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完整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89760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销社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完整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供销社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完整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供销社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完整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供销社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完整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供销社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完整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供销社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销社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完整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6年供销社政务公开工作总结2016年供销社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16年,省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政务公开办的决策部署,以深化政务公开为主线,以建设面向三农服务的综合平台为目标,以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为理念,不断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省供销社政务公开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政务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以来,省社党组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将政务公开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作为廉政建设、效能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并纳入年度目标任务和考核范围。一是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

2、作领导机构。调整充实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和公开办成员,成立由省社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闫铁力任组长,有关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汪斌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政务信息公开的具体工作,从机关各处室抽调10名工作人员,明确专人专岗负责,真正做到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抓,分管领导加强协调具体抓,有关部门明确专人负责抓,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督促抓。二是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规划指导。根据省委省政府和省政务公开办的目标要求,先后召开3次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政务公开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要点,并按照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的方针,对具体工作任务予以分工。同时,将政务公开任务与年度目

3、标、效能建设、政风行风等同步安排部署、同步督促检查、同步检查评比,上下联动,整体推进,使政务公开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三是落实工作经费。积极主动地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经费问题,经费主要用于配备办公设施、培训学习、建设等开支。16年更新电脑11台,16年配备电15台;并配备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工具,确保各项政务公开措施落到实处。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一)认真贯彻政务公开相关会议精神。全省政务公开工作、全国依法行政工作电视会议召开后,省供销社分别于4月19日、9月7日召开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专题会议,迅速传达会议精神,部署国务院、省政府第三次廉政会议、全国依法行

4、政工作电视会议关于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总结推广政务公开的先进经验。强调要求机关各处室把深入学习贯彻政务公开相关会议精神作为当前政务公开工作的重点,明确工作目标,加大公开力度,在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切实贯彻会议精神的基础上,把政务公开工作与效能建设结合起来,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与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促进省社又好又快发展结合起来,确保政务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就。(二)切实加大信息公开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宣传培训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对全体干部、职工的培训,明确把此项工作作为省社加强效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求各处室、每位工作人员都要把此项工作作为

5、一项基本工作抓紧、抓实,切实增强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工作思路上,实现要我公开向我要公开转变;在工作内容上,实现结果公开向过程公开转变,积极组织具体负责政务公开工作的有关同志参加省政府举办的相关培训,提供政务公开工作水平。继续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16年在安徽电视台、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安徽日报、中华合作时报等媒体上宣传报道供销社相关工作余次,为开展好政务公开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三、结合实际,健全制度以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执行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健全信息公开制度体系,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落实。对照条例和省政务公开办有关文件,在梳理落实省社政务信息主动公开、内部公开、保密审查、

6、监督检查、考核奖惩等政务信息公开配套制度的基础上,针对制度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化制度改革,创新公开制度。今年以来,结合供销社工作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省供销政府信息公开和安徽供销合作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试行)、安徽省供销社实施依申请公开的政务信息公开管理规定(试行)、安徽省供销社政务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省供销社虚假或不完整信息澄清工作办法(试行)。同时,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公开平台,调整信息分类,规范发布时间,经常性组织开展对政务公开工作实施落实情况的自查与督察,真正做到政务公开工作有章可循、按章办事,用制度来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逐步形成比较完善,针对性和可操作

7、性强的制度体系。四、明确职能,规范流程根据安徽省政务公开办等三家单位关于进一步做好编制职权目录推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通知(皖政办165号)精神,省供销社高度重视,依据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及省社有关制度等涉及省社职权的有效规范性文件,认真清理审核省社职权。鉴于省供销社不是省政府职能部门,没有相关的行政许可权,省供销社根据省政府委托职能和自身实际,编制了省供销社相关职权目录,分为两个大类,即非许可行政审批和内部管理权,非许可行政审批类别项目包括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络工程(简称新工程),棉花、茶叶产业化,内部管理权包括社有资产监管、部门预算、物资采购分配权、人员录用、调动、任免、奖惩等,并按照

