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应急管理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局应急管理工作总结.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5年教育局应急管理工作总结2015年教育局应急管理工作总结201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贯彻落实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方案为主线,紧密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加强宣传教育,健全组织机构,制定有效措施,抓好贯彻落实,有力地保障了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维护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现将2015年我局应急管理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我局把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安全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全局各项工作始终。为妥善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我局成立了应急办,局长亲自担任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建立突发事件快速反应组织网络、应急救援队伍,各部
2、门协调一致,密切配合,使应急管理工作运行正常。二、加强宣传,强化应急教育。在加强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上,我局积极组织学校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指导各学校加强了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火灾、防食物中毒、防传染病等方面的教育。各学校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通过集队集会、主题班会、校园广播、专题讲座、以案说法、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等方式,进一步向学生普及防火、防爆、防盗、防震、防溺水、乘车安全等知识,提高了师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和自救防护能力。目前,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做到逢会必讲,时时强调,天天教育,周周小结,月月总结,做到安全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根据市局下发的XX市教育系统2015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
3、案精神,我局积极组织开展了2015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并以开展安全文化“六进”和“六个一”活动为抓手,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系统内各项安全稳定工作措施的落实。为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预防在校学生违法犯罪,切实加强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组织各校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积极开展了“法制宣传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们认清了违法犯罪的后果,增强了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法制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有力推进了“平安校园”建设。为切实提高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我局联系县交警大队深入学校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50节,受教育学生2500人次,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三、加大投入
4、,维护校园安全。物资经费保障是做好应急工作的物质基础。工作中,我局将物资经费保障纳入年度财务计划,科学编制规划,合理安排落实,有效地整合了人力、物力、财力,确保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专款专用,促使应急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实施。一年来,我局对各学校排除安全隐患80多处,投入整改的专项资金达90多万元。针对全国各地校园事故多发的形势,我局积极向县人民政府申请,给学校配备115名专职保安和105名兼职保安,统一为学校保安人员购置橡胶棒、钢盔、防剌衣等警具,提高了保安的保卫能力。同时,要求学校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门窗要及时拆换和加固;在门卫室、办公室、教师宿舍等处放置木棍、钢管等器具,
5、以防不时之需。争取到上级资金84万元,为乡镇中学、中心小学XX县直学校购买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有力地保证了各学校的安全稳定,有效防止了各类突发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师生的生命健康和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发展。四、加强演练,提高处置能力。制定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组建应急救援队伍,投入资金配备相应设施,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有力保障。(一)全县教育系统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县教育局和各学校已制定有各类应急预案并举行了演练。各中小学积极组织开展防汛抢险、地震应急、火灾逃生、食物中毒、防空疏散演练等安全事故处置方面的演练活动。一年来全县教育系统共开展预案演练100余次。(二)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坚强有力的应
6、急救援队伍是学校成功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保障。2015年,根据上级有关工作安排和部署,我局和各学校均组建了应急救援队伍,分别由局领导、学校领导任组长,局机关和各学校抽30%年轻力壮的干部职工组成,对应急救援队伍进行了必要的培训,配备了必要的设备,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得到有效处置。五、开展应急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在每个学期的开学前、雨季汛期、重大节假日和重大活动前,各学校及时组织检查组对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拉网式安全隐患大排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做到详细登记,建立台帐,并落实到人,明确时限。对学校能够整改的及时整改到位,对不能自行整改的,及时上报县教育局,通过增加投入、加强协调等措施解决,并在做好落实跟踪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我们深知“隐患就是事故”、 今后我们将牢固树立“安全教育重于泰,师生生命健康高于一切”的意识,一无既往把应急工作放在全局工作的首位。做到常做常新,及时到位,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加大投入,不断提高我局应急管理水平,为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