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市力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苏市力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一)建设项目概况- 1 -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1 -2.工程概况- 1 -2.1 项目概况- 1 -2.2 工程建设内容- 2 -3.工程建设相符性分析- 6 -3.1 选线方案比选- 6 -3.2 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 7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8 -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8 -1.1 区域周围环境现状- 8 -1.2 环境质量监测现状- 9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9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1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目标- 11 -2.拟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措施- 11 -2.1
2、 生态环境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11 -2.2 声环境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12 -2.3 环境空气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13 -2.4 水环境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14 -2.5 振动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14 -2.6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15 -2.7 电磁环境影响- 15 -3.本项目环境管理相关内容- 15 -(四)公众参与- 17 -1.公众参与工作方案- 18 -1.1 执行公众参与人员、资金和其他辅助条件的安排- 18 -1.2 公众参与工作时间表- 18 -1.3 公众参与调查回收现状- 18 -1.4
3、 公众代表名单信息- 18 -1.5 信息公开方式- 21 -1.6 公众意见调查方式- 22 -2.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 27 -2.1 调查结果- 27 -2.2 调查结果分析- 27 -2.3 网上信息反馈结果- 29 -3.公众参与结论- 29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0 -(六)联系方式- 30 -(一)建设项目概况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乌苏市力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自兰新线乌苏站房对侧阿拉山口端引出后,专用线正线利用既有牵出线,以半径1000的曲线并行兰新线,跨越园区主干道友好路后,在友好路与塔城路、兰新线与南二路之间设置力通装卸站,力通装卸站中心里程CK2+20
4、0.00,线路全长2.44km,专用线预留疏解线接入条件。项目主要位于乌苏市工业园区恒通物流地界内,北侧为北疆铁路,东侧为新疆三宝实业集团公司海关、新疆福升华房地产投资公司物流项目(正在建设),西侧为塔城路延伸段。拟建工程所在区为乌苏市国际商贸物流园,位于本辖区北疆铁路以南、奎-赛高等级公路以北,紧邻312、217国道、奎北铁路,距离乌苏化工园东区2.5km,距离独山子工业区7km,距奎屯工业园10km,周边400km范围内分布着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巴克图、吉木乃和都拉塔等五个口岸,区位优势明显。园区定位覆盖金三角的区域物流,辐射南北疆的中心物流,联接内地的远程投放物流,面向中亚,西亚的国际物
