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惠来县歧石镇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配套千伏输电线路工程惠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惠来县歧石镇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配套千伏输电线路工程惠环评报告.doc(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编号:15GDHP01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 目 名 称:惠来县岐石镇5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配套11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建设单位(盖章):惠来科太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日期:2016年8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的名称,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
2、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目 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二、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8三、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9四、环境质量状况13五、评价适用标准17六、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8七、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1八、环境影响分析23九、建设
3、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28十、公众参与30十一、结论与建议3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66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惠来县岐石镇5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配套11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建设单位惠来科太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许成联系人金秀国联系电话13925590045邮政编码515232通讯地址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岐石镇岐石村委会内建设地点揭阳市惠来县岐石镇立项审批部门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电力设施D4420占地面积(m2)绿化面积(m2)总投资(万元)425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3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预期投产日期20
4、16年11月1.1 建设规模惠来科太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拟在惠来县岐石镇建设5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该项目目前已获得广东省发改委备案(见附件一)。同时惠来科太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拟建设接入系统工程接入揭阳电网。本次环境影响评价针对惠来县岐石镇5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配套11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进行评价。惠来县岐石镇5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配套11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为新建项目,线路起于光伏区,止于岐石110kV变电站,全长约9.3公里。该工程总投资约425万元,计划于2016年11月建成投产。本项目建设规模如下:表1.1-1 工程建设规模表序号项目名称建设规模1新建线路部分本期新建1回110kV
5、架空线路接入110kV岐石站,线路长度约9.3km;扩建1个110kV出线间隔 。新建线路的导线选用JL/LB1A-240/40 型铝包钢芯铝绞线。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1 符合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战略和方向 中国把节约能源,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作为能源发展的基本国策,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我国政府亦明确制定了经济、社会和资源相互协调的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开发新能源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国家计委、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计基础199444号)、国家经贸委1999年11月25日发布的关于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促进
