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集散中心.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278552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旅游集散中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上海旅游集散中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上海旅游集散中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上海旅游集散中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上海旅游集散中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旅游集散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旅游集散中心.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上海旅游集散中心 上海旅游集散中心1.中心概况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建于1998年5月,是市旅游局直接管理的为旅游者提供自助旅游服务的城市旅游基础服务功能机构。中心产品主要以一日游旅游产品类型为主。在最初的十条旅游线的基础上,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已拥有“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线路和“汽车班”、“火车班”旅游线路170余条,涉及景点约270余个,主要是苏浙沪等周边地区的短、中途游线。“上海一日”旅行社是上海旅游集散中心配套工程,作为中心自助旅游线路的补充,为旅游者提供全程导游服务、上海

2、地区各大星级酒店的外宾商务旅游服务等。中心在上海体育场、上海虹口足球场、杨浦体育中心、铁路上海站北广场、铁路上海南站、上海港吴淞客运中心等设有1个主站和5个分站、停靠点。为更好地服务市民游客出游,中心立志于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拓展服务功能、完善票务系统、深化旅游区域合作、打造公共服务平台。2.主要功能多年来,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的运营为上海旅游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和发展都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1)已成为上海市民和在上海的国内外游客短途出游的首选中心以提供短途自助游为主,以灵活便捷、随到随走的特色和点到点(发车点景点)的线路模式,区别于旅行社组团的

3、常规出游方式,以丰富的产品数量和类型满足了自助游市场的不同需求,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成为上海市民和来沪中外游客短途出游的首选,据调查,集散中心市场知晓度超过70%,同时,为规范短途自助游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2)已成为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通过整合相关的社会资源,除向游客提供了方便的出游途径外,拓展了城市旅游服务功能。3)旅游交通支持功能:为游客提供到达旅游景点的舒适、安全、快捷的交通服务,起到改善旅游交通,缓解景点交通压力,促进旅游和交通的合作,方便了短途游客出游。4)旅游资源整合功能:中心的旅游路线和产品,充分整合了都市、山水、园林、古镇、乡村、红色旅游等本市及江浙各具特色的

4、旅游资源,发挥了在市场拓展和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和带动效应。5)游客组织功能:中心以其初步形成的站点布局及票务系统、多渠道的宣传手段、有针对性的游客保障措施,有效地发挥了游客组织功能。6)节假日、黄金周游客分流功能:节假日、黄金周常常造成交通、景区(点)人流过于集中,中心的运营能分流部分游客,均衡各景点游客,合理拉动假日经济,丰富市民的假日休闲活动。7)已成为推动长三角旅游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心的建立受到江浙沪两省一市领导及业界的关注,成为江浙沪三地旅游合作框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中心与江浙两省已建成或在建旅游集散中心,在售票联网、线路组合和相关服务等方面实现了对接,推动了长三角区域旅游一

5、体化发展。3.特色理念宗旨游客至上 服务第一经营思路独辟蹊径,做同行想不到的;大刀阔斧,做同行做不了质量方针以人为本、诚信规范、优质服务、取信于民员工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使自己了解游客,让游客选择我们创新模式形成独有特色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的运行以“班次频、线路广、景点多、购票便、车况好、服务优、价格惠”和毋需预约,随到随走的自助游形式为特点。这与中心特有的管理体制和独到的经营模式密不可分。1特有的管理体制中心主要负责本市旅游景点间旅游线路的组织、规划、实施、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为保障市府实事项目的实施运行,上海旅游集散中心于1999年9月全额投资成立了上海旅游集散站,具体负责旅游线的咨询、售

6、票、发车、游客的候车等日常工作,搭建便民、利民的公益性公共旅游服务平台,补充、完善都市旅游基础设施。形成以上海旅游集散中心为主导、上海旅游集散站为主体的两级管理体制。2独到的经营模式上海旅游集散站在保障落实政府公益性服务功能之后,参与微利的经营项目,以经营利润维持日常支出和企业的发展,并用利润分配方式向中心返还收益,以确保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管理资金的来源。3.与时俱进形成特有优势在实践中,中心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拓展优势,经过多年来诚信经营的积淀,中心已经在业界得到了广大同行的认可,形成自己特有的优势。1) 票务优势:为了方便游客,增强旅游线的旅游特色,从1999年开始,经同景点、运行车队的协调,中

7、心逐步推出了“来回车票+景点门票”为基本内容的旅游套票。即一个游客在上海旅游集散中心买到某景点的旅游套票后,就可以乘坐旅游车到景点,旅游结束后再乘车返回,无需再购门票。同时,根据旅行社条例和旅游合同的有关要求,中心在套票背面注明游客须知,并作为格式合同条款在工商部门备案,切实保障游客权益。2) 系统优势:为了扩大业务范围,提高管理水平及运行效率,中心在不断开发新产品的同时,于2001年建立了电脑票务系统,并与有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利用其销售网络进行旅游套票的预售。电脑票务系统的开发,既方便了广大游客就近预售,同时又增强了集散中心、各车辆运行公司用车的计划性,增强结算能力,提高了科学管理的水平。目

8、前,集散中心票务系统已在上海地区17家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以及长三角区域35家旅游集散中心、旅行社安装使用,成为支撑集散中心业务运行的基础平台。3) 信息优势:中心利用先进的call-center呼叫中心系统有效地为游客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全方位的服务,使中心的客户服务与支持和增值业务得以实现。4) 网络优势:5) 服务优势:中心积极倡导“以人为本、优质服务”,把高标准、严要求的服务运用到旅游工作中去,针对不同的客人实行个性化服务,针对不同节日制定相应的线路。6) 人才优势:多年来中心培养造就了一批睿智的企业管理人员和高素质的服务人员。7) 品牌优势:采取全员质量管理与业务培训两手抓,摸索制定了一

