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写作工作培训资料秘书长谈公文写作与秘书工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秘书写作工作培训资料秘书长谈公文写作与秘书工作.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秘书长谈公文写作与秘书工作1与机关干部谈公文写作 公文是机关处理公务、交流经验、实施领导、推动工作的重要工具。机关公文写作,是个常讲常新的话题,深入研究,反复思考,探索规律,讲究方法,才是捷径。写好公文,必须突破惯性,换位思考,强化意识,跳出公文写公文,站在公文之外写公文,从而撰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公文写作不是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复杂的劳动,没有一点闯的精神、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写不出好的文章。公文不同于其他文体,有着自己独特的要求。公文难写,是说其政治性、宏观性、指导性、可操作性都很强,写起来难以把握。然而,只要有精神、有学识,有章法,完全可以写好。这里,笔者在撰写两篇谈谈机关公
2、文写作事宜的基础上,又谈一些看法和感悟,姑妄称之为“公文写作事宜三谈”吧。敬请大家一阅。采撷消得人憔悴 采撷,一曰摘取;二曰选录。采撷,是公文处理各阶段的基础工作,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写作人员的主要任务。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党委政府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改革发展瞬息万变,工作情况眼花缭乱,如果不及时了解、收集、掌握,不进行分析、判断、取舍,那么,不仅与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失之交臂,变成昨日黄花,也耽误了写作人员对素材的把握,更重要的是错失了机关领导同志决策的良机。采撷,太重要了!机关工作人员,要以“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像对多情红豆那样多多采撷,建立自己的“资料仓库
3、”,为写好公文打下坚实基础。 采撷花朵。即思想的花朵、理念的花朵、精神的花朵。南朝刘勰说过:思接千载,精悟八极。思想,是生命常青之花朵。善于思考的人,才能找到制高点、切入点,善于突破一点带动全局。理念,是生命智慧之花朵。善于开掘潜能,拥有新理念,是有才能智慧的人,也将是成功的人。精神,是生命财富之花朵。弘扬精神,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敢破敢立,奋发有为,就能创造更多的物质精神财富。采撷花朵,妙手著文章,化腐朽为神奇!要采撷诸子百家。诸子百家在我国思想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它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思想基础。在诸子百家中,儒家占有显著地位,最终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影响不仅仅限于
4、中国,而是形成了一个中国为核心、辐射周边国家的“东南亚文化圈”。诸子百家,为我们留下了深邃的思想、深刻的内涵、深厚的底蕴。仅仅“四书五经”,不知有多少内容需要千秋万代汲取、借鉴、延续!要采撷专家学者。针对现实问题,就专家、学者发表的意见,提出的新见解新设想,机关写作人员要及时采编,供领导机关和领导集团决策时参考。有时,还可以邀请专家或专业人员座谈,集思广益,深入探讨,并吸纳其中肯意见或建议;也可以组织学者发表专题论文,阐明问题,陈述利弊,提出开创性建议。由于专家学者的专长性,对这些思想,写稿的同志一定多多收集。要采撷权威人士。权威人士是指党政系统直接负责或从事某项工作的管理人员,其思想观点具有
5、真实性、准确性和指导性,因而成就了权威性。写作人员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做到精心筛选,精细加工,准确收集,从纷纭复杂的内容中理出清晰脉络。还要有计划深入权威人士中调研,对决策集团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咨询,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这样,为写好公文,做好了铺垫,效果也更好 采撷绿叶。即例证的绿叶、事实的绿叶、情况的绿叶。红花还要绿叶配。绿叶是花朵的基础。没有叶子的花,一定枯萎。凡事情,都在基础上出问题。没有坚实基础,所有作用力都是白搭。在采撷过程中,一定要采撷具体、翔实、丰厚的事实、例证、工作情况,以便为起草好公文打牢基础。要采撷预测性情况,把事物的酝酿、筹备、萌生阶段所产生的,包括党政管理活动的规划、方案
