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 精卫填海(1课时)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243675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课 精卫填海(1课时)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说课 精卫填海(1课时)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说课 精卫填海(1课时)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说课 精卫填海(1课时)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 精卫填海(1课时) 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3.精卫填海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标要求,基于单元要素、文本特征、学生学情等设计本课,将传统文化植根于课堂,让学生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传承民族精神、诵读中华经典、增强文化自信。语文要素:L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内容。2.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 .正确认读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等理解课文内容。3 .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把故事说清楚。4 .体会神话的特点,感悟精卫身上坚韧执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及其现代体现。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正确

2、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等理解课文内容。2.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把故事说清楚。难点:体会神话的特点,感悟精卫身上坚韧执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及其现代体现。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联系已知,导入新课1 .出示山海经,简单介绍。2 .看图猜神话故事教师出示图片:盘古开天地女娟造人夸父逐日精卫填海3 .学生讲一讲之前读过或听过的精卫填海的故事。4 .了解精卫的样子,知道名字的由来。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两遍。2 .指名学生读课文,重点指导“少、溺、为、理”的读音及意思。3 .指导书写“溺二(板书:溺)4 .了解“溺”的意思,字形

3、加组词法。三、再读课文,读出节奏1 .师出示课文节奏划分图,自由读,指名读,师范读。2 .感受师生读的不同,体会声断气不断,指名读,全班齐读。3 .无标点符号读。四、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L回忆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借助插图、结合注释。4 .同桌间试着翻译课文。5 .师都古文,生读译文。6 .师提问:因何而溺?生答:因游而溺。(板书:游)师提问:溺后如何?生答:溺后为精卫。(板书:为)师提问:为精卫后如何?生答:常衔西山之木石。(板书:衔)师提问:衔木石的目的是?生答:以理与东海。(板书:理)相机板书起因、经过。7 .探究学习(1)这只精卫为什么要填海吗?她想达到什么目的呢?(2)

4、她是怎样付出行动的呢?用文中的话回答。生: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于东海。师:请问这个“常”字说明了什么?(指名回答)师:一个“常”字就表明,精卫不是只衔一天,她早上衔,晚上衔,一天到晚都在衔。在烈日炎炎的日子里,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与东海在电闪雷鸣的日子里,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与东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与东海(3)结果大预测:东海是否被填平了?8 .指名根据起因、经过、和你预测的结果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添加细节,合理想象。五、感受精卫形象听完这个故事,你觉得这是只怎样的鸟?它的身上有一种怎样的精神?六、拓展延伸1 .链接盘古开天地女婿造人夸父逐日中的人物。2 .延伸古今中外,感受司马光,袁隆平,爱迪生的坚持不懈。七、总结全文师:同学们,坚持不懈是一种美好的品德,同时坚持不懈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希望你们能把坚持不懈的精神传承下去,将来也能成为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最后,让我们合起书本一起诵读精卫填海,再次感受坚持不懈的精神。现在老师想把这本山海经送给一位同学,你要认真读完这本书并且和其他同学分享里面精彩的中国神话故事,衷心的希望所有同学,能够爱上我们的传统文化,诵读我们的中华经典,传承我们的民族精神。好的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了,孩子们我们后会有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