5、流。项目建设主要作为塔(南)国际商贸物流园区货物运输重要运输工具,服务园区的货物运输。2.工程概况2.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乌苏市力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建设地点:位于塔南(乌苏)国际商贸物流园区内,乌苏站引线至塔城路延伸段之间。占地及投资:占地面积为524.5亩,建设投资20760.22万元,环保投资251万元,所占比例为1.21%。建设规模:近期2025年150万吨/年(其中到达70万吨/年,发送80万吨/年),发送车辆1列;远期2035年285万吨/年(到达135万吨/年,发送155万吨/年),发送车辆2列。施工工期:施工总工期按6个月考虑,计划2015年4月开工,2015年10月
6、底竣工。2.2 工程建设内容2.2.1 工程建设及相关技术参数项目工程主要由专用线段及站改两部分组成。主要建设内容为正线及站线轨道、路基、站场、桥涵及站后工程(通信、信号、电力、电气化、房屋、给排水、站场设备等)。拟建项目工程组成见表1-1、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2。表1-1 工程组成情况工程内容工程建设建设项目建设新增内容专用线站改主体工程正线及站线轨道设计钢轨:本次新建站到发线、装卸线均采用50kg/m钢轨。既有乌苏站改建与既有标准保持一致。轨枕:装卸线采用新II型混凝土枕1440根/km。扣件:采用弹条I型扣件。道床:到发线、其它站线均采用25cm。道岔 :单开道岔采用50kg/m9号道岔
7、(CZ2209A),新增道岔均采用混凝土岔枕。新建客货运房屋计100m2。钢轨:新增到发线采用50kg/m钢轨,不同类型的钢轨连接采用异型轨。轨枕:新增到发线采用新II型混凝土枕1520根/km,扣件:新增到发线采用弹条I型扣件道床:新增到发线道床顶宽2.9m;接轨站到发线采用0.4m厚双层道床,面层0.2m,垫层0. 2m。道岔:本次研究乌苏站阿拉山口端咽喉最外侧正线间新增渡线道岔考虑利用既有咽喉最外方渡线60kg/m12号道岔(专线4249)。站场力通装卸站为本次研究新建车站,站坪位于平坡,中心里程为CK2+200.00,车站设装车线3条,机走线1条,有效长850m。货I-1线北侧设780
8、20m堆场一处,主要用于钢材及有色金属的堆放;货I-2线设780201.0m站台1座,站台上设78020m雨棚一座,主要用于粮食及农资的堆放;货I-4线设780201.1m站台1座,站台上设78020m雨棚一座,主要用于棉花的堆放。接轨站站场乌苏站新增到发线1条,预留到发线2条,有效长均为850m。对新疆大陆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奎屯分公司乌苏专用线、桥专线及货1走行线进行改建,并对车站咽喉进行改扩建。路基路基面设三角形路拱,由路基中心线向两侧设4%的人字排水坡。最外侧线路中心线至路肩不小于3m,最外侧梯线中心至路肩不小于3.5m。路基面采用2%横坡。新建区间直线地段路基面宽度,按电气化铁路7.7
9、m设置。路基中心线向两侧设2%的人字排水坡,车场最外侧线路不小于3m,最外侧梯线及平面调车牵出线有调车人员上、下车作业的一侧不小3.5m。站内正线或进出站线路路基标注与区间正线相同。桥涵新建铁路框架桥2座,合计47.5横延米,新建铁路矩形涵2座,合计31延米,接长铁路盖板涵1座,合计12延米,接长铁路矩涵2座,合计29延米。辅助工程电气化采用JTM95+CTS120,计2条公里,站线采用JTMH85+CTSH70,计4.8条公里,采用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回流线1.6条公里,架空地线2条公里。隔离开关5台、避雷器1台、分段绝缘器7处。正线采用JTM95+CTS120,计0.9条公里,站线采用
10、JTMH85+CTS70,计4.495条公里,采用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回流线1.8条公里,架空地线1.4条公里,供电线0.5条公里。机务设备折返待班点房屋50m2、车站综合房屋90m2;检修由相邻既有车辆段、站修(奎屯站)所承担。工务工区100m2;检修由相邻既有车辆段、站修(奎屯站)所承担。通信敷设一条GYTA5324B型长途通信光缆,引入专用线新建通信机房25m2。既有接入网SDH622Mb/s设备一套,既有正线现敷设有一条740.9低频对称电缆,一条20芯光缆。信息信息机房20m2,信号运行房屋230m2信号机械室150m2公用工程给水市政管网,新建生活供水站,新建de160给水PE
11、管300m、de110给水PE管200m、de63给水PE管200m,新建给水阀门井3座,水表井3座。既有管井,新建de110给水PE管300m、de63给水PE管200m,新建给水阀门井2座,水表井2座。排水排入物流园区既有管网,排入乌苏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新建DN300排水双壁波纹管500m,排水检查井30座。设污水泵井1座,内设潜污泵2台(1用1备) ,水泵启停为水位自动控制。新建DN300排水双壁波纹管500m消防消防水源由物流园区附近供水管道就近接水,消防方式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设消防水泵2台。消防流量按照50L/s,新建500m3消防水池2座。消防管沿道路环装铺设,铺设DN20
