维素、尿素不会写);基本反应类型“取代、加成、消去”与“卤化、硝化、加氢、脱水”混用等。许多同学可以把某些物质推断出来,但由于自己的习惯不好,写得不准确造成不必要的失分,老师在阅卷时感到非常可惜。希望在复习中一定要认真关注这一问题,因为规范认真的习惯是靠平时养成的,不可能到了考场想认真就能认真起来,可引导学生在模拟考试后,采用相互交换阅卷等方式来体会一下、锻炼一下,从而更加强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积极训练,练就准确表达的好本领。我们建议:通过重要知识点的复习以及热点题型的强化训练,针对学生实际,总结学生在练习中暴露出的问题和缺陷,组织专题训练,检测反馈,查漏补缺。4、针对“两纲”“一本”,突出重点“两纲”指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即考纲),教学大纲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依据,当然也是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考纲是依据大纲的基本精神制定的,它既考虑了中学化学教学预期达到的目标,又考虑到完成高等学校学习任务的需要,它对考生进入高校学习提出了基本要求,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一本”即指课本,课本是依据大纲编写的教科书,是试题之源,解题之本。因此在有机化学专题复习时要深入研究“两纲”,根据“两纲”与课本的联系,突出复习重点。5、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的命题,既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的考查,又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