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两证合一”改革实施细则(试行).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12389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市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两证合一”改革实施细则(试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东莞市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两证合一”改革实施细则(试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东莞市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两证合一”改革实施细则(试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东莞市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两证合一”改革实施细则(试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东莞市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两证合一”改革实施细则(试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莞市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两证合一”改革实施细则(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市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两证合一”改革实施细则(试行).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东莞市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两证合一”改革试点实施细则(试行)一、适用范围本实施细则适用于东莞市辖区范围内日处理量500吨及以 上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与排污许可核发“两证合一改革试点工作。二、申请材料(一)材料清单序号材料名称材料形式材料份数材料来源材料提交说明1东莞市分散式污 水处理设施“两 证合一”改革试 点申请书纸质/电子 件,原件1份试点企业 自备必交,试点企业加盖公章,其中电 子件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 平台”的“相关附件”-“其他”一栏上 传,模板见附件22排污许可证申请 表纸质/电子 件,原件1份试点企业 自备试点企业通过“全国排污许可证管 理信息平台

2、”填报并提交。3东莞市分散式污 水处理设施“两 证合一”改革试 点基础信息表纸质/电子 件,原件1份试点企业 自备必交,试点企业加盖公章,其中电 子件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 平台”的“相关附件”其他”一栏上 传,模板见附件34承诺书纸质/电子 件,原件1份试点企业 自备必交,试点企业加盖公章、法人代 表签字,其中电子件在“全国排污 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的“相关附 件”“其他”一栏上传,模板见“全 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公开 端一附件材料”5排污口规范化设 置情况说明纸质/电子 件,原件1份试点企业 自备必交,试点企业加盖公章,其中电 子件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 平台”的“相关附件”-

3、“其他”一栏上 传。6自行监测方案纸质/电子 件,原件1份试点企业 自备必交,试点企业加盖公章,其中电 子件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的“相关附件”其他” 一栏上 传。7申请前信息公开 说明表(仅限重 点管理)纸质/电子 件,原件1份试点企业 自备重点管理必交,试点企业加盖公 章、法人代表签字,其中电子件在 “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 的“相关附件”其他”一栏上传。模 板见“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 台公开端一附件材料”(二)编制要求试点企业提交的改革试点申请材料宜委托具备环境影响评 价技术能力的技术单位编制。三、办理流程试点企业在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前,以自愿为原则,通过申报 参与环评

4、审批与排污许可核发“两证合一 ”改革,简化环评手续, 申请并取得排污许可证,主要流程:(一)申请环节。试点企业通过“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 平台”在线填报并提交申请材料。(二)受理环节。审批部门对试点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 形式审查,主要包括是否符合改革试点情形要求、申请材料是否 齐全或者是否符合规定形式等内容。经审查不符合要求的,不予 受理并书面说明理由;符合要求的,出具受理回执。(三)审查环节。审批部门对申请材料开展实质性审查,主 要包括是否符合排污许可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以及标准规范等内 容,并视情况开展现场踏勘。(四)审批发证。符合审批要求的,纳入“两证合一”管理, 环评审批部门向试点企

5、业出具“两证合一”改革试点批复,排污 许可证核发部门按程序颁发排污许可证;对不符合审批要求的不 予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四、填报要点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排污许可证应按照排污许可证申请与 核发技术规范水处理(试行)(HJ978-2018),排污单位自行 监测技术指南水处理(HJ 10832020)以及其他排污许可政 策、标准和规范等要求填报,具体填报技术要点,详见附件4。五、环境管理要求在完成“两证合一”审批后、运行投产前,存在非重大变动 情形的,试点企业应当申请变更排污许可证。存在重大变动情形 的,应当重新申领排污许可证。若变动事项涉及不再适用改革试 点情形的,应当按照法定程序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

