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大还是小》教案.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261223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大还是小》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大还是小》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大还是小》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大还是小》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大还是小》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大还是小》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大还是小》教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大还是小人教(部编版)10大还是小文本分析:大还是小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同时富有教育意义。孩子们都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与此同时,他们也离不开父母的呵护。课文通过3个“有时候”和“更多的时候”把文章紧密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课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方式来展现儿童的内心世界,儿童的内心世界是矛盾的,又是充满趣味的。第2自然段的“大”,第4自然段的“小”,就是这种矛盾的具体体现。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大”和“小”的行为都在其上,可以借助课文插图来展开教学。教学目标:1.认识“时、候”等11个生字和双人旁、竖心旁2个偏旁;会写“自、己”等3

2、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插图,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3.结合生活体验,说说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教学难点:1.会写“自、己”等字。2.说说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时、候”等11个生字,会写“自、己”等3个字。2.认识“彳”“忄”双人旁、竖心旁2个偏旁。借助拼音学习生字,看图感知课文内容。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实际展示,激趣导课。导语:(出示一大一小两个苹果)同学们,这是什么?(苹果。)你们发现了什么呢?(这两个苹果一大一小。)(板书:大

3、小)“大、小”是一对什么词?(反义词。)谁能用这对反义词说一句话?(我的手掌和爸爸的手掌,爸爸的大,我的小。)提示:在学生说话时,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可以是动物身体比大小,可以是胆量比大小,可以是物体体积比大小,可以是作用比大小,可以是眼镜度数比大小等,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过渡:你们认为自己是大还是小呢?说说原因。(指名回答)有位小朋友,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他是怎么回答的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大还是小。2. 板书课题(板书:大还是小),全班齐读。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读课文,认识生字。(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倾听。(2)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出文

4、中的生字,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将每个自然段都读通顺。再读课文,每读完一个自然段,想一想自己知道了什么。在遇到问题的地方做好标记。提示:学生在读书有疑问时,引导学生借助一些符号做好标记。例如,可以用波浪线画出不理解的句子,用着重号标出不理解的词语,用问号标记自己遇到的问题等,为高年级的批注读书打好基础。2.小组合作,组员分自然段轮读课文,相互纠正字音。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组内成员帮助解答。3.组织全班同学交流生字的学习情况。(1)(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读,若有误,其他学生举手正音。 注意:“自”是平舌音,“时、穿”是翘舌音。“时候”中的“候”、“衣

5、服”中的“服”在这里都读轻声。小老师领读,全班齐读。去掉拼音,指名认读,感受“候、服”的读音与之前有什么不同。(2)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运用加减法识字。如:日+寸=时;块-土+忄=快注意:竖心旁是本课新学的一个偏旁。带竖心旁的字,一般和“心”相关,如情、恨、忧等。运用比一比的方法识字。如“自”与“白”“目”,“己”与“已”。“自、己”还可以看作词语“自己”,创设具体的语境来识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运用图文对照的方法识字。如教师出示一堆沙子和一大堆沙子图,引导学生将分别写有“多”“很多”的卡片贴在相应的图片下,让学生建立图片与文字之间的联系,从而体会到“很”有程度加深的

6、意思。注意:“很”的偏旁是双人旁。可以对比单人旁来识记双人旁:亻休、体、他、们;彳很、得、待、行。运用熟字组新词的方法识字。如“时间、感觉、得到、很多、大自然、穿过、快速”,这些词语多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掌握。运用编字谜的方法识字。如“洞穴下边一颗牙”的谜底是“穿”,“一寸日光”的谜底是“时”。字理识字。(课件出示会意字“穿”及老鼠挖掘洞穴的图片)“穿”上面是一个“穴”,表示的是野兽居住的洞穴,下面是“牙”,表示野兽用牙齿来挖掘洞穴,是凿通、凿穿的意思。三、指导写字,正确书写过渡:你们觉得这11个生字中,哪一个字最简单?(己。)组一个词好吗?(自己。)还有哪个生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衣。)

