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乡镇“十三五”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56593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乡镇“十三五”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XX乡镇“十三五”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XX乡镇“十三五”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XX乡镇“十三五”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XX乡镇“十三五”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乡镇“十三五”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乡镇“十三五”发展规划.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乡镇“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我镇将围绕县委“四个百万”产业目标,树立“大空间、大绿色、大生态”发展理念,实施五大工程,破解“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污染治理、农民增收、生态文明建设、小城镇综合竞争力提升”五大难题。努力将XX打造成我县大宗经济作物的主产区、绿色廊道建设的先行区、百万只肉羊供给的核心区、百万亩沙产业发展的示范区。一、目标任务:“十三五”期间,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到2020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0元;农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全镇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0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产业、二三产业

2、收入比重调整到2020年的52%:15%:33%,经济布局进一步优化。加快发展教育。幼儿入托、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不断加大投入,完成校舍改造和设施配套,改善教育教学条件,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2020年年末总人口控制在1.1万人以内。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40。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镇村组道路改造率达到80%以上。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5%。农田灌溉面积达到亩。有线电视、电话和电信宽带入户率分别达到90%、90%、80%以上。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统筹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改造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完成各村卫生室改造。卫生厕所改造率达到80%以上。参加合

3、作医疗的农户和人口比重达到99.5%以上。稳步推进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调动和保护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二、十三五战略重点“十三五”时期我镇发展的战略重点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一)立足农业结构调整,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一是大力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以节水增收为目标,优化种植产业,壮大农民专业经济组织,管理模式上采取“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方式,实现土地入股,农民进社,企业管理的良性循环模式。以GPS定位导航技术应用为主的精品X区面积达到X万亩,以XX等为主的沙漠特色经济林面积达到X万亩,以XX等为主的特色高效产业面积达到X万亩。实现土地资源、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促使种植业结构更加趋于

4、合理;二是加快土地流转步伐。采取“村社联建”和“大户经营、合作社管理、品牌化发展”方式,积极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种养模式,打破区域界限,集中连片,集约经营,最大限度发挥土地产出效益。力争2016-2020年每年培养X个州级示范合作社和X名合作社骨干。力争2016-2020年每年培育一个新示范区。到十三五未,农、林、牧比例调整到50:30:20;.三是深挖地方特色养殖业,打响“绿色、生态、有机”品牌,健全产业体系,创新合作模式,继续壮大X改良整体推进村发展,完善X产业链条,完善“产供销一条龙”的X产业发展模式,实现X产业持续良性发展。继续发展以X

5、X养殖为主的田园生态家禽养殖业,引进规范化农家乐,吸引回头客。在集镇区建立特色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专供本地土特产促销。预计2020年建XX养殖小区X个,百头猪场X个,万只鸡场X个,实现农业生产结构调优、农业特色产业规模调大、农业主导产品品牌调强、农业综合效益调高的目标。(二)树立生态绿色理念,着力发展园林经济。一是从规划入手,体现“大生态、大空间、大绿色”。打造X“一岛、两轴、三区、一屏”绿色发展,即:将镇区打造成万亩绿岛;建成以X公路和X公路为“两轴“的绿色廊道,以X村为核心的苗木产业区;以X村为核心的沙产业种植区,以X村为核心的特色林果产业区,通过逐步增加绿量,带动镇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与变

6、革,打造北部沙漠万亩生态防护林为主的绿色屏障;二是从生态着眼,加快推进绿色廊道建设。将村集体占有的X多亩国有土地有计划的逐年退出,搞生态建设。打造X沿线百米宽幅林带工程,5年内完成全长30公里建设任务,形成“乔灌结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于一体的景观绿化带,建成X公路两侧绿色通道,形成生态廊道。进一步实施北部沙漠全长37公里绿色屏障生态景观工程。栽植X适宜沙漠生长的乔灌木,建成北部沙漠万亩生态保护示范区和10万亩生态旅游观光区;三是从效益考量,发展特色庄园经济。将镇区周边村土地进行流转整合,按照改善生态小环境的要求,发展片区苗木经济,栽植大规格苗木,实施园林绿化。将交通便利、具有

