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番茄春提早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07661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棚番茄春提早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棚番茄春提早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棚番茄春提早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棚番茄春提早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棚番茄春提早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棚番茄春提早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棚番茄春提早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棚番茄春提早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标准制定工作来源根据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赣市监标函(2022)14号)下达的2022年第三批江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计划项目编号DB36-2022-3-20),由江西省棉花研究所(江西省究所经济作物研)申报的大棚番茄春提早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制定项目已立项,拟在2023年7月内完成标准的制定任务。该标准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由江西省棉花研究所(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窕所)、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单位起草。二、编制本标准的意义和必要性番茄含有丰富的营养,又有多种功用被称为神奇的菜中之果,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我国

2、是世界上番茄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年产量约5500万吨,占比蔬菜总量的7%左右,番茄产业已成为我国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中一项重要的农业富民产业。江西番茄种植历来以露地为主,产量低。近年来,随着番茄优越的商品性提高和外调成本上升,大棚番茄种植面积大幅增涨,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9000hm2左右,但种植技术参差不齐,番茄种苗95%是外调苗,本地育苗技术不成熟,外调苗在江西表现为耐高温和抗病性较差,5月底气温升高番茄易裂口,番茄晚疫病常流行暴发,导致早春番茄大面积减产。因此,生产上迫切需要适合江西产地早春番茄大棚种植的高产、稳产、提质增效配套成熟的转型升级技术,从而对早春番茄大棚

3、提质增效的生产标准提出了升级技术要求。为当地番茄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了维护我省番茄产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根据我省早春番茄大棚种植技术标准结合番茄生产中的实际转型升级技术情况,特从产地环境要求、产量目标及其构成因素、种子质量与处理、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田间档案等方面制订番茄大棚春提早栽培技术规范势在必行。随着绿色食品番茄种植技术规程和山东口光温室番茄有机生产技术规程等国家行业标准的发布,湖北、安徽等省市根据本省番茄种植特点及区域特色,相继制定并发布了湖北省地方标准番茄生产技术规程,安徽省地方标准设施番茄生产技术规程,对本地番茄生产技术、品质提升和品牌建设发挥了

4、重要作用,江西作为我国传统番茄生产的重要产区,也出台了本省地方标准赣中南番茄大棚越冬栽培技术规程,在番茄大棚春提早栽培技术的省级标准制定上目前仍属空白,本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填补这一空白,同时也能提升我省番茄大棚春提早栽培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对我省番茄大棚春提早栽培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针对江西番茄生产环节中的“难点”问题,江西省蔬菜产业体系赣北站,坚持走现代农业绿色发展之路,2019年以来,我们依托江西省蔬菜产业体系-试验站任务(JXARS-02)、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专项(2019BCD40007)、江西省科技特派团(20212BDH80011)等项目,201

5、9年进行“番茄大棚连作障碍土壤增肥比较试验;2020年引进熊蜂授粉和人工辅助授粉提质增效技术进行“大棚番茄绿色节本提质增效技术”试验,同年5月13日实地测产,结果为亩产量实为8555.4公斤,较对照节本增收达4.57万元/hnK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021进行防治番茄晚疫病的田间试验,筛选出有效防控番茄晚疫病的理想药剂,减轻防治成本,有利生态环境保护,为本技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经过示范推广,该技术在番茄春提早高产、稳产、提质增效栽培取得实效。本技术规程的立项审定发布,对技术成果在全省番茄种植区推广应用,对番茄大棚生产实现节本、提质增效的目标,促进我省番茄产业高质量发展,激活农户种植积极性,

6、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突出科技引领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三、标准编制过程江西省棉花研究所等单位积极组织实施,成立编制起草小组。本标准的制定工作从2021年12月开始,参加编写的人员根据国家最新发布的相关标准内容进行标准制定,通过采集整理近年来种植大棚番茄的试验和示范推广应用取得的技术经验参数,在我省各番茄大棚种植区进行充分调研,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文献,参考省内外相关标准及技术资料。文件是在进行了严格的科学试验示范,广泛收集和总结番茄大棚春提早栽培的技术参数基础上进行编制的。编制组结合江西省番茄大棚春提早栽培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番茄大棚春提早栽培技术规程草案,下发到南昌、乐平、宜春、湖口

