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罐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程序.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261766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储罐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程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储罐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程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储罐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程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储罐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程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储罐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程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储罐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程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罐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程序.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储罐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程序SDB/RP/QC/WJ/02目 录1.0 目的及适用范围32.0 编制依据33.0 人员及职责34.0 质量控制程序75.0 质量记录86.0 修改注释81.0 目的及适用范围1.1 为有效地控制本油灌工程的无损检测质量,特制定本程序。1.2 本程序适用于油灌无损检测的质量控制。2.0 编制依据 SDB/RP/CTRU/WJ/01 管道无损检测施工程序 GB3323-87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GB4792-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1999)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 SH3501-2001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HG20225-95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28-90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12605-90钢管环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工艺及质量分级 劳锅发1993441号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 SY 4056-93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对接焊缝射线照相及质量分级 国务院令第373号(2003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3.0 人员及职责3.1 人员要求3.1.1 无损检测

3、人员应按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考核合格,并取得所从事检测方法相应级别的检测资格证书,无损检测人员按技术等级分为、级。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的各技术等级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责任,现场操作人员必须具备I级或以上的资格。3.1.2 检测人员应按规定体检合格后才能上岗。从事磁粉、渗透检测工作的人员不得有色盲、色弱。检测人员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0,并要求距离400 mm 能辨别出高为0.5 mm 、间隔为0.5 mm 的一组印刷体字母。3.1.3 射线检测人员必须经由国家卫生防护部门培训,取得国家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3.1.4

4、 进行检测的各种检测方法至少有两个II级或以上持证人员。3.2 岗位职责3.2.1项目检测负责人岗位职责a. 任职条件:具有高中技校以上文化程度,具备至少有RT、UT-级持证资格,有五年以上检测工作经历。b. 及时了解所在项目所需检测手段及检测工作量,负责制定所在项目的无损检测人员、设备和器材计划,并及时上报检测队。c. 全面负责本项目工程的施工生产和管理工作。根据施工生产计划,合理安排本项目检测人员的工作,组织制定并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管理措施。d. 负责做好所领用的各种设备、器材的登记工作及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e. 严格按标准、规范和质量文件要求检测,确保该项目无损检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对

5、本项目的安全、质量负责。f. 做好与所在项目部(工地)的各项协调工作,服从指挥,诚信服务。g. 做好各项检测的质量统计工作的数据收集,及时向所在项目部反馈有关质量信息。h. 负责督促检查有关检测人员做好各项检测工作的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交工资料的整理。i. 负责委托更改的签单工作,并妥善保管。为结算提供可靠依据。j. 严格控制生产成本。节约人力和材料。做好工程材料的使用记录和考勤,项目完工后以书面形式总结上报检测队。k. 督促本项目检测人员的技术、业务学习。3.2.2项目无损检测责任师(或责任人)的岗位职责a. 在公司无损检测质量负责人和专业无损检测责任师领导下,贯彻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b.

6、 编写项目无损检测专用工艺技术文件,由公司专业无损检测责任师审核、无损检测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组织实施。c. 对标准、规范、技术文件贯彻和执行的准确性负责。d. 对项目无损检测工艺纪律进行监督、检查,有权提出奖惩意见,并对工艺纪律的执行负责。e. 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填写无损检测报告,在公司专业无损检测责任师授权的情况下代理审核检测报告。审核检测部位图上的检测位置、检测比例及检测方法是否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f. 参加竣工项目的交工验收和质量等级认证,对无损检测交工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可追溯性负责;g. 保持与工程项目质保工程师的日常信息沟通。3.2.3无损检测操作员岗位职责a. 在项目无损检测负责人的

7、带领下,严格按无损检测的有关的标准、规范和检测工艺进行现场作业。b. 按下达的委托书,到现场进行察看,确认检测现场情况,如不符合施工要求,及时与相关人员协商解决后才能进行检测。c. RT作业时,应严格执行无损检测工艺规程,合理布片,记录好检测条件并做好标识工作,做好安全防护的设置。 d. 检测操作完毕,应整理现场检测记录,清理现场,擦拭设备并整齐存放。e. 每次RT作业完毕,及时把胶片与暗室人员交接。积极配合协助评片人员了解现场情况。f. 对检测的位置、字码标志和原始记录等检测数据的正确性负责。g. 记录每次检测的工作情况,包括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对仪器设备的完好性负责。h. 负责在用探伤仪

8、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定,搞好现场探伤室的清洁卫生,经常保持整洁。i. 服从安排、遵守纪律,诚信服务,注重质量和安全。3.2.4评片员岗位职责a. 任职条件:具备RT-II级持证资格,并有二年以上检测工作经历。b. 负责项目工程底片的评定工作,严格按标准进行评定,并对报告结果负责。 负责底片的评定结果和质量片的原始统计工作,及时发出返修通知和需补拍质量片交相关人员并留底存档。c. 负责对所检测的布片图标注检测部位编号。d. 对评片中的疑点,应与其他评片人员探讨评定,若不能解决,应及时请示上一级无损检测责任师(III级人员)作出裁决。e. 负责编制检测报告,整理核对及保管检测资料和底片。f.