7、一定庄园基础、具备整村搬迁的浪湾村和大庙村通过富民安居工程将农民整村搬迁至镇区,在保持自然村原貌的基础上,将这些村栽植特色林果、花卉等,发展特色庄园经济。(三)切实抓好项目建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一是牢固树立发展抓项目的思想意识,充分发挥镇域区位、信息、土地优势,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州、县政策机遇,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项目建设放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首要位置;二是积极发展新型服务业。加快构建高效便捷的城乡物流体系,提升物流“集、疏、运”能力。快速启动和推进镇区农贸综合大市场建设,组建商贸流通组织,发展农副产品运销业。建设和发展物流配

8、送、机电维修、家政服务、各类中介服务等现代流通服务业,活跃城乡市场;三是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项目、资金、人才的吸引力,使其成为拉动我镇项目建设、经济发展的辐射源;四是积极稳妥地做好项目征地工作,为项目建设创造一个宽松的投资环境。加快城中村的改造步伐,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五是强化项目目标管理,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努力形成抓项目、促发展的社会氛围。2020年力争新建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个,500万元以上的项目3个,50万元以上的项目10个。(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幸福宜居文明乡镇。一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以X文化,人文历史为依托,

9、打响特色鲜明的文化名片。深入挖掘X文化和民团文化,启动建设X风格的商业街和英雄广场,重点打造民团英雄X陈列馆,加大文化与旅游融合力度;二是发展沙生旅游经济产业。加快发展建设现代沙生业观光产业园,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让等种植为主的沙生作物等土特产品成为游客青睐的商品。加快沙产业初级产品的深加工,瞄准ZZ外两个市场,着力推动沙产业向生态友好、休闲观光、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三是开发旅游资源。通过举办沙漠风情旅游节,打响沙漠旅游品牌,依托资源优势,开发沙漠探险、拉力赛、写生、摄影等旅游项目,让沉寂的沙漠焕发活力。利用新建湿地水库契机,开发老虎沟湿地旅游资源,形成集农业休闲观光、生态庄园度假、乡村体验

10、游为一体的发展模式。(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条件。一是道路设施建设。依托Z高速、Z公路,加快*与连接周边地区道路建设,完成Z个中心村X公里道路村村通油路项目建设,争取2017年初全部竣工使用。重新改造养护大桥粮站至X镇主干道X公里;二是小城镇建设。按照城镇化发展之路进行小城镇开发,建成以大庙村为中心,其他三个中心村为辐射点的小城镇发展格局,在集镇区建设2个休闲广场,划定临时停车位,加大危旧房屋改造力度;三是文明创建工作。加大镇容管理力度,强化对农贸市场、街道商贩、车辆管理整顿,争创文明集镇,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公共生活服务设施,新建标准化垃圾中转站和处理站2所,公共卫生厕所2-3处,

11、在镇区主干道增设路灯100盏并正常运行,实施集镇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有序推进商贸区和住宅区的建设,增强集镇的商贸功能,做好中心城镇功能配套建设,将集镇建设成生活、休闲、娱乐、商贸综合功能区,规划建设一处天然气供气站,实施天然气入户工程,供镇区居民生活使用;四是美好乡村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村庄综合整治项目,抓好自治区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继续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工程,着力改善村容村貌。统一规划建设农村安全饮水、电网改造、垃圾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计划新建主管网4条,分支及入村管线长度117公里,实现四个中心村安全饮水覆盖率达90%,预计收

12、益人数7434人。计划在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达到污水无害化处理标准。(六)加强公共事业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一是广播电视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力度,力争到2020年,开通有线电视农户占农户总数90%以上;大力发展通讯网络建设,村村实现宽带上网,农户上网率达80%以上;二是文化教育体育事业。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强学校、文体设施、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教育投入,巩固“普九”成果,全镇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达分别达到95%和97%;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文化体育活动,到2020年,镇建有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全镇有80%以上村有文化活动场所和科技文化阅览室;三是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以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为重点,引导广大育龄妇女自觉参与计划生育管理上来,不断完善“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划生育工作机制,促进计划生育整体水平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