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英语阅读和写作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40700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和写作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和写作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和写作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和写作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和写作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和写作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高中英语阅读和写作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同课异构看有效的高中英语读写课教学浙江省奉化中学 张青青【摘要】本文通过两节同课异构课“Copernicus Revolutionary Theory”,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三方面展开对比分析,思考有效的高中英语读写课教学。【关键词】读写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有效的课堂教学一、引言高中英语课程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读写的教学理念逐步得到教学界的认可,对读写关系的认识也影响了阅读和写作的教学。多种版本的高中英语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读写结合的理念(曹敏,2011)。因此,在实际高中英

2、语教学中,老师们都尝试着搭建阅读和写作的桥梁,试图把阅读和写作相互融合,利用手中的教学材料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从而提高其英语综合应用水平。笔者从两节同课异构的读写课入手,分析、思考有效的高中英语读写课教学,以供借鉴。二、教学实践1. 教材内容和编者意图教学内容为人教社高中英语必修5 Unit1 “Great Scientists”中 using languagereading and writing “Copernicus Revolutionary Theory”部分。阅读部分讲述了哥白尼是如何发现太阳中心学说的,要求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大意,学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提高阐明自己观点的能力。

3、写作部分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文章的内容及提示给哥白尼写一封信,建议他尽早公布他的发现,以此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及传递信息的能力。2. 教学流程简述教师A:导入部分:教师呈现四个科学家及对应的成就,让学生进行信息匹配。阅读部分:(1)略读第一段,找出教会的地球中心论和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论的信息。(2)浏览全文,回答给出的四个问题:When did Copernicus find that the churchs theory was wrong? What did Copernicus do to prove his theory? What effects did Copernicus theo

4、ry have? Why didnt he dare to publish his theory? 讨论部分:作为哥白尼的朋友,想出理由来说服他去发表他的理论。写作部分:写一封说服信,老师提供了写作的基本框架并列出了一些可能会用到的承接词。学生完成初稿后,选取二篇进行点评。作业部分:润色习作及挑出阅读文章中所出现的三个好句予以记住。教师B:导入部分:教师通过一幅天体图,引出本课的话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当你看到这幅图,会想到那些? 阅读部分:(1)教师提供一张表格让学生比较两种理论之间的异同。(2)学生分成两个小组Group A: The Church和 Group B: Copernicus结

5、合上面的表格,解释辩论自己的学说理论。之后教师向学生展示了哥白尼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让学生猜猜哥白尼的职业。讨论与写作部分:假如你是哥白尼,你会隐藏你的理论吗(至少给出两种理由)?巩固和拓展部分:(1)讨论哥白尼的优秀品质。(2)再次呈现导入部分的图片,让学生学了课文之后,重新对图片进行深层理解。作业部分:(1)读一篇课后补充材料:The Last Days of Copernicus 。(2)写一篇文章纪念哥白尼。三、分析与比较从以上的教学流程中看出,两位教师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所不同。下面笔者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三方面来分析比较两个课例的异同。1. 教学目标本节课有两个主要部分

6、组成,即阅读和写作教学。从教师A的教学思路来看,这节课以阅读教学为起点,实际上进行的是写作教学,即“为了写作的阅读教学”。下面来简单分析一下教师A的部分设计。如在阅读部分的问句:When did Copernicus find that the churchs theory was wrong?(Only if you put the sun there did the movements of the other planets in the sky make sense.)和Why didnt he dare to publish his theory? ( frightened, con

7、fused, cautious)。从以上提问的意图来看,教师想通过问题让学生对文章加深理解,提炼主要信息,培养阅读技能,但同时更重要的是为了通过问题引出语言点来学习相关词汇,以备后续写作之用。很明显,教师A的教学目标似乎更倾向于知识的学习。再来比较一下教师B的部分设计。让学生通过阅读,完成一幅表格:Old TheoryNew TheoryCenterShape of the earthMovement of the heavily bodiesEarths gravity之后教师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借助上表的信息来支持自己的观点。Group A: The Church (with grea

8、t enthusiasm) Group B: Copernicus (in a calm manner)从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更侧重阅读技能、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语言实践,逐步加深学生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材,但又不等于教材。这要求教师对教材有一个认识、理解和加工的过程。这两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反应出了两位老师能正确认识和理解教材,并能根据此做出合理、有效的加工和处理。但教师A处理的相对比较保守,基本依据教材的编排依次下来。而教师B却采取了大胆的改编和补充。教师B把写的部分改编为:假如如你是哥白尼,你会隐藏你的理论吗(至少给出两种理由)?因为

9、考虑到当时教会势力的强大,以及哥白尼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如果当时把理论公布于世的话,不但自身难保,伟大的科学发现也就不可能保留下来。鉴于这方面的考虑,教师B对写作部分做了此改编,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尊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而不是把教材的观点强加于学生。教师B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哥白尼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同时对其不想发表理论有比较客观和公平的认识。在阅读部分增补了一些哥白尼的研究成果如:One revolution of the sun: 365 days 6 hr 9 min 40 sec /365 days 5 hr 48 min 46 sec。The distance between th

10、e earth and the moon: 60.30Earth radius / 60.27Earth radius。还让学生猜猜哥白尼的职业:astronomer mathematician physician artist translator governor economist jurist (expert in law) classical scholar diplomat priest。学生没料到,哥白尼是一位兼所有职业于一身的科学家。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扩大了知识面,同时为后面的讨论与写作做好了准备。最后作业部分又增加了一篇补充材料,供学生课后阅读,然后写一篇关于纪念哥白尼的