12、0球墨铸铁管3300m,设地下式消火栓井30座,建给水阀门井7座,配备消防器材箱10套。消防泵房110m2车站消防利用车站既有消防设施,只在新增房屋处增加消火栓。电力(1)在新建的车号识别机房旁新设置一座杆架式变压器,变压器容量为10kVA,变压器高压电源由地方变电站接引至装卸站的10kV线路上T接接引。(2)在装卸站内新设置一座双变压器箱变,变压器l容量为(125+63)kVA,变压器高压电源由地方变电站接引10kV电源线路提供。(1)在红外线探测机房旁新设置两座杆架式变压器,变压器容量为10kVA,变压器高压电源分别由铁路10kV苏西自闭线和铁路10kV 苏西贯通线接引。(2)在CK0+6
13、00处新设置一座杆架式变压器,变压器容量为30kVA,变压器高压电源由铁路10kV苏西贯通线接引。(3)将既有80kVA综合变压器进行扩容改造,将其更换为160kVA变压器,并将原变压器下的配电柜进行更换。供暖集中供热由乌苏市鼎盛热力公司提供,电热水器,空调机,电开水器、机房专用空调机。生活用房宿舍、生产房屋及生活房屋总计2015m2表1-2 项目主要工程数量类别工程名称单位站改专用线合计征地永久用地亩18506.5524.5临时用地亩1515路基区间土石方A、B组填料万断面方0.750.75站场土石方土方万断面方29.3429.34A组填料万断面方0.4430.130.54B组填料万断面方2
14、.482.48桥涵中桥新建框架式桥顶平米/座229.2/1229.2/1小桥新建框架式桥顶平米/座58.1/158.1/1涵洞新建框架箱涵横延米/座16/115/131/2改建盖板箱涵横延米/座12/112/1框架箱涵横延米/座7/122/129/1轨道正线铺轨铺轨km2.442.44铺道床万立方米0.41530.4153站线新建铺轨铺轨km1.273.644.91铺道岔组6612铺道床万立方米0.93440.59311.5275改建拆除线路km2.2862.286重铺线路km1.2061.206拆除岔道组1111重铺岔道组55房屋生产及办公房屋平方米3707451115居住及公共房屋平方米9
15、00900站场风雨棚平方米31200312002.2.2 项目投资本项目总投资约20760.22万元,环保设施投资251万元,占总投资额的1.21%,环保投资比例适中,可满足本项目污染治理要求。环保投资见表1-3。表1-3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单位:万元不同阶段防治对象防治措施投资备注施工期生态措施水保工程(场地清理平整,防尘网,彩钢板,编织袋,播撒草籽)30水保路基、装卸站、厂界绿化80环评道路洒水降尘20环评废水隔油池、化粪池、沉淀池8环评废气拌和站的袋式除尘器5运营期噪声降噪、减振措施(设备维修更新)60环评固体废弃物固体废物储存设施盖板式垃圾箱2环评施工监理及编制文件环评报告15环评环境
16、影响竣工验收15验收环境保护专项监理费10监理环境监测6环评合 计2512.3 临时工程项目施工期设施工营地1处;施工工区设置材料堆放场1处(包括道砟1处、轨道建材1处、建筑材料1处),施工区3处,新建长1.2m施工便道。1)材料堆放场 拟建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路基材料、建筑材料、铁路建材、混凝土原料及临时弃土场等材料,因工程建设期较短,需要提前运输好部分原料堆放在厂界范围内。考虑到材料堆放面积较大,因此环评建设将材料堆放在混凝土拌和站附近。2)混凝土集中拌和站为保证高性能混凝土的拌和质量,本工程设立混凝土集中拌和站一处,建议本项目将混凝土拌和站设置在厂界东侧,位于园区下风向,主要用于本公司现
17、有铁路专用线及配套设施建设、即将建设的恒通物流园配套设施建设和恒通物流园棉花及粮油仓储项目。因本公司旗下正逐步建设该片区的物流等设施,因此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所以集中设置一处,用于该物流园区的企业建设,减少了大量的运输量和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污染。3)施工便道施工便道部分利用园区内既有道路,部分新建长1.2km,宽5m,砂砾石地面。4)取、弃土(碴)场占地由于目前仍在可研阶段,本项目取土场的位置未定,不设置弃土场。现场踏勘了解到,本项目所在地南高北低,建设单位采取南侧挖取的土方推运到北侧填方处。5)施工营地采用占地内现有荒地即可,占用灰棕漠土、合头草荒漠(以藜科为主),环评建议位于厂界南侧,采用活动
