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697见附件即日起公众可以在七个工作内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我分局咨询相关信息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联系电话:8.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53354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1,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697见附件即日起公众可以在七个工作内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我分局咨询相关信息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联系电话: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697见附件即日起公众可以在七个工作内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我分局咨询相关信息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联系电话: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697见附件即日起公众可以在七个工作内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我分局咨询相关信息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联系电话: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697见附件即日起公众可以在七个工作内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我分局咨询相关信息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联系电话: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697见附件即日起公众可以在七个工作内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我分局咨询相关信息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联系电话: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697见附件即日起公众可以在七个工作内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我分局咨询相关信息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联系电话: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697见附件即日起公众可以在七个工作内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我分局咨询相关信息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联系电话:8.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网聚路工程(江南大道-联慧街)建设单位(盖章):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滨江)城建指挥部编制日期:二一五年八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目 录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83环境质量状况144评价适用标准17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1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87环境影响分析308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449结论与建议49附件:附件1:建设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附件2: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附件3:建设项目建设用地的预审意见附件4:网聚路(江南大道-联慧街)道路工程车流量确认函附图:附图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建设项目周边

2、环境及监测点位示意图附图3:项目所在地(西兴北单元)规划图附图4:杭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规划图附图5:杭州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图附图6:杭州市生态功能区划图附图7:杭州市区地表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图附表:附表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网聚路工程(江南大道-联慧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网聚路工程(江南大道-联慧街)建设单位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城建指挥部法人代表郁廷栋联系人陶丽儿通讯地址杭州市滨江区彩宏大厦16F联系电话13516710128传 真0571-86623153邮政编码310000建设地点北起江南大道,南至联慧街立项审批部门杭州市滨江区发展改

3、革和经济局批准文号区发改综2015100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E481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占地面积13530.8m2绿化面积/总 投 资621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3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21%评价经费/预期投产日期2016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杭州市滨江区网聚路(江南大道-联慧路)工程由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城建指挥部作为建设单位负责实施。项目位于杭州市滨江区西兴北单元,江南大道以南,联慧街以北。根据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330108201500035号),项目用地性质为城市道路用地(S1)。西兴北单元东至风情大道和滨江区界,西至江陵路,南至滨兴路

4、,北至江南大道,规划总用地面积358.86公顷。目前规划范围内阡陌路、迎春路、西兴路已实施,周边道路西陵路、风情大道、江南大道均已形成;区内北侧道路以村道为主,宽度窄、密度低。而本工程所在位置主要为物联网区块服务,物联网区块发展目标为打造“中国物联网产业示范区、长三角物联网产业重要中心、浙江物联网产业核心区”。随着物联网区块的概念诞生,周边主要道路陆续的投入使用,规划单元内路网布局进一步完善,但仍远不能适应其远期发展需求,特别是次支路网络还有待完善。作为物联网区块的一条南北向城市支路,本工程网聚路主要服务沿线区域交通,并可连接城市主干道江南大道。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8

5、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08年第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有关规定,该建设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城建指挥部委托浙江大学承担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的编制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对拟建场地周围环境进行了现场踏勘、调查和监测,并在对建设项目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进行了项目工程分析及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根据国家、省、市的有关环保法规,并依据国家环保局颁发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浙江省环保局颁发的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修订版),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2.1、项目选址本项目建

6、设地点为杭州市滨江区西兴北单元,用地面积约13530.8平方米,合20.3亩。2.2、建设内容及规模本次工程的主要内容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给排水工程(给水、雨水、污水)、其他市政管线工程(电力、通信、燃气)。全线设置交通标志标线、照明及绿化景观等附属设施。2.2.1道路工程本工程道路建设基本情况如表1-1。表1-1 道路建设基本情况道路名称网聚路道路等级城市支路起讫点江南大道联慧街道路长度596.25m道路标准段宽度24m、12m设计车速30km/h设计荷载BZZ-100型标准轴载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1)平面设计网聚路规划为城市支路,车速为30km/h,红线宽度位24m及12m,起点桩