6、公平公开调度的若干意见、199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并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都明确鼓励新能源发电和节能项目的发展。2008年4月1日起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特别强调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法和节约能源法的颁布和实施,为太阳能产业的利用提供了政策保证。 1.2.2 有利于改善系统电源结构 一次能源供应的压力不断增大,应采取能源结构多元化措施,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帮助减少对一次能源输入的依赖。 广东电网目前主要是火力发电,单一的电力能源结构难以满足用电需求和电力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
7、求。因此,积极地开发利用本地区的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已势在必行,大势所趋,以多元化能源开发的方式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是电力发展的长远目标。因此,大力发展光伏有利于改善地区电源结构。1.2.3 改善环境效益显著 到2016年,惠来县岐石镇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达到50MW,可替代相应燃煤发电量,每年可减少标准煤消耗、二氧化碳、粉尘等物质的排放量,有效地减少火电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缓解电力行业较大的环境保护压力,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从节约能源、改善地区电源结构和改善环境效益的角度而言,建设惠来县岐石镇5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配套11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十分必要。1.3 工程概况1.3.1线
8、路规模光伏站本期新建1回110kV架空线路接入110kV岐石变电站,新建线路长度9.3km,架空导线采用JL/LB1A-240/40 型铝包钢芯铝绞线。1.3.2岐石光伏站至110kV岐石变电站线路工程线路路径(1) 路径描述本线路自升压站出线后平行海堤走线至大温虾池,跨华览大道前行至咸田尾,而后左转再连续右转至双头山,连续左转前行至坑仔村南侧,右转前行至岐石镇垃圾压缩站南侧,而后右转跨S338省道前行至石材加工厂北侧荔枝林,而后右转前行至石仔山南于110kV岐石站北侧进站,线路全长约9.3公里。新建线路路径见附图1。(2)沿线情况线路位于惠来县岐石镇境内,沿线以果林、鱼塘、虾池为主。(3)交
9、通条件线路附近有省道、县道通过,拟建各塔位均有乡村路或者机耕路到达,人力运输主要利用田间小道。(4)主要交叉跨越本工程新建的线路所经过地方以果林、鱼塘、虾池为主,不跨越房屋。(5)对电信线路的影响分析110kV线路所经地方附近无无线电台,对通信线路的危险和干扰影响均满足设计规程要求。(6)协议情况线路路径涉及的用地为果林、鱼塘、虾池,建设单位与政府部门及沿线有关管区进行协商,已取得揭阳市惠来县城镇建设管理局复函(见附件五)。1.3.3 架空线路技术参数(1)线路杆塔选型本工程全线采用角钢塔,按导线型号为JL/BL1A-240/40钢芯铝绞线设计。相关杆塔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1.3-1本工程
10、角钢塔使用情况序号杆塔型号保护角水平档距(m)垂直档距(m)11Z1E3-24525027021Z1E3-27525026531Z1E3-305270280序号杆塔型号保护角水平档距(m)垂直档距(m)41Z1E3-33527028051Z1E4-27525026561Z1E4-30527028571Z1E4-33527029081J1E1-21726027591J1E1-247260280101J1E2-277270280111J1E3-278270285121J1E4-249270288131J1ED-2496065(2)基础型式根据本线路的特点,本工程基础型式采用全掏挖基础,考虑到现阶段
11、地质勘察工作的深度,在施工图阶段对可能出现不适合目前所选用的基础的个别塔位临时处理。1.3.4 线路敏感点本项目新建架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区域内环境敏感点为边导线地面投影外约20m处J20塔旁的砖厂。该敏感点位置见图1.3-1:20m图1.3-1 拟建线路敏感点位置图1.4 工程环保投资本工程动态投资425万元,环保投资4.3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1.0%。1.5 工程与产业政策及规划的相符性本工程属于城乡电网建设项目,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3年第21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修正),“电网改造及建设”列为“第一类 鼓励类”项目。惠来县岐石镇5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
