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85004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队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队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队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队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队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队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队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部队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将时刻牢记入党誓词,不因任何荣誉所骄,不为任何困难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把生命融入使命,视职责重于泰山,带领团队永做党和人民的蓝天卫士。杨永飞杨永飞怀着对飞行事业的无比热爱,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在短短6年时间里,便完成新机改装,并成长为思想、作风、理论、技术全面过硬的复合型指挥军官。他坚持紧盯发展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深入研究当代军事著作,积极研练克敌战法。他深钻新装备理论知识,系统学习“外国空军论著译丛”、“论新军事革命与战略对策”、“空天一体作战学”、“战斗机空战”等前沿军事理论和边缘交叉科学理论,先后参加军区空军兼职航空理论教员集训、飞行

2、指挥员理论集训、军区空军兼职战术理论教员集训和空军首期三代机飞机作战使用战术集训班,成为兼职航空理论教员、战术理论教员和空军第一批三代机兼职战术理论教员。他不但学得深,而且用得活,先后撰写了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作战能力浅析、战术训练中指挥所指挥员的作用发挥、空军航空兵数据链的作战应用等数十篇颇有见地的军事学术研究文章。他还主动参与编写某型飞机仪表飞行模拟训练系统研制和某型飞机精确打击训练多媒体教材、某型飞机飞行常见特情及处置办法、某型飞机飞行员实用手册等教材、法规资料,为部队转型建设和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作出了突出贡献。杨永飞始终瞄准未来信息化条件下战场,练就一身过硬的作战本领。针对未来战场瞬息万

3、变、作战任务随时可能调整的特点,他提出临时改变航路点和攻击点的训法。这种训练思想,许多指挥员和战斗员都觉得很难行得通,但杨永飞认为,这种训法在信息化的数据链使用过程中完全可以实现,经过多次试飞验证,达到了实时侦查、实时传输、实时攻击的作战需求。近年来,他先后提出并试训了二、三代战机混编战法等10多套战法,17次遂行实弹打靶任务,全部准确命中目标,创造了空军三代机精确制导武器打靶命中率最高和命中精度最高两项纪录。在执行北京奥运上海赛区空中安保任务时,杨永飞带领小分队面对诸多不利因素,针对可能出现的特情进行重难点攻关,制定140余套计划预案,绘制20余幅辅助指挥图表,研究了4套战法,其中1套是在处

4、置意外特情不及时的情况下撞击目标,充分体现了他献身使命的决心和信念。杨永飞始终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战斗意识,在推动部队转型建设中勇当排头兵。在新机低空超低空、复杂电磁环境对抗等高难课目训练时,他都带头上阵,并多次刷新空军记录;在执行警巡、试飞、远程机动、北京奥运空中安保、上海世博安保等10多项重大任务中,他都主动请缨,以实际行动践行“看我的、跟我来”承诺。在一次演习中,他在距离目标90多公里处发射的一枚导弹从不足4米宽的洞口中穿过,准确命中目标,被誉为“经典之作”、“震撼一弹”。不论身处哪个工作岗位,杨永飞都坚持做到“对内不保守,对外不保留”,把自己耗费心血积累的丰富经验及时传授给

5、新飞行员和兄弟部队。他认真总结自己参加新机改装的切身体会,编写了新机航空理论1000问、新机改装手册等实用小册子,缩短了新机的改装周期。他积极参与对地攻击战法研究,与飞行员一起飞行验证、共同提高,为提高部队实战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围绕新机实弹训练难题,撰写了多篇具有实战价值的打弹经验文章,并积极给本单位和兄弟部队飞行人员授课,发挥了很好的辐射作用。每一次执行重大任务,他都有意识挑选年轻同志给自己当副手,尽可能让他们得到锻炼,近几年先后为部队带出了12名年轻飞行骨干,多人走上飞行领导干部岗位。部队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士兵党员,唯有把每一天过得充实有意义,努力在武器装备建设的生动

6、实践中尽情燃烧自己,才能无愧于党的培养,无愧于组织的信任,才能在新的考验和挑战面前奋勇向前、信念弥坚。马金永马金永始终牢记士兵职责,爱军精武、自学成才,忠诚使命、无私奉献,从一名初中生、操作手成长为部队时统和通信数据传输两个专业的负责人,被誉为“士官高工”。2002年以来,他独立研发了数据传输中心智能管理与监控系统、新型标准时钟,取得重要的军事和经济效益,在20余次武器装备试验中及时发现并成功解决参试设备技术问题和隐患。勤于学习积累,争做素质强手。1999年7月,马金永在200多名学员中以唯一全优成绩从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士官系毕业,被安排到部队试验通信专业时统岗位。面对书本理论知识与岗位实践需求

