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机械设备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04543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机械设备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1、机械设备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1、机械设备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1、机械设备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机械设备管理制度.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一、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正确贯彻、执行国家、北京市及上级机关有关机械管理的方针和政策,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运用经济、技术、行政手段和科学方法,进行综合管理,做到合理配置、择优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修、适时更新改造;达到使用寿命长、技术性能好、能源消耗低、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高和更加安全的目的。二、机械设备管理的原则:1、一生管理:从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验收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各阶段的综合管理。2、三个目标:(1)生产与安全保证安全生产;(2)设备综合效率最高;(3)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3、五个结合:(1)生产管理和安全管理相结合;(2)使

2、用保养和维修相结合;(3)修理改造和更新相结合;(4)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5)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结合。三、机械管理制度:1、操作人员上岗前应经培训I,熟悉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用途、构造、和性能,掌握有关使用、维修、保养及安全操作知识。2、机械操作必须做到定人、定机、定岗及一机一闸。并严格执行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的“十字”作业法。3、塔吊、施工升降机、卷扬机、搅拌机、碎地泵、电焊机等操作人员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北京市特种作业操作证(外埠来京从事作业的人员,必须持原所在地,地(市)级以上劳动安全监察机关核发的特种作业证明,并申请换领北京市特种作业临时操作证)方准上岗独

3、立操作。4、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必须保证齐全、灵敏、可靠有效。各种机械设备要有安装验收手续。安装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5、必须按照各种机械的要求搭设防护棚。棚内应挂机械安全操作牌和机械标识并注明负责人。6、开机前应试机,各部件运转正常后方可作业。开机前必须将机械周围及脚下作业区的杂物清理干净,必要时应在作业区铺垫板。7、作业时各工种必须根据需要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不得穿硬底鞋和拖鞋,必须穿防滑鞋。严禁从高处往下投掷物件。8、机械运转过程中出现事故或故障时,必须立即停机,切断电源,并及时上报。严禁在运行中进行维修和保养。9、严禁拆卸机械的安全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如有损坏

4、必须立即修复。10、作业后必须按照保养规程进行保养并清洁现场切断电源锁好箱门。11、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工作期间严禁喝酒,酒后禁止上机作业。12、作业前对各工种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交底,交底到位,并教育工人认真执行。13、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命令,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由发令人强制操作人员违章作业并和造成事故的,根据有关规定追究发令人的责任,事态严重的直至追究刑事责任。14、当机械设备作业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安全的要求。15、认真执行班前讲话及机械设备交接班制度,并认真如实填写班前讲话记录和交接班记录。16、作业时,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将机械交给非本机操作人员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工作区和操作室。17、当机械设备发生事故及人身伤害事故时,必须立即按照机械事故应急方案及时进行抢救,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领导和有关部门听候处理,对所发生事故的坚决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