6、、决策、法规、措施,都统统收入囊中。比如,在制订某个工作计划时,一定要把思路、要点、数据、意见、办法以及实际执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都要一一摘录。要采撷动态性情况,各级机关和领导要运筹帷幄、统揽全局,是建立在充分掌握动态性情况的基础上。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文秘人员要对中心工作和其他工作进展、成效和问题,尽可能多地了解、熟悉、掌握,为机关和领导推动、指导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其关键是要有思想敏锐、主题新颖、内容丰富的实用性素材,发掘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要采撷反馈性情况,包括决策进入实施阶段后的反映、影响、效果、变化以及经验、教训等方面的反馈情况。所谓反馈,就是组织系统把决策、指令、计
7、划、措施等,作为“输出指令”,由机关输送出去,而后又把其作用结果,作为“回输信息”返送回来,对领导同志的判断和指导产生影响,发挥预案的有效作用。要采撷趋向性情况,即代表着某种事物发展方向,预示着事物变化规律的新事物。这种事物发生时间不长,还形不成规模,但具有明显的趋向性,有可能发展成为事物的趋势缩影,或者说是未来事物向人们发出的信号。这种趋向性,各级领导同志非常看中,文秘人员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对趋向性进行辩证分析,透过现象,揭示问题。一旦发现,立即收集、整理,反馈,供指导工作使用。采撷枝干。即基层的枝干、群众的枝干、一线的枝干。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的本质、党的职责所在,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
8、落脚点。民意似水,人民是天;民情如风,百姓为大。记得伟人毛泽东说过: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生机勃勃的事业,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离开了群众,开什么会,写什么公文,写得再好有何用。相对于花朵、绿叶而言,基层的创造、群众的工作、一线的事情,是真正的枝干。最美的主角是群众,最好的风景在一线,最大的舞台在基层。在长期执政实践中,解答新课题,应对新挑战,谱写新篇章,关键在于到群众中去,贯彻群众路线,相信群众智慧,凝聚群众力量,共同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实际生活是百科全书,内容最丰富、最准确、最生动。在起草公文中,只有走到群众中去,才能吸收到机关里得不到的养分。推出的
9、公文,制定的政策,才真正管用。公文写作人员,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到群众中去,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群众参与政策措施的前期讨论,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要一切依靠群众,主动倾听群众呼声,邀请群众评判工作,从群众意见中反思工作,汲取群众智慧,把群众满意作为写作公文的第一标准来对待。要体现造福群众,群众认干不认说。改善民生,没有最高,只有更好。在写作公文中,如果把群众提出的问题、反映的难题,体现出来,列出清单,排出计划,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群众高兴的劲头,就会溢于言表。基层蕴藏着最鲜活的资源。一旦到了基层,丰富的素材、思想的火花、动人的故事,就挖不尽,写不完。只有游泳至“深
10、水区”,才能抓到“大活鱼”。走出高楼大厦,到普通民众中间去,挖掘现实素材,以深厚的生活,积淀丰富内涵,书写时代最动人的篇章。 采撷果实。即科学的果实、理论的果实、工作的果实。机关和领导同志的工作,主要抓大政方针,抓重大决策,抓关键问题。那么,机关公文写作人员,采撷果实,要有高远的理论性,围绕中心工作,抓大问题、新问题、实际问题,透过现象看实质,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把握特征,站在战略的高度,站在全局的高度,站在领导的高度,密切关注重大方针政策执行情况、重大活动运行情况、重大社会动态反映情况,及时上升为理性认识,实现第一次“飞跃”。要有深刻的政治性,党委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制订、贯彻、执行政策,对工作
11、实施领导。政策性也是政治性的体现,文秘人员在汲取材料过程中,务必注重政治性,掌握各个方面的情况,以供领导参阅。因为,无论多么高明、多么深入的领导,都不可能做到事必躬亲,处处身临其境。要有广泛的综合性,写作人员工作必须把收集到的各方面情况经过严格的筛选、鉴别,加工整理成量大、面宽、度深、精炼的材料,留存下来,以备后用。这些材料同时具有两大条件:其一,具有一定高度、深度,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其二,既反映问题、又分析原因,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办法和建议,可以作为领导决策的依据。要有良好的服务性。公文的出发点之一,是让受众者和下级怎么干,同时也是发挥“领导就是服务”的功能,着重为经