7、现在我们就来写写这三个字。1.引导学生观察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观察字的笔顺规则,再集体交流。2.(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自、己、衣”)教师示范书写并讲解书写规则,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 独体字。横平竖直,中间几横之间的间距要均匀。 独体字。整个字上窄下宽,竖弯钩要圆转。 独体字。整个字的重心落在田字格的正中,撇、捺舒展,呈三角形;注意笔顺,最后一笔是长捺。3.学生描红、写字,教师指导点拨,强调书写姿势要正确。4.小组、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的优点和不足。学生再练写。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随机正音。2.教师指6位学生接力读课文,师生评议。同桌之间对读,对

8、读的过程要关注语气、语调的变化。朗读指导:本文讲述了一个孩子对自己是“大”还是“小”的认识,表达了孩子希望自己快长大的愿望。要读出孩子内心成长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大”和“小”的情感变化,当觉得自己“很大”的时候要读出一种自豪的感觉;当觉得自己“很小”的时候要读出一种儿童对成年人依赖的感觉。在熟读的基础上,通过指导读好几个“有时候”和“更多的时候”,读出文章结构的特点。第一个“有时候”要读出内心的自豪感,第二个“有时候”朗读的时候语调有变化,相比较第一个“有时候”在语调上要稍微短一点,这句话要强调的是“我觉得自己很小”中的“很小”。3.(课件出示插图)引导学生交流:(1)“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

9、很大?(自己穿衣服和自己系鞋带的时候。)(2)“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够不到按钮和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4.(课件出示儿歌)读儿歌,一边拍手一边做动作,加深课文印象。大还是小有时候,我很大,穿衣服,不拖拉,系鞋带,也很快。有时候,我很小,按按钮,够不着,怕雷声,妈妈抱。我是大,还是小?小朋友,来回答!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结:同学们,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个子会长高,我们的知识会增多。但这都不是真正的长大,真正的长大是自立、勇敢和乐于助人。要想让自己快快长大,就不要依赖爸爸妈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照顾比自己弱小的人。今天这堂课,我

10、们学习了生字,朗读了课文,大致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大家的表现都很棒。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自由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2)你是不是也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大,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小呢?跟大家说一说吧。六、巩固提升,作业设计1.玩“我给花园除草”的游戏。教师出示花园图,花朵上分别写有本课生字,草叶上分别写有生字的读音以及一些错误读音,然后指名找出错误读音,教师点击该读音,该读音便消失;找出正确读音,与生字对应,领读。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我”想长大的心情。借助多媒体课件、动画片段理解课文内容。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复习检查。(1)听写词语:自

11、己自白自立上衣(2)出示词语卡片。时候 觉得 自己 很多 穿衣服 快点儿指名认读词语,师生共同纠正字音。开火车读词语,同桌之间相互纠正字音,再小组读词,看看哪组读得最准确。2.激趣导入。过渡:“我”为什么一会儿说自己大,一会儿又说自己小?“我”到底是大还是小?这节课,我们就来仔细研究这两个问题。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分组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一组读第1、2自然段,体会“我”觉得自己很大,第二组读第3、4自然段,体会“我”觉得自己很小;第三组读第5、6自然段,体会“我”既希望不要长大又希望快点长大的矛盾心理。2.学习第1、2自然段。(1)(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指名朗读,师生评价。(2)思考:课

12、文中“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板书。(板书:穿衣服系鞋带)(自己穿衣服、系鞋带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大。)(3)交流:“我”为什么觉得自己很大?(因为“我”能做很多事情,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4)拓展:你有过觉得自己很“大”的时候吗?举例说明。(我帮助妈妈拖地、洗碗、擦桌子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大;我自己独自去上学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大。)(5)情感体悟:当你觉得自己很大的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受?(很自豪。)你也来体验一下这位小朋友的心情,带着自豪的语气读一读这两段。(男女生赛读)3.学习第3、4自然段。(1)(课件出示第二幅插图)教师领读,指导学生读出无奈、胆怯的感受。(2)思

