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与个人隐私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243308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算法与个人隐私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算法与个人隐私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算法与个人隐私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算法与个人隐私 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算法与个人隐私 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算法与个人隐私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算法与个人隐私 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算法与个人隐私项目设计一、项目主题C81算法与个人隐私。二、单元分析纵观五年级八个单元的单元课题,都是围绕算法呈阶梯式安排布局,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由概念理解到执行操作再到践行体验。八个单元的内容各有侧重,相辅相成,体现了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型。算法与数字社会被安排在五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作为五年级信息科技课程的压轴单元,既有对算法知识的巩固,也是对算法知识的小结,同时还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较好地体现了承上启下的单元地位。除此之外,本单元四个课题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学有所用,增强了课程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二、项目设计理念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已有的认知经

2、验以及本单元四个小课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本节课的设计理念。1、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在线生活中算法对生活的影响,感受算法的无处不在。2、真实性任务驱动自主学习设计真实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学”和“用”交融在一起,在驱动任务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开发才能。3、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意识地设计相关的人文、社会教育主题,引导学生在信息科技应用过程中,不断内化伦理道德观念与法律法规意识,逐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三、项目学习目标依据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为了更好地实现育人价值,分别从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这

3、四个方面确定本项目的学习目标。1、信息意识引导学生辨别数据的可靠性,培养数据安全意识。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能有意识地保护个人及他人隐私。2、计算思维能对数字生活中出现的个人隐私泄露问题进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反思、优化。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根据学习需求,利用身边的算法获取优质学习资源,同时避免个人隐私泄露,提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4、信息社会责任要求学生具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负责任地共享信息和资源。自觉遵守信息科技领域的价值观念、道德责任和行为准则,不断增强信息社会责任感。四、项目学习重难点根据五年级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项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下。L学习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在线

4、生活中的算法;启发学生体验算法对生活的影响。2.学习难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算法,提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五、项目实施策略1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为中学阶段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知识经验,我主要采取情境教学法、活动探究法来实施项目。(1)情境教学法播放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自主发现在线生活中的算法,并体会生活中处处有算法,明确项目主题。(2)活动探究法利用驱动任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体验算法的优势和局限,发展思辩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合作、探究

5、并创新。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2 .通过项目任务的呈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组内讨论和探索,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六、项目实施过程L导入新课(2-3分钟)播放视频动画“笑笑的旅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利用动画中出现的扫地机器人、智能提醒、人脸识别、出行导航、嘀嘀打车、智能导游、扫码付款等生活现象,引导学生直观感

6、受“算法”的无处不在。音画结合的方式更加直观清晰,能够快速地将学生带入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为后续驱动任务奠定基础。2学习过程(25分钟)本节课依托两个项目任务开展学习活动。项目驱动任务一:组内交流:在笑笑同学的旅程中,算法对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合作探究:在这次旅程中,有哪些地方存在信息安全隐患?设计意图:本项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笑笑同学的旅程延伸至实际生活,说一说自己用到了哪些在线生活中的算法,谈一谈这些算法对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此部分由教师抛出问题,学生互相讨论,明确算法对生活产生的主要影响,并加以引导至算法与个人隐私安全这个项目主题。项目驱动任务二:巧用算法,解决问题。

7、此部分利用信息网络窃取个人隐私、个人隐私无意中泄露的视频,再次创设情境:同学们,如果你是笑笑同学,在这次的旅行中,你会怎么做来维护自己的信息安全呢?设计意图: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处处被人工智能包裹着,这些智能的背后都有着算法的支撑。那么如何巧用算法,为我们提供积极的、健康的、正能量的服务,是驱动学生自主思考的又一情境。这个环节,不仅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个情境中,引导学生正确、安全地使用智能设备,使学生自己明确信息科技活动中应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责任和行为准则,积极维护信息社会秩序,养成在信息社会中学习、生活的良好习惯。3 .知识迁移(5分钟)结合本节课所学知

8、识,带领学生回顾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世界,有规则一课,复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网络信息安全是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条件,再次向同学们呼吁:维护网络安全,增强自护意识!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适当对课题进行引申,加以必要的总结,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打破学科领域界限,拓展认知视野和知识储备。4 .深化小结(2-3分钟)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算法正以其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社会空间。我们要正确认识“算法”,不仅可以利用它来帮助自己,更要时刻保持警惕,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只有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将算法更好

9、地与数字社会融合。设计意图: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明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在线算法在保护信息安全方面的广泛应用,提升安全意识。5 .案例分析(5分钟)出示案例:小美近期参加了“青春献礼二十大”朗诵比赛,为了获得较好的比赛名次,小美的妈妈将小美的姓名、学校、参赛作品名称发布至微信朋友圈,并热情招呼亲朋好友转发朋友圈为其拉票。小美妈妈的行为妥当吗?如果你是小美,你会如何劝说妈妈?设计意图:借此机会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网络信息安全是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条件,引导学生维护网络安全,增强自护意识。七、项目评价信息科技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能仅凭

10、一张试卷来定论学生的学习成果。根据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确定本课的评价体系,即形成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合作与探究能力、践行信息社会责任四维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趋于多元化。师评:运用赏识性或期待式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树立自信。互换角色评:通过师生互换角色或生生互换角色,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小组交流评:在课堂的交流反馈中,鼓励学生相互评价,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八、项目总结本节课我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主探索,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来,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