7、号为K0+026.26,终点桩号为K0+622.51,路线全长596.25m。道路设计中心线对规划线位进行优化,将物联网街交叉口处折点优化为半径R=200m的圆曲线,优化后并未超原规划红线。(2)纵断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时结合现状地面标高,以尽量减少填方、满足地下管线竖向设计和迅速排除路面雨水、保证行车安全、舒适为原则进行的。西兴北单元内河道规划50年一遇水位为5.61m,道路最低标高控制在6.1m以上。(3)横断面设计1)网聚路(江南大道物联网街)段标准断面布置如下:4.0m(人行道)+16.0m(车行道)+4.0m(人行道)=24.0m图1-1 标准断面示意图(江南大道物联网街)段2)网聚

8、路(物联网街联慧路)段标准断面布置如下:2.0m(人行道)+8.0m(车行道)+2.0m(人行道)=12.0m图1-2 标准断面示意图(物联网街联慧路)段(4)路基工程路基压实首先采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要求的重型击实标准,本工程采用次干道压实标准,压实度见表1-2。表1-2 路基压实度表填挖类别路槽底面以下深度压实度()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填方080cm95949280150cm939291150cm929190零填方或挖方030cm9594923080cm93-(5)路面工程沥青路面以其舒畅的行驶条件、低噪音的优良行驶环境而被广泛采用,网聚路路面同样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综合考虑地基沉降及对道路基层

9、的保护,结合滨江区一般习惯做法,本项目路面结构如表1-3:表1-3 路面结构路面名称结构车行道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8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0.6cm 乳化沥青稀将封层18cm 5%水泥稳定碎石层17cm 4%水泥稳定碎石层30cm 宕渣垫层夯实土路基人行道6cm 花岗岩人行道板3cm M10 水泥砂浆20cm 5%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 宕渣垫层夯实土路基其中路床顶以下40cm内采用宕渣换填2.2.2桥梁工程根据片区总体规划,网聚路需跨越建设河,规划河道宽度25m,此处设桥梁一座,命名为网聚路建设河桥。桥梁结构为1-30m门式刚构桥,桥梁全长50m。梁高按抛物线变化,梁

10、高1.1m2.0m。桥梁平面外边线为不规则曲线。下部结构为重力式桥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2.2.3市政管线工程综合管线设计,包括给水、雨水、污水、电力、通信及燃气等各类市政管线。(1)给水工程根据给水工程规划,网聚路布设DN300给水管,与其它道路上埋设的供水管道形成环状的供水系统,街区预留DN200给水管。管材选为球墨铸铁管(K9级)。消防采用消防与生活合并制的低压制,消防水量与消火栓布置按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消火栓间距不超过120m,保护半径不超过150m,应尽量靠近道路交叉口设置。(2)排水工程网聚路道路污水管主要收集道路两侧区块污水以及转输部分相交道

11、路的污水。污水排入相交道路污水主管中,最终接入奥体终端泵站。污水设计主干管管径为D300。雨水管网主要收集网聚路道路和两侧区块的雨水以及转输部分相交道路的雨水。雨水经管网收集后就近排入解放河。雨水主干管管径为D400D1200,单侧布管。(3)电力工程在网聚路上安排10KV电力电缆管线,与相交道路规划电力电缆连接,保证区域供电。电力电缆应随道路建设同步实施。(4)通信工程在网聚路上安排一处通信管,各类通信运营商同管位铺设,节约管位资源,与相交道路规划通信管相连,满足区域通信要求。通信管应随道路建设同步实施。(5)燃气工程在网聚路上安排一处燃气管,与相交道路规划燃气管沟通,保证区域用气安全。燃气

12、管应随道路建设同步实施。2.2.4绿化工程本工程绿化主要针对道路行道树进行设计。2.2.5附属工程本工程道路交通标线、无障碍设施及智能交通等附属工程。2.2.6工程征地拆迁本工程用地面积约13530.8平方米,合20.3亩,无拆迁。2.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工程建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4。表1-4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工程名称单位数量网聚路工程(江南大道-联慧街)一道路工程1车行道m297552人行道m235783挖方外运m370364填方(塘渣)m35954二桥梁工程1桥梁工程m29602河道挡墙m120三管线工程1雨水管m12112污水管m420 3给水管m4904电力管m560

13、5通信管m5606燃气管m560四附属工程1标线m25962路口监控个23信号灯个74路灯工程套345行道树棵902.4、临时用地目前,项目建设场地平整完毕,周边为空地。场区内有数条村道可作为临时道路通行。由于本项目处于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可研中未明确施工场地、便道、临时堆放场所等临时用地的位置,要求建设单位对临时用地的选址尽量选择在本工程的占地红线范围内并且远离敏感保护目标。除此之外,初步设计阶段应补充施工场地、便道、临时堆放场所的环保防护措施。通过对项目周边环境的调查,建议项目临时施工营地设置在拟建道路南侧空地,并远离周边河道一侧,其内可搭建工人宿舍、材料仓库、预制场等临时设施,减少对周边