13、考:“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板书。(板书:怕雷声难按钮)(够不到按钮、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小。)(3)交流:“我”觉得自己很小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我”有很多事情做不到,胆子小。)(4)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你还有哪些时候觉得自己很小?(5)句式练习:“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我的时候,我的时候,我觉得自己。(6)结合第1、2自然段,引导学生交流:“大”和“小”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合理吗?你能用自己的经历说一说吗?生1:我有时候胆子很大,能在公交车上要求叔叔给爷爷、奶奶让座;有时候胆子又很小,晚上需要开灯才敢一个人睡觉。生2:

14、当我把好吃的好玩的让给弟弟、妹妹时,妈妈说我长大了;当我和小伙伴玩得满身泥土的时候,妈妈又说我真是小孩子。4.学习第5、6自然段。过渡:我们团结协作,进一步弄懂了上节课提到的两个问题,大家都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不过,从这节课开始,老师给大家提出了两个小问题,还有谁记得是哪两个小问题吗?(1)课件出示问题,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自主作答。“我”什么时候希望自己不要长大?(希望永远待在爸爸、妈妈身边,不离开他们。)“我”什么时候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希望帮助爸爸、妈妈分担生活的担子,让他们不要那么辛苦。)(2)对比朗读5、6自然段。指导:第5、6自然段表达了“我”矛盾的心理,从表情、声音高低的变化中体现

15、对比朗读。(3)小组讨论交流:你有没有希望自己不要长大的时候?你什么时候又希望自己快点儿长大?生1:爸爸教我骑自行车的时候偷偷放手,害得我跌了一跤,这个时候我就希望自己不要长大,这样爸爸就会永远骑自行车载我了。生2:看到爸爸、妈妈每天早出晚归,有时候甚至工作到深夜,我就想快点儿长大,好帮他们分担一下。意图:问题引路,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的习惯,避免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理解文意。小结:我们觉得自己有时候很大,有时候很小。这是一种正常的想法。随着我们的长大,我们可以做的事情会越来越多,但在我们的力量和范围内还是会有些事情能做到,有些事

16、情做不到。我们能做的事情,尽量去做就好。5.班级开展“怎样才算长大”的交流会。教师引导学生自由交流,尽情说一说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指名说一说,同意的学生表示赞同或做补充,不同意的学生说出其他意见,教师对此可以适当引导。6.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我”,投入课文情境中朗读。三、欣赏儿歌,拓展提升过渡:小朋友们,这篇课文从孩子的视角,描写了“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小”,表现了“我”矛盾的心理。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样才算“大”。读读下面的儿歌,感受一番吧!1. (课件展示儿歌)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我长大了一岁小鸟,小鸟

17、,看见我,不要乱飞。再也不捉你们了,我长大了一岁。小弟,小妹,看见我不要抹眼泪。再也不欺负你们,我长大了一岁。爸爸、妈妈,我长大了一岁。大孩子做的事,我都要学会。2.考考你的判断力,把句子补充完整。(在横线上填“大”或“小”)(1)我照顾生病的小妹妹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2)我哭鼻子的时候,我挑食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3)我要玩具小熊陪我睡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4)我整理书包、早上起床后叠被子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3.互相评说。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同伴的经历,说一说,你什么时候觉得他(她)很大,什么时候觉得他(她)很小。你的同伴又会同意你的看法吗?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激

18、发识字兴趣,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教学重点)师:看到小朋友们能正确地读出这篇课文,老师心里可高兴了。不仅我高兴,连藏在这篇课文里的11个生字娃娃也为你们高兴呢。瞧,它们出来了!(课件出示生字:时、候、觉、得、自、己、很、穿、衣、服、快)师:没有拼音,你们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别急,试着读一读吧。(学生认读,教师巡视)师:刚才老师看到有几位小朋友皱起了眉头,看来是碰到了不会认的字。不过没有关系,只要我们动动脑筋,想想办法,就一定能认识它们。请你想一想:如果碰到了不会认的字,你会怎么办呢?生1:我会看书上的拼音,然后拼读。生2:我会向您请教。生3:我会问旁边的同学。师:你们真聪明,一下子想出了这么多好