12、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企业兴旺发达保驾护航,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这就要求文秘人员树立服务意识、开放意识、群众意识,把触角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再搞好优质服务,获得一手材料。写作公文的大厦,需要众多材料做砖瓦、做椽檩、做栋梁。开启民智,兜售理念,既要思想的呈现,也要事实的支撑;既要情绪的呈现,更要理性的结论,必须一刻不停、一丝不苟、一点不松采撷、采撷呵. 经营正道是沧桑 经营的概念是很宽泛的,既指计划、组织、筹划和管理,又指为一定目的而设法使机构或组织运转。经营最先应用于工商企业。经营,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日渐扩大化趋势,无所不有,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写作的经营,是写作者对整个公文的规划、部署
13、和活动。“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面对每一项文稿任务,都拥有经营的理念,抱着“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竭尽全力,力求完美,做得更精确、更利索、更有水平。只有冥冥之志,才有昭昭之名;只有惛惛之事,才有赫赫之功。2长尾理论。美国市场学家克斯安德森提出了“长尾”的概念,提出人们主要需求的流行市场称为“头部”,而有些需求是小量零散的,这部分需求所形成的市场就是“尾巴”。长尾理论是网络时代兴起的新理论,描述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小数乘以一个非常大的数字等于一个大数,许许多多小市场聚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大市场。这便是目前流行的“长尾理论”。长尾理论对于各项工作,有许多启示、启发和启迪。
14、其最大的启示便是:每次一点点的积累放大,最终要带来一场翻天地覆的变化。长尾理论,运用于文稿起草中,就是机关写作人员,要把简单的事情、琐细的事情、具体的事情做好,努力实现以下转变:一曰由注重宏观向注重微观转变。所谓宏观,就是大政方针、全局问题、重大战略。所谓微观,就是各项工作、各项政策、各个活动的细微末节和细小变化,知晓小事情,摄取小镜头,捕捉小花絮。宏观也好,微观也好,公文写作人员都必须了解掌握。尤其对微观情况,把握更要多多益善。二曰由注重综合向注重单一转变。综合是指全部工作的事实和情况,单一工作就是一项具体工作的具体情况。综合工作是由单一工作组成的。把单一的工作往一块捏撮,原先的材料就由单一
15、变群体,由零碎变系统,由分散变完整。三曰由注重普遍向注重特殊转变。就是由收集了解和掌握各个方面的工作情况,转向有问题、有分析、有见解的特殊工作上来,写出开拓性意见建议的公文。四曰由注重繁杂向注重精细转变。为了把内容和形式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在起草文稿过程中,不单单追求写出的内容宽、大、多,更要按照“繁而繁繁而简,简中俱是精华点”的要求,把思想写深,把重点写透,把内容写精,把形式写活,把文字写短,把语言写美。长尾理论,公文写作的妙趣所在、精髓所在、活力所在 蓝海战略。营销学认为,现有的市场由两种海洋组成,即红海和蓝海。红海代表已知的市场空间;蓝海代表未知的市场空间。所谓蓝海战略,就是企业突破红海的
16、残酷竞争,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打败竞争对手上,而主要放在为买方与自身创造价值上,并由此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开创属于自己的蓝海。联想到公文写作,蓝海战略启示我们:必须打造创新、创造、创意的理念,敢于向未知领域进军,不单单写好自己熟悉的工作,更敢于向不熟悉的工作挑战。人都有惰性,对自己熟悉领域的事情,往往很感兴趣;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文秘人员大多喜欢撰写自己掌握的内容,不愿写那些不了解的东西。仔细想想,可以理解,但不能提倡。因为,这是一种懒惰,是一种逃避,是一种怯懦,是一种放纵。文稿起草人员,要抓“盲点”,针对网络时代瞬息万变的特点,善于从街头巷尾、网络世界、草根一族里,倾听一些领导
17、和机关听不到的声音,小处入手,大处着眼,阐幽发微,想领导之所未想,知领导之所未知,努力让领导预立于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抓“热点”,抓住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了解群众呼声,汲取群众营养,把握热点热议的问题,闻一知二,由此及彼,用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向领导提供一些亟待了解的热点难点情况;抓“重点”,把提供文稿的着力点,始终放在党委政府工作重点上,及时从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提供高质量的文稿,努力做到参谋到点子上、服务到决策上。抓“难点”,针对工作中已经出现或即将发生的难题,要收集情况,掌握动态,了然措施,写出建议,为领导研究和解决难题出谋划策。抓“特点”,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增强敏感