12、配套11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符合广东省电力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电网专项规划。因此,本工程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符。1.6 项目建设计划惠来县岐石镇5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配套11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计划投产时间为2016年11月。1.7 评价工作等级1.7.1 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根据HJ24-2014环境影响评价导则输变电工程,本工程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见表1.7-1。表1.7-1 本工程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电压等级工程条件评价工作等级110kV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0m范围内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架空线。三级综合考虑,本项目评价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1.7.2 生态环境影
13、响评价工作等级根据HJ19-2011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生态影响,本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见表1.7-2。表1.7-2 本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工程占地范围面积2km2,长度50km一般区域三级1.7.3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所处农村地区,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1类地区,根据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声环境,本工程的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1.8 评价因子与评价范围1.8.1 评价因子本工程为输变电工程,根据HJ24-2014环境影响评价导则输变电工程,本工程的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见表1.8-1。表1.8-1 工程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14、汇总表评价阶段评价项目现状评价因子单位预测评价因单位施工期声环境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dB(A)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dB(A)运行期电磁环境工频电场kV/m工频电场kV/m工频磁场T工频磁场T声环境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dB(A)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dB(A)a pH值无量纲。 其他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施工期:粉尘、废水、生态环境、固体废物。1.8.2 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环保部第33号令),本项目应该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的要求,确定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见表1.8-2。表1.8-2 环
15、境影响评价范围环境要素环境评价范围依据声环境架空线路:110kV架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30m。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生态环境架空线路:线路走廊外300m范围内(重点评价50m内范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电磁环境架空线路: 110kV架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30m。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1.9 环境保护目标经现场勘查,本项目架空线路避开了居住区、文教区,项目附近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本项目实施后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点为边导线地面投影外约20m处J
16、20塔旁的砖厂。环境保护目标情况见表1.9-1。表1.9-1 环境保护目标情况表保护目标功能区划保护对象简况保护对象与工程关系照片J20塔旁的砖厂工厂1层,高约4m,员工约20人距离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约20m二、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2.1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情况声环境污染源:拟建线路沿线主要的噪声源为自然噪声与周围社会活动噪声。电磁环境污染源:拟建线路将接入在建110kV岐石变电站,变电站处于施工期,不产生电磁环境污染源;拟建线路附近无其他已建成或在建的高压输电线路及设备,因此,本项目周围目前无电磁环境污染源。2.2 主要环境问题根据现场踏勘和调查,本工程线路沿线环境
17、质量良好,项目所在地无环境空气、水环境等环境污染事件。三、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3.1 自然环境简况3.1.1 地形地貌岐石镇位于惠来县南部,南接陆丰市甲子镇,全镇面积60平方公里。是祖国南疆的边防要地。镇政府驻岐石村,距县城25公里。全镇属沿海丘陵地形,背山面海。镇北部有打石山,距岐石村5公里,海拔600米,东西走向,包括乌鸦山、双梅山,方圆4平方公里。南部有凤山,位于前汛村南,三面环水,与后汛村南的山丘,隔水相望,并称双凤。80年代兴建凤山堤时,在山上大量取石,故与原貌有所不同。3.1.2 水文气象1.水文概况 岐石镇所处鳌江水系在陆丰市甲子港出海。惠来县境内有4条独立出海的水