6、件,并重新申 请或变更排污许可证。附件:1.东莞市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两证合一”改革试 点办事流程2 .东莞市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两证合一”改革试 点申请书(模版)3 .东莞市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两证合一”改革试点基础信息表(模板)4 .东莞市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两证合一”改革试 点排污许可证填报技术要点东莞市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两证合一”改革试点办事流程东莞市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两证合一”改革试点申请书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根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东莞市排污许可制与环境影响 评价制度有机衔接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及东莞市分散式污水处 理设施“两证合一”改革试点实施细则(试行)的有关规定, 我单位自愿申请

7、参与排污许可制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机衔接 改革试点工作,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履行环境保护责任, 请予审批。声明:我单位提供的资料不含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 私,同意生态环境部门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公开。建设单位(盖章):申请日期:东莞市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两证合一改革试点基础信息表项目名称:建设单位(盖章):编制日期:一、项目基本情况申请单位基本情况名称(公章)组织机构代码通信地址市县 镇(街道、园区)路号法定代表人(签字)邮政编码环保联系人(签字)联系电话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行业类别及代码建设性质口新建(迁建)口改建口扩建口技术改造地理坐标(中心)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建设地点省

8、(自治区)市县(区)镇(街道)(具体地址)占地面积(m2)设计处理规模()3d)纳污范围服务面积及服务主要片区名称。污水类型及收集方式居民生活污水,雨污合流雨污分流主要处理工艺规划及规划环 境影响评价符 合性分析分析项目用地性质及与相关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审查意见的符合性。其他符合性分 析分析项目与“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 环境准入清单)及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符合 性。二、建设项目内容2.1建设内容L项目建构筑物组成:表2.1-1项目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序号名称数量建筑物尺寸(B*L*H)结构备注123.,2 .主要设备及参

9、数:表2.1-2项目工艺设备一览表序 号生产线类别工艺单元设备名称设计处理能 力年运行时 间(h)主要规格与 性能1废水处理工 程23固废处理工 程45废气处理工 程 3 .主要原辅材料种类和用量:表2.1-3主要原辅材料用量肃原辅材料名称m24 .污水处理工艺。描述工艺流程及产排污环节并附图。5 .平面布置。描述厂区平面布置(含雨污管网信息)并附图。6 .地理位置。描述项目地理位置并附图。7 .水系分布。说明尾水排放去向,并附周边水系分布图。8 .运行维护制度或计划。2. 2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问题改建、扩建项目以表格形式列明原有工程履行环境影响评价、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手续等情

10、况,梳理与该项目有关的 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三、环境保护目标3.1环境保护目标识别项目周边环境保护目标,并图示保护目标与项目的相对 位置及距离。表3 IT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名称保护内容相对厂址方位与厂界最近距离/m123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4.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扬尘、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措施,水土流失及生态影响减缓措施等。4. 2运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L废水分析项目运营期间对水环境的影响。表4.2-1水污染物情况填报表排放口名称排放口编号排放口类型排放口坐标排放去向纳污水体名称、功能和类别排放规律废水排放执行标准主要污染物名称污染物名称CODcrBOD5

11、SSTN氨氮总磷LASPH设计进水浓度 (mgm3)排放浓度限值 (mgL)污染物排放量限值(吨/年)年废水排放量限 值(万吨/年)备注:废水排放 口有_个。2 .废气分析废气产污环节及治理措施,分析运营过程产生的废气对周 边环境的影响。表4.2-2大气污染物情况填报表废气排放形式有组织口无组织(若仅有无组织,后续表格不填。)排放口名称排放口编号排放口类型排放口坐标排气筒高度/m排气筒内径/m主要污染物名称废气执行排放标准污染物名称氨气硫化 氢臭气浓度排放浓度限值(mg/n?)排放速率限值(kgh)污染物排放量限值(吨/年)年备注:废气排放口有_个。3 .地下水、土爆。分析地下水、土壤污染源、

