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知识Microsoft Word 文档 ()(DOC) .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53966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知识Microsoft Word 文档 ()(DOC)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环保知识Microsoft Word 文档 ()(DOC)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环保知识Microsoft Word 文档 ()(DOC)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环保知识Microsoft Word 文档 ()(DOC)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环保知识Microsoft Word 文档 ()(DOC)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保知识Microsoft Word 文档 ()(DOC)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知识Microsoft Word 文档 ()(DOC) .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保纪念日国际湿地日2月2日为国际湿地日。根据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RAMSAR)签定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湿地是指“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禽类的生息和迁徙有重要的作用。世界水日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做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 界水日”。决议提请各国政府根据各自的国情,在这一天开展一些具体的活动,以提高 公众意识。从1994年开始,我国政府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 日,使宣传活动更加突出“世界水日”

2、的主题世界气象日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把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以提高公众对气象问题的关注。地球日1969年美国威斯康星州参议员盖洛德 纳尔逊提议,在美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的讲演会。不久,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学生丹尼斯 海斯将纳尔逊的提议扩展为在全美举办大规模的社区环保活动,并选定1970年4月22日为第一个“地球日”。当天,美国有2000多万人,包括国会议员、各阶层人士,参加了这次规模盛大的环保活动。在全国各地,人们高呼着保护环境的口号,在街头和校园,游行、集会、演讲和宣传。随后影响日渐扩大并超出美国国界,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最终形成为世界性的环境保护运动。4月22日

3、也日渐成为全球性的“地球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环保活动。世界无烟日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把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以提醒人们重视香烟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世界环境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各国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一些跨越国界的环境问题频繁出现,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步进入国际社会生活。 1972年6月516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来自113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民间人士就世界当代环境问题以及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制定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

4、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并建议将此次大会的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宣传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时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召开表彰“全球500佳”国际会议。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由于日益严重的全球荒漠化问题不断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从1995年起,每年的6月17日被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世界人口日1987年7月11日,以一个南斯拉

5、夫婴儿的诞生为标志,世界人口突破50亿。1990年,联合国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1987年9月16日,46个国家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开始采取保护臭氧层的具体行动。联合国设立这一纪念日旨在唤起人们保护臭氧层的意识,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以保护臭氧层世界动物日意大利传教士圣 弗朗西斯曾在100多年前倡导在10月4日“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为了纪念他,人们把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世界粮食日全世界的粮食正随着人口的飞速增长而变得越来越供不应求。从1981年起,每年的10月16日被定为“世界粮食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

6、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为纪念这一有意义的日子,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5年起每年的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什么是白色污染?大量的废旧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以下统称为塑料包装物)在使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给景观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破坏。由于废旧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因此造成的环境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什么在破坏臭氧层?大气平流层中距地面 20-40 公里的范围内有一圈特殊的大气层,这一层大气中臭氧含量特别高。大气平均臭氧含量大约是 0.3ppm,而这里的臭氧含量接近10ppm,高空大气层中 90% 的臭氧集中在这里,所以叫它臭氧层。 臭

7、氧层在保护地球方面具有特别的功能:对于太阳光中与生物无害的可见光和 A 段紫外线,将它们大部分吸收,小部分放行,让它们到达地面杀菌消毒,又不至于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所以说臭氧层是保护地球的无缝天衣。 空调、电冰箱用的制冷剂氯氟烃其商品名叫氟里昂。氯氟烃在低层大气中稳定,游荡 10 年左右的时间进入同温层,直至穿出臭氧层。穿出臭氧层后,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氯氟烃迅速分解,产生氯原子,氯原子极为活泼,专门拆散臭氧分子,使臭氧层逐渐变薄,出现空洞。人类已经把 1500 万吨以上的氯氟烃排放到大气中。进入大气中的氯氟烃,只有一部分参与臭氧层破坏作用,大部分还在大气中游荡,因而,虽然现在很多地方已停止

8、生产和使用氯氟烃,臭氧层仍然会继续遭到破坏。何况,除了氯氟烃外,工业废气、汽车和飞机的尾气、核爆炸产物、氨肥的分解物,其中可能含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甲烷等几十种化学物质,都是破坏臭氧层的因素。空气污染指数是什么?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 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空气污染指数是根据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来确定污染指数的分级数值及相应的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空气质量周报所用的空气污染指数的分级标