18、力,勤于思考判断,抓住本地部门的亮点,突出个性化特色,在公文中把特点写出来、写新颖、写生动。 集聚效应。集聚效应,是指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创新因素的集聚和竞争动力的放大。集聚效应相对于文稿来说,就是集聚到关键人物、关键工作、关键事情上。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决策源”、“风向标”、“大本营”,折射大世界,反映大环境,体现大变化,有利于把握着力点、寻求突破点、破解关键点。哪里有工作集中,哪里有事情集结,哪里有群众集聚,哪里的决策就最精彩。文稿起草人员,要认真琢磨党委和主要领导关注的工作、关心的问题、提出的思路,为科学决策提供有效依据。集聚
19、效应对公文写作人员的启示:我认为,集聚在八个关键词:多看书、多抄写、多背记、多思考、多总结、多改稿、多熬夜、多创造。多看书,要静下心学,学深学透,经常串一串,带着“问号”看,到书中寻求答案,拉直“问号”。多抄写,长期抄、长期写,就能抄出灵感,抄到别人“找不到取处”的程度。什么是灵感,灵感就是长期积累,随意得之。多背记,多背,大脑聪灵,本文由老秘网推荐,知识丰富,用起来自如,表述起来生动,同时,随发现,随记录,久而久之,积少成多,大有裨益。多思考,同等条件,同一时间,同一篇文章,每个人收效大不相同。为什么?除了智商因素外,就是“思”的程度。思越多越深,就越有收获。多总结。要总结前人经验,善于逆向
20、思维,善于向纵深思考,善于发散性思考,由点及面、由表及里,举一反三。多改稿,文章是改出来的,“写好了至少改五遍”,自己改,别人改,在改中否定自己,在改中提高质量。多熬夜,熬夜是根本,品尝熬的艰辛,领略熬的喜悦,熬上三年五年,才能写出好稿子。多创造。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创造。瞄树梢不如瞄星星打得高。公文写作,无论思想、内容、形式,创新创造是正途! 五音和而雅乐生,五彩和而画卷就。世上不存在真正的不朽。换言之,没有什么不可以改变。机关工作人员,写好公文,要根据需要,围绕中心,注重变化,遵循规律,精雕细凿。在知识时代,无论机关工作人员能力大小,必须先过潜水艇式的生活,耐得寂寞,潜心苦练,勇于实践,走火
21、入魔,那么,写好公文,就不再是难事。化茧成蝶、凤凰涅槃,只是时间问题。世上事情很少有做不成的,之所以没有成,不是条件不够,而是行动不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机关写作人员的伟大担当!最为关键的是“用桶提水”,还是“建造管道”。人人不可能都是天才。日日学,不怕万卷书;天天写,何惧公文难。用不一样的理念,全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公文王国”!3谈改变 记得2008年美国大选时,非洲裔民主党人、联邦参议员贝拉克奥巴马凭借“改变(CHANGE)” 一词,四处演说,赢得了美国民众的信任和支持,顺利登上美国总统宝座。这是改变的威力。当今是一个巨变的时代。易经云:穷则变,变则通,
22、通则久。无论如何,世界在前行,事物在发展,人类要进步,改变是肯定的。改变的关键是,必须面对是什么、为了啥、到何方、如何做。这是社会、国家、团队、个人,都必须思考的大命题。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不改变的人。改变,社会的强音 历史的马头琴,铮铮然飘出一串跳动的音符,凝聚成一股细流,涓涓淌过我们的双眸。“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面对一江春水,三闾大夫屈原回望身后满是浑浊的世界,仰天长叹,坚守一片净土,让这绝唱在千古历史中得到共鸣。这流水,淌过了多少朝代,见证了多少往事,让历史在一切往事中演绎演出一个硬道理:世界前行一步,都是改变推进一步。改变,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
23、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着,都处在产生和消灭的过程中,静止不变、僵死不动的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类社会,同样是千变万化的。在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解体转入阶级社会以后,又经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现在已有一些国家发展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将来还要向更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在某一历史条件下发展到某种状态是必然的。从内容来讲,历史必然性其实就是人之主观能动性在社会发展中的表现,是主体与客体、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社会全体成员精神素质作用于社会基础条件而外化为实践的产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人类的意志和实践等对社会发展有着直接的决定性影响,决定人之意志和实践的因素大体有三个:
24、社会物质条件、社会结构条件和国际环境。当社会向前发展的时候,每个人都该通过判断而向前走去。一般而言,社会上有三种人:一是引领时代的人,这是少数精英人士;二是紧跟时代的人,这是大多数民众;三是拉时代倒车的人,这同样是少数分子。每个人都应该找出自己的活法,都有一个目标,有更多的声音,更多的生活方式。长者说,少年多轻狂。其实不然,我们只是在前进、在适应、在改变。这也正是这个社会前进的动力源泉。改变,正是社会变化的必然要求。世界的万物无时无刻不在改变,就像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一样。不管是捧读着易经,还是传诵着道德经,不管是唱着“春天的故事”,还是吟着“老鼠爱大米”,我们都走进了日新月异、万千气象的新时代