18、系 :龙江水系、雷岭河、鳌江、西石湖水。 a、龙江水系 龙江干流上游称桂坑水,发源于普宁市南水凹,经陆丰市,再入惠来县,在磁窑水陂上游溪口村汇入源自普宁的高埔水、崩坎水,三流合一后向东南,河口改道前,下游还汇入罗溪水和雷岭水,然后由神泉港入海。龙江上游属暴雨高值区,每逢暴雨,洪水奔流直下,峰高量大;中下游惠来河段,坡降平缓,流速减慢,加之下游汇入罗溪水和雷岭水,又受海潮顶托,洪水渲泄不畅。1979年,惠来县整治龙江口,挖新河至南海哨所注入南海,缩短河道6km。改河后,龙江流域面积1164km2,境内集水面积1008.8km2,河流长82km,平均比降1.63。龙江流域上游已建成大型龙潭水库、中
19、型巷口水库(前两宗水库均属陆丰市管理)、尖官陂水库,及小型水库16宗、小型水库51宗,总库容0.87亿m3,境内控制流域面积77.98km2。龙江干流上建成磁窑水陂、葵潭水闸、邦山水闸,灌溉兼顾发电。龙江流域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5.58万kw,已开发小水电128宗,装机容量1.95万kw,年发电量0.36亿kwh。高埔水高埔水位于龙江上游左岸,发源于普宁市青山坳,向西南流经船铺、高埔镇,入惠来县葵潭镇,于南照埔汇入龙江。流域面积170km2,河流长40km,平均比降 2.79。已建成小型水库2宗、小型水库7宗,总库容959.87万m3,控制流域面积10.42km2。崩坎水 崩坎水位于龙江上游左岸
20、,发源于普宁市大坳口,西南流经南洋、梅林、凤池、崩坎、马鞍山,入惠来县葵潭镇,于磁窑汇入龙江。流域面积331km2,河流长47km,平均比降 2.33。已建成小型水库4宗、小型水库 10宗,总库容 1217.1万m3,控制流域面积14.27km2。b、雷岭河雷岭水在龙江出海口改道后,于安栏桥与盐岭河汇流,在神泉港与罗溪水汇流直出南海。东南流经雷岭,进入惠来县,经坪田、后陈、安栏桥,于神泉港出海。流域面积444km2,境内集水面积389.4km2,河流长26km,平均比降 0.37。流域内已建成大型石榴潭水库,中型镇北、蜈蚣岭、船桥水库,及小 型水库 8 宗、小型水库27宗,总库容1.97亿m3
21、,控制流域面积207.69km2。其支流罗溪水发源于惠来乌坑顶,西南流经丰霞、井美、吉青,至钓石汇入雷岭水。流域面积190km2,河流长45km,平均比降3.54。上游已建成大型石榴潭水库、中型船桥水库,及小型水库5宗、小型水库8宗,总库容1.44亿m3,控制流域面积148.05km2。c、鳌江鳌江发源于惠来县狮岭马鞍山,经惠来鳌江水闸,于外炮台入陆丰市甲子港出海。中下游大部分为惠来与陆丰的界河。流域面积322km2,境内集水面积180.5km2,河流长39km,平均比降0.21。干流已建成鳌江水闸;境内建成小型水库8宗、小型水库10宗,总库容4300万m3。本项目经鳌江与陆丰的界河(瀛江)旁
22、大温虾池。2.气候气象(1)降雨量据惠来气象站 40 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 1810mm,最大年降雨量为 1973 年的 2636mm,最小年降雨量为 1963 年的 982mm;据资料统计,惠来县降雨量在年内变化不均,4 月9 月(汛期)的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5%,5 月8 月 的降雨量占全年的 65.7%,10 月次年 3 月降雨量仅占全年的 15%,季节性差别较为明显。降雨量虽不均,但没有明显高值区,大致自西北向东南递减,变化范围在14002200mm,变差系数在 0.250.3之间。(2)气温惠来县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其气候特点为冬暖夏凉,阳光充足,多雨,夏秋台风影响较大。气温年
23、较差为13.7,日较差为6.5。年平均气温为22.1,1月气温最低,为14.4,7月最高,为28.1。极端最高气温37.3,极端最低气温为1.6。由于东南临海,因此很少出现炎热天气,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年平均0.7d。(3)日照惠来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31.5h,季节变化大,710月较多,各月均在200h以上,7月256.8h为全年最多月份,24月较少,各月均不足150h,其中3月仅118.9h,其它月份在150200h。112月均可出现雷暴天气,年平均雷暴日数为60.7天,59月较多,为713天。年平均雾日数为7.1天,且几乎都出现在15月内。(4)风向风速惠来县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常受台
24、风影响。本区域主导风向为NE,风向频率为 18.5%,次主导风向为ENE,风向频率为 17%;静风频率较高为 17.3%。全年6级风日数为97天,全年7级风日数为52天。本地区受台风的影响比较打,每年79月份为台风季节。由于热带气旋的影响产生的风暴潮,对本区也有较大影响。热带风暴在七月份出现的机会最多,出现频率为60%,主要来向是ESE,最早登陆的时间是5月24日。拟选场区地势平坦,收集到的惠来县气象站相关资料显示,多年平均风速3.1m/s,多年极端风速32.5m/s,50年一遇基本风压为0.75N/m2。项目所在地的评价区域内目前无珍稀动植物和古、大、珍、奇树种和保护动物。3.2社会环境简况
25、 惠来县是揭阳市下辖的一个县,现辖14个镇、3个农林场,设揭阳(惠来)沿海经济开发试验区。全县陆地面积125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768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9.5公里。常驻人口达137.34万,旅居国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20多万人。先后获得“全国水产品百强县”、“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中国荔枝之乡”、“中国能源工业大县”等荣誉称号。惠来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机遇,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挥重大项目的带动效应和岸线、港口等资源优势,大力发进大项目建设,力促石化、供气、电力、物流、休闲旅游五大产业快速发展。2016年上半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0.87亿元,比增7%,
