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范标准]国家行政机关电子公文交换格式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278362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8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规范标准]国家行政机关电子公文交换格式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技术规范标准]国家行政机关电子公文交换格式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技术规范标准]国家行政机关电子公文交换格式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技术规范标准]国家行政机关电子公文交换格式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技术规范标准]国家行政机关电子公文交换格式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规范标准]国家行政机关电子公文交换格式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国家行政机关电子公文交换格式技术规范.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技术规范标准国家行政机关电子公文交换格式技术规范国家行政机关电子公文交换格式技术规范目 次前言III引言IV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3.1 电子公文 electronic official document13.2 基于XML的电子公文 electronic official document based on XML13.3 公文体 document body13.4 显现 display13.5 命名空间 namespace13.6 文档类型定义 DTD13.7 模式 Schema23.8 元素 element23.9 属性 attribute24 符号和缩略语24.

2、1 DTD24.2 UML24.3 W3C24.4 XML25 电子公文基本要素26 电子公文特性36.1 真实性36.2 可靠性36.3 完整性36.4 可用性37 电子公文分类37.1 党的机关公文37.2 行政机关公文47.3 其他机关公文48 电子公文处理过程48.1 过程模型48.2 创建48.3 显现48.4 办理48.5 交换48.6 归档48.7 销毁49 标准各部分内容和相互关系49.1 各部分综述49.1.1 第1部分:总则49.1.2 第2部分:公文体49.1.3 第3部分:显现59.1.4 第4部分:办理59.1.5 第5部分:交换59.1.6 第6部分:归档59.1.

3、7 第7部分:安全59.2 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59.3 各部分依赖关系模型510 电子公文XML描述规则610.1 字符集610.2 命名方法610.3 映射规则610.4 命名空间6前 言杭州市标准规范杭州市国家行政机关电子公文交换格式技术规范拟分为七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公文体; 第3部分:显现; 第4部分:办理; 第5部分:交换; 第6部分:归档; 第7部分:安全。本部分为第1部分。本部分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杭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杭州市信息化办公室、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部分由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信息处理中心、浙江大学

4、、杭州展望科技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XXX引 言标准化作为支撑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手段,是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靠的前提。过去,因为标准不统一而导致的系统互联互通不畅、共享程度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安全存在隐患等现象,在我市国家行政机关早期政务信息系统建设中普遍存在。随着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标准化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与电子政务快速发展相适应的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尽快制定一批支撑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标准。为此,杭州市首批启动包括杭州市国家行政机关电子公文交换格式技术规范标准在内的6个与电子政务相关的标准研究和标准制定项目。杭州市国

5、家行政机关电子公文交换格式技术规范是电子政务标准体系中的基础应用标准,旨在满足杭州市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电子公文处理的需要。本部分是杭州市国家行政机关电子公文交换格式技术规范标准的第1部分,标准的其他部分将在今后陆续制定。杭州市国家行政机关电子公文交换格式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杭州市国家行政机关制发的基于XML的电子公文的通用要求和基本原则。本部分适用于杭州市国家行政机关制发的基于XML的电子公文。其他机关制发的电子公文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

6、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 2312-19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GB/T 9704-1999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 18030-2000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的扩充国发(2000)23号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W3C Namespaces in XML XML的命名空间(Namespace)3 术语和定义GB/T 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发200023号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均适用于

7、本部分。3.1 电子公文 electronic official document以数字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公文。3.2 基于XML的电子公文 electronic official document based on XML以可扩展置标语言(XML)对电子公文处理过程的相关信息进行结构化描述。本标准中所使用的“电子公文”术语如无特别说明,专指基于XML的电子公文。3.3 公文体 document body 是指公文实体的内容,由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组成。3.4 显现 display以可为人感知、并符合规范格式的形式来呈现文件内容的

8、操作。典型的显现媒介有纸和视频屏幕。3.5 命名空间 namespaceXML中用来唯一标识一个元素集的特殊属性。3.6 文档类型定义 DTD用置标语言表达并为某个具体文档或一类文档定义内容模型和文档元素(包括控制元素内容与特性的规则)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文档定义。3.7 模式 Schema一种以含有逻辑约束规则的式样为基础的结构化模式语言。此特指万维网联盟(W3C)的XML Schema。3.8 元素 element某个数据集内的一个具体数据项。3.9 属性 attribute给一个具体元素实例添加信息或修改其信息的一个名称-值对。4 符号和缩略语4.1 DTD文档类型定义(Document T

9、ype Definition)。4.2 UML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4.3 W3C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4.4 XML可扩展置标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5 电子公文基本要素基于XML的电子公文应能满足各级党政机关电子公文处理的需要,如实反映其所采取的行动及决策。其组成要素除公文体内容之外,还应包括记录公文处理过程的必要信息。电子公文基本要素如下:公文体信息;公文式样信息;公文办理信息;公文安全信息;公文交换信息;公文归档信息。各要素层次关系如图1所示:图1 各要素层

