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3948961工务工作总结2.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91289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603948961工务工作总结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603948961工务工作总结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603948961工务工作总结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603948961工务工作总结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603948961工务工作总结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603948961工务工作总结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03948961工务工作总结2.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务系统2011年工务工作总结及2012年重点工作安排(初稿)2011年工务系统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安全工作会议及系统工作会议精神,面对运量大幅攀升、运输重载加密、大修更改任务重、设备质量要求高、营业线及复线建设监管难度大的严峻考验,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高标定位,以提高设备质量为重点,全面夯实设备安全基础,落实集团公司各项工作措施,全面完成了集团公司部署的各项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一、2011年工作总结(一)提高安全意识,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1.好的方面:2011年工务系统面对复线建设大规模推进、既有线更新改造大面积展开、施工监管难度超乎寻常困难的情况下,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2、确保全年未发生责任道口和人身伤害事故,防止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12件,其中道口工发现车辆抱闸及机动车辆侵入限界9件,巡道工发现车辆抱闸1件,现场作业人员发现鱼尾板折断1件、机具侵限1件。2.存在的问题:全年发生铁路交通一般D类事故4件,责任设备故障8件,较2011年相比,消灭了一般C类事故,一般D类事故件数持平,责任设备故障增加3件。尤其上半年施工安全不够稳定,对运输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下半年狠抓问题整改,安全形势迅速扭转。(二)各项生产任务和质量指标完成情况1.生产任务完成情况(1)线路大修:成段更换失效轨枕13.2万根,成组更换混凝土枕道岔27组,拨移、更换木枕道岔22组,成段更换60kg/

3、m钢轨96公里。全力配合建设部门开通集通、桑锡复线149.7公里,9个新建线路所、2个站场改造任务。(2)线路维修:线路综合维修208公里、保养1121公里,道岔综合维修357组、道岔保养524组,大机维修捣固线路792公里,大机维修捣固道岔333组、小机捣固线路66公里,小机捣固道岔70组,补充石砟22.4万立米,单根更换钢轨2071根,单根抽换轨枕3723根,更换伤损辙叉77个,更换伤损尖轨39根,更换伤损鱼尾板10738块,更换弹条扣件38公里,调整轨缝177.7km,工电联合整治道岔570组,拨正曲线955条,整治冻害88处,道口整修97次,回收拍卖废轨料3724吨。(3)桥涵设备加固

4、补强:加固万吨通道桥梁18座,涵洞13座,共计37项,其中墩台加固7座,涵洞加固13座,双片式梁体横向加固9处,更换、增设支座3座,横向限位3处,河底铺砌2处。汛期前排查58项预抢工程,汛期中排查286项加固工程均按期完工。(4)桥隧涵维修:桥梁综合修64座/4841.48延长米,隧道综合修3座/710延长米,涵渠487座/9609.85延长米,完成的主要工作量有栏杆调平调直、除锈油漆15167.02米,托架除锈油漆6534根,栏杆调平直6596.2米,护锥勾缝3586.2平方米,D3修补圬工裂纹58平方米,补充栏杆穿条203.5米,清理接长泄水孔2432个,更换步行板1079块,树脂修补圬工

5、321.5平方米,清淤2587.46立方米,整治横向盖板串动6处,整治护轨43座,修补涵节缝脱落1420处,翻砌护锥301立方米,标志刷新563个,隧道边坡勾缝280平方米,更换梭头4个,护轨螺栓锚固281套,避车洞门刷白边69平方米,更换挡砟块258块。补强了桥隧涵设备强度,整修了外观。(5)实施道口平改立,拆除道口10处。(6)治沙绿化:全年播种造林白柠条、中间锦鸡儿、小叶锦鸡儿、沙棘、沙打旺等84处/1079.55亩;集通、桑锡、桑多线线路沙化地段播种山杏70000穴,桑根达来、道德苗圃育山杏苗17.5亩;樟子松容器苗造林1000株,培育2年生樟子松容器苗49000株,在桑根达来苗圃定植

6、3年生樟子松苗15000株;造植3年生杨树1480株、草皮护坡2000平米;栽植沙障49264延米,治理9个站区、线路52处沙害地段。(7)增设、修复防雪设施:新增挡雪墙1010米、增设季节性临时芭片挡雪墙25555米、补修芭片地段27243米、修复防雪墙地段1669.14立方米。组织清理挡雪墙积土6026 立方米,砍伐柠条37480米。2.质量指标完成情况2011年轨检车执行120km/hmax160 kmh检测标准。共检测集通、桑锡、桑多线全线13次,累计13697公里,其中集通线10418公里、桑锡线下行1684公里、桑锡线上行1395公里、桑多线200公里。优良率从1月份的55.51%

