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文物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242076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我市文物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我市文物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我市文物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我市文物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我市文物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我市文物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市文物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我市文物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文物是文化的传承、历史的见证,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对弘扬历史文化,建设城市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文物保护工作,9月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领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对我市的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实地察看了市博物馆和金石博物馆、冯氏钢琴博物馆等民办博物馆,并听取了市文物局关于我市文物保护工作情况的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不可移动文物数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从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波澜壮阔的近现代历史,人类文明的足迹遍布各地,不同时期的人们创造并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这些历史文物遗址,既有记录原始社会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

2、化、龙山文化遗址,如平度天柱山魏碑、齐长城、即墨故城、琅珊台、田横岛等,又有见证近现代历史的文化史迹,如八大关近代优秀建筑群、德国总督府等。到目前为止,市共有1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省文物保护单位,九批10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48处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在2007年2011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我市新发现文物点1246处。这些文化古迹不仅是历史的精华和文明的结晶,更是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根脉和生命力所系。(二)博物馆建设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资源保护利用模式,博物馆事业发展迅猛,目前,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国有博物馆为主、行业博物馆为骨干、民办博物馆

3、为补充的博物馆发展格局,全市博物馆数量共计30余处,其中一级博物馆1处,即市博物馆,二级博物馆2处,包括市啤酒博物馆和海产博物馆(水族馆),三级博物馆三处,拥有三级以上博物馆的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已注册登记的民办博物馆5处,包括莱西胶东民俗博物馆、金石文化博物馆、韩家渔盐民俗博物馆、冯氏钢琴文化博物馆、胶州九兴博物馆等。一批能体现区域特征、行业优势和馆藏特色的专题博物馆应运而生,奥帆博物馆、纺织博物馆、骆驼祥子博物馆等,极大地丰富了我市博物馆文化类型。(三)馆藏文物丰富多彩市各博物馆馆藏资源十分丰富,历史文物类、工业遗产类、革命文物类、军事军舰设施、民俗藏品等藏品为数众多,其中馆藏一级文物

4、的总数达到263件(套),二级文物2244件(套),三级文物9072件(套)。如,市博物馆共有馆藏文物16万余件,包括书法、绘画、陶瓷器、青铜器、玉器等30余个门类,其中一级文物藏品总数188件。同时,作为被国家文物局确定的唯一地市级试点城市,全面开展了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得到了国家、省的充分目TE。(四)文物保护有序推进我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始终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充分发挥政府在文物保护中的主导作用。2006年即成立了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持。市文物局增设博物馆处,组建了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建立了文物

5、保护专家库和文物保护专家论证制度,建立文物等部门的文物保护联合工作机制,定期开展文物安全检查。近年来,相继研究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文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日益完善。积极推荐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文物保护单位,会同各区(市)政府公布市级、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将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纳入文物保护法的框架内依法保护。(五)文物利用惠及民生自2008年在全国率先以政府年度实事形式推行文化场馆免费开放以来,至今全市已有19处博物馆、纪念馆实行了免费开放,每年免费接待观众110余万人次,市博物馆、市民俗博物馆推出的“国韵学堂”、“民俗文化讲堂”等品牌活动深受市民好评。据统计,全市

6、博物馆每年举办各类专题展览近百项,为传承文博知识起到了促进作用。坚持“保护为发展,发展促保护”的工作理念,促进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互利双赢、和谐共进。组织编制的中山路历史城区保护利用暨文化旅游策划方案得到市政府的肯定,并纳入中山路改造整体方案;推进即墨故城遗址及六曲山墓群大遗址保护规划和考古计划,考古工作计划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年内组织实施首次专业考古工作;组织实施八大关近代建筑、德国建筑群等一大批文物建筑的维修保护工作;与市发改委、市南区政府合作编制市文化名人故居保护利用规划,不断扩大文化名人资源的知名度。二、存在的问题我市文物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创新,但与国家、省

7、的要求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物保护的理念有待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是传承历史文化,惠及当代和后世的重要工作,保护好文物不仅是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和每个公民的责任。但遗憾的是,当前对文物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还有一些错误观念。一是对文物保护重视程度不够,从眼前的政绩和经济利益出发衡量文物保护的价值,对文物保护工作持轻视、不屑、敷衍的态度,在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上,明显向后者倾斜。二是一些市民和游客对文物保护的认知不够,认为文物保护是文物部门的事,与己无关,存在乱涂乱画甚至破坏文物的不良行为。(二)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的关系仍

8、需妥善处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的速度也是突飞猛进。如何处理好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的关系已经成为全国所有城市包括必须面对的问题。一是因为某些建设选址不当,导致文物史迹遭到破坏。由于城市建设改造的需要,一些不可移动文物必然成为打造新城或新街区的障碍,于是个别区(市)出现了拆除文化古迹的现象,如去年四方区首批区级保护文物双山百年水塔就被开发单位拆除。二是一些项目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缺乏文物知识,等到文物古迹被发现时,往往已经被全部或部分毁掉。如今年9月李沧区一东周时期遗址和古墓群地下遗迹被发现时,已被施工的挖掘机挖掉一部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三是在对传统历史街区的更新