7、、瑞昌、都昌、萍乡等早春番茄大棚主产区征求意见,将收到意见整理修改后,于2022年8月形成番茄大棚春提早栽培技术规程报审稿。四、标准技术内容编写说明L标准编写原则和依据本标准的制订遵循“科学规范、真实可行”的原则,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规订和要求,同时在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向省技术监督局提出制订地方标准建议书,根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规则和要求,参考了国家行业标准绿色食品番茄种植技术规程,山东日光温室番茄有机生产技术规程参考了地方标准DB42T299-2020番茄生产技术规程、DB34/T3634-2020设施番茄生产技术

8、规程等相关标准,同时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汲取国内早春大棚番茄栽培经验及相关最新成果,提出了江西番茄大棚春提早栽培技术规程的地方标准。2.标准的结构及描述规则本规程规定了江西番茄大棚春提早栽培技术、包括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产量目标及其构成因素、种子质量与处理、播种育苗、定植、肥水管理、搭架整枝、授粉、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田间档案等内容的技术规范。本规程技术指标的确定是以江西大棚番茄春提早栽培生产经验参数为参考,结合相关标准及技术资料,通过严格的科学试验示范研究后得出。其中:(1)大棚连作障碍技术要求:为克服我省番茄大棚春提早栽培技术的土壤连作障碍,本规程参考DB34T3634-202

9、0设施番茄生产技术规程,2019年进行“番茄大棚连作障碍土壤增肥比较试验,对克服大棚连作障碍的高温闷棚技术的化学药剂要求、时间及用量管理均进行了规定。对于连作大棚,宜选择在7-9月歇棚期间,利用化学药剂石灰氮(鼠氨化钙)每亩50-60kg进行高温闷棚,杀死土壤中越冬害虫,降低有害真菌、细菌的数量,增加土壤肥力。(2)高产、稳产、提质增效技术要求:为实现番茄大棚春提早栽培技术高产、提质、节本增效的产量目标,2020年引进熊蜂授粉和人工辅助授粉提质增效技术进行“大棚番茄绿色节本提质增效技术”试验,同年5月13日实地测产,结果为亩产量实为8555.4公斤,较对照节本增收达4.57万元Zhm2,取得较

10、好的经济效益。熊蜂授粉技术是在番茄开花前2-3d将蜂箱放入温室内,放置于大棚中部离地1米高位置,开启熊蜂进出通道,使熊蜂提前熟悉环境,同时给予其熬制好的稀糖水作为饲料,棚内熊蜂的数量按200头667m2的标准进行配置。番茄开花后,于早晨8:00左右开箱放蜂,16:00前关箱。控制棚内温度在1228之间,入夏,棚内温度较高时,注意加强通风降温,保障熊蜂正常活动授粉。熊蜂授粉干预访花形成花柱褐色咬痕,是授粉成功的标志。授粉期间,应避免使用任何对蜜蜂有毒害作用的化学药剂,如果必须使用,应使用一些生物菌素类的药物,棚室使用化学药剂进行病虫害防治时,要提前一天关闭蜂箱进出通道,并移出蜂箱,切记在药物残留

11、期过后,再将蜂群放入棚内,以免药剂气味刺激熊蜂,造成熊蜂死亡。熊蜂授粉技术对提高番茄品质和产量取得很好的成效。(3)绿色防控技术要求:为实现番茄大棚春提早栽培绿色防控、减药环保的技术,2021进行防治番茄晚疫病的田间试验,筛选出有效防控番茄晚疫病的理想药剂,减轻防治成本,有利生态环境保护;(4)采收和田间档案本规程并对番茄大棚春提早栽培采收技术和田间档案等环节要求进行规定了,主要是按相关国家标准执行。五、主要参考标准及技术资料GB/T16715.1瓜菜作物种子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2119蔬菜穴盘育苗通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NY/T525有机肥料NY/T884生物有机肥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六、征求意见和修改情况本标准在起草过程中,首先在起草人员单位内部广泛地进行了交流,并征求了相关专家的意见,形成了番茄大棚春提早栽培技术规程初稿。立项后,又分别征求了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和相关县市农业推广部门等单位的意见,并按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番茄大棚春提早栽培技术规程报审稿。在此,谨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番茄大棚春提早栽培技术规程编制组2022年8月1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