7、,提高到10月份的67.00%;轨道质量指数从11.62毫米降低到10.87毫米;平均每公里线路扣分从71.09分下降到59.59分;失格公里从11公里减少到3公里,线路设备质量呈现逐月上升的趋势。车载式动态监测装置全天候监测线路,截至10月31日检测出级报警共1359处,日平均每百公里0.38处,较日均0.8处/百公里的控制指标压缩了53%。(三)专业管理方面做的工作1.加大线桥设备补强工作一是针对管内钢轨状态不良的实际,首次在集通线既有线兴和至桑根达来区段换铺P60无缝线路53.9公里。同时对集通线化德至牙拉盖图、马架子至三地区段状态不良P50钢轨更换了96公里P60钢轨,为运量增长与设备

8、的匹配先行一步。二是对重载通道设备补强。对半径800米的2条曲线补充轨距拉杆,控制轨距加大;对半径小于等于400m的曲线,增加横向阻力器,防止曲线横移;在重载列车通过的道岔安装了91、48控制拉杆、框架拉杆,确保道岔的整体框架刚度。三是继续加大道口平改立和拆除力度。2011年初共有道口104处(有人看守33处、监护道口68处、无人道口3处),全年拆除道口10处(有人看守2处,监护道口8处)。道口数量首次降到两位数内,桑锡线实现了全线立交化。目前集通线还有94处道口,其中有人看守31处,监护道口60处,无人道口3处。2.整章建制,梳理和规范管理制度一是梳理安全管理制度。按照集团公司规范安全管理制

9、度的要求,工务处对现行的安全基础、行车安全、施工安全、应急处置管理四类23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实现了与铁路局、集团公司安全专业技术管理的有效对接,保证安全管理有章可循。二是出台专业技术管理制度。全年补充3个、修订8个、废止1个管理制度。新出台集通铁路集团公司锡多线锡桑复线区段安全标准线建设标准(试行)、线路设备精检细修实施细则、大型养路机械维修作业管理细则3个文件;修订工务废旧轨料实施管理办法、集通铁路集团公司铁路沿线绿化管理办法、集通铁路集团公司道口管理细则、工务实作技能单项作业标准等8个专业管理文件,废止1个文件,将现行的48项规章制度录入规章管理系统,方便了文件的查阅,使管理工

10、作有据可依。3.确保汛期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一是汛期前根据管内历年来易发生水害地段统计资料,提前对可能发生水害地段进行反复的排查、核实,共确定防洪重点地段126处,其中级地段2处,设置专人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级地段75处,阴雨天派人重点巡视;级地段49处,阴雨天重点检查。二是合理铺排,细化各项防洪措施。按照集团公司2011年防洪工作整体安排,下发了关于做好集通铁路(集团)公司2011年防洪工作的通知(内集铁办2011212号)、集通铁路(集团)公司防洪应急预案(内集铁办2011213号)、集通铁路(集团)公司汛期行车安全管理办法(内集铁办2011211号)、工务雨量监测管理办法。同时进一步完善

11、了防洪重点地段监控措施、监控方式、水害抢险流程等应急处置办法,印制了防洪知识手册。三是提早做好防洪备料物资储备。根据应急抢险“八固定”的要求,分别在贲红、商都、化德、正镶白旗、桑根达来、好鲁库、正蓝旗、锡林浩特、经棚、嘎啦德斯汰、宇宙地、大板、查干哈达、查布嘎建立了14个防洪片石、石碴储备点和林西、林东2个防洪物资储备库,按照防洪重点地段的分布,配备防洪备料车45辆,其中防洪片石22车、石碴23车。四是全力推进防洪预抢工程。工务处于3月25日下发了关于开展防洪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内集铁工函201145号),会同计划处及各段技术人员,对防洪重点地段及防洪薄弱地段进行了全面排查,制定了各地段的

12、预防方案,确定的58项防洪预抢工程在汛前全部完成。五是采取科学的手段开展灾害预防工作。在集团公司的支持下,在管内部分雪害、水害易发地点装设45套灾害视频远程监控系统,80套GPS监控管理系统,汛期全部投入使用。六是汛期严格执行“三检”制,及时发现险情并组织抢修,确保断道不翻车。2011汛期管内降水量较往年相比偏多,工务人员发现水害拦停列车14次,封锁线路累计81小时19分,出动人员7200人,挖掘机18辆、装载机18辆、翻斗车21辆。7月25日大板地区24小时降雨量266mm, 致使集通线K623+939m桥上游河道短时间剧烈变迁,虽经全力抢险,但由于洪水量大,该桥通方桥台台后被涮空,造成桥台

