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绳索救援安全注意事项.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23037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种绳索救援安全注意事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各种绳索救援安全注意事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各种绳索救援安全注意事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各种绳索救援安全注意事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各种绳索救援安全注意事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种绳索救援安全注意事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种绳索救援安全注意事项.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各种绳索救援安全注意事项(一)通则1、团队默契绳索操作时,所有参与人员皆需对于使用之绳索技术及器材有孰悉度及团队默契。2、绳索操作时落实穿着防护装备。3、拟定安全计划灾害抢救应先拟定安全计划,如发生施救之救助人员卡住或受困意外状况时,应有紧急救援或协助脱困之备援(人员)方案。4、考量现场环境因素绳索操作时考量或研判现场地形、气候、风速、视线等天然因素。5、选择固定点选择稳固的固定点,或选择多固定点以均力方式架设,架设时注意固定点的受力方向及受力角度。6、了解绳索特性详细阅读厂商提供产品之使用说明或注意事项,了解该绳索用途、长度、绳径、荷重、使用限制等事项。7、适合的绳索及装备器材应依使用目的、

2、高度、距离等因素考量选用适合灾害现场的绳索及装备器材,并注意绳索之使用限制、长度、绳径及材质等。8、选择适当绳径之绳索如搭配滑轮、上登器、下降器及咬绳器使用时,应选择适当绳径之绳索,提高救援效率及操作上的安全。9、选用长度足够之绳索绳索操作救援时,应尽量选用长度足够之绳索实施救援,若绳索长度若不足,应依规定采用适当之接索结,系统操作人员或救助手并应具备过绳结技术。10、绳结要领绳索结索时,易结、易解、不易滑脱、容易辨识,绳结结型应正确,所有绳结在拉紧后,绳尾必须预留10公分,绳结操作完毕后应解开。11、边缘保护柱体、窗沿、墙壁等之绳索操作处所遇有棱角处时,需以岩角保护器、护绳套、水带皮、消防衣

3、或毛巾等物垫于下方,以避免绳索直接磨损。12、绳索管理绳索操作前应先理绳,避免使用过程中有绳索缠绕现象,如绳索有扭转现象时要顺绳。13、多重确保绳索架设或操作时宜采取双绳以上系统多重确保,并使用不同颜色绳索以利识别使用,选择多重固定点受力均衡,架设完毕应再实施最后之安全总检查(固定点检查、系统检查、操作者着装检查),后备系统可以随时上拉或是下放伤员或是救助人员。14、人与系统分离观念绳索系统在操作过程中,系统的架设上应该考量操作人员不可以是系统的一部分,操作人员在过程中如果有任何失误或意外导致失手时,该绳索系统不会瓦解或是造成救助手坠落。15、钩环开口较大处与绳索摩擦运用钩环(D型环、梨型环)

4、操作绳索时,应尽量以钩环开口较大处与绳索摩擦,以降低绳索的磨损,并避免磨到上锁处以免钩环损坏。16、随时注意绳索使用中应随时注意绳索之外观、强度及安全性,切勿谈天并严禁践踏绳索。17、避免绳索磨损避免绳索直接受重力之冲击及磨损,或承受超过其负荷之重量及长时间使用,以免弹性疲乏。18、详细检查绳索使用后应解开绳子上所有的结,另每次使用前后均应详细检查绳索,检查绳索表面有无割伤、破损、硬化、严重磨损、欲断现象、扭曲变形严重、表面起毛、化学性损伤痕迹、发霉气味、出现竭色斑点、包层上出现模糊颜色等及用手触摸有无隆起、疏松、卡碎屑或玻璃屑等尖锐物。19、绳索异常不可使用绳索产生变形、变质、表面起毛或有明

5、显松动现象时,不可继续使用。20、避免绳索曝晒阳光绳索泡水后应使用阴(吹)干之干燥方式,不可直接曝晒于阳光之下。21、绳索保存平时应检查绳索有无断裂、磨损及起毛,收捆整齐,最好放置于室内阴凉、通风良好处所及不受日光直接照射处所,以绳袋收纳,注意保持干燥,防止受潮,上方不可放置重量物。22、绳索清洗绳索如有污损时,应用清水或中性洗洁剂清洗之,将其阴干,待干燥后再收藏之,不可直接曝晒于阳光之下。23、避免绳索污损绳索放置处应远离油质、药品、化学物质、铁锈、电池及汽油为动力燃料的机器工具等物品。24、绳索保管卡每条绳索皆应配置绳索保管卡(或标示于绳袋上),并将检查情形纪录于绳索保管卡上,借以了解绳索

6、基本资料及使用情形,以便使用时能确实掌握该绳索适用状况,绳索保管卡上的基础资料亦须标示在绳头上方便使用时辨认。(二)上登1、穿着防护装备上登时人员必须穿着救助服、救助鞋(防止双脚受伤)、救助帽、戴手套(橡胶材质为佳)并系上确保绳(含钩环)。2、选择无障碍物之楼面上登,以免发生危险。3、选择固定点架设上登绳索固定点时,应选择确实、牢固点,避免尖锐、棱角,及下方外墙无突出物、障碍物之处,如无法避免可以使用绳索转向(偏离点)的方式架设。4、棱角处保护绳索架设前检查绳索,架设点如有棱角时,需以护绳器、护绳套、水带皮、消防衣或毛巾等物垫于下方。5、架设确保绳训练时除架设上登主绳外,应再架设1确保绳,并配