26、全县经济运行呈现良好态势。 岐石镇辖10个行政村,15个自然村。即岐石村(辖铺山、桥头)、华清村(辖西埔、金鸡山)、乌石村(辖湖寮)、坑仔村(辖伯公岭)、览表村(辖北宅、新村)、前汛村(辖后汛)、林美村。行政村建立村民委员会。评价区域内不存在需特殊保护的文物古迹。四、环境质量状况4.1 项目区域环境功能区划4.1.1地表水环境本项目所经区域属于滨海滩涂,现已开垦为虾池、鱼塘。根据关于印发的通知(粤环201114号),排坑水库应按类标准执行。本项目途经水体为鳌江与陆丰的界河(瀛江)。根据揭阳市环境保护规划(20072020),该河段属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目标水
27、质的水域,执行III类水质标准。4.1.2环境空气项目所在地属于农村地区,因此该项目所在区域的空气环境功能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4.1.3 环境噪声拟建岐石光伏站至110kV岐石变电站线路均位于揭阳市惠来县岐石镇,所在区域属于农村地区。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7.2节的规定:村庄原则上执行1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因此,本项目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昼间55dB(A),夜间45dB(A)。4.1.4 生态控制线区域该项目不位于生态严控区线范围内。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参见表4.1-1。表4.1-1 项目所
28、在地环境功能区划序号环境功能区划名称所属类别或是否属于该功能区划1水环境功能区划类2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二类区3声环境功能区划1类4生态严控区否5基本农田保护区否6风景保护区否7水库库区否8管道煤气干管区否4.2声环境质量现状4.2.1 监测时间、仪器及方法(1)监测时间:2016年7月13日,于昼间(测量时间为14:0015:00)和夜间(晚上23:0024:00)分别进行声环境现状监测。监测时天气晴朗,风速小于5.0m/s。(2)监测仪器:采用AWA6228型积分声级计进行监测。声级计检定情况见表4.2-1。表4.2-1 声级计检定情况表生产厂家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出厂编号109710声压
29、级94.0dB检定单位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证书编号SX-20160074检定日期2016年1月11日(3)监测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有关规定进行,声环境现状调查以等效连续A声级为评价因子,原则上选择“无雨、无雪的条件下进行、风速为5.0m/s以上时停止测量”。风比较大时,传声器应加风罩。测量时,传感器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2m,采样时间间隔不大于1s。4.2.2 评价标准施工期的声环境评价标准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环境质量现状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昼间55dB(A),夜间45dB(A))。
30、4.2.3 监测布点本工程噪声监测布点为距离拟建110kV光伏电站至歧石站线路最近的砖厂宿舍边界1m处、距离拟建线路最近的居民点坑仔村(距线路约101m,仅作本底对比监测)、拟建线路下方(跨越华览大道处),具体监测布点情况如图4.2-1所示,监测结果见表4.2-2。图4.2-1 拟建线路及其环境敏感点噪声监测布点图表4.2-2 拟建线路及其环境敏感点噪声监测结果监测点号监测位置噪声结果dB(A)昼间夜间1砖厂宿舍49.240.32坑仔村49.640.53拟建线路下方(跨越华览大道处)46.338.9标准55.045.0拟建110kV光伏电站至歧石站线路敏感保护目标砖厂宿舍噪声昼间为49.2dB
31、(A),夜间为40.3dB,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4.3 电磁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电磁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的具体内容,见电磁环境影响专题。4.4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评价线路位于揭阳市惠来县岐石镇,经调查得知,项目沿线场地地貌为丘陵,自然地面高程约835m。地表以果林、鱼塘、虾池为主,现有果树、杂木等植被。送电线路沿线无珍稀动植物。项目所在地的评价区域内目前无珍稀动植物和古、大、珍、奇树种和保护动物。五、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执行类标准;(3)声环境质量标准(
32、GB3096-2008)执行1类标准,即昼间55dB(A),夜间45dB(A)。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即pH69;SS60mg/L;CODcr90mg/L;石油类5mg/L;NH3-N10mg/L。(2)噪声:施工期的声环境评价标准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3)电磁环境:a工频电场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限值,即电场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4k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b工频磁场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表1 公众曝露控制