9、及时汇总整理检测资料,按规定程序归档。g. 搞好评片室的卫生,保持室内器具的整洁。h. 服从安排、遵守纪律,诚信服务,注重质量和安全。3.2.5暗室操作员岗位职责a. 任职条件: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无损检测I级持证资格,有一年以上检测工作经历。b. 严格遵守有关暗室操作的规程和守则,做到认真细致,严禁违章操作。c. 负责显定影液的配制,及时检查胶片、药品、增感屏、暗袋等检测材料的有效性。d. 负责清点入室胶片和出室底片的数量,做好暗室处理记录,及时处理入室胶片和按需切装胶片。e. 按配方规定配制显影液、定影液、脱水剂等药品。并按洗片的具体情况及时补充或更换各种药液。f. 每次洗片前先确认

10、药液温度和药液量,工作过程中一旦发现不能自行处理好的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向项目无损检测负责人汇报,待分析解决后再继续进行有关工作。g. 切装好的胶片和未切装胶片应放在规定的地方,并尽量侧立摆放。h. 负责保持暗室卫生整洁,应当劝告和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暗室。i. 服从安排、遵守纪律,诚信服务,注重质量和安全。3.2.6检测项目部的职责a. 负责承接检测委托书,合理安排检测资源,对检测过程进行控制;b. 严格按技术质量规范组织检测,合理安排检测工序,协调处理检测衔接中的质量问题,确保不符合规定不投用、不转序,对工作质量负责;c. 对项目检测工作的进度、质量、技术、安全负责。3.2.7检测班组的质量职责

11、a. 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检测,对工艺纪律的执行负责;b. 组织好自检、互检,配合做好检测工作,做到文明地实施检测;c. 认真做好原始数据的收集和记录的填写,对记录数据的真实性负责;d. 对班组的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负责;e. 督促检查操作者维护、保养施工设备,不得带病作业,对检测设备的安全使用负责。4.0 质量控制程序4.1无损检测质量控制图及各种无损检测方法(RT、UT、MT、PT)质量控制图见附图1附图5。4.2 无损检测委托书的质量控制检测项目部负责人接到委托书后,应与项目无损检测责任师(或责任人)一起审核检测委托书的内容是否齐全清楚,并核对检测部位采用的检测方法、检测时机、检测条件、检

12、测标准、检测比例、检测数量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后,才能进行无损检测。4.3 检测准备4.3.1 编制无损检测工艺。检测工程开工前,项目无损检测责任师(或责任人)应根据检测工程的特点、标准规范的要求编制无损检测专用工艺方案或无损检测程序,由公司无损检测专业责任师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在规定的检测工程中实施;并根据各种不同检件的特点、规格、检测方法编制检测工艺卡,指导检测人员进行现场检测。4.3.2 现场检测的准备a. 检测部位的表面状况应符合所采用检测方法的检测要求,否则,应对其表面进行处理。b. 确认现场检测的安全设施、条件应符合所进行检测方法的要求。c. 检测人员的控制按3.1条的要

13、求执行。d. 实施检测的仪器设备应满足现场检测的要求。e. 准备所需的记录表格。4.4 现场检测的质量控制4.4.1 严格按各项检测工艺的要求进行检测;射线检测在现场拍片完成后,还应按暗室处理工艺进行暗室处理。必要时项目检测责任师(或责任人)应进行监督和检查。4.4.3 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必须按规定进行现场标识。4.4.4 现场检测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作业,射线检测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5.0 质量记录5.1 现场检测人员必须用公司规定的记录表格认真做好现场检测的原始记录,射线检测还应做好初评记录,并做到完整、规范、清楚。项目检测责任师(或责任人)要对记录及时进行认真审核,发现问题要及时进

14、行处理。5.2 检测报告的质量控制5.2.1项目检测责任师(或责任人)负责组织有关人员用公司规定的检测报告表格依据检测记录编制检测报告;当业主有特殊的要求时,也可用业主提供的检测报告表格来编制。5.2.2检测报告由公司无损检测责任师或其授权的具备资格条件的人员进行审核签字后,由公司无损检测技术负责人或其授权的人员签发(批准),并盖章。5.3 检测报告交付 检测报告签发盖章后,由项目检测负责人交付委托方,并做好交付记录。5.4 检测资料存档各种检测质量记录(如无损检测工艺方案或无损检测程序、检测工艺卡、检测原始记录、初评记录、返修单、底片、检测报告和检测部位图)应按公司的档案管理规定进行归档管理