18、板房3.工程建设相符性分析3.1 选线方案比选本项目在选线方案有三个比选项目分别为CK方案、C1K方案、C2K方案,其主要经济技术见下表1-4。表1-4 线路方案主要经济技术比较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CK方案C1K方案C2K方案数量金额(万元)数量金额(万元)数量金额(万元)1正线长度km2.442.442.782征地永久用地亩506.52354.3539.02505.3550.02556.4拆迁km136.7185.5185.5小计2490.92690.82741.93路基A、B组m3750013.33530062.44895086.5填方m3300952309.4390973401.95351
19、86550.2挖方m3293389231.5261356206.210656184.1换填土m36950288.189654113.795645121.3小计642.2784.2842.04桥涵中桥延长米37.9195.937.9195.945.0697.8小桥延长米9.648.89.648.89.672.4涵洞横延米37.0247.842.0281.245.0301.3小计492.5526.01071.65通信、信号及信息正线km6.081515.06.081515.06.421515.06电力正线km6.08692.36.08692.36.42692.37房屋m36.08215.56.08
20、215.56.42215.5从项目工程建设角度、规划相符性、占地土石方工程及噪声敏感点分析比较方案:首先工程建设上CK方案建设正线长度为2.44km,C1K与CK方案一致,C2K方案较CK多0.34km的工程量;针对利用乌苏站现有牵引线的长度,CK方案完全利用既有牵引线设施,而C1K与C2K方案仅适用了420m长度用于本项目的牵引,剩余牵引线则遗漏此;不同的工程量呈现出不同的永久占地面积,CK方案占地506.5亩,占用灰棕漠土,合头草荒漠植被,虽然其他两种方案占地类型一致,但较CK方案多占地约32.5亩、43.5亩,从而增加了园区生物损失量约为2.6t、3.48t。其次从园区规划相符性分析,规
21、划中强调尽可能较多利用既有线路设施,CK方案牵出线位于半径l000m的曲线上,维持了原牵出线技术标准,较多利用既有设施,符合园区整体规划,其他两个方案仅利用了牵引线420m长度,其余则滞留。从项目建设的土石方量工程分析,CK方案总的土石方量为671314m3,C1K方案总的土石方量为777283m3,C2K方案总的土石方量为786342m3,通过土石方数据比选得知CK方案土石方工程数量少,且本方案充分利用了地势高低趋势,将高地势处土方运输到低地势处用作填方,进而减少了土石方的远距离运输量;而C2K方案园区内标高较高,土方量大。园区土石方量大,无疑增加了施工期大气中扬尘和噪声污染,尽而对项目区西
22、北侧120m处的居民区造成一定影响。综合上述,CK方案充分利用既有线路设施,符合园区规划要求;长度短,土石方量少,工程量少,综合投资较少;占地面积小,生物损失量少,建设期产生的扬尘和噪声污染少。因此从环保角度分析同意CK方案建设。3.2 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3.2.1 与相关区域、流域、环保等规划相符性结合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和塔南(乌苏)国际商贸物流园规划等相关内容,拟建工程所在区域功能定位为发展物流运输,并规划提出采取火车和客车相结合的方式,故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塔南(乌苏)国际商贸物流园规划,建成后服务于区域内物流商贸运输。3.2.2 产业政策、行业规
23、划相符性拟建工程建设内容为铁路专用线和站改两部分,机车类型为SS4型、HXD系列,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中鼓励类“二十三、铁路类别”中建设需求。(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1 区域周围环境现状1.1.1 地形地貌乌苏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南部,跨准噶尔盆地和北天山山地两大地貌单元,由北而南随海拔程度的升高,小区域气候由干燥、半干燥向湿润过渡,气候地貌的地带性差异很大,垂直分带明显,地貌类型多样。本工程所在地地貌形态为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北麓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地表植被稀疏,呈现戈壁砾漠地貌。1.1.2 地质概况本段在构造上属准噶尔中新生代
