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一附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汇报.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88309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东师大一附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汇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华东师大一附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汇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华东师大一附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汇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华东师大一附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汇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华东师大一附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汇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东师大一附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东师大一附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汇报.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在规范中抓落实,在落实中求创新华东师大一附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汇报“一附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在第一轮培训工作规划时,就以 “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课程” 建设作为工作中心,在具体实施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中,坚持课程开发与需求实效相结合,坚持带教内容与带教形式灵活机制,探索了培训管理、考核评价的模式等。经过一年的工作实践,我们认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应防止“只讲教学技能、不讲师德素养,只讲教学操作、不讲教育理念,只管眼前教会,不管持续发展”的现象。基于上述思考,在今年的的见习教师培训中,学校进一步明确了见习教师培训的三个目标和四项原则。三个目标:1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提取我校优秀教师在入

2、职初期获得发展的普遍性因子,将个人化的经验转化为可供群体分享的经验。2分析见习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发展瓶颈,在备课、上课、评课和撰写教育反思与研究文章的重要环节,予以重点扶持与帮助,将发展过程中的困难转化为提升教育水准的契机。3. 依据发展规律,循序渐进提高见习教师各项教育教学技能,规范见习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并为其形成个性化教学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提供充实合理的培训内容安排。四个原则:1. 立足实际、追求实效的原则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快速“熟悉岗位要求,适应岗位环境,履行岗位职责”为基本目的,选择教育教学实际工作的内容、程序和要求,力求培训的实际效果。同时,渗透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思维的内容。2师德、

3、师能并重的原则培训课程的结构,包括教师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修养两个方面。通过不断提高对师德的认识,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学习教学技能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德能并重。3主体体验、激发潜能的原则培训活动课程包括职业情感体验。把见习教师放在主体地位,通过培训活动,让他们切身体验所从事职业的内涵,建立起良好的职业心态,激发自身对职业的追求和成功的渴望。4客观评价、过程结果并重的原则教学技能培训,将根据虹口区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校考核表的相关内容,给出明确要求和相关规定。从课程实施的过程和效果两个方面,进行客观评价。依据上述目标和原则,学校通过遴选优秀师资、丰富课程内容、加强课程管理,落实培训方案,持续

4、地推进学校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课程建设,为见习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资源。一、整合资源,丰富内容,开发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课程为了做好规范化培训课程的框架设计,我们从实施培训的具体要求出发,对市、区教育机构规定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内容的四个方面和18要点进行认真的研究与分析,在去年课程基础上对资源进行了整合和优化,设计了公共课程与个性化带教相结合的课程框架结构,以满足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和个性化专业发展的需要。(一) 依托学校已有成果,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华东师大一附中多年来教育教学的成果,是支撑见习教师培训课程的重要资源。我们依托学科优秀教师的经验,依据培训要求,使学科和班主任的个性化带教活动课程

5、化和规范化。在公共课程设计和实施中,我们遴选了我校符合见习教师发展需要的特色经验和成果,将之转化为课程资源,提升整个课程的内涵和品质。如我们选取跨学科课程中“伦理”的版块,依托传统经典,推进学员的师德素养培育;我们充分利用多年开展的德育课程“修身”的资源,在引导见习教师关注自身师德修养的同时,提供了学员体验“师生教学相长”的愉悦、营建“温馨”课堂的过程和优化班级的管理经验;我们结合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的研究成果,参考了中央教科所编发的教师怎样上好课(教学技能切片200例)、教师的实践学习与成长视频资料的有关内容,对见习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技能进行“切片式”的诊断和分析;我们借助

6、学科名特教师教育团队,特别是青年教师的“青椒沙龙”活动平台,推动不同学科见习教师交流、合作和共享。(二)把握教学共性问题,开发“公共课程”体系以师徒带教形式开展的个性化教学培训和班主任工作培训,推动了见习教师的个性化成长。但是个性化的成长既离不开基本教学规范的基础,更需要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价值观的引领,这样才能为职初教师的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驱动力。基于以上考虑,学校公共课程的框架体系主要由师德修养、教学技能培训、教育理论研修、应用技术类课程四个板块内容构成。课程以落实主体体验为实施原则,以教育伦理与教学思维和教师文化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目的是帮助见习教师快速形成并提升教育价值观和切实解决现实