9、准是:1、空气污染指数(API) 50 点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一级标准;2、API 100 点对应的污染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二级标准;3、API 200 点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三级标准;4、API 更高值段的分级对应于各种污染物对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影响时的浓度限值。十大环境祸患威胁人类 一、土壤遭到破坏据参考消息报道,110个国家(共10亿人)可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在非洲、亚洲、 和拉丁美洲,由于森林植被的消失、耕地的过分开发和牧场的过度放牧,土壤剥蚀情 况十分严重。裸露的土地变得脆弱了,无法长期抵御风雨的剥蚀。在有些地方,土壤 的年流失量可达每公顷100

10、吨。 化肥和农药过多使用,与空气污染有关的有毒尘埃降落,泥浆到处喷洒,危险废 料到处抛弃,所有这些都在对土地构成一般来说是不可逆转的污染。二、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 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整个人类。据2500名有代表性的专家预计,海平面将升高, 许多人口稠密的地区(如孟加拉国、中国沿海地带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多数岛屿) 都将本水淹没。气温的升高也将对农业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 据预计,1990-2010年,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能源消费将增加一倍,拉丁美洲的能 源消费将增加50%-70%。因此,西方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应加强能源节约技术的转让进程。 我们特别应当采用经济鼓励手段,使工业家们开发改进工业资源

11、利用效率的工艺技术。三、生物的多样性减少由于城市化、农业发展、森林减少和环境污染,自然区域变得越来越小了,这就 导致了数以千计物种的灭绝。因为一些物种的绝迹会导致许多可被用于制造新药品的 分子归于消失,还会导致许多能有助于农作物战胜恶劣气候的基因归于消失,甚至会 引起新的瘟疫。四、森林面积减少最近几十年以来,热带地区国家森林面积减少的情况也十分严重。在1980-1990 年,世界上有1 .5亿公顷森林消失了。按照目前这种森林面积减少的速度,40年以后, 一些东南亚国家就在也见不到一棵树了。五、淡水资源受到威胁据专家估计,从下个世纪初开始,世界上将有四分之一的地方长期缺水。请记住, 我们不能造水

12、,我们只能设法保护水。六、化学污染工业带来的数百万种化合物存在于空气、土壤、水、植物、动物和人体中。即使 作为地球上最后的大型天然生态系统的冰盖也受到污染。那些有机化合物、那些重 金属、那些有毒产品,都集中存在于整个食物链中,并最终将威胁到动植物的健康, 引起癌症,导致土壤肥力减弱。七、混乱的城市化到本世纪末,世界上的大城市将达21个,大城市里的生活条件将进一步恶化:拥 挤、水被污染、卫生条件差、无安全感- 这些大城市的无序扩大也损害到了自然区。因此,无限制的城市化应当被看作是 文明的新弊端。八、海洋的过渡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由于过渡捕捞,海洋的渔业资源正在以令人可怕的速度减少。因此,许多靠摄

13、取海 产品蛋白质为生的穷人面临着饥饿的威胁。集中存在于鱼肉种的重金属和有机磷化合物 等物质有可能给食鱼者的健康带来严重的问题。 沿海地区受到了巨大的人口压力。全世界有60%的人口挤在离大海不到100公里的地 方。这种人口拥挤状态使常常很脆弱的这些地方失去了平衡。九、空气污染多数大城市里的空气含有许多取暖、运输和工厂生产带来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威胁 着数千万市民的健康,导致许多人失去了生命。十、极地臭氧层空洞尽管人们已签署了蒙特利尔协定书,但每年春天,在地球的两个极地的上空仍再次 形成臭氧层空洞,北极的臭氧层损失20%到30%,南极的臭氧层损失50%以上。地球上能危及生命的11种污染物l,一氧化

14、碳大量积累能破坏同温层的平衡;同时,会造成人体的血液循环受损,使人中毒。 2二氧化碳大气中含量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温显著升高,从而使两极冰雪融化,淹没近海土地和岛屿,使人类受害。3二氧化硫大气污染的主要指标。二氧化硫在大气中不稳定,能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4氧化氮包括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多种氮氧化物,是大气中光化学烟雾形成的重要物质,并对呼吸器管有危害。5铅影响酶和细胞的新陈代谢,破坏肾功能及血液的组成。6汞通过食物链逐渐浓缩而污染食品,以来自海洋的食品最严重。积累过多会损伤人的神经系统。7化学农药过量或使用不当,会使鸟类和鱼类中毒,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并通

