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美容美发类).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280912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美容美发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美容美发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美容美发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美容美发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美容美发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美容美发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美容美发类).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美容美发业)单位名称: 公共场所卫生档案资料目录1、卫生许可证复印件。2、各项卫生管理制度。3、场所方位图平面图,标明各卫生设施位置(消毒间、工作间、更衣室等)。4、单位卫生管理组织机构。5、员工,健康证办理情况及卫生知识培训相关资料(培训时间、培训容、参加人员及考卷)。6、禁忌症调离资料。7、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及记录情况。(布草送交专业洗涤公司清洗的必须提供有效的布草外洗合同及资质证明)。8、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及应急预案。9、化妆品及相关产品索证制度及记录。10、公共卫生设施卫生管理制度及检查记录。11、卫生监督部门下发的文件、通知,日常监督制作的执法文

2、书、行政处罚文书。卫生许可证复印件粘贴处理发、美容店卫生制度 一、理发店、美容店的环境应整洁、明亮、舒适。随时清扫地面废弃物,并有专门容器存放。 二、有健全的卫生制度,店应有消毒设施或消毒间。 三、工作人员操作时应穿清洁干净的工作服,洁面时要戴口罩。 四、理发用大小围布要经常清洗更换,脸巾应清洁,每位顾客用后应清洗消毒。 五、美容工具、理发工具、胡刷用后应消毒。理发工具应采用无臭氧紫外线消毒。清洗消毒后的工具应分类存放。 六、对患有头癣等皮肤传染病的顾客要有专用的理发工具,并有明显标志,用后及时消毒,并单独存放。 七、美容店工作人员在美容前双手必须清洗消毒,工作时要戴口罩。 八、美容用唇膏、唇

3、笔等应做到一次性使用。一般美容店不得做创伤性美容术。 九、供顾客使用的化妆品应符合化妆品卫生标准。公共用品消毒制度一、设置与经营规模相适要的消毒间,配备必要的清洗消毒设施和保洁设施,并保证能正常运转。 二、指定专人按操作规对公共用品用具进行清洗、消毒和保洁工作。 三、清洗消毒间要有明显标志,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 四、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拖鞋要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供顾客使用的公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五、清洗消毒要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剂要在有效期,消毒设备要运转正常。 六、清洗消毒的茶杯、口杯、酒具等杯具及

4、公共用品,要完好无损,必须做好消毒记录,保证一客一用一消毒。 七、清洗饮具、盆桶、拖鞋的设施要分开,清洁工具要专用,防止交叉传染。 八、清洗消毒后的各类用品用具要达到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并保洁存放。清洗消毒后的茶具要当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符合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WS205-2001规定。 九、清洁客房、卫生间的工具要分开,面盆、浴缸、坐便器、地面、台面等清洁用抹布或清洗刷要分设。 十、卫生间面盆、浴缸、坐便器要每客一消毒,长住客人每日一消毒。 十一、补充杯具、食具要注意手部卫生,防止污染。 十二、保洁时间较长的茶杯、口杯、酒具等杯具,必须再次进行清洗消毒后,方可供客人使用。 十三、

5、保洁柜要定期清洗消毒,建立出入登记制度,不得存放其它物品或有杂物。场所布局图、平面图(标明消毒间、工作间位置)卫生管理机构图组 长:卫生管理员:成 员:职责(卫生管理部门的成员或卫生管理员)1、制订从业人员卫生培训教育计划和考核办法,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卫生法律、法规、规、标准和卫生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等的培训学习和考核。2、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负责提出将患有有碍公众健康的从业人员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岗位的意见。3、制定卫生管理制度、卫生责任制度和卫生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4、督促本场所经营者、从业人员严格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

6、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时办理有关卫生证件、证明,依法从事经营活动。5、配合卫生执法人员对本场所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负责建立健全本场所卫生管理档案。6、参与保证卫生安全的其他管理工作。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培训制度一、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健康体检,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方可上岗工作。二、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安排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安排上岗,每两年组织从业人员复训一次。二、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卫生检测机构进行体检,组织漏检的从业人员补检和可疑阳性者复检。三、建立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的档案,从业人员必须持健康