25、。新时代海一般的机会、精彩、创造,向人们挥舞着手臂。在社会前进的铿锵步伐中,切换模式、改变规则,以己之变应万事之变,乃是必然的。没有改变,世界就没有发展。每个人都是因改变而形成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过,切记,世界不会为一个人而改变,环境也不会主动去适应个人。因而,我们只能去改变,进而取得成功。唯有改变,方可以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历久弥香的琼浆;唯有改变,方可以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梦想,编织绚丽辉煌的彩虹;唯有改变,方可以用永恒的执著和顽强的韧力,筑起固若金汤的铁壁铜墙 无论承认与否,面对当今社会新的潮流涌来,时尚、流行的玩意儿一股脑地倾泻下来,怎么办?只能义无反顾往前冲。金庸武侠名著
26、笑傲江湖里主人公令狐冲说过:这个世界都在改变,我们没有办法,只好改变自己。于是,令狐冲自己也实现了从“雄霸江湖”到“笑傲江湖”的改变。改变,使自己在社会的品德更高尚;改变,使自己在社会的情操更趋美”;改变,使自己在社会的成就更出色。我们栖居在一片天空下,也许是青城墙下散落的明黄的向日葵,既然不能选择故土,就只能让自己在微弱的阳光下燃出一片灿烂;也许是遗失在山谷里的花籽,既然不能长在肥沃的花圃,就只能让自己在寂寞中绽放一片野百合的春天;也许 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产物,人与社会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既要与他人打交道,又要与社会打交道,既要维护社会的秩序性,也要适应社会的变化性,是逃不脱的 改
27、变,人生的主题 伴随着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的畅销,“奶酪的故事”,已经深入人心。看过的人都知道书中反映的道理是:世界在变化,每个人也是在不断变化。就一个人来说,从呱呱坠地之日起,就处在不断变化中,自然的变化,年岁的增长,由稚气天真的童年到风华正茂的少年,再由血气方刚的青年到年富力强的中年,最后进到老态龙钟的晚年,直至生命的结束。人的变化,不仅有从婴儿到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直至死亡这种肉眼看得见的变化,而且还有人们的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在体内时刻都在发生的变化。人体科学表明,人体内每时每刻都有旧细胞在死亡,新细胞在产生。这是人的生理的改变。同样是自然的改变。人还有思想上的变化和发展。有位哲学家
28、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由于思想积极,努力进取,从普通人一跃成为著名的英雄模范人物;有的人则由于放松思想改造,从昔日的英雄变为今日的囚犯;还有的人从失足、堕落走向新生,重新做人。这种改变,是最具神彩神韵的。因为,这是打破寻常、破旧立新的创造,是超越自我、超越常规的导引,是奇思妙想、智慧能量的释放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寻求的“奶酪”是什么,最重要的是该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奶酪,如何面对已经拥有的而且随时可能失去的奶酪。变化始终存在,不管是好是坏,必须接受变化。当看到变化会使事情变得更好时,及时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不管怎样选择,都应是
29、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变化,都在顺应着潮流变化。一切的改变都是可以马上办到的。人们对于“改变”这个问题所保持的态度,经常是“应当”而不是“必须”,就算是必须,也经常是指未来的“某一天”。要想马上改变,唯一的方法就是在心里保持紧迫感、使命感、危机感:不能不快点去做。也许,我们没有庄周梦蝶的浪漫,没有庄子那“泥泞中亦可”的超然;也许,我们无法像彷徨斗士鲁迅一样以血荐轩辕,深刻揭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劣根性;也许,我们没有海伦凯勒那虽然盲聋但却以心灵探求未知世界的勇敢。但至少,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接受庄子的熏陶,让自己接受呐喊彷徨的强音,让自己接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洗礼,让心在潜移默化中沸腾,改变自己。
30、生活,每天为了生存不得不做着自己并不想做的事情,却从来没想过要去改变些什么,即便想明白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个目标,鼓足了劲想要去改变了,却被那些所谓的义务、责任所牵绊,害怕改变后不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反而会失去现在拥有的东西,于是我们开始退缩,不敢去追求自己所想要的。人,如果不满意自己现在的生活,就应该去努力改变。这是一个健康思想上的人的基本思路。也许会失败,但是努力了,也就没有后悔了,即便失去了什么,我们也可以再努力找回来。失败的经历,也是人生的一段精彩的回忆。如果成功了,那将拥有精彩的,不一样的人生,何乐而不为呢。如何让自己愿意主动去改变呢?一个办法就是让自己的情绪达到关节点,让自己觉