9、改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在建筑体量、高度、风格上与周围环境缺乏必要联系的高大建筑,严重破坏了原有城市的轮廓线,破坏了传统历史街区的整体环境氛围。(三)文物资源的利用尚不够充分我市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资源丰富,数量众多,但是,在文物资源的有效利用上还存在不足,与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不相匹配。一是馆藏文物的价值挖掘不够,如上所述,我市有各种博物馆30多处,一级文物达260多件(套),但是除了少数博物馆人气尚可,其他一些特别是行业和民办博物馆仍是门庭冷落,本地居民都很少甚至从未参观过,外地游客更是少而又少,大量的馆藏文物资源长年闲置浪费。二是一些著名的近代文物史迹如田横岛、琅珊台、天柱山魏碑、齐长城遗址

10、、地质奇观马山名林等由于宣传不够,未能形成一定的影响,在全国、全省知名度不高。三是一些富有特色的近现代建筑未能有效保护利用,有的建筑破损严重,还有部分建筑一直作为办公场所或居民住宅,由于这些建筑分散,所有权分属不明,因此得不到应有的统一维护,个别维修时也容易忽略文物的因素,同时也难以形成有效的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四)民办博物馆建设亟待引导规范我市民间资本日趋活跃,民间开办博物馆的热情也日益高涨。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8家民办文博场馆。由于民办博物馆在我市尚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着准入制度不完善、扶持政策不健全、管理运行不规范、社会作用不明显等问题。一是民办博物馆准入制度不够规范。目前民办博物馆准

11、入标准不够统一,审批程序不够完善,拟申办民办博物馆藏品来源合法性和真实性审查不够,难以界定藏品的合法所有权。我市的18家民办文博场馆仅有5家由省文物局核准登记。二是民办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由于博物馆为不以营利为目的,民办博物馆的用地、馆舍与经费保障已成为制约本身发展的重要问题。三是民办博物馆缺少专业指导和扶持。民办博物馆在行业准入、等级评定、人员培训、陈列展览,以及人才、学术的交流、合作、政府政策信息服务等方面还难以与国有博物馆享受同样的待遇。四是民办博物馆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内部人员管理、藏品管理、展示服务工作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三、几点建议(-)提高认识,营造文物保护的良

12、好社会氛围文物是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生动见证,是不可多得、不可复制和再生的宝贵财富。保护利用好文物不但是国家和民族赋予的历史重任,也是我市城市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一是政府、社会及个人,都要转变观念,从人类历史文化传承的认识高度出发,重视并保护好文物,对历史负责,也对子孙后代负责。二是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让人们了解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保护文物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损毁文物是不道德的行为甚至构成违法犯罪,在全社会营造保护文物的良好氛围。(二)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兼顾文物保护文化古迹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城市建设固然重要,文物保护同样重要,二者必须兼顾。一、城市发展模式是多元的,不能简化

13、为单一的土地财政,城市发展不能以毁掉拆除文物为代价。二、城市规划建设要长远、科学、和谐,不能只顾眼前,一定要注意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三是编制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景观设计,就应该给予必要的尊崇,不折不扣地去付诸实施,对涉及文物的建设改造项目,要依法依规行事。(三)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优势,进一步挖掘整合利用与其他城市相比,我市的文物特色主要体现在近代文物史迹、近现代优秀建筑以及文化名人街区上,这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直至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见证,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一是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有效利用各种媒体、网络宣传我市文物资源优势,增加我市文物在全省、全国乃至

14、海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二是对于田横岛、琅珊台、天柱山魏碑、齐长城遗址这些文物史迹,由于分处不同区(市),应该合理整合,打造旅游文化产业链。三是对于近现代优秀建筑的保护利用,要站在历史的高度重新审视定位,对于被占用的建筑,首先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有关单位或居民搬离腾空,恢复为单纯的文物保护区域;其次要由有关部门统一管理,科学合理维护修缮,需要维修时要尽量修旧如旧,保持历史风貌;此外,这些优秀的近现代建筑作为近现代历史文化变迁的载体,应充分发挥挖掘它们的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旅游特色品牌,为我市的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四是加强对水下文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从古至今,诸多与海洋有关的事件都与有关,我市水下文

15、物资源非常丰富,这些水下文物必将成为海洋文化的又一特色和亮点,一定要重视并搞好水下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与利用。(四)积极促进民办博物馆健康发展早在2010年国家文物局等七部委就出台了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支持和鼓励地方先行先试。目前,全国已有深圳市、成都市、绍兴市、北京市朝阳区等地先后出台扶持民办博物馆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我市应顺应这一潮流,积极采取措施,尽快制定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政策,努力推进我市民办博物馆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要扶持民办博物馆场馆建设。推行民办公助、公建民营等形式,为民办博物馆的发展提供建馆用地或馆舍。二是切实帮助解决民办博物馆的经费保障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区(市)建立政府对民办博物馆单位的资助机制,对符合条件的民办博物馆在建馆、日常运行,免费对外开放等方面给予适当资金扶持。三是加强民办博物馆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育。市文物局应组织民办博物馆讲解员培训和文物藏品保护陈列展览的专业培训。市和区(市)人社局对民办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与国有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一视同仁、同等待遇。支持和帮助民办博物馆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四是加强对民办博物馆的管理指导,切实提升民办博物馆质量,扩大民办博物馆的影响。五是推动民办博物馆与相关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有效整合较为分散的民办博物馆资源,形成民办博物馆群的态势,统一打造民办博物馆系列游览品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