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计生系统队伍建设状况分析.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93572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计生系统队伍建设状况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口计生系统队伍建设状况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口计生系统队伍建设状况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口计生系统队伍建设状况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口计生系统队伍建设状况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口计生系统队伍建设状况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计生系统队伍建设状况分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口计生系统队伍建设状况分析日前,莒南县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资料分析、深入实际调研等方式,对全县县、乡、村三级人口计生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研和分析。一、现状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技术服务、群众工作“三支队伍”协调配合的工作网络已经形成,人口计生队伍不断更新,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团结、求实、奉献、创新的计生精神得到发扬,为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一)全县人口计生队伍机构网络健全,人员巩固稳定。县、乡、村计划生育队伍建设本着“优化县级、完善乡级、规范村级”的原则,稳定计划生育机构,健全完善工作网络,提高

2、工作效率。一是县级计划生育队伍不断优化。按照现行的莒南县政府机构改革“三定”方案(莒南办发200513号)的规定,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为县政府23个行政部门之一,下设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站、人口执法大队三个二级单位,局机关下设办公室、财务科、宣教科、政策法规信访科、科学技术科、规划统计科六个行政科室,行政编制18人,工勤人员2人。服务中心编制40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站编制5人,人口执法大队编制6人。目前,局机关行政人员13人,事业人员58人。为加强孕情跟踪管理服务,单独成立计划生育服务队,全额拨款,编制16人,从大中专毕业相应医学专业中考录,服务队分为4个组,每组4人,常年

3、深入基层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二是乡镇计划生育队伍日益巩固。在机构改革中,乡镇设置了计划生育办公室,下设计划生育服务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事业编制的计生工作人员原则上按照总人口万分之三的比例配备,落实了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双重管理”制度。目前,14个乡镇和经济开发区均配备了计生办主任和服务站长,现有在职在编人员26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62人。三是村级计生网络进一步健全。在村级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制、责任承包制、工资统筹制、服务承诺制“四制”改革,落实了“县管乡聘村用、工资统筹发放、给予专项补助、完善退休制度”制度,按照“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和“优中选优、强中选强”的原则,推行“双考一述”

4、(考核、考评、述职)制度,配齐配强了村级计生人员。全县753个村居全部配备了计生专职主任,所有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均配备了专兼职计生干部。同时,1000口人以下的行政村设服务员1名,1000口人以上的行政村设服务员1-2名,各村按50户左右选配一名三组合一(村民自治小组、协会会员小组、育龄妇女小组)的计划生育小组长。目前,全县村居共有1931名专兼职计生工作人员,其中,村居计生主任753人,服务员372人,小组长906人,30%村居计生主任在村“两委”班子。新建小区(社区)计生网络基本健全。全县有14个两委班子不健全、软弱涣散、宗族派性严重的难点村(居),计生专职主任仍能独立开展工作,发挥中流砥

5、柱的作用,但整体工作受到一定影响。(二)队伍的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年龄结构配备更趋合理。 全县乡镇计生办主任情况调查表(表一)类 别人数学 历年 龄计生工作年限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大学专科中专高中初中及以下35岁及以下3645岁4654岁10年以下10-15年15-20年20-25年25年以上公务员事 业1635812412913公 勤全县县、乡两级计生工作人员情况表(表二)类 别人数学 历年 龄计生工作年限大学本科大学专科中专高中初中及以下35岁及以下3645岁4654岁10年以下10-15年15-20年20-25年25年以上县级712835819312122723136乡级263509411

6、998117487576413041全县村级计生专职主任情况表(表三)类别人数报酬待遇学 历年 龄计生工作年限高于村支书工资80%每月40元岗位补贴大专以上计生专业中专高中及以下35岁以下3645岁45岁以上3年以下3-5年5-10年10年以上总数75375375311358384954821757973282219从以上表格中,看出全县县人口计生局共有71人,其中,女性34人,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大学本科以上学历28人,占39.4%,大专学历35人,占49.3%;乡镇计生办共有263人,其中,女性132人,男女比例相当,大学本科以上学历50人,占19%,大专学历94人,占35.7%。从年龄结构