13、塌陷,梁体脱落。经各单位积极抢修,7月28日6:26恢复通车。4.组建基地,加强绿化治沙防雪工作一是根据集团公司关于成立集团公司治沙绿化基地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2011年5月成立治沙绿化基地,下设桑根达来、马架子、道德3个治沙绿化工区,负责集团公司管内铁路沿线治沙绿化的总体规划和实施。二是为促进铁路沿线绿化工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铁路林业技术管理规则,结合集团公司铁路沿线绿化实际情况,制定集通铁路集团公司铁路沿线绿化管理办法,使绿化治沙工作步入良性轨道。5.开展桥梁检测和普查工作组织人员对管内29座桥梁进行检测、监测,其中工务处桥检队完成11座桥梁检测

14、任务,铁科院完成18座检测任务;配合铁科院专家对管内161座桥梁和病害涵洞进行了普查,会同各工务段对1677座涵洞进行了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桥跨的上、下部结构、支座、桥面系及横向联系构件,采用无损检测手段进行了混凝土强度和碳化深度、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测试。 通过全面普查、重点检测,摸清了设备底数,为设备整修、整治提供了依据。6.全力推进标准化车间和自控型班组建设工作一是制定了工务系统创建标准化车间、自控型班组、标准化岗位实施办法(试行),将车间、班组、岗位三个层面的创建工作同步进行,一并制定了各层面的考核标准。 二是本着“易于操作、明晰管理、卡控关键”的原则,从标准管理、安全管理、设备管理、职

15、工培训管理、职场管理、车间班组基础管理和应急处置措施七个方面,制定了工务系统标准化车间及自控型班组建设管理规范,使车间、班组基础管理制度化,各项条款和要求具有可操作性。三是针对作业标准不统一,操作性不强的情况,参考呼铁局有关管理制度,结合集团公司实际情况,编写了工务实作技能单项作业标准,并与铁道出版社联系,选购了单项作业多媒体培训光盘,通过视频进行演示教学,效果很好。四是采取典型引路的方式,各段有针对性选择了试点车间、班组。白旗工务段选择白旗线路车间、商都线路车间、牙拉盖图线路工区和赛音呼都格线路工区试点。大板工务段选择的嘎拉德斯汰桥梁车间和桥梁工区,锡林浩特工务段选择的锡林浩特线路车间、探伤

16、车间、锡林浩特线路一工区和探伤工区,工务机械段选择道岔车间和09074道岔捣固车组为试点。通过对各段选择的车间和班组的年中抽查,标准化车间、自控型班组管理意识普遍提高,表簿帐册齐全,料具定置管理到位,职场环境整洁卫生定责保包,常态化。7.加强培训教育,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一是编写教材和制作光盘,方便职工学习。年初组织各工务段、工务机械段从基础知识、实做技能、应急处置流程三个方面,编制了线路工、钢轨探伤工、大型养路机械司机、桥隧工、轨道车司机、钢轨焊接工六个主要行车工种的初、中、高级教材,结合2011年大修更改项目,编写切合实际、简明扼要的安全卡控措施和监管人员培训教材;制作了电脑版、DVD版的

17、铁路道岔、铁路路基、工务设备施工方法、工务非正常情况处理、工务实做标准、铁路运营线施工、工务无缝线路等实用性较强的光盘,发至各段车间、班组,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组织学习,便于理解和提高学习兴趣。二是加强培训,提高办班质量,不断提高职工业务水平。截至10月底完成了16期/547人次的培训任务。其中组织桥梁专业人员9人到西安铁路局宝鸡、安康2个工务段学习桥隧、防洪管理;组织31名专业管理人员及工班长到武汉局信阳工务段、54人到北方交大进行学习培训;8名轨道车乘务员到成都参加理论资格性培训、24名大型养路机械司机到昆明参加理论资格性培训,17名轨道车司机到襄樊轨道车培训考试基地参加实作培训考试;27名探

18、伤工到山海关参加培训取得级职业资格。三是积极开展职工技能比赛,提高职工实作技能。3月份通过技能比赛,选拔出工务系统十大探伤能手;10月份在大板举办全区职工职业技能线路工大赛以及青工比赛,总成绩列集团公司第二名。此次比赛锻炼了队伍,营造了学习气氛,发现了不足,效果非常好。(四)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1.施工安全仍需加强。2011年工务段配合施工中,因施工单位违章施工导致一般D类事故5件,其中工务段负同等主要责任3件,负重要责任2件。充分暴漏出施工单位源头管理存在漏洞,重进度轻安全思想严重,施工组织方案不执行,施工安全措施不落实,以致盲目偷点施工、延时下道、防护缺位,增加了施工安全监管的难度

