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评析及备考方略.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39700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评析及备考方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评析及备考方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评析及备考方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评析及备考方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评析及备考方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评析及备考方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评析及备考方略.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探究命题规律 优化备考策略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评析及备考方略新课标高考语文大纲对现代文阅读的考试范围与要求做了较大修改:题型由原来的单一必考题变为“必考题”与“选考题”两种形式;能力层级由原来的“二类7点”分解为一般论述类文本(二类6点)、文学类文本(三类8点)、实用类文本(三类9点)。为了进一步明确考纲要求,探究命题走向,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的应试能力,现将自己对其的初浅认识和粗略做法汇报如下,就教于各位同仁。 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一、考纲解读: 新课标高考语文大纲规定现代文必考内容为:“阅读一般类论述文章”,能力层级为二大项6小点:1. 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

2、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 分析综合(C)(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考情剖析: 从近几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试题看,必考内容有如下特点:1、考查重点突出:主要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理解、筛选和综合分析能力。 2、语料特点鲜明:(1)范围广。选文涉及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化学、文艺学、伦理学、美学和教育学等广泛的社会科学领域。(2)具有鲜明的生活色彩,洋溢着时代气息。(3)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丰富的人文性。如今年陕西、海宁卷选料涉及汉字字体演变和书法艺术,较好地将学生课本所学内容与日常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

3、起。3、题型呈多样化。以客观性单选题为主,少有多选题和主观表达题。4、题量和分值稳定。一般设三道题,分值为9分。5、命题误点多变。表现大致有以下十点: 以偏概全; 张冠李戴; 无中生有; 因果混乱; 主次倒置; 混淆时间; 顾此失彼; 范围失当; 答非所问; 偷换概念。三、备考方略:1、速览原文,整体理解; 2、细读题干,明确意向;3、找准区域,圈定范围; 4、文题比对,区别异同;5、全面审视,确定答案。第二部分 选考内容(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考纲解读:新课标高考语文大纲规定: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

4、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1、 分析综合(C)。()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 鉴赏评价(D)。()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 探究(F)。()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二、考情剖析:从近几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试题看,文学类文本阅读考

5、查有以下特点:1. 从考查内容看:设题角度主要集中在赏析人物、把握情节、体味描写、赏析手法、鉴赏语言、探究拓展等六个方面。拓宽了考生的思维和阅读面,答案也呈现出多元化的人文特点。2. 从试题选料情况看:四种体裁的考查概率是不一样的。小说、散文考查几率较大,戏剧和诗歌基本排除。今年海宁卷考查的仍然是小说,还和前年一样选择了外国名家的作品。选文不刁钻也不生僻,且所选作品很能体现莫泊桑的一贯风格,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阅读面。3. 从考查形式看:以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形式命题。共设四道题:一道五选二的双向选择题(5分),两道简答题(12分),一道探究题(8分),共计25分。二、 备考方略: (一)宏观角度:

6、1. 观其大略,把握中心。通读全篇,抓住作品话题,初步把握其大致的中心或主题,形成对作品的整体印象,力求做到“披文”以“阅情”。2. 审题察意,按文索骥。按题意要求,迅速回到作品中,找到相应的语段,抓住关键语句答题。这一过程切记关注上下文语境,关照作品前后的联系,做到“瞻前顾后,上下钩连”,既要避免答题宽泛而欠准确,又要防止考虑不周,以偏概全。3. 体味语境,言外觅意。文学作品讲究“境生象外,意在言外”,最忌“浅、直、露”,因此解答那些简答、分析类试题时,一定要注意结合语境,在形象思维,情意思维上予以强化。4. 涵咏觅词,遣句造义。考生主观题的解答难点大多表现在“语言的痛苦”上。学生很多时候能

7、够理解作品,但不能按照题意要求组织好语言答题。心中似懂,口不能言,笔不能写。因此平时要侧重语感训练,通过反复咀嚼体味,把形象的感知、情意上的感受上升为概念,化而为词语,连缀成句子。(二)微观角度:1. 析包括“三个方面”:(1) 挖掘词句含义;(2) 分析情感、态度变化;(3) 概括内容要点。2. 赏达到“两个要求”:(1)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3. 答做到“三有”。文学类阅读题一般以简答、分析为主要考查形式,学生组织答案时务必做到:答题有路子,心中有例子,说话有点子。给阅卷者以纲目清楚、分条缕析之感。(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考纲解读:新课