12、污染物类型和 污染途径,按照分区防控要求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定性分析对 环境的影响。表4. 2-3地下水、土壤污染源、污染物类型和污染途径及防控措施序号区域污染源影响途径污染防治措施1重点防渗2区3一般4防渗5区4 .固体废物。表4. 2-4固体废物排放信息表固废 名称固废属性主要有 毒有害 成份物理性状危险 特性产生量 (Va)贮存 方式处理方式利用 或处置量污染防治措施固废 类别危废 类别及代码危险废物污泥隔渣/生活垃圾/5 .噪声分析项目主要噪声源,及项目运行噪声对周围环境和敏感目标 的影响。6 .生态。新增用地且用地范围内含有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应明确保护措施。五、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

13、清单(按要素填写相关内容)内容 要排放 口(编 号、名称)/ 污染 源污染物项目环境保护 措施执行标准标准名 称浓度限值排放速率大气环境结合排污 许可及相 关排放标 准要求, 明确无组 织管控要 求地表水环境其他要素要素污染防治、处理措施声环境固体废物土壤及地 下水 污染防治 措施生态保护 措施环境风险 防范措施其他环境 管理要求总量控制 指标六、结论从环境保护角度,明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可行或不可行的结论,给出后续项目施工及运行期间的环保建议。基础信息表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注册地址建设单位名称(盖章)法人代表项目地址项目中心经纬度(I)技术负兖人联系电话(若有变动需3日内告知更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4、所在地是否属于大气重点控制区(2)所在地是否属于总氮控制区3)所在地是否属于重金属污染特别排放限值 实施区域(4)是否位于工业园区(5)所属工业园区名称是否水源保护区(6)是否位于两控区是否位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重点生态功能区(8)是否位于基本农田保护区(9)处理工艺处理能力运行时间(天)总处理量收集污水种类及纳污范围设计进水水质标准设计出水水质标准功能区名称功能区确定依据功能区类别及属性水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声环境功能区污染物现有工程(巳建+在英)本工程(拟建成变更)总体工程(巳建+在建+拟建成变更)实际排放量许可排放量许可排放量许可排放总量育可排放增M量废水废水量C

15、ODBOD5象趣总磷LAS总氮废气废气量NH3HzS固废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工艺流程图及产排污节点备注:(1)指生产经营场所中心经纬度坐标,可通过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中的GIS系统点选后自动生成经纬度。(2) “大气重点控制区”指生态环境部关于大气污染特别排放限值的执行范围。(3)总氮控 制区是指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 65号)以及生态环境部相关文件中确定的需要对总氮进行总量控制的区域。(4是指各省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 重金属污染排放限值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集中的区域。(5)是指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等。6)是指国家或各级人民政府

16、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划定保护区。(7)二控区:酸雨控制区和 二氧化琉污染控制区。(8)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曳要生态功能,关系全国或较大范围区域的生态安全,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 化城镇化开发,以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区域。(9)指为了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和程序划定的特殊区域。审批部门审批意见:项目纳入“两证合一”审批改革试点,管理要求按排污许可证要求执行。公章:经办人:附件4东莞市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两证合一”改革试点排污许可证填报技术要点东莞市辖区范围内符合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核发“两证合一” 改革

17、试点要求,且自愿申请参与试点的日处理量500吨及以上的 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其排污许可证申请表内容应符合排 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水处理(试行)(HJ978-2018).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水处理(HJ 1083-2020)以及其他排污许可政策、标准和规范等要求,具体参照以下填报技术 要点:分项填报要点申请表表I-排污单位基 本信息表1. “是否有主要污染物总量分配计划文件”填写 “是”,“总量分配计划文件文号”直接填写“东莞 市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两证合一”改革试点基础 信息表”;2. “污水处理厂类型”选择“其他生活污水处理 厂”;3. “总量指标”填写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

18、总 磷。同时,增加补充“流量”指标,并在“备注说 明”处填写“废水排放量(单位:t/a)”;4. “水污染物控制指标”填报“总氮、总磷”。表2排污单位生 产线基本情况表填报相对独立的污水或固体废物处理线,生产线编 号采用“SCX+三位流水号数字”。表3生活污水进 水信息厂区外进水水量(近三年平均日处理量,m3d)o表4工业废水进如有工业废水进入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的,“进水水分项填报要点水信息质”填设计进水标准限值,“行业排放标准浓度限值”表5主要原辅材 料及燃料信息表无需填报原辅料。表6废气产排污 节点、污染物及 污染治理设施信 息表填涉及除臭装置的废水处理设施产排污信息,污染 因子为“氨、硫