14、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附近河道影响。2.5、车流量预测车流量预测数据由设计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提供,具体预测数据见表1-5和表1-6。表1-5 昼间、夜间平均交通量及高峰车流量预测值一览表(辆/h)时段时间小车中车大车合计近期2016年昼间小时平均2512311285夜间小时平均102126120高峰小时6944515754日均176179203中期2022年昼间小时平均3533216401夜间小时平均143178169高峰小时97664211061日均2482412285远期2030年昼间小时平均5214724592夜间小时平均2122512249高峰小时14419

15、4311567日均3673618421表1-6 车型构成比例(%)车型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昼间8884夜间85105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沿线农居已被拆迁,现被征土地性质主要为杂地及零星苗圃、农田。因此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浙江大学 -7- 余杭塘路866号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概况本项目网聚路位于滨江区西兴北单元物联网区块,主要服务于周边地块日常出行,是区块南北向的生活性道路,拥有良好的发展区位和交通条件。物联网区块内现状用地基本以道路

16、广场用地、居住用地(含滨江区多层农居第四区块)、低层农居为主,另有少量工业用地、市政用地、公共设施用地。拟建地所处地理位置见附图1,周围环境现状图见附图2。本项目周边现状见表2-1。表2-1 道路两侧主要现状及规划汇总一览表桩号方位现状规划情况K0+026.26(起点)顶端江南大道/K0+622.51(终点)末端联慧街/K0+026.26K0+200东侧空地G1公园绿地、B1商业设施用地、B2商务设施用地、R2二类居住用地、S42社会停车场用地西侧中国石化加油站、空地G1公园绿地、B1商业设施用地、B2商务设施用地、R2二类居住用地、S42社会停车场用地、B41加油加气站用地K0+200K0+

17、350东侧空地G1公园绿地、S42社会停车场用地、A21图书展览设施用地西侧空地G1公园绿地、B1商业设施用地、B2商务设施用地K0+350K0+622.51东侧空地M1一类工业用地、G1公园绿地西侧空地M1一类工业用地2、地质地貌杭州市地处扬子准地台东部钱塘台褶带,中元古代以后,地层发育齐全,岩浆作用频繁,地质复杂。近期由于现代构造运动趋向缓和,地震活动显得微弱,地壳相当稳定。杭州市地貌分为山地、丘陵和平原三部分,自西向东地貌结构的层次和区域过渡十分明显。杭州市大部分地区属浙西中低山陵,小部分地区属浙北平原。地势西高东低 ,最高点在浙皖交界的清凉峰,海拔1787米,最低处在东北部余杭县的东苕

18、溪平原,海拔23米。市内地貌可以分为山地、丘陵、平原三部分,自西向东地貌结构的层次和区域过渡性十分明显,各个地貌层次都有第四系分布。滨江区位于杭州市南,钱塘江下游,距杭州市中心约7公里。境内地势平坦,除回龙山、冠山、紫红岭等少量低山丘陵外,均为钱塘江泥沙淤积而成的沙土平原。地质属钱塘江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地面自然标高为5.2-6.2米(黄海高程),地表以下5-14米范围内为粉砂、粉细砂,地耐力为100-120KPA,可作为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天然地基及浅部桩基持力层。大地构造简单,地壳稳定性好,无危害性大的地震等地质灾害发生。建设项目所在地属平原地带,拟建地块内地势平坦,现状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杂地

19、及零星苗圃、农田,处于未开发状态。3、气候条件杭州市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年均气温1517,全年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35;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829。无霜期230260天。年平均降水量11001600mm,以春雨、梅雨和台风为主。常年梅雨量350550mm,约占全年的2531%,这对各种春播作物的生长,特别是对喜温湿的早稻和茶、桑、竹、麻以及多种瓜果的生长十分有利。同事,充沛的降水也给杭州提供了一个常年葱郁、四季飘香的优美生态环境。但由于季风强度出现的时间年际变化较大,也会出现旱、涝、洪渍、高温、低温等自然灾害。杭州市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春秋较