8、标高考大纲规定: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1. 分析综合(C)。(1)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 分析文本的文本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 鉴赏评价(D)。(4)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5)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6)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3. 探究(F)。(7)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8)探讨作者的

9、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9)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二考情剖析:从近几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试题看,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有如下特点: 1.突出人物传记文本。如海宁卷今年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袁隆平传,仍然延续了前三年名人传记的命题传统,。 2. 突出考查了四种能力。 整体感知能力; 理解词句能力;实践与实践体验能力 探究拓展能力。 3.题型基本稳定。共设四道题:其中一道五选二为双向选择题(5分),两道简答题(12分),一道探究题(8分)。其中包括陈述事例题;理解语句题;形象分析题;手法鉴赏题;评判探究题等。从以上考情看,近几年人物传记有升温趋势。新课标各省高考对人物传记的考查也比较频繁,故需

10、要我们在复习中加以重视。三备考方略: 1.知人论世,结合历史背景解读文本。 实用类文本一般与社会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深入解读文本,必然关涉到社会历史的相关背景。这就要求学生结合人物的生平事件,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去理解文本,是谓“知人论世”。所以,留心现实生活,把握社会背景,是解读实用类文本的一把钥匙。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社会,是考生必备的应考素质。2.了解文体特征,从结构要素方面把握文本基本内容。实用类文本与文学类文本相比,都有一种固定的格式和程式化的语言。这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结构要素。如人物传记就要从典型事实、人物特征、作者评价三个方面去把握。所以,把握实用类文本结

11、构要素的基本内容是阅读理解实用文的主要任务,也是鉴赏评价与探究的基础。3.阐释文本意蕴,发掘文本特色。 阐释文本的意蕴要注意三点:一是要从文本内容出发,不可另起炉灶;二是广泛结合社会生活和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三是确有自我见解,对文本特色的发掘要注意横向比较,发现差异,品析高下。4.探究既要基于文本,又要超越文本。所谓探究,就是围绕一定的问题情境,提出假设,分析探究,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解读方式。其价值在于探究过程获得的体验,而不在于结果本身。探究答题的文字表述一般分为以下四部分:(1)铺设情境,提出问题;(2)选准角度,明确思路;(3)引述事实,有理有据;(4)得出结论,解决问题。总之,现代文

12、阅读是新课标语文高考的“重头戏”,从总体上讲,我们一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 储备必要的文体知识,把握不同文体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技巧,做到胸有成竹,有备无患。复习中要注意“全而专”。“全”是指各种文体都要训练;“专”则指要重点训练论述文、散文、小说、人物传记等文本的阅读。当然其他各种类型的文本也应进行梳理。(二)明析各种考点,把归纳、评价、探究作为重点突破口,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和实践体验能力。(三)提高理性认知能力。 “社科论文”是作者对某一专题深入研究之后写出自己独特见解的研究性文章,专业性、理论性较强。读这样的文本,既要看到文本在阐述见解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更要看到

13、作者对支撑观点成立的事理依据所做的阐述。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它们的一大特点是立足于事实,事情的叙写在文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诸多事情的背后究竟隐含着哪些“深层意蕴”“人生价值”“时代精神”等,这都是命题者不会轻易放过的考点。都需要引导学生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用理性的认识去读懂文本。(四)强化贴近文本、依文就意的意识。无论是分析综合,还是鉴赏评价,抑或是个性化探究,它都强调贴近于文本,思维于文本,终归于文本。超越文本的妄加发挥,是不适宜的。而整体感知,说白了就是不要将文本的组成“要件”随意拆解,“只见一斑而不见全豹”,而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阅读,综合全文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和评价。(五)注意“传统”与“新锐”两个方向,规范答题思路。 在新的题型面前,必须注意传统特点。尽管新课标高考大纲在阅读文本的分类上作了新的划分,但是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散文小说的阅读和实用文阅读,有着共同的能力要求,如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等。 另外,引导学生作答时,不能作漫无边际的解答。在备考中,应该精选一些带有方向性的模拟题,尤其要注意其参考答案,从中提取一些规范的答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