11、文章,提高了阅读和写作的有效性,并把课堂的教学有效地延伸到学生课后的学习中去,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同时学生往往会在拓展延伸部分得到更多的情感共鸣和情感升华。3.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开展的各个教学活动。两位老师在过程中都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环节都是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A的教学设计虽没有标新立异,但也比较实在地体现了读写课的特点,层次比较清晰。通过导入环节,自然地引出了本节课的话题。通过问答环节,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为后续写作扫清了主要的语言障碍。但教师A的活动设计相对比较单一。课堂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输入、吸收和输出三个阶段。教学的设计的核心即帮助学生吸收

12、和内化所学知识。教师B整个过程由五个主要活动组成。通过导入图片激发学生针对主题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推测下一步要阅读的材料。阅读部分第二步骤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课文中获取的知识,同时为下一步写作环节做好铺垫。整个教学设计是一个完整的活动链,导入部分和巩固拓展部分活动前呼后应。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在学习语言的基础上开展高质量的吸收与内化,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但因课堂时间有限,又为了确保整节课的完整性,在课堂教学中写作部分无法真正落实到位。四、对读写课有效性的思考教学的有效性或有效教学就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鲁子问,王笃勤,2006)。有效

13、的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通过恰当的教学活动和任务,使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全面发展。(康艳,2011)。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深入,如何促进读写活动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课文的内容和篇章结构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使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进而在写作活动中输出信息。通过以上两节课的对比和分析,谈谈我对读写课有效性教学的几点思考:1. 如何把握教学目标中的具体内容?该课型教学目标多,能力训练项目多,同时读写课又有不同的类型。如果阅读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教师可以从文章的框架、文体入手,使学

14、生了解写作技巧,在学生深入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观察作者如何遣词造句、构建篇章结构,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那么对于逻辑性强的文章,教师可以设计完型填空类练习,让学生填连接词和关键短语,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在阅读中转化为写作中运用的词汇。从而使学生的后续写作结构更为清晰,语言更自然、流畅。而笔者分析的这节课型,从阅读文章的文体特征来看,应从挖掘文章的内涵为写作的切入点,要求学生学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提高阐明自己观点的能力。写作部分是阅读的延伸和深化,而非简单的仿写和转述。只有真正理解了文章和当时的文化背景,学生才能在最后的讨论和写作出有自己的想法。这种学习体验将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5、产生深远的影响。2. 如何兼顾读写能力?这是一节读写课,区别于纯粹的阅读和写作教学。因此该课型中的阅读活动只需关注能突显主题的重点信息和对后续写作有帮助的内容,不必在文本的细节信息处理上占过多的时间。教师应安排足够的时间供学生进行阅读、读后拓展与运用、写作前的训练以及初稿的写作和点评。其次,在设计活动时,如讨论、拓展和延伸部分的内容需与话题高度一致,使阅读和写作各环节前后贯通,并为写作提供素材,打开思路,积累语言(戴军熔,2010)。语言输出是教学的目的,当然也不能过多的强调输出,如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写的活动上,就会可能应输入不足、铺垫不够充分而导致写的时候,学生不知所措。事实上,没有足够的语言

16、输入也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语言输出。3. 如何解决课堂时间的有限和课堂教学有效性之间的矛盾?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分离,将写作教学草草了事,或写作部分的时间比较紧,无法实现学生初稿的点评。教师应根据文本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适当的改编或删减其中的步骤,或将个别步骤调整到下课进行,如习作互评。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理解阅读材料,并完成初稿的写作。课程标准对教材的使用建议为: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教育部,2003)。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分析教材,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才能创造性地

17、设定教学目标和有效完成教学任务。4. 如何体现学生主体,从而切实提高读写的能力?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总体目标: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教学设计也因此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体验。要丰富学生的体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拓展文本的广度和深度,并适量的补充信息,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反思、理解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针对阅读材料中的核心内容和语言知识设计具有思考价值和启发意义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互动。如简单的辩论增加了学生体验文中人物的情感,进而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在写作之前的讨论环节中,给学生以独立思考和展示独特视角的机会,实现

18、学生之间个性体验的交流和共享,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将输入的信息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促进读写融合。 五、结束语阅读是语言的输入,而写作是语言的输出。有效的教学需要拓宽语言输入的渠道,丰富语言输出的素材(戴军熔,2010)。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写作,感知写作。教师应根据阅读文章的特征和学生已有的英语知识和能力,把握、理解教材内容,要把教学设计的重心放在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上。在学生完成对文章的理解和写作任务的同时,提升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并能体会到学习英语的成功喜悦。参考文献:曹敏. 2011. 以读促写 循序渐近 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34-38陈勇. 2010

19、.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课型的三种模式 J. 中学外语教与学,(8):33-37戴军熔. 2010. 基于话题的立体式语言教学设计和实施 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6-12教育部. 2003.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康艳. 2011 新课程理念下影响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3):14-19鲁子问,王笃勤. 2006 新编英语教学论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沈惠君. 2011. 例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环节整体设计的要点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3):36-43人教社.2007.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5(必修)(第2版)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社.2007.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5(必修)教师教学用书 (第2版)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王蓉.2009.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目标的理解和选择 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0):19-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