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说课稿.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279806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说课稿.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说课稿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完成说课,其中教学过程重点要说的。一、说教材:本节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是学生学习化学的第二堂课,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是本学科最重要的基础性知识,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原理变化等入门性知识。教材通过几个实验来说明什么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进而从概念中得出两者的本质区别。浅显易懂又贴近生活,对于刚刚接触化学学习的学生来说更能激起他们

2、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知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兴趣,培养合作学习意识。(2)培养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能力。【重点难点】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的变化。能正确的区分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哪些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教具准备】剪刀纸片火柴酒精灯试管水研钵铁架台石灰石稀盐酸课件等。二、说教法:实验为主,结合

3、生活实例,采用实验和多媒体演示、讲解、引导等方法去辅助教学,授课过程中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提高。三、说学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来学习,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最具有说服力。教学时,我注意及时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观察、描述并进行分析,同时利用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活跃学生思维,使其学会或增强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己动手实验的能力。分组讨论、总结,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四、说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知识回顾2、引入(图片引入法)以动态图片展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变化。如气球被吹

4、起,折纸,节日燃放的烟花,点燃火柴。接着提出问题:这些东西是不是与它原来的样子不相同了?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3、指导学生们亲自动手实验,强调要注意实验的安全操作。4、实验演示:对于水的沸腾、胆矾溶液的变化、石灰石与稀盐酸变化,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组交流,回答实验现象最后我总结。对于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应、石灰石与稀盐酸变化,针对性的提问。1、共同回答2、认真的观察,仔细思考并试着回答问题。2、思考问题:学生思考后会产生不同答案,是否与自己所想一致,带问题实验。3、学生分组实践:分八组实验:剪纸,划燃火柴,胆矾研碎溶解4、交流讨论:认真仔细观察实验后,同学间交流讨论实验现象,然后回答实验

5、现象,及实验应注意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在下面没有认真观察实验的学生问题,最后请认真观察实验的同学回答。1、温故知新,使学生建立知识的连贯性意识。2、问题的提出,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3、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身感受变化过程,印象深刻,灌入实验安全意识,记忆长久。4、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归纳总结实验现象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以达到学生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良好学习习惯。注重课堂纪律,让讨论有序进行,让好的学生学得舒适,让较差的学生必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板书物理变化:1概念:这种没有生成其它物质叫物理变化。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6、只是形状、状态改变。3现象: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4例子:汽油挥发。蜡受热熔化。水结冰等。板书化学变化: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2特征:有其他物质生成。3现象: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吸热、放热、发光等。4木材燃烧。铁的生锈。蜡烛的燃烧。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回顾前面的实验内容,认真听讲,做好相应的笔记。通过对比讲授法让学生在联想前面的实验基础上能生动形象的记住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特征,常伴随的现象,结合生活经验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的连在一起。贯穿了生活中反映化学,化学服务到生活这条主线。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讲述:刚刚我们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做对比的讲

7、解,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它们具体的区别联系。板书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板书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2做课堂练习:认真听讲,吃透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概念,特征等并跟我一起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和内在联系。通过介绍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能更近深层次的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通过课堂练习,有助于学生迅速的掌握且便于记住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特征,区别,联系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板书化学性质:1、定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2、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别:化学变化:描述的是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了

8、的过化学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3、常见的化学性质: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2提问:同学们请你们根据我上面讲的化学性质的几个方面总结归纳总结物理性质?3总结:口述4布置写在作业本上的作业:P10第二题全部。专心听讲,认真做好笔记。同桌交流对物理性质的概念,常见的物理性质的理解,最后用自己的话讲出。认真完成我布置的课后作业关于物理性质的概念,常见的物理性质等的学习以问题为引导,激发学生参与,要求学生自己总结概括,锻炼了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从课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检验学生听课的情况,巩固本节基本内容,反馈教学情况,促进发展五、板书设计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决定物

9、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反映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六、教学反思化学来源于生活,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微观概念不是很明白,所以学化学必须从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开始。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这一课从学生生活中的变化入手,由教师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化学,在动手动脑中学化学,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这节课涉及到的实验有学生自己动手和教师演示相结合,在实验过程中,由同学们自己通过现象得出结论,学生很容易达成共识。接着在告诉他们,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这样让学生把化学变化和有新物质生成之间划等号就容易理解了,性质和变化的区别在于,性质是静态的而变化是动态的,这一点不太容易理解。这节课的优点在于,通过实验完全的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区别开来,缺点是没有很好的解释清楚性质和变化的不同,只有在学生以后的学习中慢慢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