19、。各工务段安全监管职能发挥不到位,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纠偏,对临近既有线施工管理仍局限于一般化的常规做法,导致施工现场失控的问题发生。2.线桥维修存在的问题。一是线路接头、扣件螺栓扭力矩不足是普遍问题,接头大轨缝、线路爬行、胶垫串出的问题均与扭力矩不足有直接的关系,检测量具的配置不足,线路检查和作业不重视使用量具回检,两个扭力矩够不够凭感觉,没有养成用数据说话的好习惯。二是日常作业标准低、作业不细,表现出日常管理标准不高的意识仍然存在。三是从轨检车检查数据分析来看,轨检车的波形图和软件运用不熟练,轨检车图幅的分析仍停留在查找超限处所,轨检车图形软件运用不好,没有更好的将轨检车动态资料指导现

20、场维修作业;钢轨表面擦伤系统识别软件存在识别时间过长于,擦伤识别系统的报表软件设计不完善,需要增加事后扣件识别功能和轨缝识别功能;轨道几何检测系统中的激光轨距检测部分在检测过程中阳光等干扰情况较多,需进一步进行软件及硬件升级。3.职工素质有待提高。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投入运用,职工对作业标准、设备使用维修等知识的掌握,与实际生产需要差距较大,目前职工培训教育的方式上,形式过于单一,特别是非正常情况应急处置能力存在很大差距,不能完全满足安全生产需求。4.工作标准不高,管理粗放。工作标准满足于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主动性差,工作没思路,方法不当,工作布置的多,检查落实的力度跟不上,工作的执行力仍

21、需加强。二、2012年工务工作安排(一)安全目标:“五消灭、二压缩、一实现”。即:消灭责任行车一般C类以上事故;消灭责任客车一般D类及以上事故;消灭责任道口事故;消灭职工责任重伤以上事故;消灭责任火灾爆炸事故。责任一般D类事故压缩在3件以内,责任设备故障较上年压缩20%。确保实现安全年。(二)质量目标:线路质量 “三消灭、一减少、一实现”:消灭轨检车线路检查失格公里和级分;消灭10mm以上超标垫板;消灭正线超18mm以上大轨缝。大面积减少接头病害。实现轨检车检查线路优良率集通线66%、桑锡上行线96%、桑锡下行线83%以上,车载式添乘仪三级晃车,控制在每日0.8处/百公里以下。桥隧质量目标:维

22、修保养合格率100%,控制桥隧设备状态劣化率,消灭失格桥隧涵。 (三)主要生产任务1.线路大修(1)继续推进钢轨无缝化。计划铺设无缝线路148.632公里,其中白旗工务段57.142公里,使贲红至兴和间重载通道全部贯通60kg/m钢轨(除集团公司已更换60kg/m普轨外,其余由集通复线扩能改造来完成);大板工务段管内铺设60kg/m钢轨无缝线路91.49公里,重点安排大板至古鲁满汗、道德至哲里木间保留地段。(2)继续推进轨道重载化。计划更换a型轨枕19.9万根,由S-2型1600根/公里配置变为a型1680根/公里配置。目前集通线已完成更换a型轨枕505公里,轨枕伤损问题已得到基本改善,危机行

23、车安全的风险大大降低,故2012年换枕工作重点由原来保重点地段转变为配合铺设无缝线路上来,由相对零散更换变集中推进。白旗工务段安排更换a型轨枕7万根,大板工务段安排更换a型轨枕12.9万根。(3)继续推进客车径路道岔混凝土枕化。计划将客车径路上19个站39组木枕道岔更换混凝土枕道岔。在前三年已更换正线330组混凝土枕道岔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客车径路木枕道岔更换工作。其中白旗工务段更换4个站5组道岔,大板工务段更换15个站34组道岔。鉴于金家店、开鲁站站改已经开始,而巴彦诺尔、阿都呼都格站只有通勤轨道车通过的情况,上述4个车站16组客车进路上的木枕道岔,建议结合复线建设一次完成,减少集团公司投入。

24、(4)人工清筛道床土垄。锡桑线部分地段原为站内线路,道床混碴,板结严重,线路无法保持稳定,复线开通后成为锡桑下行正线,对锡桑线6处/7.2公里线路进行人工清筛,结合大机维修抬道提高线路质量。(5)无缝线路地段及高路基地段路肩加宽。计划对既有线铺设无缝线路地段路肩宽度不足,以及高路基地段路肩宽度不足进行加宽,以增加无缝线路地段及高路基地段轨道稳定性。2.线路维修:大机维修捣固750公里(白工300公里、大工300公里、锡工150公里);大机道岔捣固540组(白工180组、大工160组、锡工200组);线路综合维修370公里(白工150公里、大工120公里、锡工100公里);道岔综合维修320组(