20、短,冬夏较长。根据杭州市气象台近5年统计资料,主要气象参数如表2-1。表2-1 杭州市主要气象参数多年平均气压1011.4Pa多年平均气温16.5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7%多年平均降水量1419.1mm多年平均蒸发量1260mm多年平均风速1.95m/s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783.9hr常年地面主导风向SSW(12.71%)4、水文特征杭州市内有钱塘江、东苕溪、京杭大运河、萧绍运河和市区的上塘河等江河。钱塘江是浙江省内第一大河流,全场605km,流域面积4.993万km2,属世界有名强潮汐河流。钱塘江杭州市段长约67.5km,河宽500-2400m,多年平均流量267亿m3。滨江区内水资源丰富,主要

21、河道有贯穿高新开发区的通航的北塘河、七甲河、永久河、解放河、建设河、浙东古运河等,南部有白马湖,通过水系与各河道沟通。5、地下水系拟建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及深部微承压水。浅部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表水渗入。浅部地下水水位变化幅度受季节性影响,但变化幅度不大,一般在12m之间。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砼无腐蚀性作用,在干湿交替情况下对钢筋砼结构中钢筋有弱腐蚀性作用,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作用。6、土壤植被杭州市土壤总面积为150.27万公顷,其中市区3.19万公顷,全市成土环境复杂多变,土壤性倾差异较大,共有9个土壤类,18个亚类,58个土属及148个土种。土壤分布主要受地貌因素影响,随地

22、貌类型和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变化。9个土壤类别为红壤、黄壤、紫色土、石灰(岩)土、粗骨土、山地草甸土、潮土、滨海盐土、水稻土。全市土壤中,红壤分布最广,占土壤总面积一半以上;水稻土次之,约占土壤总面积的14%。红壤呈强酸性酸性反应,pH4.55.5,9类土壤中多数为酸性土壤。杭州市处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平均森林覆盖率为62.8%,西部丘陵山地以松、杉毛竹为主要用材林,市区常见多为次生或人造植被。生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13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动物有55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树种有3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树种有18种。经调查,本项目建设所在地无以上保护物种。社会经济概况

23、1、杭州市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杭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16、东经12012。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01.16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4.3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858.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067.9亿元,分别增长1.8%、8.1%和8.5%。人均生产总值103757元,增长7.7。按国家公布的2014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6891美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142.654.3调整为2014年的3.041.955.1。2、滨江区杭州高新区(滨江)是杭州市的

24、一个新城区,由高新开发区、滨江区管理体制整合而成。其中,高新区始建于1990年,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位于钱塘江北老城区原文教区一带,面积11.44平方公里,是杭州高新区建设发展的发源地,也是高新技术的创新源和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大孵化器;滨江区于1996年12月由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位于钱塘江南岸,面积73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现有28个社区、15个行政村,人口31.9万。2002年6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决定高新区、滨江区两区管理体制调整,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既按开发区模式运作,又行使地方党委、政府职能,这不仅使高新技术产业有了新的空间,而且使“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有了新的重要平

25、台。2009年市委市政府再次作出重要决策,萧山临江围垦区内滨江区所属约8平方公里土地经置换整合成高新区江东科技园,从而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新格局。建区以来,滨江区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构筑天堂硅谷,建设科技新城”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南北双城(滨江新城和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建设,努力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新城区,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2013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598.64亿元、增长10.5%,其中工业增加值272.90亿元、增长14.7%;财政总收入140.50亿元、增长2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5.40亿元、增长17

26、.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170元,增长13.3%,增幅均列全市前列。固定资产投资248.08亿元,增长11.7%。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名列全省首位,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首次列第6位,初步跻身于国家级高新区第一方阵,实现了历史性突破。3、西兴街道西兴街道地处上海2小时交通圈之内,杭州市市区中心、钱塘江南岸。东靠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临国家级高新区和浙江省级高教园区,北跨钱江三桥与钱江新城相连,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沪杭、浙赣、杭甬铁路,京杭、浙东运河,沪杭甬、杭金衢高速公路,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及建设中的地铁1号线为西兴街道提供了快捷方便的交通条件。街道位于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东侧

27、,是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滨江区政府所在地。总面积17.6平方公里,人口2.83万,居民户4539户。外来人口2万人。街道辖5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下属29个党组织,党员1700余名。相关规划1、城市总体规划根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中明确了杭州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确定了“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格局。中心城区:即一主三副,由主城、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城组成。江南城由滨江区、萧山城区和江南临江地区组成,是以高科技工业园区为骨干,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城和城市远景商务中心。沿江地区为居住生活区、公建区和远景城市商务中心,南部为商贸、居住生活区,东、西部为工业区和文教科研

