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电脑科组 阳 明课程分析本节内容主要讲述如何对报刊类文本信息进行加工,并以报刊的形式组织文本信息,生动丰富地表达意图。通过学习该内容可以让学生掌握报刊类文本信息加工的基本过程、了解报刊版面组成的基本元素、报刊版面设计的要点,从而可以独立设计并创造性地把信息以报刊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能对作品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修改。通过学生的探究实践,可以巩固学生的信息加工与表达的水平,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创新设计和总结评价的能力。学情分析南海的学生有着信息技术的优势,高一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WORD操作水平,通过前面一堂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
2、方法,并进行了实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摩、讨论和实践等活动,进一步学习把文本信息组织加工成图文并茂的电子报刊形式就非常自然,而且能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学习目标 一、技能目标:(一)、进一步掌握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二)、提高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学会从现象中找出事物的本质,总结事物的规律;(四)、在评价中不断进步,在进步中学会评价。二、知识目标:(一)、掌握用合适的方法把文本信息组织,并通过某种形式表达出来;(二)、提高软件操作水平,掌握用WORD进行复杂的版面设计。三、情感目标:(一)、能适当表达自
3、己的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二)、在探讨中享受学习知识的感觉,在合作中领悟交流的乐趣;(三)、学会评价、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设计理念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作为教学目标,并根据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的思想,让学生大量动脑思考,动口说话,动手操作,使之见得多、用得多,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一重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全员“动”起来,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探究中提高,在实践中升华,真正享受作为课堂主体的乐趣。媒体设计主要借助网络来进行教学,在九江中学网络学校放置局部版面设计示例、优秀作品示例、WORD技术指南等相关资料,并为学生讨论问题开辟探究区。
4、教学流程一、回顾复习,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作品以及上上节课综合任务旅游计划,并进行简单评论,指出其中的两个主要弊端:1、全班都用POWERPOINT制作,表现形式过于单一;2、版面设计单调,技术含量不高,信息表达欠灵活。让学生思考,回忆自己作品,对照这两点在心里对自己的作品有个基本评价。引入新课:文本信息的加工分为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和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其中尤以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更能表现主题,展示水平。(点评:先分析学生的不足,然后提出一个更能吸引学生兴趣的主题)二、 观察探究(一)、报刊一般制作过程:展示教学光盘中的爱鸟报,并结合上堂课的旅游计划的制作过程,学生
5、通过讨论得出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表达过程(教师给予提示:回忆原来所制作作品的过程,把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实践归纳总结,提升到理论的高度):确定主题评价修改开始制作设计版面收集相关素材(点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言,并从中总结出规律。)(二)、报刊版面设计:1、报刊版面的组成: 展示教学光盘中的爱鸟报、中学梦之旅以及南方都市报、本校校报红棉报,要求学生对比讨论,找出报刊版面的组成元素。(教师提示:虽然是不同的编者,不同的主题,但是每份报纸看起来设计风格都大同小异,这就说明报刊的设计有规可循,找出规律也就掌握了报刊版面设计的基本要点。)(点评:通过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远比老师直接讲解要有趣的多,既可以使
6、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又能让学生体验参与的乐趣。)2、 报刊版面设计要点:仔细观察分析报刊的各组成元素,看看各组成元素的样式、字体、大小、颜色等信息,体会版面设计应该注意的事项。(三)、实践操作:1、课堂练习:局部排版观摩九中网校中的局部排版示例和教学光盘中的局部排版示例,讨论其中的优点和缺点,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利用九中网校提供的图片和文字,做一个局部排版练习,并把作品上传到九中网校。技术难题指导:要求学生查看九中网校中的WORD技术指南,教师对个别同学进行专门辅导。练习点评:对于学生上传的作品,挑出几个有代表性的作品,做一个简单的评价,指出其中的优点和缺点。(点评:先进行一个局部排
7、版练习,为报刊的整体排版设计打下基础,并通过指导解决部分同学的WORD技术问题。)2、布置作业:报刊的整体排版设计要求学生按照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要求,分组确定主题,并选出一个组长,组内进行分工合作,统筹安排,群策群力,共同打造出一份制作精美、布局合理、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的报纸。时间:2节课。同时为学生提供如下的参考主题:爱我中华2008,我们相约北京宝岛台湾我们永远不分开十二星座(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共同学习了报刊类文本信息加工与表达的一般制作过程,了解了报刊版面设计的基本要点,并通过练习真正实现了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希望同学们能在接下来的练习课中能有所突破,创造发挥,
8、密切配合,做出一份优秀的报刊,真正实现把文本信息以报刊的形式表现出来。课后反思学生对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方式非常投入,特别是对从事物表象找出事物本质规律非常感兴趣,突破了原来老师讲学生听那种被动接受的僵局,体验了探究学习的快乐,另外对于观摩模仿实践创新的任务过程和分工合作、积极配合的任务方式感到新鲜和富有挑战性,能极大地挑起学生动手的积极性。 通过这样的上课方式让我感觉到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拥有自己发挥想象的空间,让学习成为一个发现、探究、互补、提升的过程才能把学生引入学习的天堂。附件一、课外阅读知识:中国报纸激光排版系统发明者-当代毕升王选简介:
9、 王选,教授,男,1937年2月出生,江苏无锡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本科)。现为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方正(香港)董事局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主要成就:毕业后留校任无线电电子学系助教,计算机研究所讲师、副教授、教授。1958-1974年期间,从事计算机逻辑设计、体系结构和高级语言编译系统的研究,与同事共同完成了DJS21机ALGOL60编译系统,并得到了推广。1
10、975年起主持华光和方正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该系统可用于书刊、报纸等正式出版物的编排。针对汉字字数多、印刷用汉字字体多、精密照排要求分辨率很高所带来的技术困难,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和高速复原方法,在世界上首次使用控制信息(或参数)来描述笔画的宽度、拐角形状等特征,以保证字形变化后的笔画匀称和宽度一致。这一发明获得了欧洲专利和8项中国专利。其研制的华光和方正系统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中国的印刷术从铅与火的时代,迈入电和激光的新纪元。王选教授1986年获第14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首届毕升奖。1990年获陈嘉庚奖。1991
11、年获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1996年获王丹萍科学奖。1997年获台湾潘文渊文教基金奖,1999年获香港蒋氏科技成就奖。1993年、1995年及1999年、2000年还分别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及首都楷模、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光荣称号。主要著述:软件设计方法(1992年4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王选文集(1997年2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王选谈信息产业(1999年3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附件二、课外知识计算机激光排版处理流程:数据保存晒 版激光照排机大样激光照排机大样改 版校 正图文合成组成激光印字机清样文字编辑录 入文字原稿图形图象扫 描图形图象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