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民营经济 中小企业工作要点.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88250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市民营经济 中小企业工作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市民营经济 中小企业工作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市民营经济 中小企业工作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市民营经济 中小企业工作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市民营经济 中小企业工作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市民营经济 中小企业工作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民营经济 中小企业工作要点.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3年全市民营经济 中小企业工作要点 各区(市)中小企业局,高新区经济发展局:为做好全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根据党的十八大及中央、省、市关于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部署要求,在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工作安排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工作实际,制订了2013年全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工作要点,请贯彻执行。一、2013年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工作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建设“幸福新*”统领全局,以转调创为主线,把政策落实、扩张民营经济总量、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特色产业

2、提升、调研考核作为工作重点,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提高服务水平,狠抓工作落实,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平稳运行,实现稳增长。(二)发展具体目标:1、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实缴税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新增微型企业1800户以上,私营企业户、人、资分别比上年增长10%以上。 2、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个数增长10%以上,营收增速18%以上;规模以下小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6%以上。微企业升小企业85家,小企业升中企业12家,中型企业升为大企业8家,过200亿元的高等级产业集群新增1个。 3、培育小微服务业特色企业100家。 4、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80家。其中:科技创新企

3、业70家;市级中小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6家。5、培育中小企业自主品牌10个,开发新产品、新品种150种。 6、实现中小微企业管理提升60家。 7、培训中小微企业经营管理者2000人,其中培训小微企业6000人。 8、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完成贷款担保15亿元。 二、2013年全市中小微企业工作主要措施(一)落实政策,优化发展环境。自去年以来,国家、省、市围绕中小微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密度之大、含金量之高、操作性之强,是近年来少有的,我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为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2013年将进一步加大对发展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的各

4、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力度,努力优化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区(市)要进一步加强对发展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涉及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目标任务细化分解,明确责任部门、责任领导,确保工作到位。二是强化督查,确保政策落实到位。适时邀请市人大、市政协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视察,加强督查,对落实政策中的有关问题,协调解决。三是定期对各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调研,调研包括结构性减税、财政支持、金融支持和创业辅导等内容,及时总结推广政策落实好的先进典型经验。四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电台、电视、报纸、杂志、信息网络等新闻媒体,及时广泛宣传国家

5、、省、市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政策,努力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扎实做好“调结构、转方式”工作,实现“四升一群”目标。一是继续深入开展“民营创业带头人”活动。具体落实好已制订的*市小微企业创业引导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充分利用好小微企业创业引导资金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服务,缓解创业者启动资金不足难题,降低创业融资成本;进一步完善创业辅导师队伍建设,为创业活动提供人才支持。积极争取用省、市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支持一批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项目建设,为初创小微企业搭建载体。2013年,通过深入广泛开展创业辅导活动,新培育民营创业带头人小微企业600家(包括服务业特色企业)以上,带动就业1500

6、0人以上,年底优先扶持。二是认真实施双百中小微企业成长计划。重点扶持“双百“中小微企业发展,即:1、抓40个中型企业向大型企业跨进;2、抓60个小型企业向中型企业跨进;3、抓100个微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跨进。通过建立“双百”企业的集中扶持机制,推进中小微企业梯次发展,用15年时间把*的骨干优质企业做大做强,使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三是引导企业着力做好自主品牌培育工作。开展中小企业创品牌育名牌活动,引导企业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品牌宣传力度,发挥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效应;今年要形成工作评价和奖惩激励机制,创新品牌培育方式,改进品牌推介支持办法,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产品和企业自主品牌。年内重点培

7、育自主品牌10个。四是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资金投入,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开展“一企一技术”创建活动,引导民营企业更多的依靠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取得竞争优势。2013年,认定一批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和科技创新企业,并在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上给予重点扶持。在推进小微企业发展中,重点培植专精特新企业和服务业特色企业。五是把中小企业培育、成长、创新和特色产业提升“四项计划”落实到“四升一群”上,暨引导1800家个体工商户升为微型企业、85家微型企业升为小企业、12家小企业升为中型企业、3家中型企业升为大型企业,过200亿元的产业集群新增1个,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新增3个;