8、合法、简单、明了、便于操作的原则逐一绘制了职权运行流程图。省供销社把职权目录及流程图报送省政务公开办、省编办、省法制办的同时,在省社门户和省政府信息公开上向社会进行了公布。五、创新载体,拓展途径政务信息公开的载体建设是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基础,为此,省供销社始终致力于政务信息公开载体建设,畅通信息公开渠道,从纸制文件的单一公开渠道到目前的络、媒体等全方位公开,不断发展,日臻完善,成效明显。一是完善省社门户及政务公开平台建设。积极推进省社的改版工作,按照信息公开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栏目,完善公开方式,拓展公开渠道,扩大容量,增强上互动,去年以来,相继开通了省社文件、人事任免、重大项目、领导信箱等多个

9、栏目,并及时更新内容、公开信息,对于省社领导和处室人员的工作变动等信息,第一时间在省社上予以更新。特别是加强了新工程项目库络直报建设,现已入库项目0多个。同时,积极促成政务公开和省社的合二为一,从而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升水平。目前,省社的改版工作已基本完成。二是加强政务公开信息报送体系建设。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机关各处室明确一名具体负责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的承办人或信息员,明确分工;并以会代训,切实强化信息员责任意识,及时提供和更新政府信息,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三是发挥公共媒体的作用。利用供销送阅材料、工作交流、安徽供销信息、安徽合作经济等载体,全面、重点、广泛地公开省社各类信

10、息,特别是政务信息,继续扩大影响,增加信息覆盖范围,广泛提升供销社的社会认知力和认可度。四是优化规范政务公开栏。在新办公楼设立政务公开栏,公开领导分工及分管工作,并将各处室每月工作计划张贴公布,定期维护更新公开内容,这些举措在方便群众办事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受到了群众好评。六、强化监督,落实任务(一)完善政务公开工作责任制。继续强化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明确机关各处室的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认真贯彻执行公示制、承诺制和问责制,把政务公开作为强化为农服务意识、提升为农服务水平的重要内容,确保政务公开工作的责任上肩。本着促进工作、务实有效的原则,将政务公开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11、,充分调动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积极性,对工作开展出色的,在年度考核时给予表彰奖励。(二)完善信息公开的审查反馈制度。加强对信息公开和新闻报道审查承办处室与承办人员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对拟公开的信息,按照谁公开谁审查、谁审查谁负责和先审查后公开的原则,各处室认真把关,有些处室负责人亲自编制,重要信息省社领导审定后发布,做到责任明确、奖惩分明。高度重视各方意见,在省社办公楼一楼大厅设立意见箱,公布监督电话,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政务公开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做好政风行风热线工作,积极组织参加省电台政风行风热线,主动公开有关信息,与广大群众和农民进行直接沟通,认真解答有关问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七

12、、下一步努力方向回顾近年来的工作,省供销社在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范围上都有了长足进步。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先进单位相比,仍然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比如,信息公开的力度有待加强、公开内容的规范性有待改善等。下一步,省社将继续按照省政务公开办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深入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一是继续加强制度建设。以社会公众、企业、农民群众关注度高的政务信息作为突破口,全面系统地做好政务公开事项。二是努力规范工作流程。进一步梳理机关及直属单位信息,及时提供,增加人员,定期维护,保证经费,形成机关全员参与机制,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能按照既定的工作流程有效运作。三是认真梳理,拓宽公开渠道和公开内容。对原有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进行补充完善,保证公开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逐步实现上查询、上办事、上监督。四是加强宣传和普及力度。提高公众尤其是基层群众、农产品经销商、经纪人、农民对省社政务信息公开的认知度。五是逐步启动省社信息化工作。进一步推进公开信息的电子化,降低公众查询成本。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继续完善机房,增加设备,进一步加强保密和安全建设,为政务公开创造一个良好的硬环境。二一年十二月一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