31、得不马上改变就会此路不通。改变要能成功,不是知道得改变便算了事,而是得打从心里知道自己必须改变才行。如果你多次曾试图改变而未见成功,其中的原因很可能是令你改变的痛苦还未达到令你无法忍受的程度,而唯有当你达到那样的痛苦节点时,这时改变的杠杆才会出现。改变自己,方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方能不被环境淘汰。高度决定视野,站在更高的云梯上看风景,勇于面对挑战,把自己认为是造物主,积极挖掘潜能,调整应变力,绘出自己的蓝图,活出自己的生活版本。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必须做出改变,而且,改变必须从今天开始,马上开始,从自己开始,从每一件小事开始。这样才能获得成功。上帝创造人类的时候,就创造成不完美的。在社会上生活的
32、人的一生,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一生,这是社会的使命,也是人的使命。点滴成江河,行远必自迩。在社会大的环境下,每个人都要背负责任,慢慢积淀。改变,与众不同,鹤立鸡群,彰显自我,如今个性也是潮流,社会的潮流。这种特点,无疑是最“潮” 的潮流。4 改变,心相的元素 心,指心思、心意。古人认为心是思维器官,故将思想、情感一切思维活动均称之为“心”,是内在的。相,指质、实质,是外在的。古代书法理论家将作书前的想像、构思,喻之为“心”。称形诸于实的书法作品(即创作出来的书法作品)称之“相”。所谓“有诸中,必形诸外;观其相,可识其心。”这段话的大意是:内心的东西,必定在“外” 部中得到反映,观赏你创作的
33、书法作品(相),就可以了解你的思想情感。故有“心相”之说。古人,都是强调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不管做什么事,一切都从正心开始。如此,循环往复。虽然,每个人际遇不尽相同,但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就看能不能磨砺一颗坚强的心、一双智慧的眼,透过岁月的沧桑看到熠熠生辉的星光。不要说生活怎样对待你,而是应该问一问怎样对待生活。毕竟,积极心态最重要。当今社会有种怪现象:财富与日
34、俱增,但满意度却逐渐降低;沟通的工具越来越多,但是联系得越来越少;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知己越来越少;房子越换越大,里边的人越来越少;豪华的房子越来越多,破碎的家庭也越来越多;楼房越来越高,但我们的心胸越来越窄;渴望了解外星人,却不想了解身边的人;参与的活动越来越多,但是享受的乐趣越来越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被各种问题困扰。要除却这些心理隐疾并不难,只要凡事看开看淡,达观一些,大度一些,拥有积极心态,就能让烦恼烟消云散,幸福、快乐时刻相伴。改变心相,首先是正心。我们从小到大,做的每一件事情,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意识心”。换句话说:物质的拥有与支配,只不过是想满足我们自己的心。只要是人
35、,每天都与自己的“心的感觉”打交道。钱财多与少,是“感觉”;物质得与失,是“感觉”;事业成与败,还是“感觉”。不是钱财、物质在手里才叫“有”。拥有的东西,“心”认可“有”才算“有”;别人的东西和钱财拿在手里,“心”里不认可,还是“无”。“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内心的强大,化解很多生命的遗憾。心正了,多了安闲,多了淡定,多了坚强。改变心相,需要改变看法。什么叫看法?就是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换言之就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一个人的世界观不是一天两天的时间建立起来的,一般很难改变。但假如一个人遇见重大的环境转变,或重大的挫折,就容易改变性格。想改变性格的你有勇气去面对这改变的前面的汹涌的压力吗
36、?有与无、得与失、多与少、成与败俗话说知耻而后勇。改变必须要勇气。不管什么时候从事什么工作,都是带着积极、感恩、开拓的心态,点燃激情,释放能量,那么疲劳感会大大减轻,工作才会变得甘之如饴,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改变心相,思想最关键。一个人的样子,就是整天所想的那个样子。大脑是个总开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人是心念的囚徒。我们的头脑中有太多的思想垃圾,太多的观念枷锁,无时无刻不在束缚着我们前行。不断变换脑筋、洗洗脑子,来一个观念革命,在变化中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心念转动人生。当对生活失去希望时,抬头看一看蓝天白云,看一看阳光四射。把心相放大一百万倍,换个角度看世界,积极思考社会的角角落落,用无线
