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工程课程设计.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297765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输工程课程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运输工程课程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运输工程课程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运输工程课程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运输工程课程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输工程课程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输工程课程设计.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运 输 工 程 课 程 设 计题 目 某市2010年度营业性货运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院 (部) 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专 业 物流工程 班 级 物流092 学生 罗俊俊 学 号 090512228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题 目 某市2010年度营业性货运企业 调查报告 院 (部) 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专 业 物流工程 班 级 物流092 学生 罗俊俊 学 号 090512228 2011年12 月 12 日至 12 月 17 日 共 1 周指导教师 华 2011 年 12 月 9 日一、设计容及要求容 根据设计原始资料中给出的某市2010年度营业性货运企业调查表中的调查指标计算车辆运用效率指标

2、(里程利用率、吨位利用率、实载率、平均车日行程等)及车辆生产率,并针对计算的指标(效率指标偏低的)从运输组织角度分析如何改善。要求 按交通学院课程设计工作规完成报告。二、设计原始资料某市2010年度营业性货运企业调查表指标计量单位序号指标值一、企业状况11、期末车辆数辆241792、期末总吨位吨位326673.13、固定资产原值万元473304.244、固定资产净值万元544338.435、年运输营业收入万元632801.476、年运输成本万元735984.037、年货运量万吨83122.068、年货运周转量万吨.公里989209.29二、车辆运用情况101、总车日车日111482149其中:

3、完好车日车日121289939工作车日车日1310157742、总行程公里14101933313其中:重车行程公里15581483153、总行程载重量161578165860三、设计完成后提交的文件和图表1计算说明书部分提交字数不少于4000字的某市2010年度营业性货运企业调查分析报告报告一份。2图纸部分:四、进程安排1 第一天上午运输工程课程设计的任务布置;2 第一天下午学生收集资料;3 第二天上午形成课程设计提纲;4 第二天下午到第五天上午正式进行课程设计;5 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并答辩。五、主要参考资料1 田源.物流运作管理.:清华大学,2007.9:p13-162 丁一杰.物资管理基础M

4、.:清华大学,2001.3 杜文.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机械工业,2006.3:p105-p1114 宋华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经济管理,20002625 效成.最小成本供应链的最优设计.南开大学学报.2004(10)6 周明.第三方物流系统体系结构的分析设计.大学报.2002(9)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道路交通得到了长足发展,货运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运输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公路交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是,我国公路货物运输行业的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运力结构性过剩以及单车经营生产方式、运输效益低的现象长期没有改善。对此,本文通过建立某市

5、货运生产率分析模型,以车辆运用效率指标(里程利用率、吨位利用率、实载率、平均车日行程等)及车辆生产率,结合我国公路货运发展的背景,探讨我国提高公路货运生产率的方向和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措施。物流过程的合理运输,就是从物流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按照货物流通规律,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合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以最短的路径、最少的环节、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劳动消耗,组织好货物的运输与配送。 关键词:货运企业、效率指标、车辆生产率、实载率目录1 我国公路快速货运企业发展现状。72案例分析72.1 车辆运用效率指标的计算82.2提高车辆完好率的措施112.3 提

6、高实载率122.4提高其他车辆运用效率指标及车辆生产率的措施123 合理化运输123.1运输合理化的主要影响因素133.2合理化运输的主要形式134、设计体会及今后改进的建议155、结论16参考文献171 我国公路快速货运企业发展现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公路快速货物运输已初具规模,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公路快速货运企业。这些快运公司的出现,拓展了道路运输发展的空间,促进了道路运输结构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生产和生活对快速货运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1)运输品质参数“速度”明显提高随着高速公路网的建成、车辆性能的提高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公路快速货运企业的货物运输

7、速度有了明显提高,与之相关的“安全”、“方便”、“及时”、“周到”等运输特征得到显著改善。部分公路快运企业已经实现了400 km以当日往返,800 km以当日到达,800l 600 km 48 h送达。如捷龙快速货运股份的服务承诺是一之间快运货物16 h送达、一36 h送达。(2)网络形式逐渐由线路型向网络型转变。目前,我国快运企业的网络形式逐渐由线路型向网状型转变,网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较大发展。网络形式已由最初的只能够到达线路上的经济发达城市和省会城市发展到区域围或以经济圈快运为主,网络服务围也由东部沿海省份向中西部地区辐射。但在现阶段,线路型的公路快运企业仍占有较大比例,这类快运企业

8、一般规模较小,拥有车辆数少,线路途径城市屈指可数。(3)专业型快速货运企业已出现以前的公路快运企业大都在原传统运输业务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快运业务,由于受企业运力、组织能力的影响,很难提供专业化的快运服务。随着快运需求的“专一化”、“专业化”要求越来越强烈,专门提供快速货运服务的新型运输企业已经出现。业务容包括向快运需求用户的小单位个别配送、混合装载、广围的网络运输等快运服务,典型的企业如双臣一城快运,开展了以宅急送为基础的快运服务。 2 案例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道路交通得到了长足发展, 货运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运输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公路交通对经