9、系列管理制度措施,坚持诚实经营、稳步发展,多年来保持无事故和少投诉,良好的信誉和优质的服务受到了各界的好评和肯定。中心的“旅”字商标被认定为上海市着名商标。“古镇游”等旅游线路为知名品牌。4.主营业务主要包括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旅游交通服务、旅游住宿服务、旅游餐饮和购物服务等内容。5.发展历程1998年6月22日,旅游1号线、2号线投入试运营。1998年10月11日,十条旅游线全面开通。为突出旅游线有别于公交线的旅游内涵,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在旅游线开通初期便确定了旅游线的旅游成份和服务特色:以高于一般公交线路车档次并配置以VCD播放功能的豪华车辆来进行营运,还每车配备一导游员实行出站前5分钟车下站

10、立迎客和车上回答游客咨询的服务;且以各个景点为目的地而设立沿途站头;由于站距离长,更是达到了乘坐一般公共交通线路车所不能达到的快捷效果。1999年7月,为使乘坐旅游线的游客在上车以前有休息了解都市旅游概况的机会,中心在上海体育场建立了占地900平方米的候车大厅,大厅内除了售票功能外,还配置了电子大屏幕,随时显示介绍各景点特点,各条旅游线的活动内容,在各门口设置电子屏,具体介绍各条线路发车时间,到达地点,并配有旅行社门市部、旅游书报亭,旅游食品小卖部,现场咨询台等功能服务设施。2000年5月,上海旅游集散中心虹口分站成立。2001年9月,上海旅游集散中心杨浦临时发车点成立。2001年5月,旅游集

11、散中心电脑网络售票系统开发完成,进入了各售票点实时联网,电脑出票。为方便市民就近购票,中心与美亚音像公司联手:美亚在上海地区的200家连锁店可预售旅游套票,上海100多家旅行社也可购到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出游的套票。2002年春节,与作为旅游线内涵补充的“上海一日”旅行社联合推出火车班线,满足了各种层次、不同需求的游客的出游要求。2002年9月15日,上海旅游集散中心黄浦临时发车点成立。2003年9月10日,上海旅游集散中心马戏城发车点成立。2003年3月15,中心全额投资并直接管理的上海旅游集散站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4年2月,继在分布市内各区的美亚音像连锁店、联华超市连锁店

12、设置旅游套票代售点后,又在上海邮政13个网点实时出售旅游套票。2005年1月,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的“旅”字商标首次被认定为上海市着名商标,并保持这一荣誉至今。2006年10月1日,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南站分站投入营运。2006年12月16 、17日,通过上海市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心对上海旅游集散中心D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2007年5月1日,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北区分站投入营运。同时上海旅游集散中心马戏城发车点停止营业。2007年12月,撤销上海旅游集散中心黄浦临时发车点。2007年12月,修订旅游线长效管理办法,制定并分步实施市内十条旅游线转轨方案。2008年10月11日,上海旅游集散中心成

13、立暨十条旅游线开通十周年纪念日,中心与全市29家景点共同联手,举办十周年特别活动,市内一日游线路全部半价让利给游客,回馈游客,回报社会。2008年12月28日,上海旅游集散中心(总站)暨漕溪路地块公共开放空间建设工程奠基仪式在漕溪路原万体轻纺市场举行。2009年5月28日,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宝山分站揭牌暨首发仪式。2010年10月30日,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圆满落幕,在长达184天的世博会举办期间,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累计组织、接待世博旅游团队48522个,游客200余万人次,出色完成了世博旅游接待服务工作,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6.规划定位将结合城市的建设发展时序逐步推进

14、旅游集散中心的站点建设,通过扩大规模、增加站点、完善布局,形成由主站-分站-停靠点构成的相互协调的三级站点网络。主站具有全面的旅游服务功能,既有旅游咨询、投诉处理、售票、调度、候车、蓄车、发车、信息处理等功能,也是旅游酒店预订、机票火车票及旅行社业务等延伸业务的集成,真正发挥集散中心的整体辐射功能。分站满足某一区域及周边区域的市民出游需要,同时考虑市民能否方便进出快速轨道交通。依托城市交通枢纽简历,具有包括旅游咨询、投诉、候车发车、交通组织及调度等功能,满足市民“方便出游”的基本需求。停靠点定点上车站点。仅为游客提供上下车等基本服务,此类站点在布局是将尽可能考虑靠近市民聚居带、交通枢纽等,做到

15、可以让市民“就近上车出游”,体现实事工程的“利民”性。此类站点在选择中更注重对周边交通线路、基础设施等的考察,在满足游客需要的基础上更注重出入交通的畅通,可以根据需要删减或更改,弥补分站布局的不足。7.发展思路以科技创新,提升信息化水平,促进集散中心的快速发展重视企业员工信息化意识的培养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完善集散中心旅游信息化系统实现交通信息管理和咨询的网络化和智能化构建数据库重视客户信息化终端设施建设,引导游客信息化意识的加强加强区域合作和品牌建设,促进集散中心的优质发展共同探讨“集散”模式共建集散中心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共同整合旅游资源合作更新和开发产品共同开发客源市场建立合作机构或合作制度明确品牌核心、树立品牌形象、增强品牌传播、重视品牌扩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