7、问题的教育价值取向,形成对个性化带教的有力补充。以师德素养培育课程为例,学校围绕教师文化内驱力和德育实施力,根据入职教师共同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设计相关的课程:1、阐述价值、文化对教师专业成长引领作用的课程:研究型学校文化的历史渊源、道德是一棵树。2、讲解德育具体工作技巧和艺术的课程:家校沟通的艺术、班主任工作实务交流。3、交流师德培育体会和个人发展愿景的课程:个人职业理想规划、见习期教师职业生涯体验交流、德育类读书交流。二、立足规范,讲求实效,推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课程的实施在总结2012-2013年度培训经验基础上,今年学校以规范性为抓手,以实效性为目标,增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课程实施力

8、。具体做法是:(一)严格依据教师手册和学员手册,完成个性化带教的相关任务。学校按照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实施方案的规定,要求带教教师要依据培训课程实施的原则、选择课程资源,设计和严格执行带教计划。德育导师要完成班主任带教课程方案的设计和执行,学科导师要完成学科带教课程方案设计和执行。(二)规范操作的形式和流程,增强公共课程的实效。公共课程规范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1、 授课形式多样丰富公共课程主要设置讲座、观摩和讨论三板块。(1)讲座,分专题讲座和专家讲座。专题讲座主要是针对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比如怎样听课,怎样备课,如何教学设计,如何学情分析等等,学校组织特、高级名师开设讲座,如特级教师李支

9、舜的听课:探解课堂现场的真谛新教师怎样听课;专家讲座主要聘请教育界名家来校作关于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理念、教育改革等前沿性的报告,如特级教师刘定一的道德是一棵树。(2)观摩,主要是观摩和学习课堂控制类、技术应用类等教学技能视频资料,并设置相关作业。(3)讨论,分主题论坛和体验交流两类安排,主题主要是从见习教师所面临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问题中提炼而得,通过指导教师的点拨,迅速提升见习教师解决切实实践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体验交流主要是通过见习教师的作业交流、生成性问题的交流,把来自不同学科背景、拥有不同生活阅历,但年龄相仿的学员的教学经验和生活体悟作为课程的资源,让他们亲身体验跨学科的视野和合作学习

10、的价值。2、 授课时间定时定点学校把公共课程,固定在每周一下午、每周三上午实施,并提供专用教室。学校通过教导处调整本校指导教师的课程安排,为授课提供保证。3、 课程管理规范有序学校将公共课程分为A、B、C三类。A类课程指由本校教师开发和讲授的讲座+主题研讨活动。B类课程指由本校教师借助教学视频资料、学员作业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C类课程为专家讲座类课程。管理中按照课前预备(问题预设和资料准备)、课堂教学(问题分析和针对性解决)、课后跟踪(作业评价和交流)的程序,推动课程实施的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操作。以A、B类课程为例,实施的相关规定如下所示:A类课程:1、 本类课程指由本校教师开发和讲授的讲座+

11、主题研讨活动。2、 课程时间为3课时/次,要求教师展示、讲课时间占60%以上。3、 讲课应有讲义和PPT。4、 课后2周内需提交以下资料到课程开发管理部门备案:课件、讲义、作业、作业点评。B类课程:1、 本类课程指由本校教师借助教学视频资料、学员作业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2、 课程时间为3课时/次,教师点评时间应占15%以上。3、 授课教师须提前一周布置相关作业或对视频资料进行预研。4、 学员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应结合学科和个性特点,在学科指导教师和班主任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作业。5、 课后2周内需提交以下资料到课程开发管理部门备案:作业、作业点评。三、不断探索完善机制,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12、和管理我们正在探索和完善的工作机制主要有:(一)人员保障机制1、师资队伍的遴选和组成:“名师带队、新老传承、因材选师”基地学校依据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敬业爱生、善于沟通的十六字遴选原则,精心配置带教师资队伍,由名师带队,选聘高一高二年级优秀学科教师和班主任担任指导教师。如去年基地带教教师队伍由特级教师李支舜、毕红秋,区学科带头人江源等领衔,区级骨干教师占到相当的比例。另外,学校非常注重带教教师的经验传承。本年度特级教师毕红秋老师继续领衔带教教师团队,50%的教师具有上一年见习教师带教经历。这样做有利于传承已有的有益经验和做法,推动指导教师队伍的可持续性发展。特别是今年在指导教师的选择上,学校克