10、次关系图6 电子公文特性基于XML的电子公文的管理、应确保能够形成具有真实、可靠、完整、可用特性的电子公文。6.1 真实性基于XML的电子公文,其真实性具有以下三重含义:a) 文件与其意图相符;b) 文件的形成和发送与其既定的形成者和发送者相符;c) 文件的形成和发送与其既定的形成时间和发送时间一致。6.2 可靠性基于XML的电子公文的可靠性是指电子公文的内容可信,能够准确、充分地反映其所证明的业务活动、活动过程或事实,并在后续的业务活动中仍可以其为依据。6.3 完整性基于XML的电子公文的完整性是指公文是完全的,未加改动,并且能受到保护,以防止未经授权情况下对电子公文的增、删、改及利用、销毁

11、和移动。6.4 可用性基于XML的电子公文的可用性是指公文可以被查找、检索、显现和理解,能够表明电子公文与形成它的业务活动的直接关系。电子公文的背景信息应该包含有文件的形成和利用的信息,有助于理解业务活动过程的信息,有利于确认电子公文所处的宏观业务活动背景和职能活动背景及电子公文间的联系的信息。7 电子公文分类7.1 党的机关公文党的机关公文是指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规定的法定性公文,主要包括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告、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及会议纪要等14种公文。7.2 行政机关公文行政机关公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法定性公文,主要包括命令(令)、

12、决定、公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及会议纪要等13种公文。7.3 其他机关公文行政机关以外的其他机关的公文,为本标准中的扩展公文类型。8 电子公文处理过程8.1 过程模型图2中的模型描述了电子公文从创建到归档或销毁的一般过程,“办理”和“交换”之间可以有循环过程。图2 过程模型图8.2 创建是指根据一定的规则建立电子公文的过程。8.3 显现是指通过可以人为感知、并符合规范格式的形式来呈现电子公文内容的操作。8.4 办理是指通过计算机系统对电子公文进行收发、批阅等工作。8.5 交换是指按始发者意图进行跨系统、跨平台电子公文传递。8.6 归档是指依据有关规定对办理完毕后的电子

13、公文进行存储。8.7 销毁是指依据有关规定将电子公文从存储介质上物理删除。9 标准各部分内容和相互关系9.1 各部分综述9.1.1 第1部分:总则该部分定义了用于标准各部分的术语,规定了电子公文基本要素和分类,描述了电子公文特性、电子公文处理过程以及标准各部分内容概述和相互关系,给出了基本XML的描述规则。9.1.2 第2部分:公文体该部分定义了电子公文体的组成要素、逻辑结构UML模型,给出了各组成要素的DTD和Schema描述及电子公文和公文体的DTD和Schema描述。9.1.3 第3部分:显现该部分定义了杭州市国家行政机关电子公文显现的方式。9.1.4 第4部分:办理该部分定义了电子公文

14、收发、审阅等办理环节的元数据,并对元数据与电子公文的关系加以描述。9.1.5 第5部分:交换该部分定义了电子公文交换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元数据,并对元数据与电子公文的关系加以描述。9.1.6 第6部分:归档该部分定义了电子公文归档要求、归档方法和归档过程,并对归档过程中的元数据与电子公文的关系加以描述。9.1.7 第7部分:安全该部分定义了电子公文的安全机制,描述了对电子公文安全机制的监控和审计。9.2 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如果需要显现基于XML的电子公文,可使用:a) 第1部分 总则b) 第2部分 公文体c) 第3部分 显现d) 第7部分 安全如果需要办理基于XML的电子公文,可使用:a) 第1部

15、分 总则b) 第2部分 公文体c) 第3部分 显现d) 第4部分 办理e) 第5部分 交换f) 第7部分 安全如果需要对基于XML的电子公文进行归档,可使用:a) 第1部分 总则b) 第2部分 公文体c) 第3部分 显现d) 第6部分 归档e) 第7部分 安全如果需要交换基于XML的电子公文,可使用:a) 第1部分 总则b) 第2部分 公文体c) 第3部分 显现d) 第5部分 交换e) 第6部分 归档f) 第7部分 安全9.3 各部分依赖关系模型本系列各部分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模型见图3:图3 依赖关系模型图10 电子公文XML描述规则10.1 字符集电子公文使用的字符集建议采用GB 18030

16、-2000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的扩充的规定,允许采用GB 2312-19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规定的字符集过渡。10.2 命名方法电子公文的DTD和Schema中各组成元素和属性的命名使用的文字建议采用规范性汉字,名称采用通过的全称或简称。10.3 映射规则本标准各个部分的UML结构模型和XML结构模型的映射关系的规定见表1。表 1 本标准各部分的UMI结构模型和XML结构模型的映射关系UML结构模型XML结构模型类/对象元素属性属性组成关系元素于子元素的包含关系继承关系基于自定义复杂类型的扩展关系10.4 命名空间本标准各个部分的命名空间按照“W3C Namespaces in XML”规范有关规定执行。电子公文的各个部分命名空间见表2:表 2 电子公文的各部分命名空间名称命名空间电子公文公文体交换办理归档显现安全多年企业管理咨询经验,专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精品管理方案,企业诊断方案,制度参考模板等欢迎您下载,均可自由编辑感谢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