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安机关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76925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公安机关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公安机关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公安机关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公安机关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公安机关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公安机关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公安机关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社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要顺应社会发展形势,从有效维护社会稳定,有效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加强治安管理,有效开展虚拟社会管理和有效调动公安民警积极性等方面,创新思路、勇于探索、强势破题,积极破解维护稳定难题。公安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排头兵,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是县区级公安机关首要的政治任务。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30年来累积的各类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集聚和释放,使社会矛盾日渐凸显,刑事案件呈高发态势。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大量工业项目的开工建设和强势推进,因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纠纷、涉稳事件数量呈多发趋势,成为影响经济建设

2、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处理、调解、化解难度不断增大,如果我们还是沿用事后“救火”的旧思路、老办法应对,只能事倍功半,容易造成被动。因此,只有不断创新,在社会管理工作中未雨绸缪,及早谋划,才能牢牢驾驭社会稳定大局。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要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顺应社会建设进程,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充分发挥我国政治优势、现代科技作用和基层创造精神,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努力走出一条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工作新路子。一、社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对社会管理工作各个方面现实状况的认真分析,我们发现在当前的社会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的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思想认识方面

3、。思想理念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第一步。我们的一些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当前世情国情社情发生的深刻变化把握不准,对维稳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评估不足,对新形势下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高,在思想观念上还存在“按部就班搞工作,四平八稳抓队伍”的陈旧观念和“不动不错,越管越乱”的错误认识,缺乏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创新精神。如此以来,整个社会管理工作在机制、方法和手段上的创新就成为空谈,管理难题的破解、管理资源的整合及管理效能的提升更无从说起。二是在警务机制方面。与动态环境下社会治安的规律相比,现行警务机制很大程度上不能适应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在决策指挥上,往往凭经验、靠行政命令来部

4、署;在勤务组织上,延续“群众上班我上班、群众下班我下班”的传统模式,城镇社区警务和农村警务机制还不够成熟;在警务部署上,部门、警种条块分割、各自为战,不能发挥整体合力,政府频繁调用警力参加征地拆迁等非警务活动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发挥。三是在硬件配套方面。虽然近年来警用装备不断加强,基层基础的警务保障逐步完善提升,但受经费保障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基层公安机关在办公条件、执勤工具、车辆装备、通讯保障、搜排爆装备等公安基础硬件保障上离正规化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近年来各类大型安保活动增多、涉稳事件频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提高和违法犯罪手段日益更新,公安机关硬件上的更新速度远

5、远落后于社情敌情变化的速度,人海战术下产生的防管控打网络疏漏和管理服务效能低下问题突出。四是在软件跟进上有局限。主要体现在队伍建设和信息化的推进两个方面。尽管近年来公安队伍在不断增编,民警数量有所壮大,但与高速增长的人口总量、日益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相比较,民警人数比重偏低,民警严重超符合工作。同时,作为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器”的信息化工作在基层一线处于起步阶段,一线民警主动吸收信息化改革的能力有限,使信息化作为“推进器”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二、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所做的有效尝试 一是在社会矛盾源头治理上推行“人性化”措施。公安机关应大力提倡“调解优先”和“柔性执法”的理念,既要严格、公

6、正、规范执法,又要理性、平和、文明执法,围绕“三个最大限度”的总要求,完善以“三调联动”为主体的柔性调处机制,进一步创新执法理念,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从源头上有效防止了公安执法问题和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问题的发生。二是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上把握“动态化”原则。建立了专业化的巡控队伍,落实车巡集中化、处警专业化、步巡责任化的“三化”要求,最大限度将警力部署在街面、社区和案件高发地段,强化对重点时段、重点部位的治安巡逻盘查。坚持走治安防范社会化道路,广泛发动群众,将巡逻警力延伸到各单位、门店和背街小巷,逐步形成了以专职巡逻民警为骨干、专职治安巡防队和保安人员为主要力量、其他群防群治队伍为

7、补充的社会面巡逻防控体系。积极推进城市治安电子监控系统建设,实现技防设施网络化,并积极服务实战,逐步形成了“专业队伍打、社会力量防、技术手段控”的动态防控新格局。三是在公安行政管理服务上坚持“社会化”路线。在引导各类场所规范经营、大力整顿黄赌毒问题、加强行业场所阵地控制的同时,积极服务第三产业发展,努力净化治安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坚持安全管理从严,坚持源头治理从紧,阵地控制从优,大力推动加快消防工作社会化和社区防范物业化的进程,推出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不断优化证照办理服务。特别是在创新旅馆业管理方面,积极开展旅馆业工作人员安全知识持证上岗培训,将出租房屋家庭式旅馆纳入旅馆业管理,探索出了

8、“旅馆业协会”行业自治管理的新模式。四、进一步深化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几点建议一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是改革创新的前提,要将解放思想贯穿始终。我们要自觉融入和服务大局、敢于创新进取、勇于探索担责的工作理念,这样才能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始终站在公安事业发展的最前沿。二是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信息化是公安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破解社会管理难题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推进器”。辽宁省公安机关早就提出了“信息化引领公安工作”,即创新公安情报工作,强力推进“大情报”平台建设;创新互联网监管机制,强力推进“大网安”格局;创新打击犯罪新举措,强力推进“网上作战”;创

9、新和谐警民关系途径,强力推进“户籍服务一网办”,都是以信息化手段为基本依托。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技强警意识,切实提高全警信息化应用水平,充分运用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手段,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插上腾飞的翅膀,实现公安工作的流程再造和效能倍增。三是要把握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要在创新中继承发展,不能丢弃传统的政治优势。党政的高度重视是开展公安工作社会管理创新的前提,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公安工作社会管理创新的保障。社会管理涉及众多方面、诸多部门,只有建立党政统一领导,公安牵头,各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配合的工作格局,积极解决一批机制性、体制性、保障性问题,才能实现有效管理,为社会管理创新工

10、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进一步强化“贴近实战、服务实战”的务实作风,切实加强调查研究,确保出台的制度和制定的文件附有操作性、针对性和生命力。四是要把握和谐管理的理念。要创新和谐警民关系途径,以“服务措施一网办”破解新时期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难题。大力推行网上便民措施,努力构建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了解办事流程,打开电脑就能查询办理结果,鼠标一点就能办理业务的阳光警务模式。积极推行“外网受理、内网管理”审批模式,提升网上便民服务效能。积极推行网上预警,预防和减少犯罪危害。积极推行网上信访和警民互动,开通警民互动qq群、社区警务论坛、微博等警民联系平台,及时解决群众诉求。我们一定要敢于承担风险,克服畏难情

11、绪。要支持、鼓励、尊重基层公安机关的创造性工作,只要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事情,不管障碍有多大都矢志不渝地去干、善始善终地去做;凡是有利于群众利益的事情,不管困难多大都千方百计地去办、持之以恒地去做。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创新永无止境,在创新工作中,各级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始终保持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风貌,做到困难面前不畏惧,矛盾面前不回避,找准关键点,勇破重难点,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积极探索,在思想解放上求突破,在工作创新上求实效,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创新能力,把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融入到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中。0asd210KeRxXX6ex0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