13、服困难,根据学员实际情况做了针对性的安排。如继光高级中学的王智华老师的从业背景是华东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非师范专业,学校配置带教经验丰富的语文高级教师许强老师带教,许老师上年度卓有成效的带教了朱明玥(硕士);邢春伟老师是2006届的毕业生,2011年转入汇民高中,长期从事教学已有一定教学经验和体会,我校特指派富有教育教学经验、善于对话沟通的谢依岑老师带教,以期在亦师亦友的和谐带教过程中产生共振效应。2、带教能力的提升:“规范培训、共享经验、专业提升”如何提升指导教师的带教专业水平,是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从带教教师组成来看,既有带教经验丰富,学术素养深厚的特级、高级教师,也有擅长教学实务、

14、与学员年龄差异不大、善于沟通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面对各具特色、本身已有一定从教积累、学科背景迥异的指导教师,如何选择培训课程内容成为学校急需也必须破解的一个难题。我们对此的认识是:面对背景不同的指导教师群体,基地既需要通过统一的培训提升他们的规范化意识,又要意识到,不同资历经验、学科背景、个性特点的教师间的差异,恰恰是培训指导教师课程的待开发的丰富资源。基地完全可以通过课程建设,把不同教师的不同优势,及时转化为对指导教师进行培训的资源。基于以上考虑,目前学校正通过以下途径提升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带教能力:(1)带教工作规范化培训。主要由师训专管员负责向带教教师阐明带教的各项规范性要求。(2)带教工作

15、优质化培训。主要由去年带教表现优异的指导教师和名特教师,如请特级教师李支舜、毕红秋开设讲座,为今年带教教师提供经验共享和操作指导。(3)带教工作案例式研讨。主要由各具带教特色的指导教师以案例分析的方法,共享经验,提出问题,引发反思,有效改进。如:毕红秋老师的“育德为先,规范培训,导师示范,实践跟进,个性发展”的案例;管维萍老师的“利用优势资源,开拓带教路径,全面促进见习教师成长”的案例。(4)带教工作专业化培训。学科层面主要结合本校新一轮三年规划的学科建设项目,以教研组为单位,通过研修活动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和课堂实践能力。德育层面主要由学生处组织优秀班主任进行经验交流共享。(二) 工作

16、例会机制学校通过每月一次的管理工作例会,对本阶段的工作进行监控,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布置,同时整合各个职能部门的资源和行动。学校通过定期召开的指导教师例会,进行问题解剖和经验共享,分享带教过程中点点滴滴的微成果和小火花,为下一阶段工作的推进集中智慧。(三) 多维沟通机制沟通机制包括:1、以常态化形式开展的指导教师与见习教师的日常沟通机制,如课后的研讨和分析、班主任常务的协同化管理等。2、以调查问卷、会议座谈为主要形式的针对性反馈机制。3、以案例分析研讨为主要形式的指导教师经验共享和反思机制。4、以电邮、电话交流为主要媒介的基地学校与聘任学校间的学情跟踪机制。(四) 经费保障机制学校严格依据见习

17、教师培训经费使用办法,对见习教师培训提供经费的支持和保障。四、根据目标,优化策略,保障见习教师培训方案的落实(一)依据目标,明确管理思路对于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学校的管理思路是:狠抓培训预案,强化过程监控,鼓励互动生成。1、狠抓培训预案,是规范化培训的实施前提学校要求指导教师在制定带教计划时,预案要有可操作性。在实施过程中,要针对见习教师的特点进行优化。2、强化过程监控,是实现培训目标的基本保证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控与管理,主要是对带教课程方案和公共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管理。这是落实培训目标的保证。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两条,一是带教教师要做好带教记录,记录完整的带教过程。二是每月的“例会”制度。3、鼓