24、拗陷,准噶尔中新生代拗陷主要分为依林哈布尔杂复向斜(乌西一奎屯)、博罗霍洛复背斜(奎屯一精河)、准噶尔阿拉套复背斜(博乐一阿拉山口),均为地槽类型。线路北邻(西段穿越)准噶尔盆地,为典型的地台类型,但由于场区离北天山较远,且地表多为厚层第四系堆积层覆盖,故地质构造对线路无直接影响。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专用线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 (m/s2),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地震基本烈度为VIII度。1.1.3 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所处地貌单元为山前冲、洪积戈壁平原,地形开阔,平坦,径流主要为暴雨形成,呈漫流状,平时干泪无水
25、,大气降水和天山融雪为水的主要补给源。本项目主要为乌伊公路南侧约600m处,此处地下水的类型为单层结构的潜水到多层结构的潜水-承压水过渡带,山前倾斜平原中上部地下水埋深大15m,含水层性岩为单一的卵砾石、漂石潜水含水层,水质好,水量丰富,矿化度小于0.4 g/L。区内地下水补给来源为奎屯河流补给,地下水基本沿地形坡降由南向北径流,向北转为北西方向排泄。1.1.4 气候气象乌苏市属于准噶尔内陆盆地,远离海洋,四周重山环绕,潮湿空气难以进入,系大陆性干旱气候区,四季以冬夏为主,夏季高温,冬季严寒,干旱少雨,蒸发剧烈。极端最高气温42.2,极端最低气温-37.5,年平均气温7.3,年平均年总蒸发量2
26、109.9mm,年平均降水量158.4mm,最大积雪厚度0.41m,主导风向SW、定时最大风速24m/s,最大冻结深度160cm。1.2 环境质量监测现状1.2.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域上风向、下风向监测各点SO2、NO2、TSP日均浓度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及修改单的通知的标准限制,数据显示下风向SO2、NO2、TSP日均浓度略高于上风向浓度值。总体来看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及修改单的通知的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良好。1.2.2 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监测点位为乌苏市一水厂,区域地下水中亚硝酸盐氮出现超标,其他各
27、项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III类标准要求。超标项目与区域水文地质构造和天然水质有关。1.2.3 噪声环境现状监测项目所在区域较空旷,各监测点的昼夜间本底噪声值均低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区标准,项目区声环境质量良好。1.2.4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拟建项目位于乌伊公路南侧约600m处,区域属于天山北麓山前冲洪积平原区,系大陆性干旱气候区,地表植被稀疏,呈现戈壁砾漠地貌。根据新疆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属于准噶尔盆地温带干旱荒漠与绿洲生态功能区,该区域内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地下水超采、荒漠植被退化、土地荒漠化与盐渍化、大气和水质及土壤污染、良田减少
28、、绿洲外围受到沙漠化威胁。项目区域内土壤属于灰棕漠土,主要分布为合头草荒漠,植物有碱蓬、骆驼蓬、霸王、藜及猪毛菜等植被,覆盖度约为15%。项目所在区域为规划的工业园区,植被稀疏,局部区域已被人为开发活动改变,动物物种相对单一,以常见荒漠啮齿类(鼠)、爬行类(蜥蜴)及动物为主,无野生珍稀保护动物。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及敏感点见表2-1,见图2-1。表2-1 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及敏感点一览表环境要素评价范围敏感点生态环境专用线两侧300m范围以及装卸站、临时占地工程扰动范围的土壤、植被声环境专用线两侧150m范围内西北侧120m处二类居民区环境振动专用线两侧50m以内区域无
29、环境空气粉尘污染评价范围为专用线两侧200m西北侧120m处二类居民区电磁环境铁路中线两侧各50m无社会环境铁路直接及间接影响范围,项目直接影响区为塔南(乌苏)国际商贸物流园区(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目标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及现场踏勘调查结果,本次评价范围内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确定如下:表3-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保护目标位置及概况保护对象工程概况影响要素生态环境工程扰动范围的土壤、植被本段工程永久用地524.5亩,临时用地15亩土壤植被项目占地、土石方工程水土流失专用线路基全线路基土壤植被工程占地植被破坏固废生活垃圾装卸站生活办公区环境卫