37、的创意突破困境,在嬉笑间挥去窒息感,体验生命多样的风景。改变心相,降低期望。快乐与否与钱并没有关系。没房没车,一样可以让自己生活得很快乐。保持自己的快乐,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是如此,改变了看问题的方式,结果也就会大大不同。人的成功或失败,幸福或坎坷,快乐或悲伤,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的心态造成的,因为我们怎么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可以改变人生观;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心态;无法调整环境,可以调整态度。这样,就拉近了与现实的距离,一些无法实现的期望便无影无踪.5改变,习惯的必然 休谟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其实人活一世,很大程度上是靠习惯活着。很多时候对很
38、多事物,我们并没有更多的时间费尽心机思考、绞尽脑筋斟酌,只是凭习惯就可以做出满意的选择。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测试,让三个人完成同样一件事,其结果却因为每个人工作习惯的不同而出现差别很大的结果。这种事例,在我们身边不胜枚举。心理咨询专家研究发现,一个人工作、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使人成功,坏习惯让人颓废。好习惯让我们减少了思考的时间,简化了行动的步骤,让我们更有效率;而坏习惯使我们封闭保守,自以为是,墨守成规。然而,面对生活中的坏习惯,习惯固守常态的力量对我们的控制大过了追
39、求改变的力量。习惯决定命运,可是好习惯并非自然而成的,自然而成的常常是懒惰、生活无规律等坏习惯。所以我们才要自我控制来培养好习惯,而且这样的培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于是,弥缝决定发起这样一个活动。为什么需要培养好习惯,当人一味追求快速成功,渴求拥有大智慧时,往往忽略了良好的习惯才是步向成功的钥匙。好习惯一旦形成,它就极具稳定性。心理上的行为习惯左右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决定我们的待人接物;生理上的行为习惯左右着行为发生,决定生活起居。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这么说的: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好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让人的一生
40、发生重大变化。满身恶习的人,是成不了大气候的,惟有有好习惯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仔细看看,大多数人早已习惯了过去的自己,大多数的日常活动都只是习惯而已,如几点钟起床,怎么洗澡、刷牙、穿衣、读报、吃早餐、驾车上班等等,一天之内上演着几百种习惯。所以,非常有必要仔细检查一遍自己的习惯。看看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无益的,哪些是有害的,然后将无益、有害的改为有益的,哪怕一个小小的改变,假以时日,必能受益无穷。拥有了成功的习惯,就拥有了享受终生的财富。最好不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幻想什么,而是在旭日初生的时候即投入行动。改变要趁早,不能只是在嘴上说说,迟迟不行动,到头来,白白浪费了一生,无所成就。习惯
41、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的,需要经过长期、反复地坚持,最后才能成为一个不易抛弃的真正的习惯。研究表明,培养一个习惯需要三个月的时间。俗话说“一个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大家可以在一起相互鼓励,共同进步。想想当培养这一个好习惯时,同时还有其他更多的人也再一样努力坚持,一定更有信心。一旦成功改掉第一个坏习惯,以后改掉坏习惯就将变得越来越容易。事实上,随着一个个坏习惯被好习惯逐个取代,我们将变得越来越善于改变自己的习惯。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在开始养成“改掉坏习惯”的习惯。一旦这样的习惯养成,我们便会像一列运动着无法停止脚步的火车那样,推动我们实现自己的理想。一个好习惯,无论其大小,只要坚持培养
42、下来,都是件非常好的、有益的事情。比如,每天把任务按重要程度把工作完成好,每天早起十分钟,每天准时七点起床,每天准时十二点睡觉,每天多阅读一小时,每天背二十个单词,每天跑步一千米,每天按时三餐 人们习惯在习惯的轨道上滑行,习惯在习惯的人事中穿梭。人的每一次自觉或不自觉行动,都会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习惯改变了,世界就会改变,命运跟着就会改变。这应该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定理啊改变,风格的臻善 财富会散去,名誉会过时。唯一伴人一生的,是一个人的风格。具有高尚风格的人与汹涌澎湃的海洋一样,都在为自己开辟一条道路。与习惯相比,风格更为硬朗。习惯是培养的,风格是塑造的,更难!在具备一定的改变潜力的情况下,风格