7、证上岗。四、对健康体检中发现的“五病”患者,必须及时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岗位,治愈后方可恢复原工作。员工花名册及体检情况表序号性别年龄职务办理日期复核情况复核情况复核情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培训考核记录要点:培训时间、地点、主讲人、培训容,参加人数。应有签到表、照片、讲义、试卷等材料。序号日期培训容人数主讲人相关材料考核情况1234567891011121314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五病”调离制度一、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必须按规定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二、新参加公共场所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检查合格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三

8、、凡患有痢疾、伤寒、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患者必须立即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治愈后方可恢复从事原工作;四、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调离人员健康情况必须全程监护,了解病情状况;五、 向卫生行政部门及时通报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调离人员基本情况;六、 建立健全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调离人员健康档案;七、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单位对其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做到专人负责,统筹管理。从业人员调离记录要点:调离时间、人物、疾病、从事何种岗位、调回时间、经办人等要素序号调离日期调离人员原岗位何种疾病现岗位经办人123456781011121314151617消毒间卫生管理制度要点

9、:(一)清洗消毒间应有明显标志,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二)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应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三)清洗消毒应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消毒设备(消毒柜)应运转正常。使用化学消毒的场所应严格按照消毒剂说明书比例配制消毒液,并有相应量具。(四)清洗饮具、盆桶、拖鞋的设施应分开,清洁工具应专用,防止交叉传染。(五)清洗消毒后的各类用品用具应达到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并保洁存放。清洗消毒后的茶具应当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六)洁净物品保洁柜应定期清洗消毒,不得存放

10、杂物。 公共用品用具更换、清洗、消毒、保洁工作可参考各类卫生规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方法消毒记录要点:时间、用品名称、数量、消毒液浓度、消毒时间、责任人。序号日期时间用品名称数量消毒方法消毒人员12345678910111213公共场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情况,现制定如下工作预案:一、 建立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_副组长:_ _组员:_ _ _职责: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主要负责对本单位

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指挥与协调、应急队伍建设和培训、突发事件及时上报等工作。二、 预防措施:1、 建立、健全的各类卫生安全卫生组织、制度。2、 实行场所的各级岗位责任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到人。3、 严格落实本单位定期督导检查的考核制。三、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1、 突发事件报告围:(1) 微小气候或空质量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2) 生活饮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的水传染性疾病流行和中毒;(3) 公共用具、用水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传染性疾病、皮肤病;(4) 意外事故处致的一氧化碳、氨气、氯气、消毒杀虫剂等中等;(5) 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6) 发生或可能

12、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7) 发生或可能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等;(8) 其他重大突发事件等。四、 应急措施:(1) 单位负责人或卫生负责人等事故报告责任人,应立即并向所在的人民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按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立即停止经营活动。(2) 协助卫生机构救治病人。妥善处理现场,防止事故继发,确保不扩大危害围和不继续恶化环境,并保护好现场。(3) 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现场调查、处理工作。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把事态控制在最小围。(4) 按照卫生要求及时做好环境、公共物品、水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等消毒工作,以及其他应急处理工作。 单位: 日期:公共卫生用品进货索证材料1.客用化妆品厂

13、家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产品检验报告等相关资料复印件。2.消毒产品应提供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3.对所购进使用的公共卫生用品进行登记管理,定期检查,对过期失效用品及时清理。公共用品、用具采购与进货验收记录进货时间产品名称生产厂家索证情况生产日期(批号)失效日期验收人营生卫检卫生设施使用和维护制度1、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根据经营规模、项目设置清洗、消毒、保洁、盥洗等设施设备和公共卫生间。2、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定期检查卫生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不得擅自拆除、改造或者挪作他用。3、公共场所设置的卫生间,应当有单独通风排气设施,保持清洁无异味。4、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配备安全、有效的预防控制蚊、蝇、蟑螂、鼠和其他病媒生物的设施设备及废弃物存放专用设施设备,并保证相关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设施设备维护与卫生检查记录序号日期发现问题改进措施落实情况检查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卫生监督相关材料卫生许可材料、年度审验的相关资料、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改正通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会议通知、文件等相关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