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池的设计.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266204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浮池的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气浮池的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气浮池的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气浮池的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气浮池的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浮池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浮池的设计.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环保设备设计与应用课程设计目 录第一章设计任务书31.1 设计题目31.2 设计资料31.3 设计内容31.4设计成果3第二章设计说明与计算书42.1 设计原理及方案选择42.1.1设计原理42.1.2方案选择42.2设计工艺计算52.2.1供气量与空压机选型52.2.2溶气罐62.2.3气浮池72.2.4附属设备8第三章参考文献10第一章 设计任务书1.1 设计题目加压溶气气浮设备的设计(平流式)1.2 设计资料某工厂污水工程拟采用气浮设备代替二沉池,经气浮实验取得以下参数:溶气水采用净化后处理水进行部分回流,回流比0.2,气浮池内接触时间为5min,溶气罐内停留时间为3min,分离时间为

2、15min,溶气罐压力为0.4Mpa,气固比0.02,温度30。设计水量780m3/d。1.3 设计内容(1)确定设计方案;(2)气浮设备的设计计算;(3)系统设备选型,包括水泵、溶气释放器、溶气压力罐、空压机及刮渣机等;(4)计算书编写,计算机绘图。1.4设计成果及要求(1)设备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参数选择合理,条理清楚,计算准确,并附设计计算示意图;提交电子版和A4打印稿一份。(2)气浮系统图和气浮设备结构详图(包括平面图、剖面图);要求表达准确规范;提交电子版和A3打印稿一份。第二章 设计说明与计算书2.1 设计原理及方案选择2.1.1设计原理气浮过程中,细微气泡首先与水中的悬浮粒子

3、相粘附,形成整体密度小于水的“气泡颗粒”复合体,使悬浮粒子随气泡一起浮升到水面。由此可见,实现气浮分力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在水中产生足够数量的细微气泡;二是必须使待分离的污染物形成不溶性的固态或液态悬浮体;三是必须使气泡能够与悬浮粒子相粘附。气浮法的净水效果,只有在获得直径微小、密度大、均匀性好的大量细微气泡的情况下,才能得到良好的气浮效果。(1) 气泡直径 气泡直径愈小,其分散度愈高,对水中悬浮粒子的粘附能力和粘附量也就愈大。(2) 气泡密度 气泡密度是指单位体积释气水中所含微气泡的个数,它决定气泡与悬浮粒子碰撞的机率。由于气泡密度与气泡直径的3次方成反比,因此,在用气压受到限

4、制的条件下,增大气泡密度的主要途径是缩小气泡直径。(3) 气泡的均匀性 气泡均匀性的含义,一是指最大气泡与最小气泡的直径差;二是指小直径气泡占气泡总量的比例。大气泡数量的增多会造成两种不利影响:一是使气泡密度和表面积大幅度减小,气泡与悬浮粒子的粘附性能和粘附量相应降低;二是大气泡上浮时会造成剧烈的水力扰动,不仅加剧了气泡之间的兼并,而且由此产生的惯性撞击力会将已粘附的气泡撞开。(4) 气泡稳定时间 气泡稳定时间,是将容器水注入1000ml量筒,从满刻度起到乳白色气泡消失为止的历时。优良的释放器释放的气泡稳定时间应在4min以上。(5) 溶气利用率,是指能同悬浮粒子发生粘附的气泡量占溶解空气量的

5、百分比。常规压力溶气气浮的容器利用率通常不超过20%,其原因在于释放的空气大部分以大直径的无效气泡逸散。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将溶气压力提得很高,也不会明显提高气浮效果。相反,如能用性能良好的释放器获得性质良好的细微气泡,就完全能够在较低的溶气压力下使容器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从而实现气浮工艺所追求的“低压、高效、低能耗”的目标。2.1.2方案选择按照加压水(即溶气用水)的来源和数量,压力容器气浮分为:全部进水加压、部分进水加压和部分回流水加压三种基本流程。在全部进水加压时,投入了混凝剂的原水加压至196392kPa(表压),与压力管道通入的压缩空气一起进入溶气罐内,并停留24min,使空气溶于水。溶

6、气水由罐底引出,通过释放器减压后进入气浮池。这种流程虽有溶气量大的优点,但动力消耗大,絮凝体容易在加压和溶气过程中破碎,水中的悬浮粒子容易在溶气罐填料上沉积和堵塞释放器。因此,目前已较少采用。仅对部分进水加压,是从源水总量中抽出1030%作为溶气用水,其余大部分先进行混凝处理,再通入气浮池中与溶气水混合进行气浮。这种流程的气浮池常与隔板混凝反应池合建。它虽避免了絮凝体容易破碎的缺点,但仍有溶气罐填料和释放器易被堵塞的问题,因而也较少采用。部分回流水加压,是从处理后的净化水中抽出1030%作为溶气用水,而全部原水都进行混凝处理后进行气浮。这种流程不仅能耗低,混凝剂利用充分,而且操作较为稳定,因而

