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视察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2692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视察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视察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视察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视察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视察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视察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视察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视察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一、主要做法及成效近年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全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稳增长、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重要举措,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我市在全国革命老区中率先成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工作试点城市”,建成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强领导,完善政策,科技创新工作保障有力。市里每年召开科技工作会议和科技奖励大会对科技工作进行部署,定期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科技创新工作。去

2、年11月,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30多个市直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各有关部门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调整充实了科技工作领导班子,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全市形成了任务指标到县区、政策落实到单位,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强化落实、注重实效的大科技工作格局。2021年以来,市里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意见等科技创新政策及配套文件14个。2021年制定的关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实施科技创新“六项计划”

3、,确立了22项推进措施,建立了重点项目审批科技预审制度、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绿色通道”制度,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二)强化措施,激励引导,科技创新活力有效激发。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计调动各级和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一是加大考核力度。增加科技创新指标在县域经济综合考核体系中的分值比重,重点考核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占比、科技研发投入及占比、发明专利及授权等指标。把新上高新技术项目作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观摩点评的重要内容。对县区实行科技创新年度目标专项考核,实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知识产权定期通报制度,考核、通报结果作为衡量党政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二是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奖励补助

4、力度。对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来我市创新创业且符合相关条件标准的高层次人才,给予创业启动资金,并在贷款贴息、工作场所、企业孵化等方面给予优惠。三是建立科技重奖激励制度。设立“科学技术最高奖”,开展市级“领军人才”、市级“优秀创新团队”评选活动,对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给予现金奖励和科研经费补助。四是组织开展科技创新评选活动。组织开展了“市科技创新先进县区”、“市年度十佳科技创新企业奖”、“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贡献奖”等评选活动,有效激发了科技创新活力。(三)加大投入,积极推进,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明显。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投融资体系。进一

5、步完善了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21年,我市财政科技投入达到4.18亿元,增长37.63%,比全市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高出25.15%o财政科技专项投入不断加大,2022年市级专项资金达到3200万元,同比增长19.2%o市财政还通过综合运用无偿资助、创投引导基金、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过桥还贷等多种投入方式,促进银政企合作。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不断加大,达到34.95亿元,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16%o大投入带来了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和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以来,全市共实施高新技术项目1195个,累计投资854.1亿元,年均增长90%以上;截至2012年底,

6、全市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0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2家、省级50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697.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3.6%,其中“四新一高”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218.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4.l%o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不断加快,常林集团、临工、天鑫矿业等企业瞄准高端抓技术攻关、抓战略合作,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农业和民生科技研发成效显著,良种繁育、高端农业机械、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和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疾病防控等领域的技术瓶颈取得突破。(四)更新理念,合作共赢,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各级和企业创新意识普遍增强,创新理念不断更新。一是更加注重创新平台建设。全市已建立工程

7、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5个、省级204个、市级219个,其中企业平台占98.7%,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应用科学城正式开工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孵化器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临沐县、沂水县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二是更加注重人才引进。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加快引进高端人才。先后建设院士工作站1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2家,引进院士15位、博士后27位、“千人计划”专家3位,泰山学者6位。海外人才引进工作实现重大突破,“十一五”以来,累计引进国外专家956人次,其中,常

8、林集团依托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先后引进德国、瑞典、日本等国家的高层次人才60多位;拓普网络创新海外人才招引模式,引进印度籍高端软件专家42名。三是更加注重产学研合作。搭建了高层次产学研合作载体,在全省率先组建了市科学技术合作与应用研究院,同步建成了省科学院分院、中国科学院综合技术转化中心中心,获批建设了国家首批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企业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主体,全市5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实质性产学研合作。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富有成效,先后与21家国外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承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6项。新理念带来新变化,我市企业的重大科技项目承载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

9、提升。2020年以来,全市共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473项,争取扶持资金2.32亿元,其中,2012年全市争取省级以上科技经费达到1.06亿元。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1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奖励16项;专利申请3696件、专利授权2706件,较“十一五”末分别增长了42.3%、46.8%,发明专利申请与授权量同比分别增长87%、107.6%。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2件,省著名商标186件,中国地理标志商标16件,新认定名牌产品29个,新鉴定验收高技术新产品74个。二、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市科技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不相适应,与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10、相比还有差距。主要体现在:(-)推进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少数干部和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科技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部分科技扶持奖励政策落实不到位。产学研合作特别是联合共建创新平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联合科技攻关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高端人才偏少,人才队伍总体规模和质量需要全面提升。(二)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相对偏低,大企业大集团数量较少,整体竞争力不够强。招商引资落地项目中高新技术项目较少,投资规模偏小,支撑引领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三)科技投入相对不足。各级财政科技创新投入总量偏小,财政科技资金使用的综合效益不够高,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尚未

11、真正形成,社会资金、金融资金、风险资本难以有效进入科技领域,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及配套制度需要完善,专利质押等新型金融产品需要进一步开发推广。(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综合科技企业孵化器偏少,独立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知识产权援助服务中心等尚未建立。科技政策信息咨询、专利电子申请、科技成果交易等科技服务业务有待规范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三、几点建议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经济实力的战略支撑,对于我市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推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建设经济文化强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必须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为此,提出如下建议:(-)进一步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发展、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面临转调、赶超双重任务,实现“好中求快过四五、富民增收双翻番”的奋斗目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的驱动。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文化强市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科技创新工作推进机制,“一把手”亲自抓、带头抓,发挥好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形

13、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科技创新工作目标责任制,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加强督导考核,确保科技创新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生产力促进中心、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知识产权援助服务中心、技术市场等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加快推进科技政策信息咨询、专利电子申请、科技成果交易等科技服务项目开展。要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充分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杠杆,加快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科技投入体系,健全完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优化投入结构,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要畅通企业科技融资渠道,抓好金融政策落实,积极探索新兴金融机

14、构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新型金融产品,引导企业上市融资,形成多元化的科技融资渠道。要强化人才优先理念,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人才高地。要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选拔任用、合理流动和分配激励机制,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政策和社会环境。要加大科技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二)进一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战略支点。要加快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要引导企业采取“自己掏、向上争、银行贷、上市筹”等多种方式

15、,筹集科技创新资金,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要落实以奖代补的政策,鼓励企业自建或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要引导企业增强人才观念,舍得花大本钱、下大力气引进行业内的高端人才,尤其是院士、“千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着力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型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现代企业家队伍,进一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由“制造”向“设计”、“创造”延伸。(三)进一步增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要加大科技招商力度,优先引导和发展符合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统计标准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要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四新一

16、高”战略性关键核心技术引进研发和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着力培育和发展高端产业项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企业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和高端装备,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转化机制,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要着力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加强关键性农业技术、民生科技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鼓励科技服务企业研发和推广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数字媒体、文化创意、农村信息化等技术,加速科技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四)进一步提升协同创新能力。要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特别是加快建设并充分发挥好应用科学城的“硅谷”效应,形成功能配套完善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高地。要充分发挥市科学技术合作与应用研究院的主体作用,不断加强省科学院分院、中国科学院综合技术转化中心中心实体化建设,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鼓励企业广泛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支持企业与中科院、工程院等科研机构和知名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引导企业加强与国外深层次合作,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推动创新资源向我市集聚、技术成果在我市转化。支持企业牵头组织实施科技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项目,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带动新兴产业发展,促进行业竞争力不断提升,为经济文化强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