8、 (三)加快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建设步伐,不断壮大镇域民营经济。发挥自然资源、特色产品和传统工艺优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不断壮大镇村经济。2013年,我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争取发展到18个,特色产业镇发展到18个。一是大力开展以企招商活动,引进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拓深拉长产业链。组织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大产业发展搞好配套协作,壮大集群实力。二是对于那些还没有起步的乡(镇、街道),要搞好产业定位,抓好产业布局,力争培育新的特色产业生长点。三是抓好传统特色产业升级改造。加快对产业内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针对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上的薄弱环节加大技改力度。四是加快集群内公共服务平

9、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现有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指导各级在中小企业聚集的产业集群、区域集群和园区内,新建一批以解决中小企业共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公共服务平台,在全市初步形成以政府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企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公共服务平台体系,为企业的设计研发、试验检测、技术推广等提供优质服务。做好国家和省级产业集群项目及公共服务平台的筛选推荐工作,争取上级扶持。(四)创新服务,为中小微企业排忧解难。一是争取财政加大扶持力度,建议市财政增加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贷款贴息数额,在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市场开拓、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二是加大融资担保力度,最大限度解决和缓解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健

10、康发展。充分利用市财政设立的“过桥还贷”资金,优先为“双百”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2013年,过桥还贷资金争取累计使用额达到3.5亿元,为60家以上企业解决过桥还贷难题。三是积极争取金融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搭建融资平台,强化银企合作,争取金融部门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提高在全部贷款中的份额。四是积极创新融资方式,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2013年,通过益康集团、山东亿丰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典型带动,积极组织部分中小企业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上柜挂牌,实现股权融资。五是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大厅作用,以信息查询、金融担保、技术创新、管理咨询、创业辅导、市场开拓、法律服务、人员培训等服

11、务为重点,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六是加快建设形成与国家、省互联互通的市、县两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努力构建起“一台”(公共服务平台)“一网”(中小网)“一热线”(呼叫中心服务热线)“一队伍”(服务机构队伍)“一机制”(平台运营考核奖惩机制)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七是广泛深入开展中小企业管理提升“百千万”活动,认真总结活动经验,对管理咨询机构助力提升优秀企业和精细化管理企业进行现场观摩,对管理提升活动进行再发动,再动员,解决企业管理粗放、基础薄弱等问题,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八是积极引导中小企业抓好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为重点的企业生产管理工作。(五)强化人才培育支持,提升企业家素质。一是

12、形成高端系统课程。着眼于企业家素质的提升和全市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与著名高校合作,围绕我市工业转型振兴,紧密结合新型城镇化及企业战略发展、管理创新,开展高层次、重实效的系统培训。二是开设企业家大讲堂。针对宏观经济和企业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邀请著名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探讨应对策略、共商发展大计。三是开展行业性的专题培训。围绕我市机械、玻璃、文化衫等产业集群发展,聘请知名专家,深入讲解国家对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最新政策,发展趋势和方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就普遍问题及现状,给予操作性建议,推动产业集群结构优化升级。(六)加强调研检测、加大督导考核,确保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实现稳中求进。一是深入开

13、展调查研究。2013年重点围绕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融资担保、产业集群、服务体系、发展环境进行调研,及时了解和掌握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提出有分析、有解决方案的的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搞好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运行分析工作。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全市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运行分析会,加强工作指导与引导,重大情况及时报告。三是建立和完善中小微企业直报点制度,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在全市重点工业行业中筛选200家中小微企业作为直报点企业,实行月报直报制度,及时掌握中小微企业运行动态,对中小微企业经济运行加强监控,通过直接获取企业最新最真实的运行情况,举一反三,及时进行预警、分析,并研定对策加以引导和指导。四是继续完善*市发展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考核办法,年底会同市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对本年度各区(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考核。建议市委市政府适时召开民营经济表彰大会,对考核前10名的乡镇(街道)授予“发展民营经济十强乡镇(街道)称号” ,对前100名民营企业授予“百强民营企业”称号,同时授予企业董事长(总经理)“优秀企业家”称号,通过加强对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考核和表彰,进一步营造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的浓厚社会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