28、区。本项目拟选地址位于滨江区西兴北单元,本项目的功能定位为道路服务功能。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要求。2、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根据杭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报批稿),本项目建设地址处于“滨江高新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I310109C01)”,属于“重点准入区”。(1)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二级标准,主要水体达到水功能区所规定的目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工业固废处置率达到100%,并无危险废物排放;工业废水处理率达100%,排放达标率100%;单位GDP水耗小于60m3/万元,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20m2,城市集中供热率达到55

29、%,工业用水重复率75%;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小于1kg/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SO2排放量小于1kg/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产生量均要低于国家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指标。(2)建设开发活动环保准入条件:产业发展以耗水量和排污量小、单位能耗低、废气排放量小的工业企业为主,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市属搬迁的传统产业,加快培育都市型产业。禁止发展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限制发展目录(第一批)和杭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产业项目,对已有的属于限制类的生产能力,在达标排放和总量削减的前提下,逐步进入工业功能区,并落实改造提升

30、的措施。重点准入通信设备制造业和软件业、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业和数字电视产业、动漫产业和网络游戏产业“两强两优两新”的特色产业,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增强产业集聚功能,建设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中国服务外包城市基地(示范区)、中国软件出口欧美工程试点基地,逐步成为浙江省最有影响的科技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动漫产业基地,发展动漫产业、创意产业等,建设成为杭州“动漫之都”的核心产业区、全球动漫游戏内容制作和输出中心之一。(3)污染控制措施:建设和完善城市污水排放体制,加快配套设施进程;加强水环境综合整

31、治,实行以集中处理为主的治理方案,点源治理和城市面源治理相结合;改进能源结构,大力推广普及天然气;制定河道综合整治规划,通过截污、疏浚、引水等综合治理措施,提高河湖水质。(4)生态保护与建设措施: 1)规划建设为江南城西部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骨干,集商务、教育、旅游、居住、商贸研发功能为一体的高科技、多功能、园林化的科技城。形成西、北部沿钱塘江边为公共服务设施,研发居住综合带,中部为产业园区带,南部为研发居住带和生态保护带的城市形态,呈沿钱塘江平行发展的城市空间形态。2)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产业体系,合理规划工业区功能区块,严格控制对周围环境质量的影响。钱塘江等生态敏感区的邻近区块应考虑布置对环境影响

32、较小的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业等一类工业,尽量减少工业发展对这些生态资源的不利影响。3)以建设生态产业体系为目标,开展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区、生态街道、生态村建设,建设绿色社区、绿色宾馆饭店、绿色医院、绿色办公楼。加大技改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完善废物回收资源化网络建设,把工农业生产纳入生态链中,实现资源消耗废物排放的最小化。近期开展高新区生态化改造示范工程。本项目为道路项目,其建设有利于周边居民出行,提高周边居民生活品质,不违背该小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要求,因此符合杭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3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

33、境、生态环境等)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根据杭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地为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为了解本项目拟建地区域周围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本次环评采用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14年2月410日滨江监测点的大气常规监测数据进行现状评价。大气监测结果见表3-1。表3-1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mg/m3采样地点及时间SO2NO2PM10滨江2月4日24小时均值613512月5日1321462月6日538292月7日427112月8日1325602月9日1425612月10日132644二级标准(24小时均值)15080

34、150根据表3-1监测数据可知,项目所在区域SO2、NO2、PM1024小时平均浓度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规定要求,可见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具有一定的环境容量。2、地表水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杭州滨江区,附近地表水体有建设河,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建设河属于萧绍河网(曹甬101),起止断面为萧山城区河道,水功能区为萧山河网萧山景观、工业用水区,水环境功能区为景观娱乐用水区,目标水质为III类。因此,项目附近水体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水体标准。为了解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采用杭州普洛赛斯检测科

35、技有限公司2015年4月2日对建设河(九甲桥附近)水质监测数据进行评价,监测结果见表3-2。根据监测数据,pH、DO、CODMn、氨氮、总磷指标均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项目项目周边水体总体评价为III类水质,建设河水质较好。表3-2 水质监测结果 单位:mg/L,pH除外取样地点项目pHDO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石油类建设河监测值7.215.22.60.3580.07890.047.335.12.80.4210.09020.04III类标准值69561.00.20.05评判级别III类III类III类III类III类III类3、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杭州市主