19、办法。有了这么多好办法,老师相信你们一定都能跟这些生字娃娃交朋友。好,赶快行动,想办法和这些生字娃娃交朋友吧。(学生自由认读生字,有的大声认读,有的在看书上的拼音,还有的问起了旁边的同学,老师一会儿看看这个小朋友,一会儿问问那个小朋友)师:你们学得这么认真,一定都和生字娃娃交了朋友。老师想来检查一下,请把书合上。看,生字娃娃都跑到老师这里来了。(出示生字卡片)能叫出它们名字的请举手。(生举手,师指导认读,正音)师:会认了这些生字娃娃的名字,那这些生字娃娃的模样我们又该如何去记住呢?(课件出示生字:很、得)师:你有什么发现吗?生:它们长得很像。师:是呀,这两个生字娃娃长得这么像,怎么把它们区分开

20、呢?生1:我发现这两个字的右边不一样。只要记住它们的右边各是什么就记住这两个字了。生2:我有一个好办法,我编了两句顺口溜,就分清它们了:捺很长,日一寸。师:你能解释一下吗?生2:“很”字右边最后一捺很长,日一寸就是“得”的右边。师:你真聪明。我们该怎样记住其他生字娃娃的模样呢?生1: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时”。“日”加“寸”就念“时”,时间的“时”。生2:我会用猜谜语的方法记“穿”字:牙戴上帽子。生3:我会用换一换的方法记“快”字:将“块”的“土”换成“忄”就成了“快”。师:小朋友们真会学习,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些生字娃娃的模样,它们可喜欢你们了。这不,它们带上自己的伙伴一起来跟你们见面了。(课件出

21、示词语:时候、觉得、穿衣服、自己、很小、快点儿)师:谁能带着大家读一读?(生举手读)赏析: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文字是枯燥的书写符号。对儿童来说,识字不像看动画片、听故事那么有趣。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形象化的图片、动作、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的形象思维,让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好玩起来,有趣起来,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又尊重孩子爱玩好动的天性。这个片段的精彩之处在于,教师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愿望,学生自主选择识字方法,体验识字过程中的快乐,使识字成为一种精神享受和生活需要。学生津津

22、有味地参与、兴致勃勃地识记生字,一个个情绪激动,兴致盎然,在脑海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增强了感性认识,不但认清了字形,了解了字义,更感受到了汉字中蕴含的智慧和情趣。在本课教学中,我以朗读作为理解课文的主线,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对比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把生字、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在教学生字时,我启发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编字谜等方法识记字形,不仅令课堂充满趣味,还让学生牢固掌握新知,一举两得。在教学课文时,我主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经历,分组交流,结合自身经历再来理解课文,学生从中得到共鸣,更能准确理解作者的矛盾心理,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大还是小(人教部编

23、版)10大还是小课文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了一个小朋友心里的真实想法。本文通过生活中的几件小事写出了一个渴望长大的孩子的内心世界。文章虽然浅显,但读起来充满情感,节奏明快。在文中,作者把自己的感受以对比的形式写出来,结构一致,给人一种节奏美和一种活泼生动的语言美。让学生自主识字,在探究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课文,感知成长的含义。【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识11个生字,学写3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大、小”的意义,激发学生思考成长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

24、观】感受小主人公要长大的心情,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重点识字与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感受小主人公要长大的心情,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师:字词卡片及课件。学生:预习课文。2课时1认读生字,学会正确书写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新朋友,他是谁呢?课件:出现可爱的小马东,“大家好,我的名字叫马东。”师:你们喜欢他吗?他的名字叫什么?课件出示:马东:“我有一个很苦恼的问题,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可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很小,这是为什么呢?”师:同学们,你们能帮马东找到答案吗?我们快来课文里看一看吧!二、初读课文,识字1自己试着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