33、限值,即磁感应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100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总量控制指标无六、建设项目工程分析6.1 输电线路工艺流程简述(图示)输电线路是从电厂向消费电能地区输送大量电能的主要渠道或不同电力网之间互送大量电力的联网渠道,是电力系统组成网络的必要部分。输电线路一般由塔基、塔杆、架空线以及金具组成。工程采用的频率为50Hz、相电压为110kV、相位差为120的三相交流架空输电方式。三相交流电是由三个频率相同、电势振幅相等、具有一定相位差的交流电路组成的电力系统。架空线是架空敷设的用以输送电力的导线和用以防雷的架空地线的统称,架空线具有低电阻、高强度的特性,可以减少运行时的电能损耗和承受线
34、路上动态和静态的机械荷载。输电导线导线与导线之间有电压称相电压、导线与地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一般而言,110kV三相交流电,其线电压是其相电压的0.577倍左右。导线与地之间存在电压(电势差),必然在导线与地之间建立一电场。该电场随导线电压改变而改变。工频输电导线的的周围会产生工频电场。通电的导线,会在其周围产生磁场,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输电线路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导线中会有较大电流通过,在导线周围会产生电磁感应现象,导线周围一定存在磁场。工频输电线路在输电过程中会在导线周围产生工频磁场。故输电线路可能对周围环境中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产生一定的影响。架空输电线路运营期在恶劣天气产生的电晕也
35、产生一定的可听噪声。电磁性噪声工频磁场工频电场图6-1 输变电工程工艺流程及产污图6.2主要污染工序6.2.1产污环节分析输变电工程在建设期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等过程中若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能产生扬尘、施工噪声、废污水以及固体废弃物等污染因子;在运行期只是进行电能电压的转变和电能的输送,其产生的污染因子主要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以及电晕噪声。本工程送电线路在建设期和运行期的产污环节参见图6-3、图6-4。图6-2 送电线路在施工期的产污节点图图6-3 送电线路在运行期的产污节点图6.2.2污染源分析6.2.2.1 施工期本工程施工期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因子如下:(1)施工噪声:由施工机械产生。(2)
36、施工扬尘:由线路塔基开挖以及设备运输过程中产生。(3)施工废污水: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4)固体废弃物:线路塔基开挖产生的多余土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建筑垃圾。(5)生态环境:线路塔基占用土地、破坏植被以及由此带来的水土流失等。6.2.2.2 运行期(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工频即指工业频率,我国输变电工业的工作频率为50Hz,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即指以50Hz交变的电场和磁场。送电线路在运行时,电压产生电场、电流产生磁场。(2)噪声雨雾天,送电线路发生电晕时会产生少量的噪声影响。6.2.3 工程环保特点本工程为110kV输变电工程,其环境影响特点是:(1)施工期可能产生一定的环境空气
37、、水环境、噪声、固体废弃物以及生态环境影响,但采取相应保护及恢复措施后,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是可逆的,可在一定时间内得到恢复。(2)运行期:输变电设备正常运行时,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工频电磁环境改变(含工频电场与工频磁场)、少量线路电晕效应噪声。七、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 容类 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量及浓度(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扬尘TSP0.3mg/m30.3mg/m3水污染物施工废水CODCrSS油类氨氮300mg/L200mg/L30mg/L50mg/L90mg/L60mg/L5mg/L10mg/L电磁环境工频磁场、工频电场、工频电场:4kV/
38、m工频磁场:100T固体废弃物施工期有少量废土,对环境影响甚微。噪声施工期机械产生噪声;运行期若有雨雾天,送电线路发生电晕时会产生少量的噪声影响。其他主要生态影响(1)主要生态影响本工程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开挖和施工临时占地对土地的扰动、植被的破坏造成的影响。土地占用 输电线路的施工生产全部在无人居住的规划线路中解决,塔基的永久性占地将改变塔基现有的土地利用性质,但架设施工不占用基本农田,因此对土地占用影响较小。另外,输电线路施工人员可与站址施工人员一起解决或在沿线农村租住,无须另外建设临时居住点。植被破坏沿线场地地貌为丘陵,自然地面高程约835m。地表以果林、虾池、鱼塘为主,现有