25、白工120组、大工110组、锡工90组);线路经常保养790公里(白工240公里、大工320公里、锡工230公里);道岔经常保养350组(白工130组、大工120组、锡工100组);单根更换新60kg/m钢轨1750根(白工420根,大工1260根,锡工70根),更换再用50kg/m钢轨1120根(白工720根,大工400根);补充石砟47.5万方(白工20万方、大工21万方,锡工6.5万方)。3.桥涵设备补强:安排桥梁结构加固及防洪补强143座,隧道加固补强7座,涵洞加固补强15座,路堑拓宽1处。桥梁:其中对69座192孔进行梁体横向加固,对90座299孔增设横向限位装置,对36座262孔安

26、装防震落梁设施,对33座77个石砌墩台进行加固,对2座15个圆形单柱式桥墩2座24个圆形双柱式桥墩进行加固补强,对10座75个冲刷较为严重的重点桥墩进行基础处理,对23座170孔支座进行更换,对5座7处梁端顶死的梁体进行整治,对32座跨越公路的桥梁安装防抛网,对51座桥的河底进行铺砌,对59座桥的护锥及基础进行防洪补强,对63座桥梁台后路基增设护坡或挡墙,的对8座65个12米以上桥墩进行加固,对6座23孔桥梁更换梁体。4.桥涵维修:桥梁综合修63座/6147.88延长米,涵渠423座/97184.87延长米。5.拆除道口:配合建设部门,结合复线建设实施道口平改立,计划拆除道口30处。6.绿化工

27、作:一是积有机肥840立方米,并培育新疆杨二根一杆苗10000株、银中杨二根一杆苗10000株、樟子松一年生裸根苗200000株、樟子松二年生裸根苗100000株、杜松和玫瑰苗100000株、柽柳一年生苗10000株。二是全线直播造林白柠条300亩、中间锦鸡儿200亩、沙打旺500亩、沙蒿1000亩、沙棘100亩、羊柴50亩。三是线路植苗造林,桑锡线K70-K152下行右侧榆树135000株;桑锡线下行右侧K5-K70五年生樟子松容器育苗10000株,二年生樟子松容器苗50000株;集通线K383-K420区间造林榆树50000株、二年生樟子松50000株;集通线K428-K440区间造林二年

28、生樟子松容器苗20000株。四是栽植活立式沙障50000米。其中集通线18000米,桑锡线20000米,桑多线12000米。(四)围绕2012年奋斗目标和生产任务,重点安排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深化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1.完善干部安全管理保障机制。各段主要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安全生产上,从事务性活动中解脱出来,各级干部克服工作没思路和行为懒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干部现场检查和责任包保机制,实施责任化、量化和点化管理,形成对安全关键部位、重要时期、主要车间班组和关键人员周期性、应急性、跟踪式互补的检查监督格局。2.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工务处、段根据管内设备和作业方式变化情况,及时修订完善

29、各项管理制度和卡控措施,将修订后的规章制度及时录入“规章制度管理信息系统”并组织学习,确保现场作业有据可依。第二,坚定不移地贯彻“精简细修”的修理原则1.树立高标准的养修理念。一要按照160km/h时速标准建立健全线桥隧涵质量标准体系,提升源头管理水平。二要形成日常静动态质量检查机制,及时消除安全质量隐患。三要深入研究大维修作业方式,既要保证线路稳定性,更要解决好作业实效性。四要加大病害整治力度,着重从治本上下功夫。轨检车公里均分控制在30分以内,15分以内线路比例不低于50%;机车报警以段为单位日发生级0.8处/百公里、级15处/百公里;大维修作业轨距+4-2mm,高低方向4mm,轨距变化率

30、1,水平变化率2;60kg/m钢轨地段大维修作业轨距1mm,高低方向3mm,轨距变化率1。道岔前后200米线路均纳入一个维修单元,做到大平大顺,轨缝累计误差不超标,两个螺栓扭力矩全部达标,线路外观整洁、标志齐全。2.坚持责任明确、专业修理的原则。明确工务段与工务机械段、线路检查监控与线路维修车间的职责分工,根据专业作业项目规范配置作业机具,同时优化人员配置,合理测算和确定作业能力,科学安排作业项目和完成的工作量,严格验收制度,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确保检查监控和施工作业质量。3.作业组织集中化。根据作业工作量、项目、难度的不同,实行不同的作业组织方式,一个车间不能完成的任务,要以段为单位,协调段

31、内的力量组织完成;一个工区不能完成的任务,要以车间为单位组织完成,同时相应安排适当的防护等级,全面加强日常作业的现场控制,减少天窗次数,提高作业效率。4.检测设备现代化。一是构建以动态检查为主、动静态检查相结合的检查监控体系,确保设备检查科学和全覆盖,更好地服务于设备安全。二是继续采用轨检车、车载式线路检查仪、便携式线路检查仪和人工添乘等检查方式,实现对线路的科学检查和全天候监控。三是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静态检查体系。改进传统的静态检查方式,在区分设备繁忙程度的情况下,加密测点检查不良处所,准确掌握各部尺寸的变化率,提高整修的准度和精度,在注重几何尺寸检查的同时,要重视轨道结构和其它工务设备的检