30、生施工活动生活设施环卫、景观社会经济乌苏国际物商贸流园沿线无居民居住乌苏国际物商贸流园征地征地、与规划的协调性声环境工作人员及西北侧120m处二类居民评价范围内有居民用户13-26户,房屋为平房建筑,为乌苏市南郊区声环境运营期列车噪声环境空气大气环境施工扬尘振动环境本次评价范围内无振动环境敏感点,因此,只做一般性分析评价。2.拟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措施本项目在施工期、运营期存在生态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振动、固体废物及电磁等环境影响。2.1 生态环境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本项目永久占地524.5亩(铁路支线、货站、房屋等建筑),临时占地15亩(料堆场、混凝土拌和站及施工营
31、地等占地),占用荒草地、铁路用地,其次施工中的路基、桥涵施工过程将对区域内动物、植被、水土流失及景观造成一定影响。路基填挖造成的临时堆土,破坏地表植被及扰动地层,使土壤的抗风蚀能力减弱,路基边坡和路肩的裸露受到雨水冲刷,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项目桥梁、涵洞施工主要影响为施工现场产生堆碴、堆料及弃碴,在大风暴雨天气下会产生扬尘和增加水土流失;其次中桥上穿友好路延伸线,施工过程会阻断交通,影响工业园区车辆通行。施工期主要影响破坏部分鸟类的栖息地及活动,相反啮齿类小型动物如家鼠伴随施工人员驻扎而数量有所增多。项目区草场等级为四等七级,平均生物量约为80kg/亩,施工期共占用498.6亩,生物
32、损失量为39.89t。项目区内土壤侵蚀为轻度中度风力侵蚀,预测时段内施工建设活动共产生侵蚀量1808.5t,新增流失量909.25t,其中主体工程新增874.25t,临时工程新增35t。拟采取的环保措施:(1)施工期间,规范运输车辆在园区内部的行车路线,并洒水降尘,严禁随意行驶,扩大施工用地范围。(2)施工期土石方工程、桥涵工程,施工单位应做好防护措施、及时洒水降尘,材料堆场应合理布置,尽量占用永久占地,特殊天气下做好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清理材料堆放场的建材垃圾,集中运输至当地环保局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理厂,并平整材料堆放场地。(3)部分路基下边坡铺设双向土工格栅加固,在格栅中间撒播当地草籽。(
33、4)加强路基排水措施,堑顶天沟及路基排水沟采用浆砌片石加固,减少水流冲刷坡面;园区内和路基处的排水沟及时疏通排水渠道,防止堵塞引起积水。2.2 声环境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施工期间噪声污染源主要包括各种施工机械设备,施工中土石方调配,设备、材料运输将动用大量运输车辆,大型临时施工设施如轨料场、材料厂、存梁场等,设施以敲击碰撞等间歇性噪声为主。通过预测上述噪声源衰减达标距离施工现场昼间63m、夜间460m,施工噪声达到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3-2011)排放限值。项目区西北侧120m处有二类居民区,禁止夜间施工并提前宣传告知项目建设带来的影响,由于施工期仅六个月,因此施
34、工期噪声随工期结束而结束,施工噪声对声环境影响较小。运营期专用线评价范围内距离外轨30m处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西北侧120m处居民区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对园区和西北侧居民区的声环境影响不大。本项目运行时段装卸站四周噪声昼夜的影响在43.4956.06dB(A)之间,均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区标准要求。拟采取的环保措施:(1)管理保养专用线机车及轨道:提高铁路专用线装备技术含量,建设单位应加强管理和保养,定期对轨道进行打磨等,使专用线在较佳的线路条件下运行。(2)园区内社会噪
