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经典复习题力与运动试卷.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39526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经典复习题力与运动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经典复习题力与运动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经典复习题力与运动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经典复习题力与运动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经典复习题力与运动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经典复习题力与运动试卷.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三 力与运动复习题班级 姓名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1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1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F14. 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如图所示。则物块 A仍处于静止状态 B沿斜面加速下滑 C受到的摩擦力不便 D受到的合外力增大15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

2、远为30m 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 程为40m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 56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16 航天员为了适应升空、在轨道上运动及返回时要经历超重、失重状态,在地面必须经受艰苦的训练。神舟6号在升空与返回时都要穿过大气层,关于穿过大气层时的超失重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空过程处于超重状态,返回过程处于失重状态 B升空过程处于失重状态,返回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C无论升空还是返回,都处于失重状态 D无论升空还是返回,都处于超重状态17图2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A、B点等高,O为结点,轻绳AO、BO长度相等,拉力分别为FA 、FB,灯笼受到的重力为

3、G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A一定小于G BFA与FB大小相等 CFA与FB是一对平衡力 DFA与FB大小之和等于G18如图所示,倾角为的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足够长的轻质绸带跨过斜面的顶端铺放在斜面的两侧,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现将质量分别为M、m(Mm)的小物块同时轻放在斜面两侧的绸带上。两物块与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在角取不同值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两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总是 相等B两物块不可能同时相对绸带静止CM不可能相对绸带发生滑动Dm不可能相对斜面向上滑动19如图37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用一细线相连的物体,在水平力F1

4、和F2的作用下运动,已知F1 F2 ,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撤去F1 ,则甲的加速度一定变大B若撤去F1 ,则细线上的拉力一定变小C若撤去F2 ,则乙的加速度一定变大D若撤去F2 ,则细线上的拉力一定变小20小河宽为d,河水中各点水流速度与各点到较近河岸边的距离成正比,v水=kx,k=,x是各点到近岸的距离,小船船头垂直河岸渡河,小船划水速度为v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船渡河时的轨迹为直线 B小船渡河时的轨迹为曲线C小船到达距河对岸处,船的渡河速度为D小船到达距河对岸处,船的渡河速度为 21.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 = 5t + t2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

5、位),则该质点A第1s内的位移是5m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C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1m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第卷 非选择题(共62分)22(5分)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降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册除了砝码的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七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g=9.8m/s2)(1)作出m-l的关系图线;(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23.(10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

6、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 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 为_N。(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24. (13分)如图,质量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m。用大小为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拉至B处。(已知,。取)(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

7、因数;(2)用大小为30N,与水平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25(19分)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行器,其质量m =2,动力系统提供的恒定升力F =28 N。试飞时,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设飞行器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g取10m/s2。 (1)第一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1 = 8 s 时到达高度H = 64 m。求飞行器所阻力f的大小; (2)第二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2 = 6 s 时遥控器出现故障,飞行器立即失去升力。求飞行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3)为了使飞行器不致坠落到地面,求飞行器从开始下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t3 。33(15分)(1)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指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a的三次方与它的公转周期T的二次方成正比,即,k是一个对所有行星都相同的常量。将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按圆周运动处理,请你推导出太阳系中该常量k的表达式。已知引力常量为G,太阳的质量为M太。(2)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太阳系,它对一切具有中心天体的引力系统(如地月系统)都成立。经测定月地距离为3.84108m,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36106S,试计算地球的质M地。(G=6.6710-11Nm2/kg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