7、之间的巨大差距,他以每天早起一小时、晚睡一小时、中午不休息的精神钻研基本原理、操作规程,两个多月就具备了默画上千个符号、10多米长的电路图的能力,逐渐成长为时统专业的负责人。两年后,领导安排他到技术含量更高的数据传输岗位工作,面对全英文的设备说明书、参数设置和操作命令,他从通信专业英语词汇和基本语法学起,抓紧一切时间“恶补”,仅用半年时间就熟记了3套设备的300多个技术参数,还把300多页的说明书全部翻译成中文。入伍以来,由于工作需要,他先后调整了13个岗位,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他给自己“约法三章”:当天内容没学完不睡觉,计划时间没学够不娱乐,重点问题没学懂不放过,几乎把全

8、部业余时间都用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上,先后攻读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管理两个专业的课程,获得了1个大专、2个本科学历和工学学士学位,通过了网络管理员、国家计算机二级和仓库电工等3项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勇于创新攻关,争当岗位尖兵。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坚持用党员先进性标准要求自己,尽到最大努力、发挥最大作用。2002年,他主动请缨解决标准时钟精度下降问题。前期准备,既缺设备图纸又乏技术资料,他白天泡在图书室,晚上到机房解剖报废设备;后期测试,每隔一个小时就要拿一组数据,两三个月吃住在机房。经过艰苦拼搏,他自主研发出新型标准时钟,使时间精度比原来提高10倍。在通信设备更新换代过程中,出现模

9、拟信号与数字信道不匹配的问题,他先后设计方案上百种,反复推算画图300多张,制作3套传输终端样机,成功研制出解调精度符合要求的终端,使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得到大幅提升。17年来,他凭着这种不甘平庸、不愿服输的精神,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5项,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11篇,6次参加宇航学会和总装通信学术会议组织的论文交流,8次在基地举办的技能竞赛中夺魁,26次临危受命排除设备重大故障,撰写20余万字的设备故障处理汇编。甘于奉献牺牲,争为党员模范。他坚持把训练场作为战场和检验党性的考场,甘于奉献、甘为人梯,受别人受不了的累、吃别人吃不了的亏。2008年底,某任务合练前不到10天,马金永担任分机负责人,家

10、里打来电话说父亲患了结肠癌要做手术,希望他能回去照顾。站领导也觉得岗位人员充足,完成任务问题不大,主动提出让他回去。但他直到任务圆满完成后,才匆匆赶回家看望病重的父亲。2009年底,由于试验任务繁重,就连儿子出生他也没有回家。在试验任务高密度常态化条件下,为了抢进度、保质量,参试官兵常常要凌晨4点钟就起床工作。由于白天很累,一些年轻的战士觉不够睡,有时不能按时起床。马金永每天总是第一个起床,做好各种准备工作,然后叫醒其他同志;每天工作结束后,他也是最后一个离开机房。入伍以来马金永先后放弃休假400余天,大部分用于研究课题和通信值班,培养帮带5名干部成长为技术骨干,8名士官取得大专学历和物资技术

11、兵资格证书。部队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荣誉属于过去,成绩归功组织。奋斗无穷期,打赢无止境,我将以此为动力,将价值追求融入特战事业,在矢志精武的道路上继续阔步前行。刘珪刘珪任现职以来,自觉传承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瞄准一流创先争优,倾心打造特别能战斗的尖刀分队,带领官兵出色完成亚运安保、中泰陆军特种部队联合训练等重大任务,连队连续两年被集团军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刘珪带头锤炼过硬本领,做爱军精武的排头兵。他时刻牢记使命责任,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锤炼军事素质,当好爱军精武“领头雁”。攀崖训练,他总是挑最险最陡的崖壁,经常手上抠得血肉模糊,腿上刮出道道血痕;装备操作,他抓紧点滴时