18、励“互动生成”,是培训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我们以为,规范化培训不仅需要有方案的预设,更应注重在培训活动过程中的“互动”,说到底,培训的最终成果只能够是在“互动”中生成、培训课程也只能在互动过程中发展和完善。4、我们根据市、区规范化培训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设计了一系列评价调查表,开展评价活动。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发展。评价的内容主要涉及:1、对见习教师学业的价值评定。2、对规范化培训课程的评价。3对培训基地的管理、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评价的主体是参与培训的全部成员。其中,见习教师将被要求对“基地”的管理、培训课程和带教教师工作的质量进行评价。(二)结合实际,优化管理策略我们根据今年的任务特点,对管理

19、工作作了进一步的优化。1、 通过课程专业化管理模式,提升公共课程的开发力针对今年公共课程课时比例的大幅度提升的要求,为能够充分提供学员相关课程资源,学校对课程的开发管理做了调整。学校将不同类课程的开发和管理的权力下放到拥有实际教学资源的相关职能部门,使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权责明确,课程资源更好地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如下图所示:2、 依照适切性调整原则,使培训活动机动实效。(1)根据见习教师需求,针对性地调整公共课程设置。我校在总结去年的培训课程设置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结合本年度见习教师的实际需求,对今年的课程作了一定程度的调整。调整的重点是:更加注重针对入职教师的实际问题,减少了过于理论化的内容。如

20、今年的公共课程中增添了对于教学技能的切片式的案例分析。对于相对抽象的一些教育理念,如新课程理念等,则通过以见习教师的已有教学设计为案例,逐一地分析解读原有设计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解决见习教师的实际问题。(2)根据实际情况,对考勤作适度的变通处理。从操作实际来说,考勤很难做到百分百的满勤,这里面有几个原因需要向专家和领导说明:第一,我们基地今年有两名心理见习教师,而我校心理导师朱丽每周只有时长70分钟的一堂课,为了确保见习教师见习期听课任务数量和质量要求,在指导教师的理解和支持下,采取了走校式指导带教。每周四下午朱丽老师要在师大附中、钟山高级、澄衷高级三所学校之间穿梭,分别带见

21、习教师顾子暇、李冰到彼此学校上课、听课,交流指导。这样一来,每周四就无法对两位见习教师进行考勤。第二,第十周是期中考试。由于见习教师和导师都有各自学校的监考、评卷工作,这一周的安排受到冲击很大,在与师训处陈一馨老师沟通后,决定周一周二不作安排,周三周四见习教师到基地参加集体阅卷和听试卷讲评,机动安排了时间与内容,又保证了培训的实效性。第三,第十四周高一年级在东方绿舟参加军训。由于聘任校与基地校时间上安排不一致,我校不对高一年级的见习教师作到基地实习的要求。见习教师除上述情形以外,没有任何缺席、迟到、早退、病假、事假等,出勤率很好。(3)根据部分学科的特殊情况,灵活地调整培训地点和方式。这主要是

22、根据心理学科的特殊情况,采取了走校式开展指导带教工作,使带教活动因时而变,成为“会走动的基地”。五、反思与建议(一)关于规范化培训课程的思考课程目标的设计,一是起点要低,要富操作性;如:加强板书、备课、教案、课堂控制、作业辅导、师生情感交流等,对见习教师而言,最为直接。二是要有发展的张力和可持续性;如:师德素养、现代教育理念等,也应该渗透在基本操作的培训当中,让见习教师有所接触。(二)关于规范化培训组织管理的思考导师资源整合是一个大问题。目前,由聘任校、基地校和区教育学院等三家单位,一共给见习教师配备了六位导师,培训效果却不是成三倍增大的。我们认为这种模式应该整合,如果三重导师制不可以改变的话,也应该在培训内容上避免重复,避免加重见习教师的负担。(三)关于指导教师进修学分的冲抵的建议一方面,指导教师负担了大量的课程设计开发和组织实施的培训任务,另一方面,规范化培训的同时,的确对指导教师具有“师生相长”的效应。从减轻指导教师的负担的角度出发,能否酌情冲抵相关“240”、“540”的进修学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