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产业党建综述.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71589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力实施产业党建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力实施产业党建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力实施产业党建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力实施产业党建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力实施产业党建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力实施产业党建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力实施产业党建综述.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产业党建领跑农村经济县大力实施产业党建综述近年来,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大力实施“农村产业党建”工程,引领和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构建了乌江特色产业带,打造了一批乌江特色产业精品,为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奋力赶超、跨越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抓协会 重管理 促产业在党支部的引导下,动员农村产业大户和具有一定规模的种养示范户,组建产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建立农村新经济合作组织。采取发展同规划、产业同布局、生产同管理、技术同服务、销售同市场,“抱团闯市场”。选派了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党支部成员担任协会(合作社)理事会成员,参与协会管理,帮助拟定协会章程和管理措

2、施,搞好监督和协调服务,促进了协会(合作社)规范运行。引导党员群众向朝阳产业聚集,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党支部的引导和直接组织下,全县已成立了烤烟、茶叶、生猪养、特色养殖、中药材种植、果蔬种植、农业机械等方面产业协会112个、专业合作社56个,注册资金达1.8亿元,发展社员(会员)6550人,引领20000余户群众走上农业产业化道路。抓载体 壮规模 树品牌围绕推动经济发展这一重心,在产业链上组建党支部、党小组,帮助协调组织土地流转和劳动力、组织技能培训、引导发展社员、规范组织运行,促进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为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牵引力的作用。长坝乡按照万亩茶园万亩花(金银花)产业发展目标,成立

3、了“县益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引导农户与益农公司签定合同,形成订单农业,亩收入达3000元以上,金银花产业从此成为了该乡农民主导增收产业。在产业党支部的指导下,公司已成功申报了“QS”认证,注册了“益尚宾”金银花商标,并且包装上市,市场前景良好。全县已在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上组建党支部56个,产业示范基地上建党小组182个,在产业党支部和党小组的推动下,全县农村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龙头企业创办烤烟、茶叶、果蔬、中药材等产业示范基地15万亩,近10000户农户参与产业合作。抓典型 带一般 促后进从实施党员创业先锋工程到党员创业带富工程,把党员培养成为有威信、有形象、有带富能力的能人党

4、员,县经历了三年多的探索与实践。通过项目扶助、贷款贴息、财政奖补、部门挂帮、干部帮扶等措施,引导能人党员带头创业,为农民群众探索致富之路。动员能人党员带头入会,创办产业示范基地,引导党员会员发展新兴产业,试验新品种。目前,全县已有630名能人党员通过创业发展走上稳定增收致富之路,4000余名农村党员向产业链上聚集,10000多农户发展了特色产业,闯出了一条条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芭蕉村党员冷朝伟等5名能人党员大户,在芭蕉大坝以每年每亩500元的价格集中流转连片土地492亩,联合建立党员蔬菜示范基地,推行蔬菜、水稻轮作,为党员提供技术培训、政策资金扶持等服务,增强了党员群众的致富本领,吸引

5、11户群众种植大户加入,基地总面积扩大至了2000亩,亩均增收3200元。东华乡能人党员旷宗秀,利用远程教育自学养殖科学知识,大胆发展养殖业,成立了东瓜溪村生猪养殖协会,创办了年出栏500头生猪的养殖示范基地,带动了20余户群众走上致富道路。2012年7月,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的县常青专业合作社,在许家坝镇移民党员白彩文的牵头组建下,采取知识折价入股方式,吸纳了3名大学毕业生到合作社创业;吸纳移民社员224人入股;带动基地周边农民109户。创办了有机茶核心基地总面积3000余亩,成功开发了茶叶产品20余种,注册了“百家沁”商标。 抓机制 亮职责 促成效以“四加一”支部联建为载体

6、,组建了联合党支部105个,明确了机关支部委员担任联合支部副书记,完善了“四加一”城乡党建互帮互促机制。以“县级领导帮乡、科级干部帮村、一般干部帮户”为载体,选派了33名副县级实职领导联系指导27个乡镇,选派489名科级干部帮促489个村,选派489名一般干部常年驻村。明确了每名县级领导帮扶10户困难户、科级领导帮扶5户困难户、驻村干部帮扶2户困难户的帮扶任务,全县2000多名党员干部与农村党员结对帮扶,实行帮扶工作全程记实制。为帮扶干部统一印制民情日记本10000册,干部深入基层达55328人次,走访群众达41600人次,撰写民情日记21099篇、调研报告2481篇。帮助基层制定发展规划56

7、1个,提供项目支持883个,落实帮扶资金4790万元,帮助解决困难或问题2469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594件。抓内力 增动力 激活力2008年以来,全县以深入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推动发展、创先争优”为主题,着力优化组织设置、丰富党内活动、创新实践载体,通过开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点题服务”、“三进三同三定期”、“五级联访”、“五级承诺”等主题实践活动,推行“一线工作法”,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得到较大提升,在推动发展、强化发展上取得了明显实效。芭蕉村设党总支,下设3个产业党支部,有党员48名,围绕“三园三区三突破”的发展思路,充

8、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促进全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目前,规划的“三园三区”已基本成型,在山上发展的2000亩中华寿桃经果林已投产增收,芭蕉坝上建立了3000亩以稻蔬两熟为主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实现亩均增收8000元;以双江生态畜牧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以养殖大户为基础,建立了江口生态畜牧养殖示范区;全村已实现组组通柏油路,80%的入户便道已水泥硬化,发展农家乐餐馆15户,初步形成了集农业观光、文化娱乐、餐饮服务为一体乡村旅游示范区。紧扣基层党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一重心,推进了农村经济跨越发展。通过抓产业党建,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引导特色产品开发,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促进了生态畜牧业、生态茶、烤烟、经果林、中药材、无公害蔬菜等产业优势区域的形成,产业与党建相融互动,走出了一条乌江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