32、查,实现对线路设备的全项目、整体监控。5.作业人员专业化。充分发挥专业职能作用,加强和改善对线桥设备的检测分析和状态评估工作,线路、桥隧技术科要综合利用好各种检测资源,全方位监控设备变化,合理安排设备修理,确保线桥设备动态达标。工务段加强段、车间两级专业检查分析工作,明确专人、明确制度、明确任务目标。在保持既有线路车间检查工区的基础上,扩大检查监控车间职能,实现线路检查的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专业检查和异体监督作用。第三,以质量均衡稳定为目标,提高线桥设备养护管理水平1.确保既有线路的质量稳定。一是借鉴和总结先进维修作业理念和作业方法,引入精确作业、轨道刚度均匀化、长波不平顺控制、道

33、岔和曲线单元化管理等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提高线路维修管理水平。二是加强线路设备的检查检测,做好相关数据的分析应用,有针对性的开展修理工作,保持设备质量的均衡稳定。三是根据工务系统强化现场作业控制确保旅客列车安全细化措施,加强旅客列车径路到发线道岔和正线道岔的保养工作。2.加强桥隧大维修工作。一是配足桥隧维修和技术管理力量,加快培养一批专业人才,加大对重点病害整治的投入力度,确保既有线桥涵劣化率逐年降低。二是继续开展桥隧病害安全专项整治。对发生严重裂损的混凝土梁拱及涵洞病害,分轻重缓急逐年安排整治。三是做好桥隧涵一桥一档工作,采用活页纸、电子照片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桥隧涵履历。3.加强路基维修管理。

34、全面开展路基病害整治,抓小防大,使其状态逐步改善。一要保证路基本体排水畅通,避免产生冻害或降低冻害的程度。二要抓好路基防排水设施专项整治,完成既有排水设施的修复、完善和疏通工作。对桥路结合部要进行全面调查,查清存在的问题,尤其对新顶立交、结合部不稳定等处所要积极采取压浆等方法进行处理。三要加强对既有路基防护设施的病害整治,确保其状态完好。4.确保设备质量可靠。一是建立重载列车通道固定设备维修养护模式和检查检测管理模式。深入探索设备设施变化规律,特别是小半径曲线几何尺寸设定,完善制定线桥设备设施质量检测和维修养护制度,做到精确诊断、精确维修,确保固定设备质量稳定可靠。二是规范检修布局和“天窗修”

35、管理。针对设备分布和检修资源配置情况,结合车间、班组布局优化,动态调整配备精干人员,提高检修资源利用效率。按照“资源整合、专业强化、管理集中”的原则,完善“天窗”养修管理办法;以“天窗”综合利用为目标,提高“天窗”利用效率和作业质量。5.重点解决影响安全和质量的突出问题。一是要重视线路长坡不平顺问题,必须按照“先测后干”的原则来解决。要以绝对控制为主、相对控制为辅,两者有机结合,控制线形准确。二是道岔和接头处,要重视轨枕位置不正确问题的整改,以及道岔前后过渡枕的补充、更换,先方枕后捣固。三是下力气消灭工电结合部道岔转辙部位的轨距超限。6.压缩惯性设备故障。2012年设备故障要在压缩到6件以内,

36、各段要针对本单位易发的设备问题,分析和判断设备故障的成因、易发故障的类别、时段、地段,研究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实现从人防向物防、技防的转变。一是做好设备养护工作,重点要加强轨缝管理和接头养护,保证轨缝位置正确、接头扣件齐全有效、轨枕受力均匀、接头弹性良好、消灭错牙、倒棱倒角工作到位。二是充分发挥数字探伤仪的功能,各段要配置专门人员,健全探伤波形回放分析制度,对伤损判别再次把关,更好地总结伤损规律。三是加大钢轨伤损严重以及接头等探伤薄弱地段的更换和改造力度。第四,强化车间(班组)安全基础建设1.继续推进标准化车间自控型班组建设步伐。一是按照工务系统标准化车间及自控型班组建设管理规范(试行)的要

37、求,严格落实好班组长选拔、任用、考评、培训机制,强力推行班组长后备制,开展对班组长绩效达标考核工作。二是按标准化车间和自控型班组建设推进计划,各段每季度对管内各班组、工务处每半年对工务系统自控型班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完成自控型班组达标升级。2.抓好职工教育工作,培育技能型员工。一是按计划组织职工全员培训,提高职工基本业务水平。采取到外局参观学习,或工班长、领工员挂职锻炼等各种形式,学习和掌握维修管理方面的新手段、好做法和经验。二是针对新线接管和新设备、新技术的运用,返聘业务指导员以班组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安排工班长及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对无缝线路基本原理、铺设、养护维修方法、应急处置及P60道岔