36、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区为2类。本项目属城市支路,故本项目道路两侧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本项目与江南大道相交叉,江南大道(快速路)属交通干线,且江南大道沿线现状、规划建筑均以三层(含三层)以上建筑为主,根据杭州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江南大道红线外35m内临街第一排建筑面向道路侧区域执行4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其余区域仍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为了解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现状,使用AWA5610P型声级计对项目所在地声环境现状进行了监测,监测时间为2015年8月13日10:0012:00,22:0024:00,监测

37、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附录中的有关规定进行,监测结果见表3-3,具体监测点位见附图2。表3-3 声环境现状调查测量结果 单位:dB(A)序号监测点位监测值主要声源标准达标情况1网聚路起点(网聚路与江南大道交接处昼71.1交通噪声4a类超标1.1夜56.7超标1.72解放桥(网聚路与建设河交接处)昼49.7环境噪声2类达标夜42.4达标3网聚路终点(网聚路与联慧街交接处)昼55.8环境噪声2类达标夜45.2达标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由表3-3所列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由于1号测点受江南大道道路交通噪声影响,昼、夜间声环境均超过4a类标准;2、3号测点

38、昼、夜间声环境均能达到2类标准。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项目所在地周边现状为空地,规划为加油加气站用地,公园绿地,社会停车场用地,商业及商务设施用地,二类居住用地,一类工业用地,图书展览用地,拟建道路两侧200m范围内无现状敏感点,规划中的二类居住用地为规划声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4。表3-4 本项目道路沿线规划声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名称桩号与道路方位距道路红线最近距离(m)保护级别R2二类居住用地K0+050K0+200东西两侧紧邻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浙江大学 -51- 0571-889828164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水环境根据浙江省

39、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本项目附近主要地表水为建设河,建设河属于萧绍河网(曹甬101),起止断面为萧山城区河道,水功能区为萧山河网萧山景观、工业用水区,水环境功能区为景观娱乐用水区,目标水质为III类。因此,项目附近水体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体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4-1。表4-1 地表水水质评价标准(GB3838-2002) 单位:mg/l(除pH)项目pHDOCODMnBOD5氨氮石油类TP类标准695641.00.050.22、空气环境根据杭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图,项目所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

40、级标准。详见表4-2。表4-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ug/m3)标准来源SO2年平均6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24小时平均1501小时平均500TSP年平均20024小时平均300NO2年平均4024小时平均801小时平均200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um)年平均7024小时平均150CO24小时平均4.0(mg/m3)1小时平均10.0(mg/m3)HC1小时平均2.0(mg/m3)参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的相关说明3、声环境根据杭州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区为2类。本项目属

41、城市支路,故本项目道路两侧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本项目与江南大道相交叉,江南大道(快速路)属交通干线,且江南大道沿线现状、规划建筑均以三层(含三层)以上建筑为主,根据杭州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江南大道红线外35m内临街第一排建筑面向道路侧区域执行4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其余区域仍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不同声环境功能区噪声限值详见表4-3。表4-3 声环境质量标准噪声限值 单位:dB(A) 类别适用区域昼间夜间2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60504a交通干线、内河航道两侧7055污染排放标准总量控制指标1、废水施工期施工场地附近建临时厕所,

42、由环卫部门定期抽运;施工期生产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于施工。本项目建设内容中包含城市污水管道的铺设,建成后将开通。营运期污水全部纳入市政污水管网,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其中氨氮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详见表4-4。 表4-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单位:mg/L,pH除外污染物pHCODBOD5SS氨氮动植物油三级标准(GB 8978-1996)6-9 50030040045100注:三级标准NH3-N无标准值,采用CJ343-20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2、废气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施工车辆排放的废气及施工扬尘。汽车尾气排放执行大

43、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具体限值见表4-5。表4-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监控点浓度(mg/m3)NOX240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12颗粒物1201.0非甲烷总烃1204.03、噪声项目施工期场界噪声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相关标准执行,详见表4-6。表4-6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本项目为城市道路建设,非生产性项目,不涉及总量控制指标。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图5-1 工艺流程图主要污染工序5.1、根据道路工程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本项目的主要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