39、果树、杂木等植被。拟建线路主要沿原有小路为主,道路两侧以人工植被为主。输电线路沿线人工植被占优势,不占用基本农田。线路施工期因临时施工占地、塔基占地及塔基开挖等施工活动会对沿线植被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由于本项目塔基占地面积小,线路采用占地少的角钢塔,而且施工时只需清除小块地块植被,铁塔除了四个钢筋混凝土基角外,其余地方均可栽种植被或自然恢复植被。此外,由于输电线路采用高塔架设方式,对下方的林木可直接跨越,对大多数低矮植被不需砍伐,而只需对个别长势高且与输电线路的净空距离小于安全距离的树木进行削顶砍伐;同时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时采用张力放线方式,无需净空架线通道。本线路主要位于城区规划道路,线路建设
40、不需要对大片林木进行砍伐,施工对当地的植被影响较小,不会造成当地生物量大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而且这种影响会因时间的推移和植被的不断恢复而得到消除。在调查区域范围内无名木古树、珍稀濒危植物及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性植物,项目的施工建设不会对当地植物保护造成不良影响。综上所述,由于工程区域植被生长范围广,适应性强,且施工点分散,局部占地面积较小,故本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小范围和短暂的,随着工程建设结束,在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后施工期对环境的生态影响也将逐渐减弱,区域生态环境也将得到恢复,本项目对当地的生态影响是可以接受的。(2)其他拟采取的环保措施及效果建议建设单位以合同形式要求施工单位在施
41、工工程中必须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开挖范围及开挖量,施工时基础开挖多余的土石方不允许就地倾倒,应采取回填、异地回填、弃渣场等方式妥善处置。因此,本工程在施工单位合理堆放土、石料,并且在施工后认真清理和恢复的基础上,不会发生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理性性质严重恶化的情形。营运期主要生态影响为景观影响。综上,工程建设对生态的影响较小。八、环境影响分析8.1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8.1.1 建设施工期间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环境空气污染源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于线路土建施工的土方挖掘、建筑装修材料的运输装卸,施工现场车辆行驶的道路扬尘等。由于扬尘源多且分散,属无组织排放。受施工方式、设备、气候等因素制约,产生
42、的随机性和波动性较大。施工阶段,尤其是施工初期,线路塔基开挖会产生扬尘污染,特别是若遇久旱无雨的大风天气,扬尘污染更为突出。施工开挖,车辆运输产生的粉尘短期内将使局部区域内空气的TSP明显增加。(2)拟采取的环保措施1)施工单位应文明施工,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工作。2)施工时,应集中配置或使用商品混凝土,然后用罐装车运至施工点进行浇筑,避免因混凝土拌制产生扬尘和噪声;此外,对裸露施工面应定期洒水,减少施工扬尘。3)车辆运输散体材料和废弃物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避免沿途漏撒;运载土方的车辆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指定路段行驶,控制扬尘污染。4)加强材料转运和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
43、作。5)进出施工场地的车辆限制车速,场内道路、堆场及车辆进出时洒水,保持湿润,减少或避免产生扬尘。6)施工临时中转土方以及废土废渣等要合理堆放,可定期洒水进行扬尘控制。7)施工结束后,按“工完料尽场地清”的原则立即进行空地硬化和覆盖,减少裸露地面面积。(3)扬尘影响分析施工时,由于土石方的开挖造成植被破坏、土地裸露,产生局部二次扬尘,可能对周围50m以内的局部地区产生暂时影响,但土建工程结束后即可恢复。此外,在建设期间,大件设备及其他设备材料的运输,可能会使所经道路产生扬尘问题,但该扬尘问题只是暂时的和流动的,当建设期结束,问题亦会消失。对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扬尘可通过采取上述环境保护措施后,对附
44、近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不会造成长期影响。8.1.2 建设施工期间水环境影响分析(1)水污染源本工程施工污水主要来自于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及少量施工废水。对于本项目线路而言,施工废水主要包括雨水冲刷开挖土方及裸露场地、砂石材料、加工施工机械和进出车辆的冲洗水。(2)拟采取的环保措施施工废水含泥沙和悬浮物,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道会使管道淤塞。工地内积水若不及时排出,可能孽生蚊虫,传播疾病。但由于目前设计中没有考虑施工废水的处理和排放去向。因此,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地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对施工废水进行妥善处理,在工地适当位置设置简易除油、沉砂池对施工废水进行澄清处理。严禁施工污水乱排,乱流,做到文明施工。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场地周围的拦挡措施,由其是在排坑水库两岸的架塔施工,需要建设围堰并合理将施工废水引到远离水库的位置进行妥善处理;另外,施工期需要尽量避免雨季开挖作业。同时要落实文明施工原则,特别要禁止施工废水排入附近的水体、禁止弃渣弃入水体,不乱排施工废水。对于混凝土养护所需自来水需采用罐装车运送,养护方法为先用吸水材料覆盖混凝土,再在吸水材料上洒水,根据吸收和蒸发情况,适时补充。在养护过程中,大部分养护水被混凝土吸收或被蒸发,不会因养护水漫流而污染周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