38、的培训;加强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安排铝热焊设备代理厂家到各工务段再次进行焊接培训;委外完成自轮运转设备乘务员、探伤工资格性的培训;安排焊缝探伤工到邻局工务段跟班作业培训。三是加大对临时工和劳务工的培训力度,按照合同工标准同等安排培训,迅速提高业务能力和实作技能。四是有针对性组织线路工、桥隧工、钢轨探伤工、大型养路机械司机进行技术比赛,选拔技术尖子,调动职工学技练功的积极性。五是继续完善各类不同施工的安全卡控措施和监管人员培训教材,加强施工人员、监管人员、防护人员的培训。3.会同劳卫处协商桥隧“检养修分开”体制的实施,制定并完善相关管理办法。第五,切实发挥专业系统职能作用,提高管理水平1.强化专业

39、职能管理作用。各段根据年度运输安全工作实施保证方案,制定推进计划,明确责任科室、完成时限,每季度开展一次落实情况的对规对标检查评估,将存在的问题纳入各层级安全生产分析会专题研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确保关键环节、重点部位全面受控。工务处以专业系统对规对标检查为抓手,每半年对各段实施方案的推进落实进度和质量进行一次专项检查评估,剖析问题结症,实现对安全重点部位和安全关键环节的有效控制。2.强化专业干部业务素质。强化专业学习和业务考试,根据编写的岗位应知必会学习手册和岗位题库,每季度组织各级专业干部进行达标考试,将考试结果纳入“集团公司专业干部履职情况评价考核办法”,激发专业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

40、动性。3.继续抓好处对段的考核。在落实集团铁路(集团)公司安全效益效率“3+X”考核分配办法的基础上,工务处加大对各段设备养护质量的检查考核,每季度平推检查一次,年终总评验收评定,并结合日常动静态检查情况,实行排队考核通报,形成常态考核机制,全面促进设备养护水平的提高。第六,严抓各项安全卡控措施,加强施工安全管理1.抓好自我承担施工任务的安全。切实抓好换岔、换轨大修以及大机维修捣固等自办施工的安全卡控,周密制定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安全措施、应急预案,并严格审查把关,严格过程监控,同时要加强日常作业管理,严格计划审批制度,确保施工作业的绝对安全。特别是要在总结经验、优化方案的基础上,全面做好各项

41、施工组织和安全卡控。2.抓好外单位在管内施工的监管工作。严格按照集团公司的相关要求落实监管责任,加大监管力度,做好超前预想,加强过程卡控,确保外单位施工监管有力、安全有序。3.建立施工安全卡死制度。各段以确保施工安全为目的,以防控违章上道、作业机械刮碰行车设备、轨道车等自轮运转设备溜逸、新设备开通后因监管不到位引发事故、LKJ数据换装错误、挖断光电缆为重点,建立健全施工安全卡死制度,落实干部包保盯控制度,加密检查监控,确保施工安全万无一失。4.加强施工安全源头管理。一是工务处按照工务系统新线介入管理制度,实时掌握情况和完善补强措施。二是针对不同施工内容,制定切合实际、简明扼要的安全作业和监管培

42、训教材,各段组织对施工人员、防护人员、监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教育。5.加强施工安全过程控制。一是强化施工前组织把关。工务处、段两级组织严格审查施工方案、安全措施,未经审查批准和未按规定签订安全协议的严禁安排施工。二是强化施工过程盯控。各工务段将临近营业线施工机具、小型机械防溜、施工现场防护、工程线放行条件、工程线途卸轨枕、石砟、钢轨等线上料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全方位管控施工安全。第七,扎实开展安全专项整治1.线路质量专项整治。一是坚持集中整修与日常养护维修、新建线路与既有线路、薄弱地段与桥梁隧道并重,按期完成新型轨枕、混凝土道岔、无缝线路,以及60kg/m钢轨换铺工作,提高线路基础质量。二是完善轨

43、检车、添乘仪数据分析制度,加密检查频次,强化处、段、车间对线路检查数据的分层分析,及时查找线路薄弱地段和突出问题隐患,提高养护维修工作的精准度。三是完善不同区段、不同气候条件下无缝线路养护维修标准和维修办法,加大质量监控力度,确保无缝线路养护维修质量达标。2.道口和路外安全专项整治。按照集通铁路(集团)公司道口管理细则要求,一是加强对道口看护人员业务技能特别是应急处置能力的培训。二是完善干部对标检查道口写实制度,加大道口工作业标准的检查力度,强化道口安全联控制度的执行,严格道口看守、监护人员值岗作业违章违纪考核。三是加强道口保安设备、设施维修养护,确保状态良好。四是加强对公铁护栏、防撞架等防护

