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科渗透德育工作方案(精简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92832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科渗透德育工作方案(精简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小学科渗透德育工作方案(精简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小学科渗透德育工作方案(精简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小学科渗透德育工作方案(精简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科渗透德育工作方案(精简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科渗透德育工作方案(精简篇).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小学科渗透德育工作方案中小学科渗透德育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为指导,坚持以德育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机制创新为保障,以学科渗透德育研讨为突破口,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阵线,理想教育为核心,以养成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防和环保教育为重要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基础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初步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创建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总体目标 作为学校首要工作的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创新思路、创造条件、创建氛围,依照 抓实、抓细、求精、创新 的德育

2、工作思路。努力加强学科渗透德育工和过程的针对性、实效性、系统性,完善制度,加强常规管理。以课堂为主阵地,努力构建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特色。促进学校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 三、具体措施 (一)、强化领导,为学科渗透德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德为先。抓好学校的教学质量,德育工作是基础,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而学科渗透德育工作却是德育工作强有力的手段。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在的精神动力,才能在学习生活中心志专一,精力充沛,志存高远。学生的全面发展才会得以落实。我们要加强对学校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的领导,强化德育队伍建设,实施 一把手工程 ,为德育工作

3、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学校成立学科渗透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二)、加强学科渗透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首要地位,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 2、确立全员育人观念。学校强调并落实全体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学校教导处是学校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的职能部门,具体承担学校学科渗透工作的组织指导、检查与评价,班主任和品德与社会课教师是德育工作生力军,课任教师是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者,行政、总务、教辅人员是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者,要求每一位教职工要承担相应职责,在德育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全面树立教师教书育人的观念:教师要把 爱生如

4、己、教书育人 作为所遵循的工作准则,明白自己担任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责任,不仅要做到以才育才,还要做到以德育德,以情动情,以行导行,树立良好的为人师表的形象和师德威信。 4、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大力推进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责任意识和价值意识,以班级管理为依托,以学科教师为主要对象,充分发挥激励机制,促进学科渗透德育工作。 (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主阵地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说: 要使广大未成年人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要使他们从小形成良好的精神和品质 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堂是教师的主要场所,全校教师都要自觉地把课

5、堂中的德育渗透工作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忘德育的渗透。把传授科学知识同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把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不断促进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坚持在本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运用充满情感的教学语言,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将抽象的道德认识,变成生动形象的视听对象,做到以情育人,以学科渗透德育内容为突破口,循序渐进,逐层深入地挖掘学科中蕴藏的德育资源,开发教学环节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教导处结合本校课题研究内容设计一套课堂评价体系,把德育渗透工作作为一个硬指标,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指导教

6、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将育人第一的思想自觉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学校要把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纳入教师的课堂教学考核指标中,以德育渗透和课堂高效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两个硬性指标,使学科渗透德育工作人人为之。 (四)、完善学科渗透德育工作体系。 1、明确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健全的人格(即行为规范,身心健康,文明修养,富有个性、具有责任意识、感恩意识和合作竞争意识)。 2、内容形成序列,针对小学生特点,开展富有实效的工作,小学六个年级分为小(一、二)、中(三、四)、高(五、六)三个阶段,形成序列。 一二年级侧重以养成教育为主线,加强学生行为

7、习惯、学习习惯,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三四年级侧重文明礼仪、爱护公物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五六年级侧重以父母情、师生情、同学情、民族情为内容的情感及感恩教育和以集体主义为主线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国情教育。同时在低年级辅以校风学风教育,中、高年级辅以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法制教育、校训、校风、学风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3、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教育因素。学科教学内容是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要把德育渗透于教学之中,就要根据学科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因素,把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求各学科教师读通、读全、读透教材,将德育教育渗透于每一堂课之中。 五、学科

8、德育渗透主题一览表: 语文: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优越性和良好道德、心理教育;课外阅读和作文: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情操。涵盖德育内容的各方面,结合课文特点抓住渗透点进行教育。政治教育: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教育。思想渗透:辨证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道德渗透: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助人为乐等。心理品质渗透: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意志、情操、创新精神。 数学:渗透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及辨证唯物主义现实的启蒙等教育。 品德与社会:以 五

9、爱 为中心的社会公德教育和小学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内容涵盖:热爱祖国、尊敬师长、热爱集体、团结友爱、遵纪守法、努力学习、礼貌待人、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爱护公物、诚实正直、同情宽容、认真负责、坚毅勇敢、惜时守信、知耻自爱、热爱科学。 英语: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国际主义及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规范和爱父母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音乐:从认知、操作、情意三方面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祖国音乐文化、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科学:相信科学、破除迷信教育,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遵守纪律、勤俭节约教育,团结互助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教育,和爱护自己身体、珍惜生命的教育。 体育:遵守纪律和社会公德,尊重爱护他人,集体主义精神和爱护公物教育,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教育如:诚实正直、积极向上、坚毅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竞争进取、严格要求、不骄不馁、自我锻炼、自我管理。 美术:培养学生爱美、追求美的思想感情,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爱自然、爱家乡、爱祖国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劳技:热爱劳动、爱护工具、勤俭节约的习惯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信息技术:社会公德心、社会公民意识、网络素养、民主意识、人文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爱国主义、热爱生活教育。 校本课程: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热爱劳动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