15、。6.0 修改注释 如本程序有与设计、施工、现场要求以及业主的要求不符,本程序必须进行修改。附件1 无损检测过程质量控制程序图签订检测合同或委托受理C、G监察机构/备案G检测作业准备与顾客沟通(调查技术要求)E、G缺陷初评、记录控制G受检设备现场条件调查、档案资料审核G检测方案及专用工艺编制H、审核F、批准A AAZHUEN 准ZHUEN标准、记录表、工艺卡控制H检测部位条件控制G、H作业人员资质条件控制D、H仪器、试块器材条件控制D、G分析不符合原因,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F安全设施条件控制GMT/PT检测评定检测作业实施质量记录控制H底片评定工艺执行控制H复评(审核)控制F迹痕分析控制H部位

16、标识控制G缺陷记录控制G判定结果、审核控制F底片象质控制H安全作业控制G数据验证控制H图象分析控制H缺陷记录、审核控制FUT检测评定编制检测报告H报告资料交用户G报告审核F、签发盖章A检测资料存档C检测合同或总委托评审C检测报告抽查B制定纠正预防措施A NO OK OK 怀疑检测结果不正确 NO注:质量控制图中的英文字母代表责任部门或人员,它们分别表示:A-技术负责人,B-质量负责人,C-综合办公室,D-检测队(生产管理),E-中心试验室(技术管理),F-检测责任师。-检测项目部,-项目检测责任人附件2: RT质量控制流程图 RT委托I NO 受理审核委托G OK 编制工艺(卡)H 返修I N

17、O 审批工艺(卡)F OK设备、器材、防护设施等准备G 现场拍片、记录、标识G 暗室处理G 返修通知单(需返时)G 底片初评记录G、审核F或监督抽查B NO底片标识、底片的质量G 分析原因、采取 纠正预防措施F OK 怀疑结果不正确 缺陷不合格(超标)检测结果评定G、审核F 结果正确 检测报告编制G、审核F、签发A或监督抽查B报告资料移交委托方G、存档C注:质量控制图中的英文字母代表责任部门或人员,分别表示为:A-技术负责人,B-质量负责人,C-综合办公室,D-检测队(生产管理),E-中心试验室(技术管理),F-检测责任师,-检测项目部,-项目检测责任人,I-委托方(顾客)附件3: UT质量控

18、制流程图 UT委托I NO 受理审核委托G OK 编制工艺(卡)G 返修I NO 审批检测工艺(卡)G OK 试块、仪器、器材、检测面等准备 G 调整仪器、绘制距离-波幅曲线G UT现场作业G 返修通知单(需返时)G NO 灵敏度、探头 参数等校验G OK 分析原因、采取 纠正预防措施F 记录G 怀疑结果不正确 缺陷不合格(超标)检测结果评定G审核F 结果正确 检测报告编制H、审核F、签发A或监督抽查B 报告资料移交委托方G、存档C 注:质量控制图中的英文字母代表责任部门或人员,分别表示为:A-技术负责人,B-质量负责人,C-综合办公室,D-检测队(生产管理),E-中心试验室(技术管理),F-

19、检测责任师,-检测项目部,-项目检测责任人,I-委托方(顾客)附件4: MT质量控制流程图 MT委托I NO 受理审核委托H OK 编制工艺(卡)H NO 审核检测工艺(卡)F 返修I OK 设备、器材、磁粉准备 或磁悬液配制G NO 仪器及灵敏度测试G MT现场作业G NO 返修通知单(需返时)G 仪器及灵敏度校验G OK 分析原因、采取 记录G 纠正预防措施F 怀疑结果不正确 缺陷不合格(超标)检测结果评定G、审核F 结果正确 检测报告编制G、审核F、签发A、或监督抽查B 报告资料移交委托方G、存档C 注:质量控制图中的英文字母代表责任部门或人员,分别表示为:A-技术负责人,B-质量负责人

20、,C-综合办公室,D-检测队(生产管理),E-中心试验室(技术管理),F-检测责任师,-检测项目部,-项目检测责任人,I-委托方(顾客)附件5: PT质量控制流程图 PT委托I NO 受理审核委托F OK 编制检测工艺(卡)H 返修I NO 审核检测工艺(卡)G OK检测面、器材等检测准备G NO 渗透剂性能测试G 返修通知单(需返时)G OK预清洗渗透去除多余渗透剂显象观察记录 G NO 渗透剂性能校验(有必要时)G分析原因、采取 OK 纠正预防措施F 后处理 怀疑结果不正确 缺陷不合格(超标)检测结果评定G、审核F 结果正确 检测报告编制G、审核F、签发A、或监督抽查B 报告资料移交委托方G、存档C 注:质量控制图中的英文字母代表责任部门或人员,分别表示为:A-技术负责人,B-质量负责人,C-综合办公室,D-检测队(生产管理),E-中心试验室(技术管理),F-检测责任师,-检测项目部,-项目检测责任人,I-委托方(顾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