44、设施的日常维护,确保设置齐全,强度达标,作用良好,严防施工车辆和运输机车车辆的挂碰事故的发生,提高防护设施保障能力。3.防洪安全专项整治。一是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科学防洪的指导思想,按照全面排查、重点防范、应急处置和“阻、疏、排、护”工作要求,组织好汛前防洪大检查,建立病害问题库,按病害程度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对排洪能力不足、位置不当或防排水设施缺少的进行改造,逐步形成完善的防洪排水系统。二是对新建线路防洪设施和路基状态进行全面排查,特别是桥涵两端路桥结合部的排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置,认真抓好防洪预抢工程质量,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防洪工作由被动抢险向主动防范转变,由季节性应急向常态

45、化管理转变。三是雨季要加强机车添乘检查,严格落实“雨前、雨中、雨后”三检制,防控线路下沉、路基塌陷。对管内尚未设置拦石网的地段,汛前组织全面的搜山扫石,消除塌方落石隐患,做到险情发现及时、处理得当、开通迅速,确保汛期行车安全和减少对运输的干扰。四是严格落实汛期安全行车措施,加强重点地段、关键时段的检查监控,加强突发险情的应急处置,严格执行雨量警戒值,认真落实扣、停、拦制度,切实把防洪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4.防雪专项整治。一是新线建设设计审查提前介入,根据风雪流通路径、防护设备是否配套等相关因素,提前采取预防性补强措施。二是春融前对路堑内积雪彻底清除,防范融雪性水害对线路的侵害。三是吸取历年雪

46、害的经验教训,进一步细化抢险方案,核实抢险路线,整合抢险人员,做好机械设备和机动车辆的日常养护,切实抓好“八固定”措施的落实。四是组织各工务段认真总结以往雪害发生规律以及防范效果,入冬前组织对挡雪墙、防雪网进行全面修复、增设,超前做好防范工作,暴风雪极端天气要及时组织排查,保证线路畅通。5.防“三折”专项整治。一是切实抓好钢轨探伤作业质量,严格按规定检查频次进行检查,杜绝发生漏探误判的情况发生。二是重伤钢轨必须及时更换。三是加强对绝缘接头、铝热焊缝、大轨缝等关键部位的检查,密切注视变化情况和采取措施。四是备齐防“三折”材料和备品,完善抢修预案和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6.防胀轨跑道专项整治

47、。一是要准确掌握无缝线路技术资料,加强轨温测试记录及位移数据分析,认真分析变化规律。二是严格执行无缝线路作业轨温条件,严禁超轨温作业,做到“一准、二清、三测、四不超、五不走”。三是认真落实防胀各项措施,凡影响线路稳定性的施工作业,必须先放散后施工。四是加强无缝线路伸缩区与固定区交界处、岔区两端、道口两端、桥隧涵两端、列车制动地段、曲线地段和变坡点附近容易出现应力峰的薄弱区域的防爬锁定和养护。五是强化干部、职工的防胀指挥和演练,提高职工的作业技能,确保机具备品处于完好状态。7.防路基冻害专项整治。一是做好冻害标定,在冻害稳定期内全面、准确地做好冻害处所的测量、标定和建帐工作。二是加大冻害整治的力

48、度,按照“冬病夏治”的方针,以“治水”为重点,分线、分处所进行分析,有计划的安排路基土体换填、横向盲管与纵向排水沟相结合等方法,做好冻害地段的根治工作。三是做好入冬前冻害预防工作,全面检查和整治路基排水设备,及早做好防范,对成段严重冻害地段在准确标定的基础上进行预垫。四是冻害整修时把握好垫、撤冻害垫板的顺坡倍数和过渡段长度标准,同时加强两个扭力矩的复紧工作,杜绝垫板串出、扣件失效的现象。8.着力抓好绿化治沙工作。随着复线开通和“精品线”建设的推进,治沙绿化工作需要及时跟进。一是治沙绿化基地做好全线既有和新建铁路沿线绿化工作安排,以“补植保活”为重点,抓好推进落实工作。二是加强现有林木的管护,防止破坏,新增造林要按先站区及两端、后区间的顺序规划和建设。三是提前介入新线建设绿化工作,在立项审查时提出绿化及防治沙害的审查意见,建设中全过程监督工程建设的设计执行情况,验交时将其作为重要内容予以验收。第八,构建灾害防御体系,做好灾害预防工作1.加强复线及新线的灾害预防工作。一是要在新线建设和既有线改造设计审查方面严格把关。二是要在汛期严密盯控施工过程,避免复线施工对既有线行车安全构成威胁。三是要提前对这些地段调查核实,综合考虑汇水面积、排水途径、风雪流通路径、防护设备是否配套等相关因素,提前进行预防和补强。2.制定科学的雨量警戒值。根据历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