9、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状况有了较大改善. 但是, 我国公路货物运输行业的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运力结构性过剩以及单车经营生产方式、 运输效益低的现象长期没有改善.对此, 本文通过建立某市货运生产率分析模型, 以车辆运用效率指标(里程利用率、吨位利用率、实载率、平均车日行程等)及车辆生产率,结合我国公路货运发展的背景, 探讨我国提高公路货运生产率的方向和途径。表2.1 某市2010年度营业性货运企业调查表指标计量单位序 号指标值一、企业状况11、期末车辆数辆241792、期末总吨位吨位326673.13、固定资产原值万元473304.244、固定资产净值万元544338.435、年运输营业收入万元6

10、32801.476、年运输成本万元735984.037、年货运量万吨83122.068、年货运周转量万吨.公里989209.29二、车辆运用情况101、总车日车日111482149其中:完好车日车日121289939工作车日车日1310157742、总行程公里14101933313其中:重车行程公里15581483153、总行程载重量161578165860根据表2.1中给出的某市2010年度营业性货运企业调查指标计算车辆运用效率指标(里程利用率、吨位利用率、实载率、平均车日行程等)及车辆生产率,根据计算出的指标对该市运输业的发展提出改善措施。2.1 车辆运用效率指标的计算(1)完好率完好率是

11、指统计期企业营运车辆的完好车日与总车日的百分比。是一种车辆技术管理指标,表示车辆的技术完好状况和维修工作水平。如下式: (2-1) (2-2)(2)工作率工作率是指统计期工作车日与总车日的百分比,反映企业总车日的实际利用程度,故又称工作车率或出车率。如下式: (2-3) (2-4)(3)平均车日行程平均车日行程是指统计期,全部营运车辆平均每个工作车日行驶的里程, 是以车日作为时间单位计算的综合性速度指标,计量单位为km。平均车日行程指标是一个反映营运车辆在时间和速度两方面利用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如下式:,(2-5)式中 L车辆在统计期工作车日的总行程(km); (2-6)(4)里程利用率里程利用

12、率(),是指统计期车辆的重车行程与总行程的百分比,用以表示车辆总行程的有效利用程度。计算公式为 (2-7)式中 L统计期车辆总行程(km); 统计期车辆的重车行程(km); 统计期车辆的空车行程(km)。 (2-8)(5)吨位利用率是按全部营运车辆一定时期的全部运次,综合考察其载重能力利用程度。可按下述公式计算:(2-9)式中 统计期所有营运车辆实际完成的周转量之和(tkm)或(人km); 重车行程载质量(吨位公里或客位公里)。(6)实载率实载率又称载质(客)量利用率,是按全部营运车辆一定时期的总行程计算的载重能力利用指标,是指汽车实际完成的周转量占其总行程载质(客)量的百分比,用以反映总行程

13、载质(客)量的利用程度。 实载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2-10) (2-11)(7)车辆生产率工作生产率 载货汽车的运输工作通常是以运次为基本运输过程加以组织,在一个运次当中:货运量 Qc=q0周转量 Pc=q0Ll 工作时间 tc =tt + tlu (2-12) (2-13) =Ll / L =L/ vt + tlu =Ll / vt + tlu 总生产率平均每一总车时车辆在线路上的工作车时为如下式: (2-14)则总生产率为,如下式: (2-15) (2-16)以货运量表示的总生产率; 以货物周转量表示的总生产率。2.2提高车辆完好率的措施如何提高车辆完好率,使之最大发挥效益,我们认为最佳

14、途径是压缩车辆非完好日,挖掘潜力,提高车辆运行效率。这也是衡量车辆管理人员水平的一个主要指标。(1)要明确责任,落实到人。要提高车辆完好率,必须要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要对车辆管理人员和驾驶员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分工,并把车辆更新报废、年检年审、交通事故处理、安全出行、车辆调度和考勤等工作一一进行细化量化,做到每一项任务有布置、有要求、有检查、有整改,围绕完好率建设中心工作,形成层层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的良好局面。 (2)要狠抓细节,具体到事。抓好细节管理往往是提高车辆完好率的突破口。车辆管理工作涉及技术、安全、服务、经济等方方面面,例如要做到安全文明出行,时刻保持车辆行驶良好技术性能等。为此,

15、在抓好车辆完好率建设中,要力求做到全、细、实,要求每位驾驶人员做到脚勤、眼勤、耳勤、嘴勤、手勤、脑勤、心勤,及时发现问题,不放过每一个疑问,善于发现事故苗头。车管人员要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工作中不怕暴露问题,不怕揭短,把隐患排除在出发之前,充分认清严格管理是推进车辆完好率建设主要途径,才能在提高车辆完好率建设中出成效,建业绩。 (3)要建全机制,考评入心。检查是车辆管理部门及时、准确掌握车辆驾驶员对车辆养护情况的有效途径,是促进驾驶员落实责任、提高完好率的有效手段。按照车辆养护要行定期不定期检查,有时利用每月初油耗统计时进行车辆性能情况检查,有时作为专项活动进行全面普查,并把定期检查与年检相