7、置确保人员,确保操作者上登安全。6、布鲁治绳绳径限制操作布鲁治克上登时,布鲁治绳绳径是攀登固定绳绳径的2分之1或应差距3mm以上,使布鲁治绳可以抓紧住固定绳。7、上登器使用安全操作齿式上登器上登时,上登器锁杆一定要位在正确位置上,同时检查上登器有无故障、棘齿卡碎屑或泥沙填塞情形,避免因此导致上登器失去锁固作用而滑动,上登器如掉落地上或撞击岩壁,有碰坏或损坏情形时就应该抛弃不再使用。8、再确认装备安全牢固上登前应再次确认固定点、上登主绳、确保绳(含钩环)及自身装备等安全设施是否安全牢固,反覆操作时,每次都须检查身上绳结,确定无误后始可动作。9、确认绳索握位及自身稳固备妥姿势准备上登时,须确认绳索

8、之握位,以及自身是否稳固等状况。10、设辅助员操作单足上登及双足上登时,须设辅助员于绳索下方拉绳补助,两者相互密切配合,如操作至一半欲中途放弃时,应将脚脱离绳索,避免腿部遭绳索摩擦而受伤,并向确保手示意,再由确保者将确保绳受力后,慢慢放下操作者。11、确保人员保持注意确保人员应全神贯注,注意操作人员动作,不可让绳索有松弛情况造成有坠落冲击可能。(三)下降1、风速太大时不宜操作。2、穿着防护装备下降时人员必须穿着救助服(竖起领子保护颈部)、救助鞋(防止双脚受伤)、救助帽、戴皮手套并系上确保绳(含钩环)。3、选择安全之楼面蹬跃选择安全之楼面蹬跃,绝对避免选择玻璃等易碎之楼面蹬跃。4、选择固定点架设

9、下降绳索固定点时,应选择确实、牢固点,避免尖锐、棱角,及下方外墙无突出物、障碍物之处,如无法避免可以使用绳索转向的方式架设。5、棱角处保护绳索架设前检查绳索,架设支点如有棱角时,需以护绳器、护绳套、水带皮、消防衣或毛巾等物垫于下方。6、架设确保绳训练时除架设下降主绳外,应再架设1确保绳,并配置适当确保人员,确保操作者下降安全。7、下降器材正确使用使用器材下降时,绳索缠绕器材的方向与方法应正确,且下方绳仍应保持下降手势虚握。8、防止急剧快速下降之构造绳索下降应装有能防止急剧快速下降之构造,且绳索之材质应为富耐久性能之纤质材料。另外特殊状况不可以使用自动制停下降器,如瀑布地形下降时,建议使用八字环

10、下降等手动制停下降器。9、再确认装备安全牢固下降前应再次确认固定点、下降主绳、确保绳(含钩环)及自身装备等安全设施是否安全牢固,反覆操作时,每次都须检查身上绳结,确定无误后始可动作。10、缓慢移出及逐步下降操作时不可骤然跳出户外,应缓慢将身体移出户外,待身体平衡稳固后,始可缓慢下降,应以逐步下降方式,不可直线下滑过多,尤其切忌1次下滑至地面。11、非控制手避免受伤操作下降时,非控制手应尽量远离下降器材,避免卷入受伤。12、注意下方状况操作者本身控制下降速度,注意下方有无人员、突出物或障碍物。13、滞空下降要领滞空下降应选择适当之地面下降,并于下降至地面前适当距离做急停,然后再缓降至地面。14、

11、确保人员保持注意确保人员应全神贯注,注意操作人员动作,不可让绳索有松弛情况造成有坠落冲击可能。15、摩擦生热避免烫伤操作过程中,因绳索与器材摩擦生热,在拆卸时严禁脱卸手套,避免烫伤。16、下降至地面应尽速脱钩,离开下降区域。(四)横渡1、安全护网训练时须架设安全护网,并采取相关安全措施2、穿着防护装备横渡时人员须必须穿着救助服、救助鞋(防止双脚受伤)、救助帽、戴皮手套并系上确保绳(含钩环)。3、选择固定点绳索架设选择坚固场所,确实检查固定点及后方确保点之结索,并考虑渡过人员悬吊时,不会撞及凸出物。4、双股绳架设绳索架设应使用双股绳架设,并避免与确保绳相互擦触。5、绳索水平角度限制架设绳索时主绳

12、不可过紧,架设后挂上伤员与救助手,其绳索水平角度不得大于160度。6、再确认装备安全牢固横渡人员操作前,应再次确认固定点、横渡主绳、确保绳(含钩环)及自身装备等安全设施是否安全牢固,反覆操作时,每次都须检查身上绳结,确定无误后始可动作。7、避免速度太快及中途停留横渡操作时拉绳滑行速度不可太快,避免中途停留。8、完成横渡卸下钩环时保持注意横渡人员完成横渡,要从架设绳索卸下钩环时,注意力不得松懈。9、缓慢拆卸紧绷之横渡绳操作完成后,应缓慢拆卸紧绷之横渡绳,并免绳索弹击伤及操作人员。绳索救援技术是操作者本身利用绳索及掣停装备,架设于稳固的固定点上,再由操作者自行于其上移动至待救者位置,或由一团队将待救者从垂直、水平、倾斜等状况,以稳定、安全、省力的方式救出,因此要克服不计其数的状况,唯有不断学习、不断练习正确的技术及观念,才能在安全的状况下,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救援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