35、声:加强园区内行车管理,在驶入厂区路入口处设交通标志、标线,限制行车速度,降低交通噪声。(3)按国务院令第430号文件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及乌鲁木齐铁路局乌鲁木齐铁路局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标桩制作安全技术标准文件要求,牵引线部分设置安全保护区标桩。2.3 环境空气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施工期间大气污染源有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尾气排放,运输过程路面扬尘、挖填方作业、建筑材料装卸、堆放过程等,混凝土搅拌产生的粉尘。本项目总运输量计算运输扬尘产生量约36.81t,产生浓度为480mg/m3,采取路面平整、洒水降尘等有效防治措施后,排放浓度可以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9297-1996)
36、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本项目营运后扬尘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为防治装卸货物产生扬尘,建设单位需做到对堆放货物遮盖篷布;装、卸车时轻装、轻卸、轻放;应尽可能避免在大风天装卸材料。施工期拟采取的环保措施:(1)施工现场:路基的土石方工程将会产生大量的扬尘,故施工单位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扬尘,通过洒水降尘保持场地湿润,铲车装运路线严格按照设计中路线运输,在大风等特殊天气时及时在上风向一侧设置彩钢板隔挡。(2)运输扬尘:规定运输车辆在园区内部的行车路线,严谨随意行驶;保证运输路线的路面清洁,经常洒水降低扬尘;同时运输原料侧车辆必须加盖篷布,且出装、卸场地前应先冲洗干净,减少车轮、底盘等
37、携带泥土散落路面。(3)材料堆场:本项目的材料堆场堆放物较多,主要有铁路钢轨道床、路基填料及砂砾石等,环评要求根据材料的性状、颗粒直径合理安排堆料位置,控制堆场高度2.5m,并洒水降尘;在大风及特殊天气下及时苫盖篷布。(4)混凝土拌和站运行阶段安排人员监督检查保证正常运作,保证粉尘达标排放。(5)桥涵施工准备期封闭友好路南北通行,设置好警示牌告知此处立交框架桥施工并提前告知周围建设企业的车辆运输改变路线或者绕行;施工现场将清理的表层土及挖取的弃土临时堆放在现场下风向区并用苫布遮盖,桥涵施工结束后将表层土覆盖于路基两侧,并压实;该阶段施工过程的运输钢筋、水泥车辆严格按照设计路段运输材料,不得随意
38、碾压周围荒地;在清理桩头钢筋时及时洒水降尘,将产生的废弃建筑材料集中收集处理,严禁从桥上抛到下面道路路面上。(6)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材料堆场等临时占地,并覆土覆盖后用于园区内绿化。2.4 水环境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本段无河流及水系,地势平坦开阔,无明显沟槽,暴雨后只在地表局部地区形成径流,流量很小。本项目新建桥梁及涵洞未跨越河流,因此不会对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施工废水主要为泥浆水、冷却水、冲洗水、混凝土搅拌站废水等,经过沉淀后循环用于生产或者道路洒水运营期废水来源主要为生活污水及冲洗货场废水。站场工作人员较小,因此产生的生活废水相对较小,并且直接排放到园区内市政管网,对区域
39、内水环境无较大影响。冲洗货场废水悬浮物浓度较高,但受到区域内蒸发量大影响,冲洗水多为蒸发消失,剩余排入园区市政管网。拟采取的环保措施:施工场地设置临时的蓄水池、沉淀池、隔油池及化粪池,取其澄清液用于洒水降尘或园区绿化,禁止外排。施工结束后清理废水临时措施,部分回收使用,隔渣集中运输到乌苏市垃圾填埋场处置。2.5 振动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施工期主要振动为机械运作振动,通过振源达标衰减距离预测,可以看出机械设备除打桩机外,其他机械设备在30m外均可达标,铁路专用所在地附近无敏感点,只需考虑对施工营地的影响,因此施工营地设置应距离施工场地至少30m外,减缓对施工营地影响。运营期对于距铁路外轨中
40、心线41m以外区域,近、远期预测值均满足GB10070-88“工业集中区”的标准要求。运营期要加强轮轨的维护、保养,定期进行轨道打磨和车轮的清洁与旋轮工作,以保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附加振动。建议当地规划部门对线路两侧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利用,振动敏感建筑应规划在距铁路外轨中心线41m以外。2.6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施工期间建筑工地将会产生大量的渣土、地表开挖的剩余泥土、施工余废物料和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应及时回填或清运。本工程挖土方量为29.34万m3,填方量为33.64万m3,经土石方调配,充分将挖方回填,剩余填方量购置。施工弃渣、建筑废弃料按照乌苏市城市建筑垃圾管