43、才会改变。风格改变的核心机制,就是在寻求改变内力驱动下,通过环境或者经历塑造。换句话说,风格的改变,是生活经历塑造出来的,生活和时间,是风格的雕塑师。这还可以分为自然经历、心理治疗经历、宗教体验等方面。这里面,最重要的是生活经历与超常体验。最好的老师,就是生活经历。生活经历,还可以被分为日常体验和超常体验。所谓超常体验,就是强度超常的、接近人的忍受极限的体验,比如频死感或死亡体验、极度冷热、孤独、饥饿、危险体验等等。有一少部分人,就是在极度超常的生活体验的刺激下,改变了人格、改变了生活态度、改变了人生观。日常体验,就是普通人每天的自然体验。其实,我们每个人的风格,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或大
44、或小的变化。人的风格的变化,就是一个经历和时间的函数。心理治疗经历和宗教体验,只是人的性格改变的小插曲,是性格改变的催化剂。在理论上,一个科学的心理治疗,应该能够促进人的风格的改变。但是,无论心理治疗还是宗教体验,都不是人的性格能否改变的关键。最关键的,是人本身的改变潜力、改变欲望和改变能力。改变风格,就是一种心情。生活,总会遇到喜怒哀乐,无论物质上有多富有,没有好心情,也无法开心。在这种情况下,学会微笑,高兴时,用微笑保持清醒的头脑;悲伤时,用微笑洗去伤痛;失意时,用微笑打打气;气愤时,用微笑平复心情。微笑是心灵的清洁工,能拂去浮躁,扫清烦恼,过滤心情,存放快乐。与人相处,最讲究谦与让、和与
45、善,提倡一笑泯恩仇。微笑,便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表达善意的最佳办法。在文明社会里,繁忙的生活,利益的算计,让我们失去了微笑。给自己一个微笑,让心情更舒畅,让心胸更宽广,让生活更美好,让生命更阳光。风格的改变,也是不断否定的过程。这是重要的标志。否定自己是深刻的思想活动,是出于对真理的认知,而不是自轻自贱。否定是思考的结果,只要时时地反省和面对自己,就会时时否定。认识自己并不容易,否定自己同样困难。人最容易自以为是和固执已见。在真理面前,没有谁有资格自负。有句话说的好,我们最需要改变的可能就是我们最坚持的东西。可是,人们往往认为自己总是对的。其实人们的认识本就浅薄,再加上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
46、如何能够不改变?必须不断在改变自己的认识,否定自己坚持的东西。宽容,更是风格改变的境界,同样是风格改变中至关中的部分。宽容是一种成熟。幼稚的心从来不会宽容,偏激、暴怒、盲目行动、疾恶如仇,而且屡犯不可“宽容”的错误,追求完美,却并不明白自身所存在的缺憾。宽容是一种开放。开放似一条贯通古今、融汇中外的历史长河,开了闭塞胸怀,绿了暗灰人生,铸就一席辉煌。宽容是一种厚重。宽容不是容忍,因为容忍仍是一种消极的反抗,这种并不明智的情绪其实是暗暗跟自己过不去。生活的阅历、生命的体悟,构成了宽容的前提与基础。宽容别人,也是宽容自己,体现了对人性缺陷的包容和理解。宽容不但是一种成熟,也是智慧。其实,这“不宽容
47、”也是值得宽容的,因为他们的幼稚。改变风格的标志,就是对“简单”的认识和理解。不再把简单看作简单,或者说,不再轻视简单。真理就是简单的,而这简单的真理就是在平常的朴素的日常生活当中。能够从简单处寻找和发现真理,你就得到了最深刻的真理。无知的人总是认为自己无所不知,什么都不瞧在眼里。无知的人以及少年最常说的话就是:我懂、我知道、这太简单了,如此等等。在一个有思想和有探求精神的人那里,没有什么是简单的,尽管他们能够举重若轻。行动,是风格改变的终极选择。一个苹果的落地,科学家能够思考到天体运行的规律;一粒简单的沙子,哲学家可以通过它发现一个新的世界。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知而在行。行动有很多内涵。看准
48、了,就埋头干下去,勤奋劳作、耕耘不止,不舍昼夜,奋斗不息;懂得舍得之道,丢掉眼前,服从长远,千万不能被眼前的利益蒙蔽双眼,审时度势、以柔克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往前冲,不回头,敢想敢干,敢冒风险,不急不躁、迂回前进等等。当然,该转弯的要转弯,该柔软的要柔软,该坚韧的要坚韧。这些,都是具体行动的体现,也是风格改变的内容。植物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对于人来说,更为复杂,也许习惯还可以相同,而风格则是区别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的分水岭。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6改变,智慧的力量 事物的变化是变化万千的。只要懂得生存之道,就明白什么是改变,什么时候改变、怎么改变。这就是智慧。智慧者,一定是头脑清
49、醒,统筹全局,沉着应对,不为外物所动,随着变化而变化,练就“化水为风、凝气为露”的本领。人,是一个活生生的处于变化的实体单元。在“快鱼吃慢鱼”代替“大鱼吃小鱼”的竞争法则下,创新是一种智慧。何为创新,创新不等于高新,创新是很简单的事情,创新存在于人的日常言行里。每个人如果都知道动脑子、都知道来创新,是一笔财富。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风格,注重思考、开发一些问题,对一些工作善于发现和捕捉不正确、不完善的地方,深入一步,纵横思维,开辟放射性思维通道,催动想象的飞火轮,尝试用创造性的方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增长新才干、积累新经验、创造新价值。创新是改变的核心,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是对那些空话大志人的箴言。世上想做大事的人比比皆是,但把小事做好的人却非常少。应该说,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