7、应用最为普遍。由于部分回流水加压气浮在工程实践中应用较多,并且节省能源、操作稳定、资源利用较充分,所以本次设计采用部分回流水加压气浮流程。在溶气罐的选择方面:压力溶气气浮的供气方式可分为空压机供气、射流进气和泵前插管进气三种。三种供气方式的选择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采用填料溶气罐时,以空压机供气为好。反之,当受水质限制而采用空罐时,为了保证较高的溶气效率,宜采用射流进气;而当有高性能的溶气释放器能保证较高的溶气利用率,且处理水量较小时,则以泵前插管进气较为简便、经济。本设计由于采用空压机供气,而且采用部分回流水加压工艺,因而采用溶气效果较好的填料罐。2.2设计工艺计算2.2.1供气量与空压机

8、选型 1溶气水需用量式中: G/S气固比, G/S=0.02 最大设计进水量,780=32.5 分别为原水、出水SS浓度 160mg/L ,=10 mg/LP溶气压力,MPa f溶气效率,取0.6空气在水中的饱和溶解量,30下15.7L/2实际供气量 式中:实际所需供气量,L空气/d 溶气效率,在30和35表压下,取填料罐0.853.空压机选型Qa=1.25Qa/60000=1.251.49241.3/2400000=0.00673m3/min式中:空压机额定供气量, 空压机安全系数,一般取1.21.5,这里设计取1.4 1.25空气过量系数根据额定供气量0.00673m3/min和操作压力0

9、.4MPa,选择电动标准型EAS10空压机2.2.2溶气罐按过流密度计算:1) 溶气罐直径(内径)式中:溶气罐内径,mL过流密度,这里取填料罐L1202) 溶气罐高度H=2h1+h2+h3+h4式中:罐顶封头高,m .目前多采用以内径为公称直径的椭圆形封头。按【JB115473】规定,封头高度与公称直径的关系: h1 :曲面高度 ;h2:直边高度:壁厚 。 由0.20 m 查表取 h1100 h2=0 =12 则 罐底封头高度 布水区高度,取0.25 溶气区高度,取1.0 则H=2h1+h2+h3+h4=2*0.112+0.3+1+1=2.524m ,符合高径比应大于2.54选用上海环境保护设

10、备厂生产的RG400型溶气罐,采用阶梯环填料。2.2.3气浮池(1) 气浮池用挡板或穿孔墙分为接触室和分离室 接触区容积Vc-气浮池内接触时间,T2=5 min 分离区容积Vs-分离室内停留时间,T2=15 min 气浮池有效水深 =1.35m 分离区面积As和长度L2 取池宽B=2.5m,则分离区长度:L2= As/B=2.78接触区面积Ac和长度L1 浮选池进水管:Dg=200,v=0.9947m/s 浮选池出水管:Dg=150 集水管小孔面积S取小孔流速v1=1m/s取小孔直径D1=0.015m,则孔数个孔数取整数,孔口向下,与水平成45角,分二排交错排列 气浮池总高:保护高度,取0.3

11、0.4m。本设计中取=0.3m有效水深,m;池底安装出水管所需高度,取0.3m。图1 气浮池计算草图2.2.4附属设备1.刮渣机选型气浮池宽度为4m,气浮池壁厚度取400mm,则刮渣机跨度应为 4+0.4=4.4m此设计为矩形气浮池,所以采用桥式刮渣机刮渣,此类型的刮渣机适用范围一般在跨度10m以下,集渣槽的位置在池的一端。2. 集水装置(1)进水装置气浮池常用的进水方向为底部进水。废水在接触室中的上升流速较小,在接触室中停留时间应大于60s。进水管内径:D=4(Qmax+q)/u1/2=4(780+111.2)/864001.51/2=0.094m=94mm(2)集水装置本设计中气浮池的集水

12、装置采用200的铸铁穿孔管。集水管中心线局池底200mm,相邻两管中心距为0.5m,沿池长方向排列。 取6根核算中心距:气浮池集水管根数取6根,这每个集水管的集水量:q0=(Qmax+q)/6=(780+111.2)/(864006)=0.0069m3/s集水孔孔口流速:取每个集水管的孔口总面积:取W=q0/v0=0.0069/(0.632.13)=0.0051m2单个孔眼面积:取d0=18mm=0.018m则每根集水管的孔眼数:n=w/w0=0.0012/2.5410-4=4.8 取5个由于孔眼沿管长开两排,两排孔的中心线呈夹角。集水管的有效长度L=2.62m,则孔距:l0=L/(n0/2+1)=2.62/3.5=0.75m3.溶气释放器由于本设计采用回流水加压系统,回流水SS10mg/L,故选用TS78型高效溶气释放器。第三章 参考文献1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编写组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三废处理工程技术(废水卷),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3环保设备设计与应用罗辉.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4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高廷耀./顾国维.周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