41、理办法规定处置。运营期主要为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运输过程对环境影响较小。建设单位在园区内做好集中收集垃圾准备,设置带盖垃圾箱,定期清理打扫,运往乌苏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填埋。2.7 电磁环境影响铁路专用线运营后,电磁污染源主要为电力运行时,受电弓在接触网上滑动过程中,瞬间离线会产生频带较宽的脉冲电磁辐射,此类辐射主要影响无线电视接受信号。根据电气化铁路既有的测试资料,对无线电视接收机产生的电磁干扰局限于铁路两侧50m范围内,随距离增加其干扰迅速减弱,50m以外基本无影响。现场踏勘的结果120m以外有居民入住,根据上述测试资料表明本项目的建设对120m居民无影响。而对于园区内部的员工住宿区,建议采取有
42、线光缆观看电视。3.本项目环境管理相关内容本工程环境管理计划见表3-2。表3-2 环境管理计划管理阶段环保措施实施机构负责机构监督单位建设前期1、环境影响评价2、减少用地、保护植被等。3、路基防护工程设计。4、做好路基两侧及附属设施周围的绿化设计及施工期间占用土地恢复。5、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保证污水达标排放。6、设计中采取各种工程措施,降低铁路噪声、振动。新疆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乌苏市力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自治区环保局乌苏市环保局施工期1、控制施工作业时间,防止干扰驻地人员休息。2、施工营地生活污水设化粪池;生活垃圾集中堆放清运。3、运输车辆加盖,施工便道定时洒水。4、路基边坡防护与加固工程实施
43、。5、临时用地施工结束及时清理、复植。6、加强人员教育。施工承包单位乌苏市力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乌苏市环保局运营期1、环保设施的维护。2、日常环保管理工作。3、环境监测计划实施。受委托的环境监测部门乌苏市力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乌苏市环保局根据该项目的工程特征,按照施工期和运营期制定分期的环境监测方案见表3-3。表3-3 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监测方案施工期环境监测方案类型监测因子监测点位监测频次实施机构监督机构负责机构生态环境扬尘、挖方料坑、铁路两侧生物植被,施工迹地恢复情况沿线1次受委托的环境监测单位乌苏市环保局乌苏市力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水环境施工人员生产、生活废水排放去向施工营地1次声环境
44、等效连续A声级施工厂界噪声1次运营期环境监测方案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厂界四周、员工宿舍1次受委托的环境监测单位乌苏市力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乌苏市环保局大气环境TSP装卸车站1次水环境CODcr、BOD5、SS、NH3-N装卸站污水排放总口1次生态迹地恢复、绿化临时占地的恢复,货场四周及厂界四周绿化1次本项目环境监理重点为生态环境监理,兼顾施工期环境污染监理,重点监理项目为土石方工程及其防护,本项目环境监理内容见表3-4。表3-4 铁路专用线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内容施工阶段施工内容监理要点路基工程场地清理(1)检查堆场清理过程中是否破坏范围之外的植被;(2)检查清理的表层土是否堆放项目区下风向并合理堆放。土石方工程(1) 检查是否是施工范围内开挖路基;(2) 核实施工方是否采取降尘措施,洒水降尘或者特殊天气时彩钢板隔挡;(3) 检查厂界噪声是否达到GB12523-2011标准,是否在高噪声环境下对施工人员采取防护措施;(4) 检查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是否经过沉淀池或者化粪池处理排放。桥涵工程桥涵施工(1) 是否合理堆放清理场地的弃土或者及时运走;(2) 检查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