15、过食物链祸及人类。8石油流入海中形成油膜,使海洋失去调节作用;同时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进而危及人类。9放射性物质放出的a、P、 Y射线损伤人体组织,造成贫血、白细胞增生等,严重时危及生命,是各种污染物质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10砷含砷污水流入江河等水域,饮用后会发生砷中毒,导致腹痛、神经麻痹等。I1铜毒性很强,易蓄积。人若饮用含铜水,会引发骨痛病,造成自然骨折和骨软化。我国生态破坏状况怎么样?一、物种灭绝。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高等植物和野 生动物物种均占世界的10%左右,基保约有200个特有属。然而,环境污染和生 态破坏导致了动植物生境的破坏,物种数量急剧减少,有的物种已经灭

16、绝。据统 计,我国高等植物大约有4600种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占高等植物的15%以 上,近50年来约有200种高等植物灭绝,平均每年灭绝4种;野生动物中约有 400种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近年来,非法捕猎、经营、倒卖、食用野生动物 的现象屡禁不止。广东省吴川县非法出售犀牛角,珠海活熊取胆等案件在国际上 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二、植被破坏。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 盖率仅13.9%。尽管建国后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仍很严重, 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同时,大量林 地被侵占,19841991年全国年均达837万亩,呈逐年上升

17、趋势,在很大程度 上抵消了植树造林的成效。草原面临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 失和风沙危害。三、土地退化。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较为严重的国家,近十年来土地沙 漠化急剧发展,5070年代年均沙化面积为1560平方公里,7080年代年 均扩大到2100平方公里,总面积已达20.1平方公里。40年来初步治理了50多 万平方公里,而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79万平方公里。我国的耕地退化问题也 十分突出。如原来土地肥沃的北大荒地带,土壤的有机质已从原来的5%8%下 降到1%2%(理想值应不小于3%)。同时,由于农业生态系统失调,全国每年 因灾害损毁的耕地约200万亩。 常见的环境污染有哪些?

18、来源有哪些?污水、废气、垃圾、噪声、光污染等,为城市常见污染。来源:(1)污水:生活废水、工业废水、油污及有毒物质和垃圾。(2)空气:工业尾气、汽车尾气、家庭厨房油烟、杀虫剂、新塑料制品、冰箱的氟里昂和各种垃圾、水道的气体。(3)噪声:家庭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噪声(叫卖、鞭炮、商店音响等)(4)光:可见光、激光、红外光、紫外光等。臭氧层有什么作用?它是什么因素引起减少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辐射的绝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免受其害。人类活动导致臭氧层的减少,主要是冷冻剂、喷雾剂、除臭剂等会破坏大气中臭氧的浓度。什么是环境?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的

19、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体。中国环境十大问题?(1)大气污染日益加重 (2)水域污染问题突出(3)垃圾围城现象普遍 (4)噪声污染普遍超标(5)水土流失难以遏止 (6)沙漠化不断扩展(7)生物多样形减少 (8)水源短缺(9)耕地资源减少 (10)森林资源供不应求绿色学校的主要标志是学生切实掌握各种教材中有关环保内容;师生环境意识较强;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校园整洁优美。什么叫赤潮?引起赤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赤潮的危害是什么?赤潮是指海水中的一些浮游生物短时间突发性繁殖,造成水中缺氧使鱼类死亡的现象。引起赤潮的主要原因是海水中有机物特别是氮磷的含量过高。赤潮发生时,游游生物

20、会出神经性毒素,严重时会使鱼类大量死亡,并通过食物链威胁人类。我国的环保方针是什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类。什么是温室效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可以吸收地面散失的热量,但一部分热能重新传回大地,对地面起了保温作用,这种类似暖房温室的效应叫温室效应。相关法律1979年中国通过了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形成了环境保护法律体系。1973年中国的第一个环境标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诞生。截至1998年底,中国历年来共发布国家环境标准412项,现行的有361项,其中环境质量标准10项,污染物排

21、放标准80项,环境监测方法标准230项,环境标准样品标准29项,环境基础标准12项,历年共发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即环境行业标准)34项。 与此同时到1998年,中国共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律6部、与环境相关的资源法律9部、环境保护行政法规34件、环境保护部门规章90多件、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900余件、环境保护军事法规6件,缔结和参加了国际环境公约37项,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为适应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客观需要,1995年和199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分别通过了关于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1997年3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增加了有关“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规定。中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污染者付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依靠群众保护环境。200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为项目的决策、项目的选址、产品方向、建设计划 和规模以及建成后的环境监测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什么叫酸雨?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和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遇到水蒸气会形成含高腐蚀性的酸性沉降物。称为酸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