7、看,队伍结构较为合理,年龄段分布均衡,县人口计生局35岁以下19人,占26.8%,46岁以上21人,占29.6%;乡镇计生办35岁以下98人,占37.3%,46岁以上48人,占18.3%。各村计生专职主任配备情况良好,从学历看,中专、高中以上学历603人,占80.1%;年龄结构趋于合理,35岁以下95人,占12.6%,45岁以上175人,占23.2%, 36至45岁482人,占64%,属中坚力量。(三)村级计生专职主任吃“皇粮”且待遇不断提高。我县制定出台了村级计生专职主任补贴报酬管理办法,规定村级计生专职主任补贴报酬分为基本报酬、奖励报酬和岗位补贴三部分,其中基本报酬标准为320元至440元

8、(实际按该村党支部书记报酬的80%计算)和40元的岗位补贴,全部由县财政统筹发放,奖励报酬根据业绩考核结果由乡镇兑付。二、存在问题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全县基层人口计生队伍的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知识结构、技术结构不尽合理,难以适应新形势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的新要求。一是人员配备不到位。县人口计生局工作人员严重紧缺,有四个科室是单人科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的开展。根据要求乡镇单设计划生育办公室,配备2名行政执法人员。目前,乡镇计生办虽然持有行政执法证人员,但缺少行政人员,不符合行政执法的要求。二是人员结构不合理。按照要求,每乡镇计生办必须配2名行政执法人员和1名中级以上职称技术服务人员,

9、服务站技术人员占现有人员的70%且必须有B超员、药管员、化验员和手术执业医师。但目前县乡级均缺少行政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县计生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35人,占人员总数不足80%,乡镇有专业技术人员162人,占人员总数不足70%,亟需调整充实,配齐配强。三是村级小组长待遇偏低。各村计生小组长是最基层的基层,是“网底工程”,工作至关重要,她们的待遇原以误工补贴或现金的形式兑付,但随着村级集体收入的减少,她们的报酬待遇很低,甚至兑现不到位,严重挫伤了她们工作积极性。四是执法能力和素质有待提高。近三年来,全县乡村计生队伍中有28人违法违纪受到处理处罚,其中,乡镇1人,村级27人。主要原因是政治素质偏低,

10、法制观念淡薄,本人或近亲属带头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工作不到位,失职渎职等问题。三、建议与对策(一)充实基层人口计生队伍。建议制定出台有关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建设的意见,调整充实基层计生人员,进一步优化基层计生队伍结构,尽快改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结构配备不够合理的现状。由组织、人事部门会同计生部门统一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中招录充实公务员或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对不适合在计划生育部门继续工作的人员予以调整,特别对那些纪律散漫、作风松弛,利用职权弄虚作假或包庇纵容他人超生,文化、业务素质低下等不适合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人员予以辞退,努力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敬业爱岗、善于创新、廉洁奉公、精干高

11、效”的职业化人口计生干部队伍。同时,建议对村级计生专职主任打破“女性化”界线,根据新形势下工作需要和村居实情,只要有利于工作开展,男同志也可担任村居计生专职主任。(二)实行异地交流。乡镇计生工作人员长期在一地工作,不利于工作开展。对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职工既要保持相对稳定,又要进行合理交流。为便于工作有利有序开展,根据实际情况,对乡镇计生办主任、服务站长、微机员、B超员等岗位实行定期交流制度。必要时,乡镇其他人员也可进行交流。(三)建立激励机制。从事“天下第一难事”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长期生活战斗在基层第一线,工作艰苦,生活清苦。为切实调动他们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议对在人口和计

12、划生育岗位上工作多年,成绩突出,政治素质好的同志,优先提拔重用。对县人口计生局局长连续任职5年以上、工作优秀的享受副处待遇,对在副科离岗工作人员享受正科待遇;对乡镇计生主任连续干满8年以上,经考核合格的可享受副科级待遇或选调县局工作,对乡镇其他工作人员可上浮一级薪级工资;对村居计生主任“双考”(考核、考评)结果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等次的,发放计划生育“荣誉奖章”一枚,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提高岗位补贴待遇,让从事人口计生事业的人员感到有奔头。(四)加强教育培训。采取上下结合、长短结合、学用结合的方法,对计生系统全员层级培训,重点选派一定培养潜力或新从事计生工作人员参加国家省及有关专业学校进行培训。在对各级各类人员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群众路线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大力加强初任培训、岗位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知识更新培训和综合性业务培训,切实提高计生人员综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适应新形势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