12、间研究琢磨,对连队所有装备的性能和使用烂熟于心;孤岛生存,他挖野菜、喝雨水,努力挑战身体极限。通过艰苦磨炼,他先后熟练掌握了攀登越障、擒拿格斗、多能射击等20多项特战技能,顺利取得军事跳伞、潜水和高级狙击手证书,成为全面过硬的“三栖”尖兵。2010年5月,他参加总部组织的远程渗透侦察骨干集训,其中一个自选课目,要求蛙人在潜艇下潜30米时从鱼雷管爬出,一趟训练的体能消耗相当于30公里武装越野,而且要承受比海面大4倍的水压,稍有不慎,就会耳膜穿孔,甚至窒息而亡,60名参训队员只有14人报名参加。下水前,教员再次强调:没把握的还可以选择放弃。刘珪果断请求第一个下潜,并成功克服巨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出

13、色完成任务,赢得高度赞誉。刘珪着力锻造过硬“铁拳”,做矢志打赢的领路人。他瞄准特种作战最前沿,打造出一支敢打必胜的特战群体。每当所在部队外派留学骨干归队,他都第一时间登门请教;每当反映特种部队训练的学术杂志出炉,他都想方设法收集,共整理了20余万字的文字资料、200余分钟的视频资料,潜心研究俄罗斯、委内瑞拉、以色列、土耳其等国特种部队战训法成果,写了6万多字的心得体会,并结合实际,创新10余种战训法,其中限时传递爆炸物、“魔鬼”狙击和极限体能战训法在部队推广。他根据每名官兵的接受能力、技术水平、性格特征和身体心理素质,为他们量身定制“专家训练套餐”,要求官兵除完成必训课目外,每人都根据自己的特

14、长爱好对某项课目专攻精练,并制定严格“晋级标准”,80%的官兵都有自己的“绝招”。反映他们“专家计划打造专业精兵”的做法在解放军报头版头条报道。2010年10月,他带领分队成建制参加“突击-2010”中泰陆军特种部队联合训练,与经过精心挑选、80%以上参加过实战的泰军特种兵同台竞技。在最后的综合演练中,我方和泰方各组建一支反恐分队,营救被恐怖分子劫持的人质。刘珪的“专家计划”成果在行动中大显威力,“狙击专家”射杀恐怖分子弹无虚发,“爆破专家”定向爆破精准到位,“卫生专家”救治伤员技艺娴熟。最终,我方比泰方提前两分钟成功解救出人质,官兵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在场两军首长的高度称赞。两年来,分队共涌现出

15、20多名训练尖子,10余次成建制参加军区以上重大任务,在总部、军区和集团军各类考核中均取得全优成绩,成为所在部队第一个“全优连”。刘珪始终心系官兵安危,做生死与共的好兄长。他把实践我党我军根本宗旨,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落实到对官兵安危负责上。每次伞降、潜水等课目训练展开前,他都对每具降落伞、每台潜水具逐一认真检查,确保“零问题”上天、“零故障”下水。他结合自身训练体会,查阅大量资料,深入研究各类训练防范措施,整理汇编了伞降训练七个注意、潜水训练十步法、特种射击安全要诀等训练安全防范小册子。认真学习运动伤病学、骨科学等知识,还利用休假时间拜老专家为师,研习疗伤技艺,并专门购置了随身药箱。对一

16、些危险系数较高的课目,他都拿自己当“试验品”,反复试训,直到把动作要领、训练路数都摸索成熟,才着手培养示范班,逐步在全连推开训练;把各课目训练的难度、险度等级,细化成应具备的技术水平、心理素质等参数指标,为全连官兵建立参加各级别训练的数据库,作为能否参训的评估依据,促进了训练的科学性规范性,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两年来,连队参加各类高难险课目训练4200余人次,12人次遭遇特情,都能正确判断、果断处置、化险为夷。一次伞降训练中,空中突遇强气流,上等兵小陈与刘珪的两具降落伞交叉,伞绳缠绕交织,伞衣被迅速拉扯成灯泡状,两人急剧下掉。刘珪毅然割断自己的7根伞绳,飞掉主伞,使小陈的伞重新在空中正常展开。刘珪在离地面仅300米左右时才成功拉开备份伞,安全着陆。刘珪舍生忘死的精神,感染和鼓舞了部队每名官兵,大家自觉以刘珪为学习榜样,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挑重担、站排头,掀起了“党员干部抢着上、团员青年争着干”的练兵热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