19、化氢、臭气浓度”;直接无组织排放 的无需填报。表7废水类别、 污染物及污染治 理设施信息表1、厂外生活污水污染因子包括“pH值、悬浮物、 色度、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五日生化 需氧量、动植物油、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粪大肠菌群数、总镉、总络、总汞、总铅、总碑、 烷基汞、六价辂”;2、厂内“污染治理设施”填表10废气污染 物排放执行标准 表污水处理产生的恶臭气体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 准(GB 14554-93)o表11大气污染 物有组织排放表恶臭气体无需许可总量。表12大气污染 物无组织排放表1、填写污水处理站厂界“氨、硫化氢、臭气浓度” 排放信息,执行GB18918的排污单位还需

20、管控厂区 体积浓度最高处“甲烷”;2、“主要污染防治措施”填写试点企业无组织排放 源控制措施。表14废水直接 排放口基本情况 表填写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废水受纳水体信息。表14-1入河排 污口信息表按照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相关排放对应的入河排 污口信息填写。表14-2雨水排放 口基本情况表无雨水排放口的,该表无需填报;设有雨水排放口 的,按YSOOXw格式编号表15废水间接 排放口基本情况 表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废水排入其他污水处理厂时填 报受纳污水处理厂信息。表16废水污染“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填报分散式污水处分项填报要点物排放执行标准 表理设施废水排放标准和浓度限值。表17废水污染 物排放

21、L填报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第一年第五 年年许可排放量;2.污染物年许可排放量计算方法详见排污许可证 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水处理(试行)(HJ978- 2018)o表18 噪声排放 信息表“执行排放标准名称”及“厂界噪声排放限值”按 照分散式污水厂厂界执行的噪声排放标准及限值填 写,并在“备注”处填写试点企业的噪声污染主要 防治措施。表19固体废物 基础信息表“备注”处填写工业固体废物名称及其年产生量。表21自行监测 及记录信息表 表22进水自行 监测信息表1、有组织废气监测内容填“烟气流速、烟气温度、 烟气含湿量、烟气量”,无组织废气监测内容填“风 速、风向”,废水监测内容填“流量、水

22、温”;2、污染物监测频次根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 南水处理(HJ 1083-2020)确定;3、“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填写“1.委托 其他检(监)测机构代其开展自行监测。2.对自行监则 结果及信息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 责。3.交接样品要保证样品的真实性、准确性。4. 应保证监测数据的完整性,确保全面、客观地反映 监测结果。不得利用数据有效性规则,达到不正当 的目的;不得选择性地舍弃不利数据,人为干预监 测和评价结果。5.监测人员应执行相应的监测方法 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规定。6.结果报告应执行 三级审核制度。审核范围应包括样品采集、交接、 实验室分析原始记录、数据报表

23、等。原始记录中应 包括质控措施的记录。质控样品测试结果合格,质控 核查结果无误,报告方可通过审核。通过审核的结果 报告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公布,按有关规定向环境保 护主管部门递交月报、年报等报告和有关资料。自 行监测结果报告和各类原始记录内容应完整并有相 关人员签字,保存五年”。“监测数据记录、整理、分项填报要点存档要求”填写“1.委托的第三方监测公司提供的 监测报告妥善保存在公司,不得篡改监测数据,确 保数据真实、有效。2.档案管理人员对每半年归档 的监测资料和监测报告进行管理,按监测档案管理 办法,做好建档工作,对不及时归档或归档材料缺 少的现象和存在的问题要及时书面反馈分管领导, 协调解决。3.建立监测数据保密制度,要执行监 测数据资料保密制度,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数据存 档、借阅等工作,使用数据施行备案和审批制度, 经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外借”。表23环境管理 台账信息表1. “记录内容”至少包括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信息、 监测记录信息、固体废物信息;2. “记录频次”填写“与监测频次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