25、字,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来。2听读识字。师:大家听着录音,用心记下你不认识的生字的读音。(放录音)你打败了哪些“生字拦路虎”?请大声喊出它们的名字。(将扫描的课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学生交流:我认识了第几段第几行的什么字)谁还有不认识的字?大胆找出来。(学生反馈不认识的字)这是哪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就由他来请一位同学当小老师教他。3出示词语。(课件显示。从课文中将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摘出来,生字设置成红色,带拼音。)全班齐读,遇到穿彩色衣服的生字,用心记一记。(词语接龙:男、女生轮流读)4出示11个生字。(课件显示。将每个生字放在一粒种子中,学生每读对一个字,种子就破土而出,长成小芽芽。)师:这几个生字

26、非常调皮,它们钻到了小种子里,小朋友读对了,种子就会变成小芽芽。你觉得哪个生字最难记,就勇敢地站起来读。(全班活动)5(游戏:生字卡片开火车)导语:小司机,快坐好,生字卡片开火车,呜(火车头到哪一行,哪一行就开火车读)三、朗读课文1师:你们学得真好,生字宝宝都愿意和你们做朋友,它们很高兴,我们也高兴,就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课文吧!(全班齐读)2思考:老师也想读读,你们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读?(分角色朗读、接读。)四、指导写字屏幕出示:自、己、衣。(1)学生认读。(2)观察: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学生任选)(3)指导书写:课件演示“自、己、衣”的笔顺。一遍:请看清字的笔顺。二遍:请认真看每一

27、笔画的书写位置。(4)学生书空后描写书上的字。(5)师:你觉得哪个字的哪一笔画最容易写错?你想提醒大家什么?(6)在作业本上练习书写。(7)反馈:投影学生写的字,鼓励学生再写一遍。教师巡视指导。五、课堂作业设计1朗读课文。2写出下列生字的笔顺,并填空。(1)自:_,共()画。(2)己:_,共()画。(3)衣:_,第二画是()。大还是小自己衣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主人公要长大的心情,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复习导入1点名认读生字、词语。2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本课生字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进入课文,具体来看看我们的新朋友马东的烦恼吧!二、朗读感悟1学习第一自然

28、段。(1)提问:谁来读这一自然段?(指名读)谁能说说它写了什么内容?(2)点名说。(3)小结:课文开头就写出了马东小朋友的感受: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大。(4)齐读第一自然段。2学习第二自然段。(1)思考:他在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2)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3)点名读,指导读出自己的感受。3图文结合,学习第三、四自然段。(1)(出示课文“够不到按钮”图)谁能看图说一说如果你够不到按钮的话,会怎样做?(2)(出示第三自然段)提问:谁愿意读读这一自然段?(指名读)谁能说说它写了什么内容?(3)思考:他又在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出示第四自然段)指名读,指导读出自己的感受

29、。(4)小结:这两段与一、二自然段形成鲜明对比,具体讲出了马东小朋友的烦恼: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大,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小。4学习第五、六自然段。(1)(出示第五、六自然段)指导朗读,注意读出马东小朋友的矛盾心理。(2)思考:马东小朋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你们平时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吗?(3)小组交流,点名说。(4)小结:这两段写出了马东小朋友想长大又不想长大的矛盾心理。5全班齐读课文。三、课后延伸,拓展生活1说一说自己在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又觉得自己很小?2教师总结:当我们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时候,当我们能够照顾好自己或照顾别人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很大。当一些小事我们还做不到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很小。大还是小大:穿衣、系鞋带小:够不到按钮、听到雷声喊妈妈本篇课文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是“大”还是“小”的思考,让学生走进课文,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在生字识记环节,教师利用借助拼音识记和熟字识记方法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关于课文中“我”很大还是很小这个问题,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分小组朗读、引导学生进行总结等方式,分析原因,期待能让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熏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