16、结合,不定期检查与车辆交接等工作相结合。同时,认真做好车辆年检、交通事故、停用、车辆使用交接、交通违章等情况登记,及时通报相关情况,对落实责任好的人员给予表彰,树立典型;对落实执行差的人员,区分主要责任、次要责任、直接责任、间接责任,依据制度进行处罚,并作为年度考核、技师评聘依据和临聘工作人员合同签订、辞退依据。2.3 提高实载率提高实载率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能力,减少车船空驶和不满载行驶的时间,减少浪费,从而求得运输的合理化。我国曾在铁路运输上提倡“满载超轴”,其中;满载”的含义就是充分利用货车的容积和载重量,多载货,不空驶,从而达到合理化之目的。这个做法对推动当时运输事业发展

17、起到了积极作用。当前,国外开展的“配送”形式,优势之一就是将多家需要的货和一家需要的多种货实行配装,以达到容积和载重的充分合理运用,比起以往自家提货或一家送货车辆大部空驶的状况,是运输合理化的一个进展。采用整车运输、合装整车、整车分卸及整车零卸等具体措施,都是提高实载率的有效措施。配载运输,是充分利用运输工具载重量和容积,合理安排装载的货物及载运方法以求得合理化的一种运输方式。配载运输也是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的一种有效形式。2.4提高其他车辆运用效率指标及车辆生产率的措施提高里程利用率的措施有做好货源的调查,组织好车辆回程货源,仔细编制运输作业计划,选择合理的行驶路线及合理调度车辆。还应根据货运

18、点的分布情况,合理规划汽车保养场、加油站的位置。采用多班运输时,实行在线路上交接班,以减少车辆空载行驶。 货运车辆总生产率,以周转量为计算单位的货运车辆总生产率,由工作率、总车时利用率、里程利用率、额定载重量、载重量利用率和技术速度等组成。提高或增加任何一种因素,均能促进总生产率的提高。 汽车运输生产率,一般指单位时间车辆所完成的产量。单位时间指小时、日、月、年等,产量即货物运量周转量。汽车运输生产率的计量单位有平均(车)小时产量、平均日车产量、车吨位月产量、单车年产量、企业年产量等:按单位时间不同,还可分为工作生产率和总生产率。4、设计体会及今后改进的建议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让我了解我国公路货

19、物运输行业的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运力结构性过剩以及单车经营生产方式、 运输效益低的现象长期没有改善。对此, 本文通过建立某市货运生产率分析模型, 以车辆运用效率指标(里程利用率、吨位利用率、实载率、平均车日行程等)及车辆生产率,结合我国公路货运发展的背景, 探讨我国提高公路货运生产率的方向和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措施。1、提高车辆完好率的措施如何提高车辆完好率,使之最大发挥效益,我们认为最佳途径是压缩车辆非完好日,挖掘潜力,提高车辆运行效率。(1) 要明确责任,落实到人。要提高车辆完好率,必须要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2) 要狠抓细节,具体到事。抓好细节管理往往是提高车辆完好率的突破口。(

20、3) 要建全机制,考评入心。2、提高实载率提高实载率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能力,减少车船空驶和不满载行驶的时间,减少浪费,从而求得运输的合理化。3、提高其他车辆运用效率指标及车辆生产率的措施等等。目前我国公路快运企业普遍存在运营水平低、供给能力弱的特点,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学会了运用科学方法来找出企业的不足并根据问题做出对应的措施,站在全局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不会因一个点或一个面而影响其他因素的影响。5、结论我国公路货物运输行业的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运力结构性过剩以及单车经营生产方式、 运输效益低的现象长期没有改善。对此, 本文通过建立某市货运生产率分析模型, 以车辆运用效率指标(里程

21、利用率、吨位利用率、实载率、平均车日行程等)及车辆生产率,结合我国公路货运发展的背景, 探讨我国提高公路货运生产率的方向和途径。其中,节约运输费用,降低物流成本。运输费用是构成物流费用(成本)的主要部分。物流过程的合理运输,就是通过运输方式、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的选择,进行运输方案的优化,实现运输合理化。运输合理化必然会达到缩短运输里程,提高运输工具的运用效率,从而达到节约运输费用、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1 田源.物流运作管理.:清华大学,2007.9:p13-162 丁一杰.物资管理基础M.:清华大学,2001.3 杜文.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机械工业,2006.3:p105-p1114 宋华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经济管理,20002625 效成.最小成本供应链的最优设计.南开大学学报.2004(10)6 周明.第三方物流系统体系结构的分析设计.大学报.200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